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13 04:37:44 作者: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说出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内容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故事中与朋友分享的快乐活动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重难点:

  模仿故事中的短句。

  活动准备:

  棉花、PPT课件、自制教具、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切入主题,讲述故事。

  师:"今天老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故事的名字叫做《云朵棉花糖》。"教师讲故事前半部分,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续讲故事。提问幼儿:三只小老鼠把棉花糖带到草地上,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只小老鼠是怎么做棉花糖的。引出分享。

  二、体验故事情节,感受分享快乐。

  小老鼠把棉花糖分享给小动物,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今天我们也一起和小老鼠来做棉花糖吧。出示三只老鼠图片,棉花做的云朵。

  三只小老鼠把云朵带到了草地上,它们往云朵里加了一些糖果,又加了一些水果,有猕猴桃、菠萝,小朋友们,你想给棉花糖里放什么?(引导幼儿说:我想给棉花糖里加xx)棉花糖做好了,嗯,好香啊,闻到香味,小动物们都来了。我们看看谁来了。小动物们都来了,三只小老鼠决定把棉花糖分给它们吃,鼠老大说:"我给小狗分享棉花糖"鼠老二说"我给小兔分享棉花糖"小朋友们,你们也来帮助小老鼠分享棉花糖吧。

  三、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三只小老鼠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所有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希望小四班的宝贝们也能做一个喜欢分享的好孩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2个棉花糖,我们回教室一起分享吧。

  活动延伸

  与幼儿用橡皮泥学做云朵棉花糖

  活动反思:

  糖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食品,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而今天这个活动里面的糖果,讲的是软软的棉花糖,这更让小朋友觉得与众不同,因为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吃过,有些小朋友都没有怎么去接触过,所以我发现这个活动在一开始的导入环节中,小朋友们的兴趣,还有好奇心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所以,为整个活动的开展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个活动主要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丰富的想象,体验小动物们分享云朵棉花糖的快乐。在活动的开始我通过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等方式感受棉花的特性,直接引出活动的主题。在第一遍讲述以后,我发现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很浓厚,已经将故事的大致内容了解,并对三只小老鼠是怎么做出棉花糖这个部分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我请幼儿也来做一做你喜欢的糖果。幼儿喜欢用橡皮泥来表现自己做出来的糖,并且能很好的跟同伴交流。这个活动,我感觉我在讲述故事这个环节引导不够充分,导致有时幼儿不能够回答出我想要的答案。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各个部位都会活动,并能通过活动创编出不同的姿态来做小鼓。

  2、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小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节奏和身体姿势、方位敲鼓。

  活动难点:同伴合作敲鼓。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音乐《欢沁》

  经验准备:幼儿已感知过音乐及其节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提问:你们看到过鼓吗?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过渡):原来你们看到过这么多的鼓,今天请你们看一看,我的鼓在哪里。

  二、单人鼓

  1、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身体鼓的动作。

  提问:我的鼓在哪里?(身体上)

  我的鼓都敲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怎么敲的?

  小结:我的鼓在脚上、腿上和手上,我的这些部位都会活动;而且是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敲,还有一个调皮的小鼓藏起来了。

  2、师生共同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坐在座位上)

  语言指导:我的小鼓很听话,它在脚上敲一敲……变——拍拍拍,小鼓藏起来,骨碌骨碌啪。

  重点指导:“变——拍拍拍”的节奏,变的后面要停一下,然后再拍三下手。

  3、师生再次跟随音乐做身体鼓的动作。(站在空位上)

  重点指导:踏步走的时候,头要左右摆动,面带微笑。

  三、创编“变”的动作。

  引导语:调皮的小鼓还会变不一样的动作来敲呢?看看我是怎么变的。

  1、教师变出不一样的动作,请幼儿观察。(教师演示鼓的高度变化、方位变化)

  2、幼儿创编动作。

  引导语:请你们也来做做调皮的小鼓,变出不一样的动作,看谁的身体最灵活!

  1)教师单一说“变”——;“变”——;“变”——

  (变得有创意的幼儿,教师就去拍拍这面鼓)

  2)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展示动作。

  提问:他们的动作有创意吗?好在哪里?

  小结:他们的身体真灵活,可以蹲下,可以把手举得高高的,还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吗?

  3)再次尝试创编。

  四、朋友鼓

  引导语:刚才是一个人敲鼓,我现在想要找个朋友跟我一起敲。

  1、 教师与一名幼儿尝试合作示范朋友鼓

  提问:我们的朋友鼓是怎么敲的

  小结:我们首先分配好鼓和鼓手的角色,面对面站好,然后鼓手去敲鼓,左右手交替拍,小鼓要变出不一样的动作。

  2、 个别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敲朋友鼓

  重点指导:

  1) 两人协商确定好鼓和鼓手的角色。

  2) 在敲鼓的时候左右手交替拍。

  3) “变”——的动作要有创意。

  4) 眼睛看着朋友,面带微笑。

  3、 邀请同伴,全体幼儿共同敲朋友鼓

  ﹡教师参与其中,观察指导并与幼儿共同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叠不同的鱼

  2.让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纸若干(每个幼儿两张)

  2.蓝色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课题

  在海底世界,本来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由于很多人不讲卫生,海洋里的水变脏了,很多鱼儿没有了家,(出示背景图)。后来,人们给海洋治好了‘病’,现在有些鱼儿已经回来了,可有些鱼儿还不知道呢。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怎样制作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吗?

