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帮助幼儿理解两段歌曲反映的不同内容与情绪,用歌声、动作表达出与歌曲相应的情感。
准备
教师熟悉教材,对歌曲分析,进行艺术处理。请两位幼儿排练,准备为大家做情境表演。
过程
1、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
两位小朋友表演做生气状,请其他幼儿观察:他们俩怎么了?谁能想一个办法让他们和好?怎样表示和好?
2、欣赏教师演唱《拉拉钩》。教师演唱时要用歌声、表情反映出不同的情绪、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①这首歌曲分两段。
②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说的什么内容?教师可分段演唱给幼儿以启发。
3、在幼儿掌握歌曲结构、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学唱,用歌声表现歌曲前后生气和谅解、愉快的两种情绪。
第一乐段:(1~8小节)表现小朋友生气了。唱时音调要迟缓些,“理”和“睬”两个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准确,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绪。
第二乐段:(9~结尾)表现小朋友和好了。唱时速度较第一乐段稍快,声音要亲切,表现生气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绪。
4、自由结合两人一组,根据歌曲表达情感的需要自编动作。也可采用对唱的形式分角色练习。
建议
这一类的歌曲重在联系幼儿生活,让他们自己感受、领会音乐是如何表现的。从唱歌一开始,就启发他们自己用不同的情绪、情感调节自己的唱歌声音。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辨识不同的人形符号。
用清楚的语言表述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有趣的人形符号》
教学电子资源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电子中的各种人形图卡,请幼儿辨认。
出示男、女的“人形”符号,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这是什么?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2、引导幼儿分辨人形符号中男女的不同特点。
引导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符号的颜色不一样,衣服也不一样小结:这个蓝色的人形符号是男孩,这个红色的人形符号是女孩。
3、出示全部的人形符号,引导幼儿分辨老幼病残孕的特点。
引导语:接下来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人形符号,这些符号里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需要帮助的?
小结: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小孩,哪些是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人形符号,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4、出示单独的人形符号,观察和分辨人形符号的不同姿态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坐在轮椅上,这个符号是残疾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穿了三角裤,这个符号是小宝宝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们手牵手在走路,这个符号是大手牵小手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妈妈抱着小宝宝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走路,是老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这个符号是孕妇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的脚受伤了,这个符号是受伤的意思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形符号?
幼儿:残疾人设施,男性,女性,孕妇,大手牵小手,老人,小婴儿、幼儿,受伤的人等。
5、游戏“会变的人形符号”:通过演示图卡组合,让幼儿感受到符号的组合变化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这么厉害,那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会变的人形符号”。
引导语:这是一个小人,再加上一个方框和箭头,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电梯。
引导语:这也是一个小人,当他转过身加上一个扶梯,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扶梯。
引导语:这是一个男小人,当再加上一个女小人和一条线,变成了什么?
幼儿:服务台小结:刚刚小朋友又认识了三个人形符号。
6、引导幼儿自由创想,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引导语: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人形符号,小朋友可以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把这些符号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7、结束。
结束语: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幼儿园里有没有人形符号,会有哪些人形符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利用蔬菜自然形状和特点,选择辅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
活动准备:各种蔬菜:青菜、胡萝卜、生姜;牙签、剪刀、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带来了许多蔬菜,我们用蔬菜制作玩具。
2、观察蔬菜造型制作:
——“海豚是用什么做的?”(茄子、番茄)
“长颈鹿是用什么做的?”(蚕豆、牙签)
3、观察想象:
——“挑选一种蔬菜后,先仔细看看它的外形想什么?”
“还需要什么其他的蔬菜和材料和它组合在一起?”
“怎样加工,是他更像我们想象的玩具?”
