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经典导游词

经典导游词

发布于:2022-06-25 15:10:01 作者:

经典导游词(集锦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导游词(集锦15篇)

经典导游词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来自崔林小学四年级一班的陈轶轩,接下来,我将带你们去游览整个利津县城。

  我们先要去的是凤凰广场,然后再到东津生态园去游览。

  好了,现在这里就是凤凰广场。这里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是我们利津最美丽的公园。你看这里的荷花有的才展开了两三个花瓣;有的全展开了;而有的却还是花骨朵,特别的美丽。再往前走,这里就是非常壮观的喷泉的地方。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晚上来看一下。

  我们要再去东津生态园,这里风景优美,特别美丽。这里的游人特别多,你如果放眼望去,就会看到有许多的健身器材。晚上,人们就都到这里来健身,并且还会有一部分人来这里练太极。

  快到中午了,让我再带你去品尝一下我们的利津名吃——水煎包吧!

  这里的水煎包里面馅多味美,吃后回味无穷,赶快品尝一下吧!

  今天上午的游览到此结束,下午我们两点在这里集合,去观赏母亲河。

经典导游词2

  列位旅客伴侣们各人好!接待各人来到“华佗家乡、药材之乡”—亳州参观游览,起首对各人的到来暗示热烈的接待。我是安徽观光社的导游王萍,各人喊我小王就可以了。坐在小王右手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亳州之行的司机师傅—张师傅,张师傅为人热情敦朴而且具有多年的驾驶履历,以是在搭车进程中各人了可以定心的乘坐。我们俗话常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的此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们本日可以或许配合乘坐在这辆车上想必是上辈子擦破了衣服才攒下的良缘把。呵呵,开个打趣逗各人一笑,下面我们言归正传。我们本日起主要游览的花戏楼景区。在还没有达到景区之前我先简朴德给各人先容一下花戏楼。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是国度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原名山陕会馆,也称大关帝庙。旧时内地人也称其为歌台。是其时山西和陕西的贩子在亳州策划药材买卖的联结集散地,花戏楼之以是有本日这个名字,是由于在它的院落中有座色彩烂漫美伦美奂的花戏楼。花戏楼整个构筑面积达3163平方米,可是个中的英华之处照旧表此刻那令人向往的"三绝"之上。各人想知道是哪三绝么?不消着急,让我们边走边看。我们前线就要达到景区了,此刻请各人摒挡好本身的随身行李、带好珍贵物品筹备下车。列位旅客伴侣们,我们此刻所处的位置就是花戏楼景区的大门口了。此刻各人面前看到的这两根铁旗杆呢就是花戏楼的一绝。这两根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5节,每节又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旗杆上还悬挂着24只玲珑的铁铃铛,每当有风吹过,就会发出动听的叮咚声。

  讲完了一绝我们再来看花戏楼的第二绝。此刻各人面前这座仿木布局的三层牌楼式构筑—山门就是花戏楼的第二绝。它的上面镶嵌着有名全国的立体水磨砖雕,在不敷10厘米厚的水磨青砖上共刻有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在这里培育了16幅人物故事,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华。是佛,是道,是儒。险些无所不容,方寸之地揭示了大千天下。

  花戏楼尤其值得各人存眷的是它的第三绝—木雕,花戏楼德木雕分为平凡木雕和大木透雕。花戏楼德大木透雕共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模样外形各异,龙争虎斗,呼之欲出。各人请看那幅位于舞台上方中间的就是。它描画了赵子龙救阿斗的好汉故事,也歌颂了曹操爱将惜才的优越德性。司马迁笔下所描写的一代奸雄在亳州照旧很受尊敬的。花戏楼集砖雕艺术之大成,对研究我国古代构筑镌刻美术和戏剧都有异常重要的代价,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道花戏楼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旅客伴侣们,我们的路程顿时就要竣事了,到了小王要给各人说再会的时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追念这几天的旦夕相处小王还真的有点舍不得各人。,感谢各人对我事变的支持和共同,在游览进程中小王假若有什么做的不尽人意的处所,还请各品德评指正,你们的意见是我此后全力的偏向。最后祝各人一起安全,身材康健。感谢各人!

