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吃各种水果,知道水果有不同的味道。并进行水果分类。
2.初步了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尝试自己剥香蕉.
3.体验品尝水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准备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梨。
2.苹果、香蕉、葡萄、梨子的图片若干及标记图。
3.教师事先准备画有苹果、香蕉、葡萄、梨子五官的水果娃娃图。
4.活动前做好水果拼盘。
活动过程:
一、游戏“水果找家”导入,激发兴趣。
1.请从装有水果的托盘里拿出自己喜欢的水果:你们手里都有什么水果宝贝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谁知道这些水果宝宝是什么味道呢?什么颜色?(个别幼儿回答):苹果是什么味道?梨子是什么味道?香蕉、葡萄呢?
2.出示水果标记图,请幼儿将水果归类:香甜的苹果要找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
酸甜的葡萄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软软的香蕉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
甜甜的梨子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
(要求幼儿送水果回家时要说“香甜的苹果送回家;酸甜的葡萄送回家;软软的香蕉送回家;甜甜的梨子送回家”)
二、初步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
1.拿出画有五官的水果娃娃,模拟水果的口吻询问:小朋友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你们为什么喜欢我?
(1)说出香蕉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通便便。
(2)说出葡萄的作用:小朋友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开胃消食及补充糖分。
(3)说出苹果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帮助你们消食及预防感冒。
(4)说出梨子的作用:小朋友们喜欢我,我就能让你们不咳嗽。
2.下面水果娃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谁能说出它的好处,水果娃娃就和小朋友握握手。(如有幼儿说:吃了香蕉能帮助排便,“香蕉娃娃”就和它握握手,幼儿说:吃苹果能预防感冒“苹果娃娃”就和他握握手等等。)
三、品尝美味的水果。
1.宝宝,你们会自己剥水果吗?(让幼儿尝试剥,然后老师示范)你们刚才很能干,不但说出了水果的好处而且还会自己剥香蕉和桔子呢!水果们要好好慰问你们,请你们一边尝尝它们的味道,一边想想它们的好处。不过,在品尝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干嘛呢?(把小手洗干净,别让细菌进入小肚子里去)
2.T将事先制作好的水果拼盘盛在幼儿的小碗里,请幼儿品尝。
教师:每种水果都有营养,我们一定要和所有水果宝宝做朋友,要是只喜欢一种水果,其他水果就不高兴了。鼓励幼儿不挑食。
四、活动延伸
游戏“水果宝宝蹲蹲蹲”
1.请小朋友们到篓子里选一样最喜爱的水果宝宝贴在身上,一起玩“水果宝宝蹲蹲蹲”的游戏,并说出它的好处.
2.请小朋友带着水果宝宝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动手能力比较弱,绘画处于涂鸦阶段,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小肌肉地址的发展,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梳子画《小草》通过此次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幼儿动手绘画能力。
说教法:
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让幼儿易受情境感染的特点创设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
2、观察法: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用梳子梳出小草的方法
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的设计意图,根据我们班幼儿动手能力和画画发展水平将本次教学目标定为:
1、初步学习用梳子沾上绿色颜料在纸上刷出小草。
2、乐意大胆地进行绘画,体验用梳子画小草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初步学习用梳子沾上绿色颜料在纸上刷出小草;积极参与活动,用梳子刷出小草。是本节课的活动重难点所在,同时也让幼儿通过尝试用梳子绘画获得新体验。
说活动过程:
1、神秘的礼物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学习愿望。
2、出示梳子,引导小朋友说说梳子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小白兔家门口有块空地想种上小草,要我们帮忙用梳子种小草。”。在模拟情景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请个别幼儿尝试,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画出小草的方法。
5、教师示范。小班幼儿是需教师示范操作,在模仿中掌握巩固基本的技法。
6、幼儿作画,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个别指导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7、向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这个环节中主要的就是以欣赏作品为前提,教师引导为主,幼儿讲述作画想法及交流内心的感受,帮助幼儿肯定自己、欣赏同伴为最终目的,让幼儿自由发言。讨论。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梳子沾上绿色颜料在纸上刷出小草;
2、乐意大胆地进行绘画,体验用梳子画小草的快乐。
【活动准备】
梳子人手一把、画纸、颜料(红色、绿色)。
【活动重难点】
积极参与活动,用梳子刷出小草。
【活动过程】
一、神秘的礼物。
1、“今天小白兔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礼物?”