两颗蔬菜连接时要用牙签插,其他材料才可贴到蔬菜上。
4、幼儿操作:
观察蔬菜造型,发挥想象,幼儿自己操作玩具。
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在接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5、欣赏作品。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探索海绵条的不同玩法,学习看图示合作做运动,练习走、跨、跳、钻、爬等动作,发展多种能力。
2.在探索不同玩法及合作游戏过程中萌发创新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活动在软质地上进行,活动前场地上用即时贴贴出游戏场地标记(场地布置见附图三)。
2.1m米长的红、蓝海绵条人手一根、图示板(见附图四)、小组场地标记牌、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开火车(互相用海绵条套在前一小朋友腰上组成一列小火车)入场。
2.在教师带领下用海绵条做热身运动。
二、自主或结伴玩海绵条,大胆探索尝试海绵条的不同玩法。
1.师:海绵条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下面请小朋友找一个空地方自己或者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看谁的玩法又多又好!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交流、展示、介绍有创意的玩法。
4.集体再次尝试练习新的玩法。
三、看图示做运动
1.分别出示三组图示板,共同讨论几组图示内容及玩法:(1)师:刚才大家是自由玩海绵条,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看图示做运动。(2)出示图示讨论,介绍几组图示内容及适合做的运动。
2.每组选择一组图示,合作摆出游戏场地,并尝试在场地上做各种运动。
3.师生共同玩三组游戏,两遍游戏后在三组场地之间增加不同层次的障碍,适当增加游戏难度。
两组障碍分别为:①椅子及海绵条做成的两组不同高度的跨栏,②用椅子和海绵条做成的不同高度的两个山洞(一组适合弯腰钻过,一组只能匍匐爬过)
四、听音乐做放松运动。运动后开火车离开场地,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若干根海绵条接起来变成不同长度的长绳或大圈,继续引导幼儿合作探索变长后海绵条的不同玩法;亦可提供海绵条小图标,让孩子们在图示板上自己拼摆运动图示,然后看图示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创造性拼摆能力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认真观察图片,能按画面提示讲述小兔折纸帮助他人的故事。
2、通过角色转换,在情境中尝试按原故事发展的线索创编故事内容并大胆讲述。
3、体验帮助他人与得到他人帮助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小兔教棒”一根、讲述图片四张、故事名字卡片“小兔折纸”。(图片按照左一、中二、右一的位置张贴在黑板上,并用白纸遮盖住。)
2、幼儿自主讲述的背景快乐音乐。(在电脑里搜索)
3、幼儿人手一个储物袋,内有:一个小兔头箍、一张讲述小图片、三张方形彩色纸。(储物袋挂在幼儿椅子的角上)
4、栏杆背景四个:取教室内角色游戏使用的隔断栏杆四个,并在栏杆上贴上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小图片。
5、彩色爱心卡人手一张、彩笔人手一支、纸飞机人手一架。
活动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起主题。
1、教师(出示一张彩色纸):小朋友,你们会折纸吗?(会)如果你有一张纸,你会折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小兔教棒)教师:看来,折纸是一件让人开心又聪明的事。怪不得前几天,有一只小兔也高高兴兴地跑来告诉我,说它会折纸啦!那小兔会折什么呢?请大家来看一幅图画。
二、观察图一,在猜测、讲述、创编、角色互动中理解画面内容并尝试完整讲述。
1、小兔用纸折了什么?折好以后又是怎么做的?
