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幼儿仔细看图,感受画面中表现出的“春意盎然”的春天美,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2、初步学念儿歌。活动重点:初步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
感受画面中表现出的“春意盎然”的春天美。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白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吧!(大白鹅)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看到的大白鹅是什么样子?它身上的颜色是怎么样的?还有其他什么特征?
(教师请部分幼儿来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大白鹅它们身上的羽毛像雪一样白,头上戴了一个“小红帽”。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二、观察儿歌画面,并尝试进行讲述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图画,这里也有很多大白鹅,那小朋友们看这里除了大白鹅还有什么呢?它们在哪里做什么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2、鼓励幼儿仔细阅读画面,并尝试讲述。
3、谁愿意把你在图上看到的说出来。
教师小结幼儿回答。
三、初步欣赏儿歌
1、教师:小朋友,刚才说得真好,有一个叫吴少山的叔叔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来说这幅美丽的图画,名字就叫做《大白鹅》,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3、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说了什么?
四、进一步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大白鹅,扭秧歌?大白鹅是真的在扭秧歌吗?原来呀,儿歌里的意思是说大白鹅走路就像扭秧歌一样。
2、教师:大白鹅一摇一摆扭下河。
3、教师:大白鹅到了河里,它做了什么事情呢?(伸长脖子,唱山歌。)
4、教师解说帮助幼儿理解“大白鹅喜欢到河里玩的时候就表示天气变暖和了,天气开始变暖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杨柳就发芽,生长了,绿绿的杨柳倒映在河面上,好像河水都变成绿色的了一样,这也是春天的美景”)
五、完整学念儿歌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老师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完整的念出来吧!
2、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轮子大小、花纹、数量等方面的多样性,体验轮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喜欢玩各种轮子玩具,自主探索轮子在不同材料、不同场地中滚动的现象。
3.在区域活动中能运用轮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一、晨间活动:车轮乐翻天
师:这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有车轮的玩具,有自行车,有轮胎,有轮滑鞋。让我们选择自己喜玩的玩具尽情地玩一玩吧。(通过创造性地玩有轮子的体育器械,发展手臂和腿部的协调性、平衡性,体验玩轮子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探索活动:轮子的秘密
(一)室内交流:各种各样的轮子。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轮子玩具,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玩具有几个轮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摩托车玩具上有两个圆圆的小轮子。
幼:我带来的是小汽车,它有四个大轮子,轮子上面还有花纹呢!
幼:我们家还有一个独轮车,它可只有一个轮子。
小结:我们看到的这些轮子都是圆圆的,它们大小不同、花纹不同,不同的玩具上轮子的数量也不一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上也藏着轮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图片:滑板车、超市购物车、钢琴、行李车、推拉门、食堂送饭推车、飞机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要装上轮子吗?
幼:汽车有了轮子就可以向前开动了。
幼:小推车有了轮子就可以一次运很多东西,如果没有轮子我们就得花很多力气。
幼:轮滑鞋的轮子可以向前滑动,穿上它速度非常快,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
师小结:有了轮子的帮助,我们做事情就更省力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室外探索:轮子快快跑!(场景:草坪、小山坡、马赛克地砖、平滑的大理石)
师:你们喜欢轮子吗?让我们带着轮子玩具在草坪上、操场上、山坡上玩一玩吧!
镜头一:草坪上,幼儿在玩汽车。
幼儿发现问题:老师,为什么我的汽车在草坪上跑不起来呢?
师:你试着到其他地方去玩一玩呢,看看在什么样的地方它跑得快。 幼儿在平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尝试后与教师交流:我在平平的地面上玩汽车,它就能跑得很快了。
(发现一:车轮在平滑的地面上开得又快又省力,而在草地等粗糙的地面上开比较困难。)
镜头二:操场上,两名幼儿在玩同一种汽车,但速度快慢不同。
师:你俩的车是一样的,而且是同时开的,可是为什么它们的速度不一样呢?
幼:因为我用的力气大,所以开得快啊!师:是吗,那我们再来试一试,看看这一次谁的小车开得快。幼儿再次试验。 (发现二:相同的车轮在同样的地面上开,使用的推力不同,轮子滚动的速度也不同。)
镜头三:小山坡上,车子发生倒溜现象。
师:你们看,这辆车子开到山坡上后又怎么样啦?
