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06 13:29:23 作者: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念儿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2、 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念儿歌。活动准备:玩具娃娃一个,CD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玩具娃娃,和幼儿握手问好,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分句学念儿歌。教师:小娃娃是我们的好朋友,瞧,她来了。让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引导幼儿边对娃娃招手,边说“你好,你好”。)

  教师:小娃娃来了,我们要怎样欢迎她?(引导幼儿边与娃娃握手,边说“欢迎,欢迎”。)

  教师:小娃娃会怎样呢?(用娃娃表演边拍手边高兴地说“谢谢,谢谢”。)

  教师:小娃娃要走了,我们跟她说再见吧。(引导幼儿边摆手边说“再见,再见”)

  教师小结:大家这么有礼貌,一定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学念儿歌《好朋友》。

  教师:有一首儿歌是说好朋友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2—3遍。

  好朋友

  我有一双小小手,

  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

  “再见,再见“摆摆手。

  三、儿歌表演。

  教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请你喝好朋友一起念一念儿歌。

  幼儿自由找朋友,并和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

  四、幼儿拉着朋友的手走出教室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量词。

  2、提高幼儿在生活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增进他们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如:一副眼镜,一艘轮船,一辆汽车,一行树木,一把椅子,一个花瓶,一头牛等)放在一个篮子里。

  2.准备一些能拼搭成小火车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师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要求幼儿说出老师正在做什么,创设出一个游戏的氛围,

  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教师告诉幼儿由一人做火车头,其他小朋友都做小火车厢。

  2、游戏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由火车头边念儿歌边用手轮流点小朋友。

  当小朋友念完后,点到的小朋友站起身,从火车头的包里摸出一张图片,

  并用“一X……”说出图上的物品。

  说对的小朋友站在火车头后做一节车厢;说错了,不能做车厢,大家重新寻找小车厢。

  教师可以先示范说一次,从火车头的包里随意摸一张图,说:“一个苹果。”

  教师再摸一张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说图上的东西。

  三、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教师在第一次游戏当中当火车头,带领大家边念儿歌边点将,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成为小车厢。

  对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应当计量用动作,手势,获得成功的快感。

  四、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扮火车头,由他带领其余幼儿边念儿歌边点车厢。

  被点到的幼儿摸出图片后,说得正确与否,由做火车的幼儿判断。

  说对了,扮火车的幼儿齐声说:“不对,不对,请你再来做车厢。”

  没有说对的,则继续念儿歌的最后一句,并重新点将,让后面的幼儿再说这图片。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读7以内的阿拉伯数字,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继续学习同伴之间相互检查操作结果。

  重难点:

  会排列1~7的点卡或数卡,并能说出相邻两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7长条点卡个一张,1~7数卡各一张;点卡、数卡每人1套;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玩“按序排点卡”游戏。

  1、教师排好1~3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相邻两数点卡多1或少1的关系(如2比3烧1,3比2多1)。然后小结:每一张点卡都比前一张多1个点。

  2、请幼儿根据前面排出的三张点卡的规律,想一想:第四张应排几的点卡?剩下几张点卡又该怎么排?全部排好后,带领幼儿读一遍所排数序,并告诉幼儿:这样排点卡,就叫“按序排点卡”。

  3、请幼儿拿出点卡,自己按顺序排出1~7的`数序。

  二、玩“接数补漏”的游戏。

  1、教师按从少到多排出几张数卡,但在1~7的数序中缺少2~3个数字,如数字“3”和数字“5”。问幼儿漏了数字几,请幼儿帮老师补上。

  2、幼儿补好后,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放。(引导幼儿用相邻两数差1的关系来回答)

  三、幼儿进行《幼儿画册》中“排一排”的操作练习。

  请幼儿读一读数序填空卡,判断漏了点数几或数字几,然后用点子在空格里填上漏掉的点数或数字。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教学内容是在幼儿学习两种物体的不同排序方法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尝试用两种物体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制作窗帘”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幼儿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形状、颜色间隔排序,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排序的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经做好的窗帘3份。幻灯片4、长绳子一条

  2、各种操作材料:人手一根绳子、一份操作材料。

  3、轻音乐碟片、拱门6个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爸爸、妈妈来上课,看!小动物们也来了(出示宝宝兔、嘟嘟牛等头饰)它搬了新家,正要做门帘,我们一起看它做的门帘是怎样的?”(出示分别三种排序的门帘)让孩子进行观察它们做的门帘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谁做的门帘?为什么?逐一介绍每条门帘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

  二、布题:

  动物们想考考我们的小朋友,它有一些没有完成的窗帘,看谁知道下面是排什么?出题:看幻灯(个别提问)小朋友都很棒哦!它们出的难题都解决了,但家里还有许多门帘没有做好,

  动物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我们一起帮助想想办法,把这些漂亮的材料有规律的排列做成窗帘,好吗?谁想出的办法是不一样的。

  幼儿操作。注重提醒幼儿尝试按箭头方向开始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

  在操作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出来。如:一个红色的一个蓝色的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完成后把自己的制作品装上小拱门处。

  师:门帘做好了,我们一起帮它挂起来吧。

  将幼儿做成的门帘挂起来,集体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结:

  请幼儿坐下来欣赏自己的成果,然后,发现错误的,进行讨论。抽检: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看动作做的门帘和幻灯,引导幼儿观察两种物体进行按一种特征进行排序,教会幼儿分析特征并掌握其中的规律。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探索发现,使幼儿能正确区别,理解排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