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发布于:2021-08-11 06:03:14 作者: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稻草作画,体验特殊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通过活动,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

  活动准备

  1、范例画:稻草画

  2、剪刀,胶棒、稻草若干,画纸,彩笔。

  幼儿园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看这些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他们在打稻子)

  2、这些稻子加工以后变成了什么?

  稻谷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

  3、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那么剩下的稻草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讨论,发言)

  二、了解稻草的作用

  (1)抗洪救灾时,解放军叔叔用草包装泥土、黄沙去堵洪水。

  (2)洒点菌种可以种植菌类蔬菜。

  (3)养鸡场、养鸭场为小鸡、小鸭搭草房子。

  (4)冬天用稻草盖青菜、萝卜,青菜、萝卜就不会被冻坏。

  (5)稻草可以做成工艺品。

  (草绳、稻草人、稻草树、稻草鸟窝等)

  三、课件—照片:欣赏稻草画

  稻草还可以用来画画,欣赏稻草画,激发幼儿制作稻草画的兴趣。

  四、制作稻草画

  1、讨论交流:怎样制作稻草画

  (1)引导幼儿观察先画边框线。

  (2)剪稻草,吧稻草剪成一段一段的,按长短放好。

  (3)在画纸上排列稻草,布局图案。

  (4)用胶棒粘牢

  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作画要求

  让幼儿观察:

  稻草的排列方向、长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幼儿制作稻草画,制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引导幼儿用彩笔添加一些简单的事物等,使画面更丰富。

  五、作品展示

  1、你用稻草做了什么?

  (幼儿交流)

  2、我们把画拿来布置教室吧!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读出节奏和情感。

  2、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3、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享受创造的快乐。

  4、结合儿歌,讲解制作稻草人的步骤和方法。

  5、理解儿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6、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儿歌《稻草人》。

  难点:朗读儿歌《稻草人》,感受作品拟人化描写的生动、有趣,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稻草、录音带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乡村,了解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乡村、走进田野去感受农村的大好风光。

  二、出示挂图: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你在大图中发现了什么?(田野、稻草人)由“稻草人”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呀?稻草人是长在哪里?它“长”什么样?它会“走路”吗?为什么稻草人要站在田间呢?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自由大胆地说出来。)

  三、欣赏诗歌:

  (1)听录音2—3遍。

  (2)诗歌里面说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3)稻草人在那里用什么用呢?

  四、朗诵诗歌:

  (1)分句学习诗歌。

  (2)跟着录音带整体朗读诗歌。

  (3)开小火车的形式朗诵诗歌。

  (4)集体朗诵诗歌。(可边朗诵边做动作)

  五、活动延伸:制作稻草人

  (1)观察稻草人,讨论稻草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讲解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①把一束稻草的一头扎好,用两根竹子穿起来固定住。

  ②再用一些稻草编织成稻草人的帽子。

  ③给稻草人穿上衣服。

  (3)让幼儿做表演结束。

  附:表演内容(部分幼儿扮演秧苗,二到三位幼儿扮演稻草人,二到三位幼儿扮演麻雀。秧苗在田里迎风摇,稻草人看护着秧苗。麻雀出现在了,他们想去偷吃秧苗。当麻雀飞近田的时候看到了稻草人,想小心地靠近。突然一阵风吹过,稻草人摇动了起来,麻雀吓得赶紧逃跑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很注重幼儿的朗读训练,运用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让幼儿喜欢朗读,这也是我们学前班老师要训练的目标。通过看图,朗读诗歌了解稻草人的作用,再通过制作稻草人加深了小朋友对它的印象。稻草人制作环节适合学前班儿童的心理年龄,在学中玩,玩中学知识,直观面对稻草人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环节中多注重情境的创设,可能让幼儿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小百科:稻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稻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糯稻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部。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3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美丽的金秋十月如约而至。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快要成熟了,可孩子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稻田里多了一样东西——戴着草帽,拿着扇子的稻草人。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它有什么用?它和庄稼有什么关系……于是,儿歌《稻草人》因运而生了。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大胆朗诵儿歌。

  2、知道稻草人的用处,激发幼儿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到田野去观察稻草人。

  2、自制稻草人一个(并加以打扮)稻草人课件,小鸟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稻草人,谈话引出课题:

  1、认识稻草人

  提问:这是什么?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看看它头戴什么?手上拿着什么?

  2、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稻草人?

