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21 05:16:06 作者:

有关大班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能够和大家一起背唱并表演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对比练习中区分四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

  教学方法:谈话、提问、引导、游戏、合作、交流、听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听音乐《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进行自由做律动,要求:

  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同桌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歌曲教学做准备。

  二、学唱歌曲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和身边的好朋友。

  1、学生纷纷介绍。

  2、教师引导学生用固定的节奏来相互介绍自己。

  如:师问:XX|XX|X.X|X-|

  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答:XX|XXX|XX|XXX|

  我叫项征我叫项征

  3、教师请个别学生用节奏对答。

  4、对比练习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学生学会区分。

  5、分小组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巡视各组问答情况)。

  相互介绍的方法有很多,师听听,看看他们是怎么用节奏介绍自己的。

  6、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7、用听唱法练习

  8、教师用唱的形式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边回答边拍手)

  9、学生用唱的形式相互问答。

  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纠正。

  三、创编与活动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心里十分开心,我想唱首歌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教师表演。

  2、师:你们也和老师一样认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你想对你的好朋友说些什么?或者也在课堂上送什么礼物给你的好朋友呢?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演。可用语言讲述的,可用舞蹈、歌曲、讲故事等形式来表现)

  3、请学生来表演。

  (表演后教学生用用XX|XXX的掌声给予鼓励)

  4、师:走出课堂,你还想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做什么?(做游戏、打球等等)

  师:那就请拉着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好吗?

  5、在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边听《玩具兵进行曲》边做动作出教室。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互相认识、记住了各自的名字,希望以后同学们都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活动反思:

  大班的孩子们很可爱,但又令人啼笑皆非。在教《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时候,前面的两句"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词孩子们很快就学会唱,但到了第三句"我叫×××(××)我叫×××(××)"时,孩子们就有点云里雾里了:起先,我直接让孩子们念×××(××)的节奏,一两遍后就把孩子们的姓名带进去按节奏唱,如"我叫李晓明(王洪)",接着我通过请孩子们起来并用歌唱和孩子们对话的方式,试图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在反复聆听和回答中逐步巩固歌曲,同时也让孩子们起来相互用歌声对话。但问题出来了,在歌唱中只有个别孩子们能够有意识的按节奏报出自己的姓名;唱到最后,孩子们竟把"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成"我的名字叫什么",让人哭笑不得。

  以上的现象说明了我还没真正的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能够牢固的掌握音乐节奏,还没能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当中,要解决这一点,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的教学语言需要更仔细的去设计。我会继续努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不断的和学生磨合,去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认识花生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2、初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及集体分享的乐趣;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一株成熟的花生种在花盆里

  2、一块红布

  3、花生生长示意图,记录表格

  4、每组一只空篓子,干的花生每位幼儿5颗放在每组大篓子里,每人一只菜碟子

  5、电炒锅,油,盐,勺

  6、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花生的茎和叶

  1、观察花生的茎和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奇怪的植物,你们看---(揭开红布)

  这是什么植物呢?它的名字叫什么?谁知道的?

  2、猜谜解疑,引发好奇心

  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呢?请你们来猜个谜语,猜了这个谜语你们就会知道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哦,它叫花生。(指盆栽)这是花生的地面以上的部分,也就是花生的茎和叶,那下次看见了你们还会认识吗?从哪儿可以辨认呢?(叶子)

  二、认识花生的果实

  1、提问设疑:

  它叫花生,它也叫花生,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了解花生长在泥土里的特性

  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它会帮我们揭开这个谜。(出示花生生长示意图,并以故事的形式简单描述花生的生长过程)

  故事讲完了,你们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些什么呢?

  哦,原来这地面以上的部分是花生的茎和叶,而果实长在地面以下的泥土里面,是这样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观察花生的果实,认识其基本特征

  (将盆栽中的花生拔出来,抖尽泥土,让幼儿观察)

  ☆、找果实

  谁来找一找,花生的果实在哪儿?

  哦,这就是花生的果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析谜语,了解花生果实的特征

  刚才那个谜语是怎么说的哩?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是吗?让我们每人从篓子里拿一颗花生仔细观察一下

  麻屋子是什么呢?红帐子在哪儿,又是什么呢?白胖子呢?

  ☆、复述谜语,总结特征

  看来这个谜语很经典,让我们再一起来说一遍,回去也让爸爸妈妈猜一猜。

  三、花生的作用

  1、谈话

  花生有什么用呢?就拿这花生米来说吧,这花生米有什么用?