经典导游词3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首都北京,我们今天就乘坐大巴车去往我们的目的地——颐和园。我叫郝思懿,大家可以叫我“小郝”或“郝导”。在本次旅途过程中大家可以交给我两颗心,第一颗心是“放心”,我们的大巴车司机是吴师傅,他有多年的驾车经验,会保证大家在旅途过程中的安全;第二颗心是“开心”,在旅途过程中,我会让大家度过充实而愉快的每一天。在我们本次行程中,请游客朋友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乱扔垃圾;2、不要踩踏草坪;3、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4、不要跟丢队伍,独自行动。希望大家旅游愉快!

  颐和园建于清代。它是清朝皇帝的一个后院,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奇花异草,风景优美。请大家看我左手边,那就是颐和园。

  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来给大家大概介绍一下颐和园。颐和园的长廊有700多米长,柱子是绿色的,而栏杆是红色的,这700多米长的长廊,有273节,每节的横栏上画着五彩的画:有人物画、花草画、风景画……这么多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刚刚说到颐和园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奇花异草,不仅如此,颐和园四季如春,在这里,都能看到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树,可想而知,这里植物的种类非常多,置身其中,走在颐和园的小路上,鸟语花香,流水潺潺,风景如画,使人心旷神怡。

  走过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一抬头,就会看到耸立在半山腰上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排云殿,顾名思义就是一排排立在云端金碧辉煌的宫殿。站在万寿山上,向下望去,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也该说再见了,本次旅程我们配合得很好,如果我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再见!

经典导游词4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是这个旅行团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游。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八达岭长城。

  我们现在远看长城,它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你们知道吗?长城是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中间有一万三千多里呢!

  各位游客,我们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这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建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

  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就很自然地能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着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聚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关于长城的故事,还有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秦朝时候,有一名女子叫孟姜女,在她和她丈夫范喜良成亲的那天,几个官兵把范喜良抓去修长城,常年都没有回家。于是孟姜女不顾艰难险阻就去找范喜良了。最后孟姜女一到长城就知道范喜良死了,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哭倒了几十里。

  各位游客,这样气魄雄伟的建筑,在世界历史上算是个伟大的奇迹。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长城之旅已经结束了,愿今天的`幸福时光能成为你们永恒的记忆,希望下次还能做你们的导游。再见!

经典导游词5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这里有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

  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共有三千俑坑。总面积有两万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有八千多个。一号坑比另外两个坑的兵马俑加到一起的还多,占了约四分之三。坑内最东端是武士俑,每排七个,每列三十个,共二百一十个。他们是部队的先锋。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现在大家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观看,请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文物。

  好了,现在已经过了一小时了。请大家跟着我前往三号坑。

  我现在给大家讲一讲三号坑,三号坑没有统帅。因为军队当时直接听皇帝,所以三号坑才没有统帅的。面积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

  好了,一天的行程结束了,请大家回家吧!

经典导游词6

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这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个性: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能够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此刻,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经典导游词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卢鹏宇,是您的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提供本次导游服务,大家也可以叫我卢导哦!

  猜一猜,这一次我们要去哪呢?给您一个提示吧,冬天,鹅毛大雪过后时,它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滑滑梯”了,……,对了,它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长城了。

  首先,在开启我们的行程前,我简单讲几个非常重要的事项:1、千万不要脚蹬着射口、手扶着垛子,把长城当成脚手架哦!一不留神,您可能就连滚带爬、摔得鼻青脸肿。2、不能在长城上涂涂抹抹,做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不文明行为。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启精彩的长城之旅吧。您看,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蜿蜒曲折、匍匐上升的长龙,在崇山峻岭间盘旋;近观长城,由青砖条石构成的城墙、城台,高大坚固,刻下了历史的痕迹和风雨润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汉坡上有题词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各位今天也要做响当当的好汉哦!登上最高处的城台,看着前面云蒸雾绕、绿树掩映,这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龙”频繁出入其中,抚今追昔,不得不说长城是多么伟大的工程呀!