幼:车子往后倒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因为山坡是斜的,上面太高啦,所以车子会滑下来。
(发现三:在有坡度的地方车轮会倒退。)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地观察,主动地表达,在交流分享中发现、了解很多关于车轮的常识。接着引导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玩汽车,在玩中发现车轮的秘密,感受车轮在不同材料、不同坡度的地面上以及受力不同的情况下的行驶状态。)
三、区域活动
轮子变变变在区域中,我创设了各种以轮子为素材的游戏环境:
创意美工坊——轮胎滚一滚、轮子秀一秀、轮胎画一画;
科学探索区——吹一吹看一看、斜坡滚动实验;
宝贝书屋——轮子的故事;建构区——装轮小能手等,
幼儿对轮子的兴趣向多领域延伸和拓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猪是如何将危险变成幸运的机智。
2、能大胆用语言表达故事中主要情节。
3、能积极地跟着音乐的节奏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图画书《我的幸运一天》 背景音乐 幼儿学会做按摩的动作
头饰(狐狸与小猪的头饰各10只)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师:有一只小猪想去找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住在哪里。当他找到一座房子时,就走过去敲开了门。
提问:这会不会是小兔的家?(出示小猪惊讶的表情图片,请幼儿自由猜测。)请你猜猜这是谁的家?你们想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2、取出图书:
看看图书的封面上有谁? 他们都想什么呢?
(带领孩子一起来看看故事的题目是——我的幸运一天)
二、教师完整的将故事讲一遍。
师:这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欣赏故事。
三、分段欣赏故事的细节部分,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
1、讲述开始部分,并引导幼儿想象下面的情节。(翻开书本的第一页)
看!小狐狸在干嘛?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幼儿指出细节,教师补充提示“他还在看什么书?”)
仔细看看狐狸的家里还有什么?(将图片放大重点在墙上的照片上,引导幼儿注意仔细观察照片中的内容)
小猪走错了门,看见狐狸,心里怎么样?(害怕)请你学学害怕的样子?头上怎样?(直冒虚汗)
2、请幼儿观看中间部分,引导幼儿观察狐狸的一些细节部分。
提问:
师:小猪想了几个好办法?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那一页!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那一页?这一页讲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图片的细节部分。
(1)狐狸是怎样为小猪准备洗澡水的!(引导幼儿是如何忙碌的做这件事情的)当狐狸把小猪洗干净后,狐狸为什么没有吃小猪呢?小猪又想了什么办法?
(2)狐狸在为小猪准备午餐前做了哪些事情的。(提醒幼儿观察狐狸的表情)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狐狸有没有吃小猪?为什么?
(3)原来小猪又想到了第三个办法,这回狐狸又是怎么做的?(将狐狸昏过去的图片多看两次)请谁来学学狐狸昏过去的样子?狐狸为什么会昏过去?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将椅子的画面放大!)
3、你觉得这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是小猪的?(感受小猪的机智、勇敢)
四、请幼儿表演故事
1、这本书的是谁写的是谁画的?(作者:庆子·凯萨兹 吴小红译)今天葛老师请了位客人老师一起用表演方式来感谢他们!
猪过来敲门。“邦邦邦!什么声音?”狐狸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头猪!
猪:啊!是……是……狐狸!
狐狸:哈哈!一头肥猪!我最爱吃香喷喷的猪肉!我真是太幸运了。(狐狸扑过来,一把抓住猪)
猪:好吧!唉!听你的安排吧!不过我有一件事要说。
狐狸吼道:什么事?
猪: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你就不想吃点嫩一点的烧肉?
狐狸自言自语道:恩……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
猪:来吧!我脸上的肉最老了,先给我按摩按摩脸吧!
狐狸边按摩边自言自语道:我要-嫩-猪-肉!我要嫩猪肉!
猪拍拍肩说:这边酸呀!酸呀!
狐狸马上按摩肩,嘴巴继续唱歌。
猪:这些日子我的工作好累!我的背都僵硬了。
狐狸马上就按摩背,猪又说:你能再用点力气吗?狐狸小姐?再多用一点点力气就好了,噢,可以了,可以了……现在,再往上面用点力气……展开阅读全文
狐狸再按摩肩唱到:我要吃嫩猪肩……我要吃嫩猪肩
猪伸出手臂:来!这边。换一只手臂:这边
狐狸:噢!猪踢儿!嫩猪蹄儿哦!
