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05 06:03:08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咪咪患红眼病的原因,知道红眼病会传染。

  2、学习处理眼睛异物的简单方法

  3、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有良好的用眼习惯。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白兔、小花猫的头饰、故事红眼咪咪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红眼秘密》激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小小白兔、小花猫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眼睛。

  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猫眼睛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倾听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问题去听故事,更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听故事的目的性)

  二、红眼病的原因及病症。

  师:咪咪的眼睛为什么红?妈妈的眼睛怎么也红了?

  小结:灰沙进了眼,不该用手揉,用脏手帕擦,这样会把细菌带进眼睛,使眼睛发炎,眼睛充血变红而且会传染。

  三、了解怎样避免红眼病。

  1)师:得了红眼病会怎样?该怎么办?

  小结:会流眼泪,怕光,还会疼,会传染给别人。要在家休息,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不用红眼病人用过的手帕,毛巾。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认识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懂得怎样保护眼睛,使幼儿能负责任的、有爱心的对待生活)

  2)师:灰沙吹进眼睛怎么班?(请大人帮忙,让泪水慢慢与灰沙一起淌下)

  四、内化迁移。

  师:你有什么保护眼睛的好办法?幼儿相互讨论。

  反思: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生活更加熟悉了,生活经验也更加丰富了,同时也很愿意将自己的见解与同伴交流。

  在活动中,幼儿自由表达,相互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大家对红眼病的缘由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从而使幼儿更明了怎样去保护眼睛,这就是“生活教育不仅更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更为幼儿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基。”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当前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家长宠着、惯着,因此个人意识很强,什么东西都喜欢独占,独享。因此班上,常常有小朋友争抢玩具,板凳等东西,集体活动中也不愿意同别人合作,自己一个人玩。在“分享、尊重和合作”上有所欠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会分享。

  2、认识到集体活动的共同乐趣。

  3、学会尊重他人,寻得他人的帮助和允许。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玩具、物品如何分享,如何大家一起玩

  不仅仅是一两个朋友,还有注重与同班其他同学的互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寻求帮助和他人交流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

  2、有关朋友的动画片,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

  3、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在上课开始时,弹琴引导小朋友们唱《找朋友》歌曲。唱到一半停止,问小朋友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找到各自的朋友与他她坐在一起,待大家坐好后,继续把歌唱完;

  2、让每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让落单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3、播放动画片,让小朋友们看到动画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朋友们合作,一起战胜了困难,大家在一起玩耍,其乐融融;

  4、老师讲解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好朋友;

  5、让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说说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件玩具,是否愿意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玩具;

  6、让落单的小朋友也自己主动找到好朋友,把自己玩具分给朋友一起玩耍;

  7、在找好朋友的同时,老师则在一旁要教小朋友如何用礼貌用语交朋友,如何同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同时让其他小朋友主动与曾经落单的小朋友交朋友;

  8、最后,玩一次经典集体游戏《拔萝卜》,由老师扮演萝卜,其他小朋友参与,一个小朋友拔不动,两个小朋友要使劲,大家一起来很轻松;

  9、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最后把相片贴在班级活动墙上。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大多数小朋友都学到了如何同自己的朋友分享,玩耍,有时还会从家中带来自己的玩具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有个别小朋友在平时活动中,还是会存在争抢的现象,但是老师会把小朋友带到活动墙前指着照片讲之前的快乐和道理。

  这次活动,可能还有不太连贯的地方,需要以后继续加强;再者,如果将这种朋友教育贯彻到课后的生活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让小朋友明白了朋友、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礼貌说话,从而让大家一起玩耍。

幼儿园教案 篇3

  游戏名称:你说我做。

  游戏目标:复习巩固100以内的各数,正确进行拨珠。

  游戏准备:1——100的珠数卡、算盘。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爸爸或妈妈说10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让孩子找出相应的珠、数,并能在算盘上用正确的指法拨出。

  附:指法

  1) 拨、去11——14、21——24、31——34、41——4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右手都用拇指;去时左右手都用食指。

  2) 拨、去15、25、35、45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指、右手用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3) 拨、去16——19、26——29、36——39、46——4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4) 拨、去51——5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5) 拨、去55时指法都一样。左右手都用食指。

  6) 拨、去56——5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时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7) 拨、去61——64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8) 拨、去65、75、85、95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去时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9) 拨、去66——69、76——79、86——89、96——99时指法都一样。拨时左右手拇食指同时并拢;去时左右手用拇食指同时分开。