2、出示梳子,引导小朋友说说梳子的用途。
3、“小白兔家门口有块空地想种上小草要我们帮忙用梳子种小草。”出示画纸、颜料。
二、帮助小白兔种草。
1、“小白兔叫我们用梳子种小草怎么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
2、教师讲解种小草方法:拿着梳子蘸颜料在纸上轻轻一梳。教师示范。
3、可是小白兔还要我们帮忙让草地开满小花。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向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教师向幼儿讲清楚草的特征及用、害处,还可以让幼儿联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棵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小动物等纺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纺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滴色和添画中,感知画面的变化。
2.愿意参加玩色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等水粉颜料放在洗净的眼药水瓶里,铅画纸、小毛巾、棉签、盆等。
2.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一个一个排好队,上去好像爬高山,"哧溜"一下滑下来。
2.指导语:我们刚才玩了什么?颜色宝宝也想来滑滑梯呢,瞧!这是什么颜色?(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二、观察体验
1.教师滴色示范。
①边念儿歌边示范滴色,当儿歌念到"上去好像爬高山"时,瓶子点在纸中央,提问:颜色宝宝站得高吗?。(让幼儿了解颜色宝宝站得越高滑得越开心。)
②随机提醒:颜色宝宝滑下来坐在哪里(毛巾上)?那它肯定没有摔疼!
2.幼儿滴色体验。
请一位幼儿上来滴色,重点指导颜色宝宝站的位置。
三、尝试操作
1.滴色操作。
①提醒幼儿颜色宝宝喜欢站得高、滑得远。
②引导幼儿感知画面的变化并能大胆用语言表述:颜色宝宝玩的滑梯好像什么?
2.添画操作。
①出示棉签:棉签看到颜色宝宝玩的滑滑梯这么有趣,它也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猜,它会在上面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并讲述。)
②请幼儿用棉签来变魔术。
四、交流分享
想象活动:你变出了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围绕着幼儿的兴趣与阅读习惯展开。孩子们在近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渐爱上了绘本阅读。而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页一页地读是小班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重点。本次活动,我在每一页书的页脚处都贴上了“小手”的标志,引导幼儿捏住书宝宝的小手,轻轻往后翻,并在小手的颜色上加入小班幼儿熟悉的红色、绿色,突出重点画面,提示幼儿关注标记;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集体围坐阅读的形式,边讨论边阅读,在互动式的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样样东西都爱吃,身体才会棒这个道理。
《样样都爱吃》是一个极富有生活化的绘本故事。书中通过简单的人物形象——熊爸爸和一对长得反差极大的双胞胎孩子;有趣的故事情节——两个小熊的比赛;浅显的道理——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
活动目标:
1、理解二只小熊比赛的经历,知道样样东西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2、愿意听着提示翻看小图书,学着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小图书、故事图片一幅、故事录音、小熊一家插入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熊一家
☆价值取向:幼儿观察熊大大熊小小的区别,了解他俩长得不一样的原因。
1、出示房子,观察并猜测是谁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介绍小熊一家,观察比较两只熊的不同。
师:熊爸爸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大,一个叫小小,大大和小小是一对双胞胎,可是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长的不一样?为什么他们长的差别这么大啊?(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熊大大样样都爱吃,所以长的又高又壮,力气也大。熊小小样样都不吃,所以长的又矮又瘦,一点力气也没有。
3、样样不爱吃的小小
师:熊爸爸的心理真着急啊,今天熊爸爸为熊宝宝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闻闻香不香啊,看看准备了什么呀?熊爸爸请小小吃,看看小小熊吃了吗?
小结:熊爸爸为他们准备了一桌子的好吃的,我们来当熊爸爸请大大还有小小来吃饭吧。(引导幼儿用粗粗的声音)
4、想办法,引出小图书。
☆关键提问:熊爸爸心里真着急啊,怎么才能让熊小小样样都爱吃呢?小朋友,你有办法好吗?