狐狸继续按摩背,嘴巴不停的唱着:嫩嫩的猪肉,又香又嫩又好吃的猪肉哦!哦!
猪: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
猪又指指腿说:别忘了我的腿!这只!……这只……我说这只……你快点……快点……(狐狸跑到这边又跑到那边,嘴巴里唱的“我要吃-吃-猪肉”歌声越来越小,越来越轻,最后一直到晕倒了!)
2、请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参与表演。(将头饰分别放在两边)
想来尝试的小朋友到两边选择头饰来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给幼儿一些语言提示。
活动延伸
请家长给孩子一个话题“如果我遇到紧急情况,我会怎么处理呢?“鼓励孩子展开话题讨论。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五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节健康课,让幼儿知道五官的作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我们的五官,一面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活动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发现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
2、观察五官的相对位置和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保护五官的一般常识3、学习保护五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五官,知道保护五官的重要
难点: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名称,在学习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故事,五官图像若干,五官脸谱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眉毛搬家》:宝宝累了,很早就休息了。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五官在争谁的本领大。谁也不让谁。眉毛一声不响,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为眉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眉毛赶走了。结果宝宝上幼儿园时,汗水流下来。一直流进眼睛里。宝宝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伤了。
2、了解五官的作用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吵架吗?他们先把谁赶走了?
(五官在为谁的本领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赶走了)眉毛被赶走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没有了眉毛,宝宝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眼睛看不见了)为什么眼睛看不见?(因为汗水流进眼睛里了)那为什么汗水会流进眼睛里?(因为眉毛不见了)小结:眉毛有挡汗水的功能。
3、续讲故事:听了小朋友的话,它们都知道了,原来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领,不能少了它。就赶紧把眉毛请了回来。(教师把眉毛粘回原来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谁本领大呢?它们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赶走了。(教师拿掉眼睛)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没有了眼睛,会怎样呢?(看不见东西了)体验: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向前走几步闭上眼睛,转过身来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问幼儿,明明,你们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不能)为什么?(看不到了)睁开眼睛,回到位置问幼儿:刚才眼睛看不见了,你们有什么感觉,眼睛有什么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围的事物)(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感觉很幸福)小结: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4、续讲故事:五官他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谁最没有用呢?五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他们又一起说:"鼻子鼻子,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于是鼻子被赶走了。(拿掉鼻子)提问:鼻子真的没有用吗?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中的两个小瓶中分别装着,白酒和醋,小朋友们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那个瓶里是白酒,那个瓶里是醋?(幼儿自由猜测)那我们用眼睛能区分出它们吗?(不能,它们都是透明的)。那到底应该怎样做呢?(用鼻子闻)我们一起来闻一闻。分别请幼儿闻白酒和醋:你闻到的是什么?(酸味、辣味)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鼻子闻出来的)体验:用手捏住鼻子有什么感觉?
小结:对啊!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气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1(粘回鼻子)
5、续讲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来了,嘴巴说:"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赶走了。(取下耳朵)提问: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呢?
体验:捂住耳朵和放开双手,分别体验老师的指令,然后比较,为什么第一次小朋友都没有反应,第二次大家马上就做出动作了。
(捂住耳朵就听不见了)(放开耳朵听得很清楚)小结:耳朵能听见声音,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6、续讲故事: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赶走了。(取下嘴巴)提问:嘴巴真的能少吗?(不能)(没有了嘴巴,我们不能吃饭、喝水、说话)小结:是啊,没有了嘴巴,我们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把嘴巴还原)嘴巴还有一个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体验:把鼻子和嘴巴捏住有什么感觉?你再捏住鼻子放开嘴巴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可以呼吸)原来嘴巴和鼻子都能帮助我们呼吸。
故事结尾:五官当中,眉毛眉毛挡汗水,眼睛耳朵不能少,鼻子嘴巴用得着,五官个个本领高,少了哪个都不好,五官中谁也不能少,所以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通过故事我们知道了,五官在生活中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五官,怎样保护五官呢?
三、学习保护五官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过亮的事物、不要在过暗的地方看书)怎样保护我们的鼻子?(不乱抠鼻子、不往鼻子里塞东西、有鼻涕及时用纸擦)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不乱抠耳朵、不往耳朵里塞东西、)怎样保护我们的嘴巴?(不用手抠嘴,不往嘴里放大的东西,不大声喊叫)教师小结: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宝宝。
咦?老师怎么听到五官又吵架了,(教师出示错位五官请幼儿看)他们又分开了,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怎么帮呢?(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行)
四、拼贴五官
1、你们知道它们在脸上的位置吗?
