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料怎么挑选
运动饮料怎么挑选
导语:运动饮料是指能改善人体运动能力的饮料。运动饮料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以含糖为主的果味饮料、电解质饮料、天然果汁饮料、药物饮料、含氧饮料等。
运动饮料怎么挑选
1、运动饮料的成分
运动饮料的成分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各具有一定的特殊功效成分,但所有运动饮料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成分为人体从事长时间运动时最需要的两种成分-水和糖,主要是水,其次是糖。
水
人体在运动时,体内的物质代谢加强,比安静时增高10~20倍。代谢产生大量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肌肉及其它组织器官的活动消耗,大部分则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可使体温升高,运动量越大,产热愈多,体温越高。机体需及时地将热向外散发,否则会使体温过高,对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运动中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出汗蒸发,每蒸发l 克汗可散热2.38kJ(0.57kcal)。出汗量与热能消耗量、运动强度以及环境温度成正比。如我国马拉松比赛时的出汗率为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0.699~0.846升,总出汗量约4000毫升,平均占体重的4.9%。汗液的成分中98%~99%是水,大量出汗对身体的影响首先是使机体脱水。脱水会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
因此,人体在运动中大量出汗,最需要补充的是水。运动尤其是在高气温下进行运动时,补充的水的温度低一些,有助于降低体温;另外,防治脱水的饮料一般不鼓励充气,一方面含气饮料会引起胃肠胀气,产生不适感,另一方面也降低可补充的液体量。
糖
能源物质的补充和血糖水平的维持需要一定量的糖。
矿物质
关于运动饮料中的矿物质含量问题,学者们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汗液中丢失了矿物质,需要及时补充;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汗液的电解浓度比血液低,属低渗低盐溶液。在出汗脱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血液和肌肉中电解质的浓度是较高的,若运动中过多补充电解质,会进一步加重血液的高渗透压,产生高钠血症和高氯血症,会抑制出汗,妨碍体热散发,因而主张运动时不必补充电解质,而只要在运动后补充或膳食中供给量充分,就能满足需要。但是,当运动持续时间较长(超过几小时),体内电解质丢失较多时,会使人体功能下降,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补充电解质也是必要的。
维生素
运动使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同时一些维生素也直接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研究表明,体内较高的维生素饱和量与较强的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充足的维生素储备,可改善机体工作能力,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常补充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C、维生素 E、维生素 A、维生素 PP(尼克酸)等。
它们与人体糖代谢,与乙酰胆碱的分解与合成,维持人体的热能代谢,参与体内的还原过程,以及增强人体对缺氧的抵抗力等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运动饮料中最好含有维生素C,以提高生理功能。
蛋白质
蛋白质对运动员十分重要,它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补充体内分解的蛋白质,还提供运动中的一部分热能。
2、运动饮料的选择和饮用
其实不仅运动中需要补充水分,运动前、运动后也都应该注意。具体说来,运动前应该喝2杯水(300~400ml);运动中,每15~20分钟,喝半杯水(100ml左右);运动后,喝3杯水(500~600ml)。
喝水时切忌豪饮猛灌,应该分多次少量饮用。正确的喝水速度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吸收效果。饮水的温度以接近室温为宜,要想达到降温解渴的效果,最佳的水温是10℃左右,低于5℃就会对肠胃和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对于许多普通的健身爱好者而言,在运动量较大、机体水分流失较多时可以选用运动饮料。如果运动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运动强度也不大,则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购物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