连接语:熊爸爸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让熊大大和熊小小比赛。可是比什么呢?接下来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宝宝里面。
二、阅读小图书,理解画面
☆价值取向:愿意听着提示翻书,理解故事中两只小熊比赛的经历。
1、介绍封面和翻书的办法
(1)介绍小图书(封面、翻书标记)
师:你们看,在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熊在吃东西)
小结:原来,有的时候看一看书的封面就可以知道书里面讲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如何翻书
师:在我们和鼠宝宝做朋友之前,看看,书宝宝伸出了一只亮闪闪的小手哦,我们来跟这只小手握握手,摸一摸,等会看书的时候,我们小耳朵听着小精灵说话,小手轻轻捏住书宝宝的小手。
2、听着提示,翻看小图书
连接语:听,故事书中的小精灵要说话啦。(播放录音,引导幼儿边听边看图书)
三、交流发现,肢体表演
☆价值取向:幼儿在仔细观察后,说说自己在阅读之后的发现,并能用肢体表现。
1、学做小熊摘果子
提问:刚刚他们比赛了什么呀?(出示大图书)我们来学熊大大和熊小小摘果子吧。
2、学做小熊举杠铃
提问:还比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大大和小小举杠铃。
3、观察比赛后两只小熊的表情
提问:比赛后,两只熊的表情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安慰小小吧。(学说: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小结:小小明白了,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变的强壮。从那天起,小小变了个样,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小小都愿意尝一尝,因为他想和大大一样,长的又高又壮。
四、活动延伸
师:你们是不是样样都爱吃呀?告诉你们哦,有的东西不仅要爱吃,而且要多吃,因为他们很有营养,看看熊爸爸给小小准备的午餐,帮助孩子了解今天午餐的食物。
师:你看到有什么好吃的?你喜欢吃什么?
小结:不管是喜欢吃的菜还是不喜欢的菜,要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阅读,主要围绕着幼儿的兴趣与阅读习惯展开。孩子们在近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渐爱上了绘本阅读。而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页一页地读是小班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重点。
今天的活动重点是培养孩子们读书的良好习惯。从今天的活动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页一页地读书,安静翻阅图书,活动目标是达成的。
活动不足:今天的活动准备时间比较短,导致听课老师都过来了,我还在准备中,课前等待时间有点长,活动中,也是由于课前细节思考及准备不充分,如活动中我教具小熊的家及大图书不能更好的呈现及摆放,辛亏叶老师及时帮办法解决了这样细节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不是叶老师,今天的活动肯定会受影响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尝尝中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多种感官能力。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新鲜水果:橙子、西瓜、猕猴桃,菠萝,梨等及相应果汁。榨汁机。
2、幼儿已积累关于水果的一些相关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能找出西瓜与猕猴桃的果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果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的不同口味。
1、你们喝过果汁吗?喝过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一样吗?小结:不同的果汁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儿根据水果汁找朋友,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水果)教师出示水果,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苹果 苹果汁,梨 梨汁)
小结:水果是果汁的好朋友,苹果能做成苹果汁……
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
1、实物配对
教师取出一杯橙汁问: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用眼睛看看水果宝宝衣服的颜色就能知道橙汁是橙的好朋友。
2、教师出示一杯绿果汁问:这杯果汁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谁?(分别出示西瓜、猕猴桃)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呢?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1)西瓜说:我有一件绿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
2)猕猴桃说:我的果肉是绿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谁是它的朋友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4、教师现场切开西瓜和猕猴桃放进榨汁机验证。
小结:原来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单单要看外衣的颜色,还要想想果肉的颜色。
三、请幼儿根据水果粉的颜色来找朋友。
1、出示菠萝粉问: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为什么?
2、它的颜色看上去像厘的颜色,所以你们都猜是梨的好朋友。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它是谁的好朋友呢?
3、教师现场操作,冲饮料,请幼儿尝一尝。
小结:用尝一尝的方法也能找到水果的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只颜色,并能按一定规律分类。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三个装有水的矿泉水瓶
2.三块分别画有红黄蓝宝宝的展板
3.三种颜色的各种物品图片4.每人一只信封,内有一张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教师用矿泉水瓶摇晃,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颜色,认识红黄蓝。
2.今天我们小六班还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先请出一位!
教师拿出红宝宝展板:老师为红宝宝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一起来送给她吧!