幼儿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且有意义,很适合中班幼儿演唱。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里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在活动中,我运用图谱、木偶表演等手段把活动的环节趣味化,较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幼儿能记住歌曲的内容,并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学会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表情脸谱两个;木偶小鸭子、小朋友各一个;小鸭子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小司机》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二、练声:小羊鼓。

  三、附点节奏练习:X.XXX|XXX|

  XXXX|XXX|

  1、幼儿听辨老师拍的节奏,让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2、节奏游戏:五官在哪里

  四、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置悬念,引起幼儿兴趣。

  师:“听,远处好像传来了哭声,咦,是谁在哭呀?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在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等会儿你们听一段歌曲就知道了。”

  五、幼儿学习歌曲。

  (一)幼儿听乐曲第一段,然后老师提问歌词,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的内容。

  1、①池塘边,柳树下,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

  ②你觉得现在小鸭子心情是怎么样的?(出示表情脸谱)

  2、①分句让幼儿跟唱一遍,提醒幼儿唱的`时候要注意音乐中的附点。

  ②师边出示歌词图谱边让幼儿完整跟唱第一段。

  3、①师:“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引导幼儿大胆展开联想)

  ②师:“大家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听听歌曲的第二段,到底是谁帮助了小花鸭。”

  4、幼儿聆听第二段歌词,然后老师提问第二段的内容。

  提问:①是谁帮助了小花鸭?②怎么帮的?③现在大家的心情又怎么样了?

  5、幼儿跟唱两遍,边唱师边出示歌词图谱。

  六、幼儿完整跟老师唱两遍,引导幼儿用表情表现音乐的情绪:

  1、幼儿完整跟唱,老师边操作小木偶。

  2、幼儿变换多种形式演唱(如分男女生、分小组唱)比比哪一组唱得好。

  七、请表演得最好的一位幼儿戴上头饰当小花鸭,其余幼儿当小朋友,进行表演。

  八、幼儿做鸭走动作离开活动室。

  效果分析

  教师在设计组织中,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创设情景、游戏、故事、图谱、木偶等手段,一环紧扣一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枯燥单调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本次活动的难点——附点节奏,老师能巧妙地运用语言活动让幼儿进行学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本次活动的亮点是老师用形象直观的表情图谱提示幼儿用相应的情绪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较完整地自编故事。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磁性黑板、幼儿操作用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想象,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

  1、 出示“西瓜皮和小老鼠”的图片,问:它们是些什么样的小老鼠?(让幼儿自由描述老鼠的样子)。

  2、 它们看见半个西瓜皮,会把它当成什么玩(用)?(先让幼儿想象再出示有关幼儿想象出来的用法和玩法的图片)。

  3、 引导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境。

  师:我真想讲故事了,可是,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呢?出示有关时间、地点的图片。

  二、示范性地按一种思路进行讲述,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比较连贯、完整地讲述句子或短文。

  1、 利用太阳、河边、小老鼠和西瓜皮、坐船四幅图讲述;边讲述边将选用的图片按次序排好。

  2、 通过提问,了解讲故事的先后顺序,并再次编故事激发兴趣。

  师:我讲的“西瓜船”的故事里,先讲到什么?再讲了什么地方?还把谁讲到故事里了,最后讲它们怎么玩?

  师小结:其实,自己讲故事并不难,只要选一个什么样的时候、在什么样的地方、故事里有谁、它们在怎么样玩,选好这些内容,自己想怎么样编就可以怎么样编了。不信,你看我再编一个。(……)你瞧,编故事不难吧?你们想试一试吗?

  3、 激发幼儿选图讲故事,尝试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编一编。讲述之前,说说讲述意图,并进行选图,教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问:你取什么题目,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讲述时,让幼儿先取题目,说说讲述意图,利用黑板上的活动图片帮助

  幼儿理顺思路。鼓励编的不同,有创新。

  三、幼儿操作小图片分组编讲故事。

  1、 讲解操作要求:四种颜色的小图片分别代表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图。由一人管理小图片,其余每人各选一张,按次序编一个故事由一人先讲,其它人听好,等轮到自己编时要编得不同,可多编几个。

  2、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编讲故事,了解幼儿所编情况。

  四、幼儿讲述故事。

  1、 师:你们组编了几个故事,你编了几个?谁编得很好听?

  2、 每组请一位幼儿讲述故事。

  3、 肯定幼儿的积极思维和想象,激发下次讲述的愿望。

  五、延伸:语言角活动

  师:刚才,我们用图片编了那么多好听的不同故事,你们肯定还想编,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就可以编更多更好的故事。

  那老师就把这些图片放在语言角里小朋友可以自己编好听得故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