  (食用——有哪些吃法?发霉的不能食用、榨油、做种子)

  花生米有这么大的用途,花生的茎、叶壳是没用的垃圾吗?

  2、教师小结: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花生主要用以榨油,供食用,或制作副食品、糖果,做种子等,果壳可制酒精,榨过油的花生饼是猪和其他家禽的优质饲料,花生的茎、叶和果壳也是家禽爱吃的粗饲料,花生的衣(果仁的外衣)、壳、茎、叶都可以入药,花生衣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3、品尝花生

  ☆剥花生,并统计数字

  花生有这么大的用途,今天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它可以食用的一方面,我想请你们尝一尝油炒花生的滋味是否有那么美味,不知你们愿不愿意?愿意吗?

  那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把花生的壳去掉,也就是一起来剥——花——生——,剥下的花生米放在自己的篓子里,花生壳放在桌上的大篓子里;剥完后数一数,你剥了多少粒花生米,然后请你记在表格里;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幼儿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剥花生。

  ☆教师现场制作油炒花生

  哇,你们真棒,剥了这么多的花生米,那老师也来露一手喽(教师现场制作油炒花生)

  ☆共同分享油炒花生

  (教师做闻气味的样子)

  你们闻到什么了吗?哦,真香!

  花生刚出油锅,很烫,正好让我们来讲一讲分享花生米的规则:你刚才剥了几颗就请你吃几颗,多下来的请值日生想办法处理,但要和别人一起分享。

  四、延伸部分

  让我们再把这神秘的植物送给大2班、大3班的小朋友去,让他们也来猜猜它的名字,了解他的秘密吧!

  附:教学资源:

  1、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2、故事

  我是一粒花生米,因为我的身体很强壮,所以主人把我选出来做种子,春天到了,我和其他花生种子一起被埋到了泥土里,泥土松松软软,我们便在里面睡着了。||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全身痒痒,想钻出泥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呀!外面真热闹,原来他们也和我一样都钻出了泥土。||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一天都在长高、变大。||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我们便开始开花,这时主人适时地给我们增加营养。||我们得到养分后便觉得全身有劲,开过花的梗尖很快钻进泥土里长出了果实。||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们的果实越来越多,越长越结实,大约过了两个月,我们的果实便在泥土里成熟了。

  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2.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片、插塑;

  2.活动前,带幼儿到社区的街道参观。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

  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社区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

  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炮筒;游乐器械就可以用童乐高来建构,等等。

  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2.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3.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让幼儿将搭好的物体摆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讲评、结束

  1.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

  2.教师根据幼儿选择建构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次游戏的要求,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以及剪、画、粘贴等技能设计鞋子,能够体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2.大胆尝试设计鞋子,在制作过程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鞋子的图片

  2.材料准备:各色卡纸、水彩笔、双面胶、剪刀、毛线或彩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鞋子以及鞋子的图片,并说一说鞋子的种类和特点。

  2.教师讲解设计鞋子的方法:

  教师用语言引导提示:“小朋友们在设计鞋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剪出鞋子的轮廓,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花样进行装饰,也可以用彩笔涂画,还可以进行粘贴。第二,两只鞋子是左右对称的,花纹需要一致。

  3.鼓励幼儿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设计、制作出风格独特的鞋子,同时,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评价与欣赏:

  (1)将幼儿作品投放到美工区、请大家一起欣赏,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2)自评: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鞋子。如,鞋子的款式、花样以及构图等。

  (3)互评: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统计、对比的方法,学习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

  2、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危害,能选择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询问并记录家人最常选择的一种出行方式

  2、交通工具图片、磁性贴花、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提问外出时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2、小结并出示交通工具请幼儿选择出行方式

  二、新授部分

  (一)绿色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

  1、统计对比出行方式。

  2、交流选择的原因。

  3、对比不同出行方式的利弊。

  4、观看视频加深对绿色出行的了解。

  (二)绿色出行环保随身物品的选择

  1、出示PPT说一说出行选择的随身物品有哪些?

