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18 09:46:23 作者: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四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淳朴、勇敢、坚强的性格特征。

  2、能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产生进一步了解民间神话故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连环画图片、实物投影仪。

  2、看过壁画故事《大禹治水》。

  3、幼儿进行过“治理洪水”的调查收集工作。

  4、活动区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图书及录像带等。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指导语:①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②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指导语: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指导语:①大禹是怎样治水的?②听了故事后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指导语: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

  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延伸活动:观看壁画并讲述故事。

  附故事:大禹治水

  禹是一位神仙,他来到人间和阿娇姑娘结了婚,住在山洞里。有一年洪水泛滥,禹告别新婚的妻子,号召人和天神们团结起来到会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办法。

  禹在去会稽山的路上遇到乡亲,乡亲告诉他阿娇怀孕了。禹听了很高兴,但是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只好托乡亲转达他对妻子的问候。人和神都按时赶到了会稽山。禹说:“我想应该用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禹带领众人动手开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来填平洪水冲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条又一条河道。又是一天,禹带领人们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告诉他阿娇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说:“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为我而耽搁了大家。”他托乡亲把草药带给阿娇,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导另一条河道时,又经过自己的家乡。一位乡亲对他说:“阿娇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叹了口气说:“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误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都没有回家,乡亲们听了这件事十分感动,干起活来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娇也非常想念禹。阿娇天天站在山上等禹胜利归来,渐渐地化成了一块岩石。当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乡之后发现妻子已经化成了石头。禹悲痛万分,伤心哭泣,这时石人进裂,跳出了一个小孩。为了纪念孩子的母亲,禹为孩子起名为启。禹被人们拥戴为领袖,称为“大禹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践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使幼儿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的次数越多。

  3、初步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笔、积木、筷子、布条、纸条等)2、记录测量次数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有多长吗?

  2、学习自然测量。

  (1)幼儿尝试自由测量,记录结果。

  (2)交流,教师请个别幼儿测量从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教师与一位幼儿合作,再次进行测量,并做好测量次数的记录,最后说出测量结果。

  (3)幼儿自由结伴,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适时进行辅导。

  (4)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师:“我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条线路,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

  (2)请两位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的数目为什么不同,说出用长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少,用短的工具量出来的次数多。

  4、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使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较各种不同的结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过程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三、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

  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

  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盒音乐呼啦圈 风车 水杯 塑料管 乒乓球 纸片 恐龙蛋壳 塑料瓶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以音乐盒的转动来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盒里娃娃来转动自己。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音乐盒吗?喜欢音乐盒吗?

  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大的音乐盒,我们就是音乐盒里的娃娃,现在音乐响起让我们一起转动起来吧。”音乐停了,小朋友们也停下来慢慢的做到自己的座位上。

  2、当才看小朋友们转动的时候都非常的.开心,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小伙伴他们也想像小朋友一样愉快的转动,下面老师将有请五个小朋友帮助它们转动起来。仔细观察然后请回小朋友。

  下面哪个小朋友来讲一讲你转动了什么,你又是用什么办法让它转起来的呢。请幼儿完整的叙述

  3、提问:“刚才的材料中,你觉得有不能转动的吗?有没有办法让看起来不能转的东西转起来吗?

  鼓励幼儿想想看似不能转的东子转起来。

  :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也能相处办法,让不能转的东西转起来。

  4、观看ppt 进一步了解转动在生活动的广泛应用。

  观看并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东西在转动,猜一猜它有什么作用。

  :转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利用转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转动的用处可真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剪纸对称的特点。初步尝试剪纸,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乐趣,提高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

  3、体验剪出作品的成功与快乐。

  4、培养幼儿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窗花成品。

  2、剪刀、彩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 欣赏、讨论。

  1、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给大家,我手里的这个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看到过吗?

  教师:这是我们中国的剪纸艺术,我手里拿的是窗花。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作品,人们总是在过年时或遇到喜庆的日子的时候剪窗花贴在窗户上。

  2、 这个窗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人看出来它有什么秘密吗?

  教师:原来有的地方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有的地方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把左边右边一样的图案叫做左右对称,那么上面下面一样的图案,就叫做上下对称。

  3、 那么对称的图案要怎样才能剪出来呢?谁来说说看?

  二、 教师演示

  1、 演示剪纸步骤

  教师:将纸对折再对折,在三角形的每条边上都画上一个不同的形状,沿着轮廓剪,最后打开,美丽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 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时,要注意幼儿别把中心线剪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提升、鼓励多种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四、 展示欣赏

  把幼儿作品贴在窗上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

  1、在手工区提供彩纸和剪刀,鼓励幼儿继续尝试运用不同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对称图案的美丽窗花。

  2、进一步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的学习品尝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剪纸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对于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有很大的好处。鼓励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让幼儿了解体验中国民间文化的设计与创作,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教育。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