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品】幼儿园教案模板锦集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国庆节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国庆节教案。
2、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初步了解国庆节来历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三.活动准备:
1、在教室内与幼儿一同布置庆国庆的喜庆场面。
2、〈〈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以及欢度国庆的图片。
3、准备幼儿的绘画工具和泥工用的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的形式请幼儿们谈谈这段时间电视上播放的节目内容,依次导入主题活动,教案《幼儿园国庆节教案》。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
2、观看开国大典的图片和录象带,在幼儿们讨论及教师的讲述下知道“国庆节”的名称和来历。
3、出示天安们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及其结构特征。
4、发给幼儿们纸和笔,来进行绘画,并鼓励幼儿大胆的来进行添画。
(三)结束部分:
把幼儿们的画来进行讲评。并挂在绘画角上。
五:活动效果;
在这节活动中幼儿们通过看图片、录象带及绘画等,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并知道了国庆节的由来,萌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3、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活动结束】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印脚印。看看自己的小脚印和别人的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告诉老师和你的小伙伴哦。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和装饰。
2、鼓励幼儿用制作的壳进行游戏,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游戏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集体。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收集各种蛋糕盒、鞋盒、纸箱等。
2、活动用的各色纸张、绳子、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乌龟旅行》,激发幼儿活动的乐趣。
1、乌龟在遇到危险时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怎样做背壳。
二、幼儿自主地选择材料,制作背壳。
1、给“背壳”穿上绳子,打好结。
2、用彩色纸装饰背壳。
3、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动手,与人合作、互相帮助。
三、用自己制作的背壳进行游戏。
1、体态表演。
(1)、学一学乌龟走路的样子。
(2)、敌人来了,乌龟缩到背壳里去的样子。
2、乌龟旅行。
幼儿扮乌龟背上背壳听音乐自由地用各种方法爬。音乐停止,教师扮狐狸、老虎、大鲨鱼出来找食物时,“乌龟”赶快躲进背壳。游戏数遍。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色彩感兴趣,能大胆运用多种颜色绘画,表现不同时间段树林的景色。
2、大胆表现,体验交流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三个时间段(白天、傍晚、夜晚)树林景色变化的图片。
物质准备:PPT,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引导幼儿回忆、讲述不同时间段小树林的景色。
提问:你看过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树林吗?它们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些树林的颜色会不一样?(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光线的变化造成的)
二、启发幼儿构图。
1、师:如果请你来绘画你想画什么时候的小树林?你会使用什么颜色?
2、教师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树叶的颜色。
师:老师也绘画了不同时间段的小树林,看白天的小树林用了什么颜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导幼儿绘画小树林。
1、构图:先绘画小树林。
2、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在树木轮廓涂上相应的颜色。
四、展示与分享
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展,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小百科:树林通常范围比树丛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勇敢地越过障碍
2、能认读数字7,并知道数字7可以代表7样东西。
3、在体育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参与数活动的兴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认读数字7,并知道数字7可以代表7个东西。
越过障碍,快速找到画有7个圈的小红旗。
活动准备:
1、创设体育游戏场景。小河、山洞、小桥等障碍的设置既要适应幼儿现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2、小红旗50面,红旗上分别画有7个圈、6个圈、5个圈。其中画有7个圈的红旗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胸卡30张,上面分别画有草莓和数字7、香蕉和数字7、苹果和数字7.
活动过程:
一、布置场地
二、运动员入场,情景导入,并进行热身活动
1、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上周我们刚开展过亲子运动会,那现在我们再来开展班级运动会好不好?
2、热身
那我们都来当一当勇敢的小运动员。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我们要先来锻炼锻炼身体。
3、分组,并讲解游戏规则
——分组
分成三组,草莓队、香蕉队、苹果队。
——认识数字7
师:今天我们要来跟一个数字做朋友。看看这个数字是谁?7.那7可以代表什么呢?
那今天草莓队的小朋友可以跟草莓7做朋友,香蕉队可以跟......