  2、更换不环保的物品,找出环保搭档。

  3、儿歌加深巩固。《换好搭档快乐行》

  4、情境创设欣赏美景不留垃圾

  三、结束部分小结:今天和大家一起郊游很开心,使用环保好搭档,选择健康环保的绿色方式出行,还带走了垃圾,希望下次还能和你们一起进行环保又健康的快乐绿色行。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做印章。

  2、发现用不同材料制作印章的差别。

  3、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马铃薯、红萝卜若干。

  2、 竹签,雕刻刀,印台,画纸,红、黄、蓝颜料各一,调色碟。

  3、教师事先收集各种印章,盖印在纸上。

  4、挂图:《印章》。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1)老师出示马铃薯和红萝卜,问幼儿:“小朋友,这是什么?(马铃薯、红萝卜)马铃薯和红萝卜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吃、做菜)除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出可以制作印章后,老师小结:对了,马铃薯和红萝卜都可以用来制作印章,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来制作不同的印章了。

  2、介绍印章的制作方法:

  (1)展示挂图的一部分,请幼儿猜猜这些印章上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2)展示挂图另一部分,告诉幼儿:每一种材料都可以制作出不一样的印章,你们看看这些印章印出来的是什么图案,他们是怎么制作的呢?并向幼儿介绍阴刻与阳刻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阴刻:使想要的线条凹陷下去,留下空白所形成的图案,如瓶盖空心的那面,盖印后呈现的是空心的圆。

  阳刻:把想要的图案保留凸显出来,如瓶盖上部的平面,盖印后呈现的是实心的圆。

  (3)师:上面的印章哪个是阴刻,哪个是阳刻呢?(请个别幼儿来辨认)

  (4)展示事先收集的印章让幼儿观察,师: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已刻好的印章,请你们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印章上面有什么图案?然后再将印章盖印在白纸上,再将印好的图案与印章上的图案对比一下,看谁能发现有什么秘密。(引导幼儿发现印章上的图案与印好的图案是相反的。)

  3、幼儿制作印章:

  (1)老师介绍材料、刻印方法和刻印时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要自己制作印章。盆子里有切了不同形状的马铃薯和红萝卜,还有竹签,刻刀,你们可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但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幼儿开始制作印章,老师巡回指导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老师在前面为幼儿提供印台,请刻好的幼儿试试看自己设计的印章,用印章印出一幅美丽的印章画,并挂在展示区里。

  活动结束:

  对幼儿的制作学习进行小结:表扬刻印认真和刻印得好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追逐跑和躲闪跑,提高幼儿跑的能力及活动的协调性。

  2.能听信号迅速作出相应的动作,增强反应能力。

  3.体验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发展自身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花环人手一个,铃鼓一个,塑料圈两个,沙包、夹子、塑料袋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过或玩过躲闪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师幼跟着音乐一起手拿花环进入活动场地做热身运动。

  2.师:我们刚刚做运动手里拿的花环是用什么做的呀?(幼儿:塑料袋。)今天我们就用塑料袋做游戏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塑料袋,探索塑料袋的玩法。

  1.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塑料袋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幼儿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说说)

  2.幼儿尝试各种玩塑料袋的方法(头顶、胸夹、手拍、脚踢等,可自己或与小伙伴一起探讨),教师观察,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3.教师幼儿探索出的玩法,并个别示范玩法。

  4.幼儿自由结伴,分散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二)竞赛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

  1.游戏"抓尾巴"。

  幼儿自由分成两组,相隔一定距离面对面站好,幼儿把塑料袋用夹子夹在身体背后,听教师的"开始抓"命令发出后,幼儿迅速用手去抓对方身后的塑料袋,以抓中他人的塑料袋者为胜,最后哪一组抓掉对方的尾巴多的即为获胜组。

  2.游戏"踩气球"。

  在上一游戏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幼儿把塑料袋系在脚踝上,相隔一定距离站好,听教师的铃鼓声节奏单脚跳或双脚跳。铃鼓声停,两队幼儿迅速相互追逐,设法去踩掉对方组员脚上系着的塑料袋。最后哪一组所剩的塑料袋多即为获胜组。

  3.合作性游戏"运粮忙"。

  幼儿通过团结合作,跳过小水沟(塑料圈),绕过障碍物,跑到粮仓前,通过幼儿间的相互传递帮小动物将粮仓内的粮食全部运完,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

  1.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互评。

  2.教师进行性。

  三、结束部分

  1.师幼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2.带领幼儿好活动场地,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将塑料袋投放到晨间活动材料里,丰富晨间活动内容,继续训练幼儿追逐跑和躲闪跑的能力,并且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长城长

  活动来源: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朱彬琦带来的长城留念照片留有这行字,而这行字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为什么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长城那么长,是谁造的?”“长城是怎么造起来的?”“烽火台上面为什么要有小洞洞?”孩子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主动发起的、强烈的求知与探索的信号,所以我们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延续孩子的兴趣点生成了主题分支——长城,以支持孩子们这一探究的需要。