  两千多年前,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全靠无数的肩膀和手,将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一步一步挪上这陡峭的山岭,其中浸润了多少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呀!大家可以细细地看、静静地感受,将长城的印记留在您的相机和心里吧

  好了,3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今天的旅行就到此结束,希望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经典导游词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黄山是三山五岳的第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句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美真是:“震撼天下”。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天都峰的脚下,在光明顶,莲花峰之后,大家抬头看,还有若隐若现的山脉。大家听说过“黄山四绝”吧!没错,“黄山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壮观的“黄山四绝”,现在我带大家来亲眼观赏一番。现在,我们来到了奇松前,这是十大松的探海松,就在这鲫鱼背旁,探海松苍劲挺拔,又称“小迎客松”。大家往远处眺望,那些一块块奇形怪状,都不一样的怪石,有的仙人指路,飞来石,猴子观海……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游客朋友们,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大家自由活动,多拍几张照片,两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愉快!

经典导游词9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给大家来介绍长城。

  我们站在这里望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一共有一万三千多里呢!

  来,跟着我往前走。咱们面前的这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它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顶上,低头看,我们的脚下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现在往我手指的方向看,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两万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使用。

  我们现在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你们有没有想起古代修筑长城劳动人民来呢?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啊!古代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想一想吧,修筑长城是多么辛苦啊!

  下面的时间里,就请大家自己去细细品味长城的雄伟吧!

经典导游词10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天坛原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坛建筑群。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每年孟春(农历正月)祈谷大典在内坛北部祈谷坛建筑群举行,冬至祭天在内坛南部圜丘坛建筑群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654次。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北京城的同时,在北京正阳门外东南侧建天地坛。初建时这组建筑为天地合祀,所以称为天地坛。其中主建筑大祀殿为长方形大殿,十一开间,宏伟壮丽。百余年间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坛合祀天地。直至明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下诏,将天地合祀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地坛的南郊增建了圜丘坛,用于冬至祭天;把大祀殿的规制改为圆形,并更名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并且在北郊建方泽坛,以祭地;东郊建朝日坛,以祭日;西郊建夕月坛,以祭月。到了清乾隆年间,清高宗弘历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包括:改造天坛内外坛墙、扩建圜丘坛、改建祈谷坛大享殿并改称为祈年殿、增辟圜丘坛门、改建皇穹宇。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祭天制度废止。

  现在的天坛是通称,它实际上由两个坛组成,南部为圜丘坛,北部为祈谷坛。两坛各成体系,它们之间由丹陛桥连接。天坛的建筑特点可以用“一、三、五、七、九”这样一组数字来概括。

  一:一条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昭亨门—圜丘坛—皇穹宇—成贞门—丹陛桥—南砖门—祈年门—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门。

  三:三道坛墙。分别为外坛墙、内坛墙和分隔圜丘坛与祈谷坛之间的东西向坛墙。

  五:指五组主要建筑。分别为圜丘坛建筑群、祈谷坛建筑群、斋宫建筑群、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群。

  七:指祈谷坛东侧的七星石。

  九:指天坛的9座坛门。天坛西侧外坛墙上有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祈谷坛有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圜丘坛有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

经典导游词11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静升镇静升村,为晋中地区最大的村庄,村内自古除“九汉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长街一条,现实际人口达万。灵石历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静升王氏家族为太原王氏后裔,其先祖这一支早年从太原移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今富家滩镇属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宗祖王实又从沟营村迁至静升村,至今历680多年,传27世。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据现可考文字表明,拥翠巷(通称王家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内之义安院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崇宁堡(通称西堡子)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拱极堡(通称下南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恒贞堡(通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间。视履堡(通称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间。5座祠堂中仅存的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于嘉庆九年(1804年),耗银3200两的戏楼台至今幸存。