  幼儿说一说,师出示稻草人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3、幼儿讨论:

  在庄稼地里放稻草人,到底有什么用?

  4、教师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动物。

  (二)学习儿歌《稻草人》:

  1、稻草人是怎么赶走小动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儿歌《稻草人》:

  观看课件《稻草人》

  2、学习儿歌《稻草人》

  (1)动画片里说什么了呀?幼儿学说儿歌内容。

  (2)幼儿跟念儿歌。

  (3)幼儿边做动作边大声朗诵儿歌

  (三)情感教育:

  小朋友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

  师幼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小动物。

  (四)游戏“麻雀与稻草人”。

  1、师交代游戏玩法:

  开始,“小麻雀”到谷场啄粮吃,“稻草人”蹲在谷场中央。“稻草人”“小麻雀”念儿歌:“稻草人,戴草帽,手中扇子随风摇。”当念到“摇”时,“稻草人”立即站起,四处追捉谷场上的“小麻雀”,“小麻雀”赶快飞回到“树”上,师幼边念儿歌边游戏。(反复几次)

  游戏规则:

  (1)“稻草人”只能捉在谷场上的“小麻雀”,被“稻草人”拍到就算被捉住。

  (2)师幼玩游戏。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5

  制作意图:

  我制作的稻草人既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区角供幼儿操作,装饰环境。

  教育目标:

  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同时让幼儿学会认识各种昆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选用材料:

  废旧纸盒、废旧卫生纸卷芯、彩色卡纸、泡沫垫、塑料小棍、及时贴、昆虫卡若干、太阳卡、花卡、塑料吸管。

  制作方法:

  1、讲泡沫垫剪成圆形、中心掏空,作为底托;

  2、将卫生纸卷芯两个连接在一起,用及时贴包好,插在底托中心;

  3、将废旧纸盒剪成稻草人形状,用彩色卡纸加以装饰,把做好的稻草人固定在卫生纸卷上;

  4、制作一些昆虫卡片和太阳卡片一张,花卡一张;

  5、把塑料小棍和卡片粘在一起;

  6、用塑料吸管剪成段,固定在稻草人背后,把制作好的卡片插在吸管里;

  适宜年龄和地点:

  适合于4—6岁幼儿使用。既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教具,也可以投放到区角供幼儿操作。

  教育功能:

  主要用于幼儿语言区域活动,进行故事创遍和讲述。

  幼儿园《奇妙的稻草》备课教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孩子在参观农村的过程中,发现了稻田中的稻草人,都很好奇,用手去摸摸,并问这是谁做的?有什么用?我就给孩子讲了有关稻草人的故事,给孩子看了有关稻草人的flash。并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稻草人的作用有更多的了解,从中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会跳双圈扇子舞,能用肢体语言表现稻草人的动作。

  2、练习在音乐的间奏处交换舞伴,尝试在间奏终止处做不同的稻草人造型。

  3、感受音乐活泼的情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人手2把扇子。

  2、人手一朵手花。

  3、《稻草人》的音乐、《秋天多么美》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1、在《秋天多么美》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场地。

  2、用谈话引出课题、秋天到了,看着成熟的稻谷,农民伯伯可开心了,可是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小鸟吃谷子,农民伯伯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农民伯伯赶走小鸟,保护粮食呢?为什么要请稻草人呢?

  4、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a)幼儿自由创编稻草人的动作。

  (b)引导幼儿创编赶小鸟的动作。

  (c)请幼儿坐成一个圆圈,说说自己创编的动作。

  (d)教师用故事小结孩子创编的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d)老师:稻草人赶走了身边的小鸟,发现其他地方还有小鸟,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学习9—10的动作,并提示孩子在音乐的终止处做出不同的造型。

  5、幼儿学习舞蹈,学习交换舞伴。

  a)幼儿自由找空地方和老师一起跳舞2次。

  过渡:变换对行成双圈,面对面站好,引导里圈的幼儿。

  在听到间奏音乐的时候要移动位置到下一个小朋友的位置并摆出一个造型,然后再和新的朋友一起跳舞。

  b)幼儿在圆圈上跳2遍,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变对形。

  6、听着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

  a)要求:注意动作的顺序和方向,能有表情的跳。

  b)跳2遍后结束。

  老师小结:今天你们帮了农民伯伯的忙,农民伯伯可高兴了,要给你们奖励呢,放好扇子和我一起去拿礼物吧?(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1、自己制作稻草人。

  2、玩稻草人捉小鸟的游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