出示红色礼物,一一送给红宝宝,巩固对红色的认知。
3.出示黄宝宝展板,用同样的方法给黄宝宝送礼物。
4.出示蓝宝宝展板,将红黄蓝三色礼物全部展示,请幼儿在其中挑出蓝色的礼物送给蓝宝宝。
5.请幼儿拿出自己椅子下的小信封:小朋友们也为客人准备了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你是什么颜色的礼物就送给什么颜色的宝宝吧!
6.今天我们玩的很开心,小客人也很开心,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在背景音乐《我爱红黄蓝之歌》中,师幼一起跳舞,并走到室外继续寻找红黄蓝的东西。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名称:我的鞋子
二、预设目标:
1、能用语言、歌曲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身所获得的不同感受。
2、通过创编歌曲,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资料准备和环境创设:
1、幼儿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改编过一段歌词。
2、教师安排场地:地毯、报纸、海洋球、稻草、石子
四、重难点:
重点:能表达自身的感受
难点:创编歌曲
五、活动流程:
幼儿自由体验创编歌曲
六、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体验:
(1)、师:今天,我们要带鞋婴幼儿去玩玩,你们看看
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说)
我们带鞋婴幼儿去踩一踩,看看鞋婴幼儿会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走走,体验不同的感受)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区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较形象的象声词表示出来。
(2)、互相交流:
如:我踩在海洋球上,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教师可以让个别幼儿再去踩踩,其它幼儿倾听,并表达自身的感受,幼儿可以用不同的象声词表达鞋子踩在某一地方的声音,如:踩在石子上,听到嚓嚓嚓的声音;踩在石子上,听到唰唰唰的声音。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感受两种对比较明显的声音,如:地毯上的声音较轻,可以用较轻的声音表达,海洋球的声音较响,可以用响的声音表达。
2、创编歌曲:
(1)、幼儿演唱歌曲《大鞋小鞋》
摘句:的.笃的笃的的的的笃(唱的时候可以轻一点)
(2)、演唱改编的一段歌词
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地板上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3)、幼儿创编歌曲:
a、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场地进行创编,教师随机指导。
如:我穿自身的鞋呀,真呀真舒服,踩在海洋球上,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哗啦哗啦哗啦啦啦啦啦。
b、创编的时候要注意跟上节拍,注意声音的运用。
c、能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可以采用多种演唱方式,如领唱、齐唱、重唱等。
如:踩在海洋球上听到哗啦啦、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可以采用重唱的方法演唱。
3、幼儿展示效果:
a、提醒幼儿认真观看其它幼儿的扮演。
b、假如幼儿的演唱方式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如:谁来领唱?特别褒扬一些平时较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扮演。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识别马路上的标志,积累运用标志来找路的生活经验。
2、感受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探索、发现生活中马路的多样性及特征。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与家长观察过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和关注马路边标志的经验
物质准备:黑板、课件、操作板(人手一份)、视频
活动流程:
识别标志——找路——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地图、识别标志
关键提问:
前几天,磊磊老师请你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份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图,认识了许多标志,还记得吗?今天我带了一份地图,看看你认识地图上的这些地方吗?
小结:马路边上有各种各样的标志,人们看着标志,就能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二、根据路线图上的标志找到任老师家的路
关键提问:
1、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秘的客人家做客,猜猜他是谁啊?先请小向导带你走走看,看看去她家的路上会经过几个地方?分别是什么地方?(看清从哪里出发,客人家在哪里?)
2、我们知道了路线路,那在地图上走的到底是哪条路呢?
幼儿观察画面,并尝试解释答案。(教师倾听幼儿回答,并让幼儿找出路线是哪条。)
PPT出现门,并打开门,知道主人。
三、找到家到糖果店的路,并用标志记录路线图
关键提问:
1、糖果店在哪里呢,你们找到了么。
2、从我家到糖果店好像有好几条路呢,我该走哪一条?(幼儿泛答…)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用标志把路线图表示出来。
交流:你找了哪条路呀?
结束:谢谢你们帮我找路,我照着你们找的路,到糖果店帮你们把好吃的糖果给你们买来啦,我们一起去教室分享糖果吧…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萝卜,初步了解其外形特点.
2.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品种.
3.初步了解萝卜的食用方法,培养爱吃蔬菜的习惯.