经典导游词12

  大家好,我姓张。 大家就叫我张导游吧!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她的名字叫清华亿江南温泉。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泡温泉的好处。温泉泉水富含多种有益与人体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经常泡温泉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而且,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及精神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

  现在,我们就进入温泉境区吧!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中药浴,有各种中药的温泉池。它们功效不同。比如美容。养心醒脑,排毒等等。在向里面走有花香浴。还有很特别的亲亲鱼疗温泉池。在鱼疗温泉池里,有很多小鱼它围着你游来游去啄去你皮肤上的死皮,可以治疗皮肤病。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旅途的愉快。祝大家旅途快乐。

经典导游词13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高楚涵,是大家的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天山。

  七月的新疆比较热,我们一起骑马上山吧!游客们不用担心,会有我们的驯马师全程陪伴。进入了天山,是不是感到很凉快啊?没错!这就是从山顶上吹来的凉风,不要着凉哦!现在还未到山顶,大家可以以雪山为背景拍一张照留念。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山顶,大家抬头看,是几块白云在云峰间投入的云影,多么像一朵暗花啊!大家侧耳听,那不是小溪,而是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山的峭断崖泻了下来,还闪耀着银光呢!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有像一把巨伞的塔松为我们遮凉,夕阳西下,阳光穿过了密林,照在了青苔上,大家小心滑倒哦!

  现在,大家到了小溪的两岸,这里长满鲜花,清香扑鼻,大家可以让马儿在小溪边喝水,在花丛中散步,还可以拍一张全家福,也可以坐在马上摘鲜花送给亲朋好友。

  随着时光流逝,大家已经结束了本次天山之旅,我们下次见!

经典导游词14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杨,大家叫我"杨导"好了。很高兴今天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带大家去游览颐和园,跟着我,保证能让今天的您快乐无比、大饱眼福!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有名的长廊吧!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长廊长得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里长呢!长廊分成273间,每一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人物画最好看了,大家可以边走边欣赏。

  接下来,我带大家去参观万寿山。这里是万寿山脚下,你们抬头看见的是佛香阁。也就是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看到了吗?它的琉璃瓦闪闪发亮,它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大家跟随我登上上万寿山吧。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里。你们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从万寿山下来,我带大家去参观昆明湖吧。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几

  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湖中心有一个葱绿的小岛,树丛中露出了宫殿的一角。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玩一玩了。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人们把它命名为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柱子,柱子上都雕刻着许多狮子:有的在抢着绣球,有的躺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有的在一起玩耍......

  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是不是让大家得到了美的享受啊?时间真快,马上就要和大家分开了,希望下次能做大家的导游!祝你们天天都开心,再见!

经典导游词15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村。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总面积34650平方米。东大院俗称高家崖,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不规则形城堡式串联住宅群。城堡因地布局,顺势而建。鸟瞰东大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中部是两座主院和北围院;东北部是俗称"柏树院"的小偏院;西南部是大偏院。城堡的四面各开一个堡门。东堡门位于主院前大通道的东端,西堡门开在大偏院的西南角,南堡门开在主院前大通道的中间,北堡门开在小偏院的东北角。南堡门外是一条长50米、宽3米的石板坡路,直通村中的五里后街。主院前的大通道长127米,宽11米,全部用青石铺成。大通道的南面是高高的砖砌花墙,墙内建有60多米长的风雨长廊。东大院主体建筑是两座三进四合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从布局看,每座主院都有宽敞的正院、偏院、套院、穿心院、跨院等;按用途分,有堂屋、客厅、厢房、绣楼、过厅、书院、厨房之别。院内因地而异,修有甬道、幽径、低栏、高墙等。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主院西南角的大偏院是由两座花园式庭院组成的,可供主人小憩。主院正北的后院是由一排13孔窑洞组成而又分隔为四个小院的护堡院。整个东大院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导游词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