2、小鸟不是有翅膀会飞吗?为什么还要坐在小兔折的纸飞机上呢?难道是小鸟……
(幼儿采用句式:“我想小鸟可能是……”来大胆讲述)
3、原来小兔折好纸后是去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的,这真是一只有爱心的小兔,让我们一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小兔。
4、那小兔是怎样知道小鸟遇到了困难的?小鸟得到小兔的帮助后又会说什么?(在角色表演中创编动物之间的对话:教师扮演小兔,手拿纸飞机;一幼儿扮演有困难的小鸟。两遍以后全体孩子扮演小鸟,在大声表达自己的困难与谢意后,得到小兔的纸飞机。)
5、(把纸飞机放入自己的储物袋)我们真是越来越喜欢这只小兔了。现在请你来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把小兔帮助小鸟的事情讲出来,让小兔也喜欢你们,好吗?(好)
三、幼儿自主讲述故事图片二、三,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
1、教师:小兔帮助了小鸟,心里真开心啊!接下来小兔会来到哪里?遇到谁有困难了?小兔是怎样用折纸的'本领帮助它们的呢?(把幼儿的半圆形座位变为马路队形:左边竖排八人、右边竖排八人。)现在,要请你们自己来看图讲故事了。轻轻地从储物袋里把小图片拿出来,先仔细观察后再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讲完了,与你马路对面的朋友换一张图片。)
2、幼儿自主讲述,教师观察、倾听并适时给予轻声地指引与肯定。
四、看图讲述图二、图三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发展内容。
教师:刚才你们讲了自己的小图片,现在我们来讲一讲黑板上的大图片,你喜欢讲哪一幅就讲哪一幅。(教师注意倾听孩子的自主故事,并及时点拨孩子的亮点之处,给全体孩子一个语言丰富的学习机会。)
五、完整讲述三幅画面,掌握一定的讲述技巧。
1、教师与孩子一起看图讲述,在对话部分,教师的声音可适当放轻,引导孩子大声讲述。
2、请2—3位孩子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
六、创编故事的延伸内容,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1、教师:小兔的爱心故事有很多很多,看!小兔手里的彩色纸全都用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变成爱心小兔,继续用折纸的本领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好吗?(好)
2、幼儿从储物袋里拿出自己的小兔头箍、彩色纸,在快乐音乐的渲染下,蹦蹦跳跳地来到栏杆情境中,自由创编、自由讲述。(教师也以小兔的身份参与孩子的角色讲述)
3、集中,请幼儿独立讲述,并让爱心幼儿把自己的名字签在爱心卡上,贴到第四幅图中的“大爱心”中,在成功中充分体验帮助他人与得到他人帮助后的喜悦心情。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明确角色职责,懂得按职责扮演角色.
2、学会合理布置场所,具有以物代物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分工合作和同伴互相协商分配角色.
4、继续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轻声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串串烧食品,烧烤炉,烧烤工具,鸡腿,汉堡,薯条,各种乐器,话筒,表演用的服装,汽车方向盘,车票,站排,娃娃,家具,炊具等
2、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街上看串串烧的工作,了解基本工作程序,利用日常活动时间丰富有关生活经验.
3、幼儿自制的物品材料.
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教师启发幼儿提出新主题:前几天老师让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到外面参观了卖串串烧的叔叔阿姨的工作,你们看到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小朋友们想玩这个游戏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过程,你到摊子上去买东西的时候要先说什么,老板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3、幼儿商讨各主题场地安排,角色分配,教师观察指导.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玩串串烧的幼儿学习布置场地,并扮演角色参与游戏,边游戏边指导幼儿.
5、组织幼儿评议:请玩串串烧的幼儿介绍本次的玩法,并启发全班幼儿想想怎么玩会更好.
第二次指导:
1、直接引入游戏,引导幼儿协商,按意愿选择游戏.
2、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应监守岗位,不擅离职守.
(2)和同伴说话声音尽量轻,不在活动室内喧哗.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明确角色职责,并及时加以指导.
4、请幼儿自行评议游戏情况.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岗位意识较强,大部分能坚守自己的岗位,若什么岗位上缺人,他们就会马上反映。而且在轻声说话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本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较强,对于新主题"串串烧"已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在游戏中大家也都想去"串串烧"玩,但都是通过划拳的方式进入,初次玩很新鲜,因为"串串烧"中很热闹。活动中遇到矛盾也能和平地解决。
小百科:“串烧”原是将肉类、海鲜、蔬菜瓜果等食物串成一串进行烧烤,成为一种食物类型的名称,街上也有专卖串烧的串烧店和摊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