活动准备:
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小红鞋,泥里踩。绿绸裤子迎风摆。”
猜一种蔬菜。
二、认识萝卜:
1.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这是什么?(白萝卜)请小朋友看看白萝卜长的是什么样的?它的身体是怎样的,叶子又是怎么样的?
2.下面请小朋友看看,这个萝卜和白萝卜有什么不一样?(红萝卜)
3.那这又是什么萝卜呢?(胡萝卜)它长的是怎么样的?
三、萝卜的食用方法:
1.小朋友在家里吃过萝卜吗?
2.你吃的是哪种萝卜呢?是怎么吃的?
萝卜呀不但好吃,对我们人也有很大的好处,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一个任务:回家问问爸爸妈妈萝卜吃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明天来告诉大家,好吗?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犹如生活在“大人国”里,他们有着被看作是小不点儿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对于半日活动的安排,我以纲要为指导,尽量做到颗学、合理地安排好小儿的半日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晨间活动:自选活动
晨间谈话:最大的动物和最小的动物
活动一:
小不点儿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猜想
2.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和优点,萌发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 挂图13号
活动过程:
一, 讨论引出主题小不点
早上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最大的动物和最小的动物
现在王老师要问问大家,你们会把最小最小的动物叫做什么?
二, 倾听故事
1. 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只小猴子,有皮球那么高………他决心去找比他还小的朋友。”
提问:(1)小小老鼠能不能找到比他还小的动物了?
(2)猜猜他会碰到谁?
2.教师继续讲故事
提问:小小小甲虫去找比他小的动物了吗?
三, 说说自己
1. 在家里你们是不是最小的?有没有人你们是“小不点儿”?
2. 当别人说你是“小不点儿”时你是生气还是高兴?
3. 我们周围有大东西也有小东西,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本领,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有什么本领。
四, 学学小小小甲虫
我们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伸伸胳膊说:“没关系,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的。”)
延伸活动:
小不点在哪儿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观察力,巩固一和许多
2. 爱妈妈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小小甲虫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幼儿兴趣
小小小甲虫真神气,你们想不想认识小小小甲虫?
二. 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跟着王老师,到外面找一找小小小甲虫
三. 幼儿寻找小小小甲虫
小小小虫就在我们的附近,他们不会跑的太远的,我们仔细的在旁边找一找,等会你要告诉我你找到了几个小小小甲虫。
四. 送小小甲虫到篮子里
幼儿早操:
鼓励每个幼儿都动起来
喝牛奶
提醒幼儿喝牛奶时不要挤出来,及时把牛奶袋子和吸管扔进垃圾桶
活动二
给小甲虫穿上漂亮的衣裳。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小面积内涂色
2. 体验涂色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甲虫教具 供幼儿上色的小甲虫若干 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甲虫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小甲虫的妈妈,我的宝宝们把衣服弄脏了不能穿了,我想请小朋友们帮我的宝宝做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好吗?
二, 讨论
提问:1.我们想想看怎么帮小小小甲虫做一件最最漂亮的衣服?
2.你会给他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
三, 幼儿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1. 提醒幼儿不用混色,
2. 个别指导涂色能力较差的幼儿
四, 展示幼儿作品
小甲虫说:'谢谢大家!我要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比一比谁的衣服最漂亮'
复习游戏:
老狼老狼几点钟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小儿的半日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根据这一要求,我合理的利用幼儿园环境,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第一个活动小不点儿中幼儿对于最大最小的动物认识了解的还不多,对于提问还不能积极活跃的去回答。可以在事先做好一定的铺垫,让幼儿多了解一些大动物和小动物,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图片在幼儿回答过程中适时出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同时在活动的部分环节中幼儿主动性体现不够,幼儿应作为活动的主体,可以多给幼儿一些主动表现的机会。并在每个环节中明确要求,培养幼儿的常规。延伸活动带幼儿到外面寻找小小小甲虫,但小小小甲虫藏的地方不够隐蔽,难度过低,幼儿马上就能找到,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将部分小小小甲虫藏到较为隐蔽的地方,增加幼儿寻找的难度,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更好的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第二个活动我设计了美术活动给小甲虫穿上漂亮的衣裳,活动中我用一只“甲虫妈妈”引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没有范画的情况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大胆进行涂色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