这些卡片后面都贴有双面胶,老师等下会把卡片发给大家,请小朋友们撕下卡片后面的双面胶,把自己的好朋友贴在自己的胸前。
——布置任务
师: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跳过小河、穿过山洞、走过小桥,跑到对面,拿到一面上面画有7个圈圈的小红旗,然后绕过障碍物跑回来。每组一次一个小朋友出发,回来之后与第二个小朋友击掌,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
教师要强调不是每面小红旗上面都画有7个圈,(每组的框里都有画有7个圈圈的小红旗数,其中跟组员数量相等,再加上6面干扰的小红旗)小朋友要先数数,以免拿错。等小组人员全部取回小红旗之后,一起举起小红旗喊:“我们胜利啦”
——发胸卡
四、开始比赛
五、师幼共同检查幼儿拿在手上的小红旗是否画有7个圈。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毛细现象感兴趣,愿意参加科学探索活动。
2、通过实验操作活动,感受、认识毛细现象,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活动准备:
1、课前将芹菜置入装有彩色水的玻璃中,做上水位标记。
2、粗细各异的玻璃管,被染色的水。
3、 干毛巾、水、粉笔、水彩笔芯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玻璃瓶中的芹菜,初步感受毛细现象。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瓶上水位标记,讨论:“为什么瓶里的水少了?”“水到哪里去了”
2、 幼儿操作:切开芹菜的茎。请幼儿谈谈发现了什么?使幼儿看到芹菜的茎里有许多彩色点,从而知道玻璃杯里的水爬到了芹菜的茎上面去了。
二、教师交代水会在一定条件下变化,会爬高,并引导幼儿自选材料(干毛巾、
粉笔或水彩笔),将他们的一端放入水中,观察水的爬高现象。
三、教师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了解毛细管现象。
1、 教师实验操作:出示一盘被染色的水,然后取出一根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管里有什么进去了?
2、 教师取一根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使幼儿看到粗的玻璃管的水宝宝爬得低,细的玻璃管内的水宝宝爬得高。
3、 讨论:为什么有的水宝宝爬得高,有的水宝宝爬得低?教师引导幼儿懂得细的玻璃管里的水少,水宝宝轻,所以它就爬得比粗玻璃管里的水要高。
四、教师请幼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怎样才能让摘下来的鲜花开放更久些。
延伸活动:
大树的树叶是怎样喝到水和养料的?自动钢笔中的钢笔水是怎样抽上来的?
教师请幼儿做一做
幼儿用书中的小实验,观察并在玻璃管内画上会爬高的水宝宝。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2、 能够用流利的语言讲清自己生日的过程。
3、 体会生日时快乐的情绪。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教学重点、难点
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不算太高,掌握的词汇也不是很多,所以在讲述过程的时候可能会理不清头绪,老师就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以及引导。
活动准备
中班《语言》教材、情景挂图、小熊玩具、录音机、生日快乐歌磁带
活动过程
过程一:生日快乐歌
1、教师放生日快乐歌,引导幼儿一起跟唱。
2、 导入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猜今天是谁过生日?(幼儿:老师,爸爸,妈妈,答案非常多)我们把小寿星请出来吧,看看它是谁?(教师出示小熊玩具)(幼儿:小熊)对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熊是怎么过生日的?它都请了谁?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熊带来的故事《小熊请客》吧。
过程二:讲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
2、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A:小熊过几岁的生日?(幼儿:四岁)
B:它都请谁去参加生日宴会了?(幼儿:蚂蚁、兔子、蜜蜂)
C:它的朋友分别带的什么生日礼物?(这个问题幼儿回答得五花八门,很难完全记住故事的内容)
过程三:说一说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大部分幼儿不知道)你们是怎眼庆祝的?(幼儿:吃蛋糕、买小吃、买玩具、收礼物等)有没有小朋友愿意来说一说?(幼儿争相发言)
过程四:总结
教师总结:在生日这天,小朋友都像小熊一样非常的开心,有的小朋友吃了生日蛋糕,有的小朋友买了新衣服,有的呢则是让爸爸妈妈带出去玩儿,还有的呢收到许多的礼物,如果下次我们班上有小朋友过生日我们一起来庆祝好不好?