  二、基本部分:学习鱼的不同折法

  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1)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

  (2)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或折一个角)

  (3)添画上眼睛

  2.幼儿练习折大鱼小鱼,教师巡回指导。

  (1)对于有疑问和有困难的幼儿及时指导。

  (2)添画鱼儿头部眼睛时,注意在适当位置。

  3.教师协助幼儿将折好的鱼儿粘贴到背景图上

  送“大鱼小鱼“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鱼儿游来游去。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活动目标:

  学习绘画小蜗牛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种车辆,知道常见车辆的名称。

  2、让幼儿初步了解汽车的外性特征,知道他们的基本构造和一些车的用途。

  3、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画有自行车,卡车,客车,小汽车,摩托车的车子大图片各一张(供小动物们开车用)。

  2、小动物头饰5个,白纸条,用纸做的立体小树若干。

  3、玩具车幼儿人手一份,各种车辆图片若干。

  4、音乐磁带,汽车城牌子1个。

  5、教室布置成森林和汽车城。

  6、幼儿已经知道常见车的叫声。

  7、交警帽子,红绿灯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咱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进教室)

  (二)认识几种常见车辆,巩固幼儿的知识。

  师:森林到了,这儿空气多好,我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瞧!这儿还有漂亮的鲜花,真香啊!蝴蝶飞来了,蜜蜂也过来采蜜了。(师一边说一边用肢体语言提示)快看,小动物们也来了。(五位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开车过来)

  师:我们一起向小动物问好!看,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开车)他们开的什么车?

  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a.小猫开着大客车来的;b.小兔开着摩托车来的;

  c.小松鼠开着大卡车来的;d.山羊开着小汽车来的;e.小狗骑着自行车来的。

  五位小动物齐说:“小朋友讲得真好,乘上我们车,一起去汽车城玩吧!”

  师:“真是太好了,但是这么多的人,只有五辆车。自行车能坐几人?(谁来做)摩托车呢?(谁来坐?)小汽车能坐几人?大客车和大卡车能做许多人,其他小朋友想坐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吧!(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车坐。)

  师:我们出发吧!

  师:汽车城到了,我们要按一下小喇叭才能进去。

  (三)幼儿唱歌《小汽车》复习各种车子的叫声。

  摩托 车突突 突 突突突突 突。

  小汽 车笛笛 笛 笛笛笛笛 笛。

  大客 车嘟嘟 嘟 嘟嘟嘟嘟 嘟。

  大卡 车叭叭 叭 叭叭叭叭 叭。

  自行 车叮铃 铃 叮铃丁铃铃。

  (四)观摩车子展览会,拓宽幼儿眼界。

  师:汽车城里好漂亮,汽车可真多,我们一起下来参观吧!请小动物把车开到停车场,也来看看吧!

  师:汽车城里都有哪些车?你看到什么车?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讲讲吧!(幼儿自由讨论)

  师:看,展览厅里还有好多好多汽车模型呢!想玩吧?那你们挑一辆最喜欢的车到模型马路上玩吧!

  (五)通过玩玩具汽车,了解汽车外型特征和基本构造,用途。

  师: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说说你玩的是什么车?这辆车是什么颜色的?车子上有什么?(幼儿自由边玩边讲。)

  师:谁来告诉我,你玩的是什么车?是什么颜色的?车身上有什么?这辆车可干什么?

  (六)开拓眼界,扩展思维。

  师:咦!这是什么车?认识吗?是干什么用的?(老师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车辆。)

  小结:科学家制造了各种

  各样不同用途的车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城市。我们小朋友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设计出更多更漂亮更有用的车子。现在你们的车子一定也累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到展览厅吧!注意把这些车子放整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土的各种特征

  2、了解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创设放大镜、干湿土、水、搅拌棒

  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

  一、经验分享

  1、请幼儿说说在哪里看到过土?土有什么用处?

  2、让幼儿了解土是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基础。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土。有土的地方就可以生长植物。凡是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就会有小动物生活,有了这些,人类也就可以生存下去。

  二、感受土的特性

  1、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湿土块和干土块,感知干、湿土块的不同。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干湿土块,看看土块是怎么样的,闻一闻土的气味。

  小结:干湿土块表面都有空隙,有气味,干土比湿土硬,湿土块比较黏手。图能保存住水分,土是有颜色的。

  3、土能溶于水吗?

  请幼儿将土块放入有水的杯子里搅拌,观察土块加水后的变化。

  小结:把土放入水中搅拌,谁会变得浑浊,这是因为土在水中不能溶化而分散在水中各处。土是不溶于水的。

  4、土会燃烧吗?

  ⑴、引导幼儿讨论,土是否能燃烧

  ⑵、教师出示陶制品制作过程图片

  小结:土遇火是不会燃烧的。在制作陶瓷制品的时候,是将土加水制作成柸,然后入窑烧制而成。有时在着火的时候,人们还可以用土覆盖燃烧物来灭火。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的设计师为了让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重现。

  通过摸一摸,观察让幼儿初步感受土的一些基本特性。再通过2个小实验,加深幼儿对土的认识。反思与调整: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语言小班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