  在研究前期,教师与孩子一起作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搜集大量的关于长城的主题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记录问题,收集资料,观看录象,交流分享等积累主题经验,但如何整合这些零星的经验,让孩子们引发新一轮的思考与探究,让教师发现幼儿的内在需要与个别差异?让长城再现!让幼儿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运用整合已有经验;让幼儿在自发的建构中寻找合作伙伴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深入探究建构作品的阶段,幼儿在对已有问题通过回忆逐步清晰之后,通过有目的的自由结伴进行小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建构完善理想中的长城。

  活动目标:

  运用已有经验对自己搭建的长城进一步完善,并合作进行适当调整,体验建构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幼儿问题版面、资料收集版面、搭建长城场地。

  二、各种建构材料及工具:大小、材质不同的积木;废旧纸盒;大型纸张;剪刀及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 话长城——交流分享已有成果。

  1、 说说已搭建完成长城的特点。

  (可针对搭建的对象与真实长城的匹配程度、搭建的材料选择和方法等)

  2、回忆已搭建完成长城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改进方法。

  (可针对建构技巧方面、合作方法方面、细节刻画方面等)。

  二、 造长城——深入探究建构作品。

  1、根据已有问题协商自由分组。

  2、 分组合作对长城进行调整完善。

  三、 品长城——欣赏评价改进作品。

  (可针对发现问题的解决效果、发现新一轮的争议等)

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2、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通过看录像和实验, 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

  4、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资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

  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 棉花、河水、砑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 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 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 寻找污染源, 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 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 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考察过程: 教师要充分注意, 做好对幼儿的引导, 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 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 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 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 河里有许多脏东西, 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 我们平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 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 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 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 流入熊耳河, 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 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 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 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a.采访一位老住户, 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澈见底, 里面游着许多小鱼, 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 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 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变脏以后, 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 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 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 夏天苍蝇、蚊子乱飞, 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 都慢慢枯死了。)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 容易生病, 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 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 而饮用干净的水, 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与都市垃圾, 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 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 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 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 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 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 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 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 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 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1、做实验a.教师告诉幼儿, 人是最聪明的, 有办法把脏水变清, 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 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 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 做成一个小过滤器, 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 观察过滤过程, 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 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 第二层装活性炭; 第三层装过滤纸; 第四层空箱, 用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 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 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 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

  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 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 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 住着快乐的水娃娃, 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 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小百科: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京剧唱腔铿锵有力、夸张豪放的韵味。

  2、探索用合适的声音、动作、神态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

  活动准备

  1、已组织过活动一。(听故事、画脸谱,了解不同脸谱特点及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2、背心五件。(画有五张脸谱)

  3、《说唱脸谱》的原唱。

  4、对京剧剧种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前奏,感受京剧的韵味)

  1、听,这是什么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为什么?(是京剧,声音响、有力……)

  2、请五个孩子穿上脸谱的衣服进来。

  3、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脸谱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幼儿说出哪个人物就脱下服装,并展示在黑板上)

  二、欣赏原声,讨论人物特点。

  1、这几个人物想要唱一出京戏,听。

  2、这五个人物是一个接一个唱的,那他们谁第一唱……是怎样排的?

  3、谁的声音最特别?来学一学。张飞这样叫,说明心里怎样?他是怎样的人?窦尔敦、关公、典韦、曹操又是怎样的人?

  三、探索表演五个人物。

  1、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几个人物吗?(可引导幼儿表演窦尔敦盗御马、关公打仗、张飞大叫的动作,曹操、典韦的表演可引导幼儿用眼神来表现狡猾与残忍)

  2、唱段卡乐句引导幼儿逐句表演,每个人物做一个定型动作。

  3、试着跟着唱一唱。

  4、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这五个人物?(张飞特别响、窦尔敦稍微有点轻,怎样表现曹操?他是什么样的人?引导幼儿用眼神来辅助表现)试一下。

  四、游戏:扮演角色

  1、你想扮哪个人物?为什么扮这个人?请五个小朋友戴上脸谱试试。

  2、你还想怎样为这个人物打扮。(引导幼儿使用区里的其他东西:胡子、翎毛、以及刚才用的教具——衣服)

  3、幼儿回教室自己或相互打扮,再表演。(第二遍完整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中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