教学反思
生日时一个幼儿非常熟悉并且非常感兴趣的事件,所以用生日来作为教育题材能让幼儿非常快的进入情境。这是一堂非常轻松愉快的课,孩子们都非常的开心。在开心的同时,孩子们也认识到生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而在表述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是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如果老师把握不好,很容易让孩子们高兴得过了头,导致最后达不到教学目的,课堂还会非常的混乱。
小百科:熊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
幼儿园教案 篇8
一、内容与要求:
⒈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⒉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⒊通过表演节目和妈妈一起游戏,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二、重点和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用各种方式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⒈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⒉幼儿事先准备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⒊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⒋妈妈准备发言。
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二)庆祝活动
⒈在歌颂妈妈的乐曲中,邀请妈妈们入座。
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⒉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4)个别妈妈表演本领
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谢谢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5)妈妈说心声。
(6)幼儿与妈妈一起游戏。
(7)夹球比赛:幼儿和妈妈面对面夹球。
(8)妈妈游戏——抢椅子
(9)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也是庆祝会的.**,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如,当幼儿说完悄悄话,教师可以说:“我们的悄悄话,是我们的心声,妈妈,谢谢您们,妈妈,祝您们节日好”幼儿齐:“祝妈妈节日好”掌声响起。
(三)关心妈妈:让孩子剥糖和橘子给妈妈吃,体现孩子对妈妈的爱
(四)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
(1)祝贺,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送礼物中,体会和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2)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教师可一道幼儿说些祝贺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
(五)建议
以后,可产生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五、活动反思
今天我班幼儿的出席率是100%。孩子的妈妈来的也比较多,虽然妈妈都很忙,但是她们都抽出空来,请假来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活动还是比较重视的,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了。
本次活动的亮点:
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演了许多的节目,妈妈看到了孩子们精彩的演出,全都热烈的鼓掌。
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都能大胆无忧,上台表演节目,例如:吴睿豫和妈妈一起唱歌,王紫贝妈妈一起朗诵诗。孩子们大胆的演出,和妈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在和妈妈共同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孩子们在观看妈妈做“抢椅子”的游戏中,一直为妈妈加油,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获胜。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母子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送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都为妈妈送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份小礼物,并说了一句祝福的话,每个妈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要关心老人。
2、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的方式,感知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能与同伴合作轮流抓痒痒,体验抓痒痒的感受和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一位小朋友排练儿歌情景表演。
2、扮演奶奶的道具,例如:头巾、眼镜等。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故事表演,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是老奶奶,哎哟!我的背后痒痒了,让我自己来抓一抓吧,哎,够不着,抓不到怎么办?
幼儿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表演相应的抓痒动作。老师配合表现奶奶笑哈哈的样子。
二、理解故事。
1. 你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宝宝为什么要帮奶奶抓背?他是怎样帮奶奶抓背的?奶奶高兴吗?
三、再次欣赏儿歌表演。
1.表演儿歌,鼓励幼儿跟着小朋友一起朗诵儿歌。
2.学习表演儿歌《抓痒》。
启发并鼓励幼儿根据每一句儿歌的内容,尝试探索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教师:奶奶年纪大,背痒没办法,做什么动作表演呢?……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练习:轻轻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抓痒痒。
四、感知体验抓痒痒的身体反应,体验痒痒的乐趣。
1.幼儿讨论:为什么抓到胳肢窝,奶奶就笑哈哈呢?
2.你知道抓哪里会有痒痒的感觉?你知道怎样抓会有痒痒的感觉呢?幼儿与同伴相互抓一抓痒痒,探索感知抓痒痒的奇妙感受,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不要太重,以免伤寒对方。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抓痒的感受,交流抓痒痒的经验。
五、活动延伸
小宝宝真可爱,奶奶背痒能主动关心她,小朋友,你在家里也关心老人吗?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