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1 07:59:36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正确拍打节奏,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3.体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入 现在我问小朋友一个问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来 ,你说,(让三个小朋友回答)

  ――春天

  那你们都说是不是春天?

  ――是

  那你们都说是春天?那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

  你们都很喜欢春天,王老师也很喜欢春天

  那现在有一首好听的乐曲给小朋友听,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仔细的回忆一下,想一想在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歌曲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2.播放音乐

  哪个小朋友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景色?(让多个小朋友回答)

  ――在春天里,鲜花开放了

  ――在春天里,映山红开了

  ――等等

  3.1边做动作 1边让小朋友思考

  好,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我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都编成了动作,你们1边看一边来猜猜看,我做的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仔细来猜一猜,播放音乐

  刚才老师做了那么多动作,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花儿开了

  ―――有鸟儿

  ――――等等

  4.根据小朋友说的,展示图片

  刚才我们听了《歌唱春天》这首曲子,也看了老师跳的舞,接下来,你们听我唱这首歌,听完之后,请你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来小朋友们,这么长一首歌,你听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唱出一个春天来<展示图片

  ――――地上红花开了<展示图片>

  ――――等等

  让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边打节奏,边唱歌。

  小朋友们, 刚才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 把这首歌所有的歌词都猜出来了,现在我们不能只是唱,我们要用打节奏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唱,小朋友们 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

  刚才我们用拍手方式打节奏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

  ――前面是这样分开打 后面是连着打(让多个小朋友说)

  这几位小朋友说的很好,接下来我们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

  边打节奏边请出我们的xx

  宝宝

  跟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唱这首《歌唱春天》 我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仅唱歌唱的好 而且啊 节奏也要打的好?

  6.进行大合唱

  所以的xx

  宝宝

  都请出来了,现在有请我们大一班的宝宝也出来啦。一起来。

  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们小朋友合唱团合唱 的样子,唱给我们自己听 也唱给我们的客人老师们听 看看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 好吗?

  活动延伸:

  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 下次我们要自己打节奏 自己学新歌了 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变的更棒 好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广昌白莲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广昌主要景点。

  自然风光有百里莲花带、青龙湖、摩崖石刻、抚源飞瀑等,历史遗址有千年古刹定心寺、明代古寺龙凤岩、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恐龙化石、太平军战斗旧址、义军抗清营等、苏区遗址有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第二次、第五次反围剿战场等。

  2、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莲子、莲子汁、黄花梨等。

  3、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江西广昌

  广昌的白莲天下闻名——— 广昌秀丽风景天下传

  千年古刹定心寺——— 明代古寺龙凤岩

  驿前明清建筑群―――宋代雁塔在河东

  名胜古迹数不清―――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通过教师的解说,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大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

  1— 2︱3—4︱5—6︱5——║5—4︱3—2︱1—

  3︱1——║

  小 朋 友 们 你 们 好! 小 鱼 小 鱼 你 们 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

  小鱼的梦

  1=F 3/4

  3 5 5 5 ︱ 6 5 3 1 6 ︱ 5 1 2 3 3 2 ︱ 2 — — ︱

  鱼儿 玩

  呀, 玩 了 一 天 水, 池 塘 妈 妈 怀 里 睡。

  3 2 5 6 5 ︱ 6 5 3 1 6 ︱5 1 2 3 3 2 ︱1 — — ︱

  天 上 星 星, 星 星 落 下 来,为 它 盖条 珍 珠 被。

  5 3 5 — ︱ 3 1 3 — ︱ 2 2 2 5 ︱ 1 2 2 — ︱

  呜—— 呜—— 风 儿 唱 支 摇 篮 曲,

  哦大班音乐教案:小鱼的梦

  5 6 3 5 ︱ 1 2 2 — ︱ 3 5 5 6 5 ︱ 6 5 3 1 6 ︱

  轻

  轻 吹 呀, 慢 慢 吹, 鱼 儿 梦 中 梦 中 看 见 了

  5 1 2 3 3 2 ︱ 1 — — ︱ 5 3 5 — ︱ 3 1 3 — ︱

  妈 妈 在 亲 它 的 嘴。 呜—— 呜 ——

  5 1 2 3 3 ︱ 3 2 1 — ‖

  妈 妈 在 亲 它 的 嘴 。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和跳跃。

  2、在歌唱的过程中,能注意倾听音乐的伴奏,初步体验不同的演唱方式。

  3、喜欢用不同方式歌唱,能用眼神和动作自然地表现。

  活动准备:

  钢琴,说唱伴奏,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游戏,请你跟旁边的好朋友面对面坐好,然后仔细地看着好朋友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二、结合图片,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刚刚我们玩的游戏还可以变成一首歌曲,想不想听一听啊?

  刚刚你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图片)小朋友听得真仔细,好听的歌词就藏在这些图片中,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说一说吧!

  2、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我们先一句一句来学唱这首歌。

  现在让我们跟着钢琴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吧。

  (2)跟伴奏学唱歌曲。

  还有谁觉得哪一句不会唱?

  (3)完整演唱歌曲,那我们一起完整地来把这首歌唱一唱吧!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你们想不想加上动作来表演唱?

  现在请和你对面的好朋友讨论一下,你们想怎么做动作,待会我们大家一起来。

  三、体验各种形式的演唱。

  1、感受并尝试衬词唱法小朋友刚才的表演真棒!我也想来表演一下。

  我刚刚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像这样在歌曲里只用说,不用唱的叫做衬词。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现在我们来男、女小朋友分角色来唱一唱。

  2、感受并尝试说唱。

  还有一种很有趣的表演方法哦,想不想听一听呢?

  小结:有节奏地念歌词的唱法叫说唱,原来歌曲稍微一变化会唱得更有趣。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啊,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节奏是什么样的?

  我们轻轻地跟节奏来念一遍。

  怎样才能跟跟上节奏?不快不慢呢?

  我们一起再来听着节奏来说一说吧!

  3、引出其他唱法,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其实这首歌还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唱,以后我还会给小朋友介绍更多好玩的唱法。

  四、活动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今天的音乐活动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活动反思:

  沙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音乐活动也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要注重“美”的感受,当老师在前面示范唱时,要把情绪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的快乐,并且,图谱虽然是用来帮助学歌曲的,但也是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做的.再美一点、生动一点。音乐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一首歌,而是要把学唱歌的方法带给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幼儿掌握了学唱歌的方法,他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旋律是学会一首歌的基础,当旋律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时候,再去学歌词,那么就能更容易的唱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学念、说歌词。不止是音乐活动,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有目标的,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去思考,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不能这么做?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改正中成长。

大班教案 篇5

  课题生成:

  一天,小小故事会上一个孩子到前面讲起了“拔苗助长”的事,结果引起了多数幼儿的呼应,都说听过了。有爸爸妈妈给的,有爷爷奶奶给讲的,也有从成语故事书上看到过的。这则我传统经典的成语故事,确实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知道它,它包含较为深刻的哲理,不失为幼儿德育的好教材。能否将寓意深刻故事作为活动内容,让年龄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纳它,运用多通参与理论将故事改编成韵律活动,让孩子自发地投入到听、说、a做、演的活动中来,从而生成本课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自主创编“拔苗助长”的律动,并随音乐形象和绪按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和特定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在和谐空间中表演故事情节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熟悉《拔苗助长》的故事,录制好同名乐曲。

  活动过程:

  1、依据线索回忆故事情节。

  教师:有个故事藏在一段音乐中,你仔细地听,是个什么故事?

  (1)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唤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

  幼儿1:我听到音乐中有“啊一”。

  幼儿2:好像听到农夫爷爷“哈哈哈哈”笑的声音。

  幼儿3:我听出来了,是拔苗助长的故事。

  (2)教师帮助幼儿找出音乐中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词“嗯”“哈哈哈哈”“啊”。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嗯”“哈哈哈哈”“啊”等处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①老公公为什么要“嗯”呢?你们来做做他观察禾苗时的表情和动作。幼儿用各种动作姿态表现老公公看禾苗的动作,看看近处的禾苗,前后左右都看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