(眼睛在上面、嘴巴在下面、鼻子在中间、耳朵在头的两侧)体验:请一名幼儿粘贴五官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位小朋友虽然把五官的位置贴对了,但是你们看到这样的一张脸有什么样的感觉?(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在哪里?你们互相看看在你们的脸在于画上的脸有什么不同(五官位置要对称)教师总结:(教师边总结边示范)一张脸儿大又宽,弯弯的眉毛圆圆的眼,鼻子长在脸中间,嘴巴长在鼻子下面,耳朵分别在两边,这张脸多像我,笑嘻嘻的真好看。
2、我的这张笑脸拼粘好了,现在小朋友也快动手帮助你们的五官找准自己的位置,可别让他们再吵架了。
幼儿粘贴,教师分别指导
【活动延伸】
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粘贴的五官,并向小伙伴们介绍一种保护五官的方法,让幼儿巩固活动内容,同时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 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 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活动准备:
1. 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 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苹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秋天,果园里的什么果子成熟了?(出示苹果树)苹果我们送给它一个汉字宝宝。(出示汉字“苹果”),让幼儿猜猜读什么?幼儿认识汉字“苹果”。果园里苹果真多,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
二:幼儿观察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摘的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 用鼻子闻一闻,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引导幼儿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论。)
(2)集中讲述。
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道?吃在嘴里什么味道?苹果有什么颜色?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教师切开苹果)
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教育幼儿多吃苹果。
三、引导幼儿观察撕贴画,激发对撕贴画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只非常好看的苹果,(出示撕贴画)看看这只苹果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贴一只大苹果?
(2)
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请家长帮忙。
四、展示作品。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功能。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
活动准备
心脏图片心脏模型
活动过程
1‘听一听,让幼儿的耳朵贴在旁边幼儿的胸口上,互相倾听心跳的声音。
2出示挂图和模型,看一看,心脏在人身体的什么位置,说一说心脏的形状,并帮助幼儿指出心脏的位置。
3让幼儿了解心脏有什么功能。心脏日夜不停的跳动,将血液送到全身的各个地方,使身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保证身体健康。
4发现运动后的心脏:带领幼儿到户外跑两分钟回到教室,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脏的跳动,
5,分组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并请各组代表发言。
6结束活动:引导幼儿说出: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不能长时间作剧烈运动,否则会使心脏疲劳,发烧和害怕时,心脏会加快,发烧时要及时治疗,平时多呼吸新鲜空气,睡觉时不能趴着睡,以免压迫心脏。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
活动延伸:
提供听诊器,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跳的声音。选择易懂的碟片
让幼儿观看。
教学反思:
优点:
1、活动思路较详细,清晰。
2、在本节课中,大部分幼儿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的兴趣很浓,整个活动进行较流畅。
3、给幼儿提供了分组讨论,思考的空间,让幼儿学会通过思考,从中找到答案
4、从中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缺点:
在活动准备上,能更加多样化,能运用多媒体更加形象的吸引幼儿。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根据常见石头的外形进行想象,制作石头玩具。
2、学习发现大自然中的艺术美,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说说自己的石头(我的石头从哪里来?是怎么样一块石头?有什么作用?)
1、向客人老师介绍。
2、请1—2名幼儿介绍。
教师小结:大自然的石头是各种各样的,非常美丽。石头不仅可以用来做铺路、造房子、作粉笔等对人类有重要作用的事,还能用来观赏、做玩具。
二、欣赏
1、欣赏成品(看看老师用石头作了那些玩具?)
讨论:你喜欢那一个玩具?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些石头玩具颜色鲜艳、形象可爱,非常好看。
2、欣赏制作过程
讨论:这三个石头玩具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吗?
小结:这些石头玩具,有的是用一块石头做的,有的是用几块石头做的,有的用了一些辅助材料,但他们都是以石头为主,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进行想象、变化的。
三、想象、制作。
想象
1、梯形石头发散想象。
2、激趣想象
手中的石头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3、幼儿创作。
根据所选石头来大胆想象。
石头玩具要以石头为主。
四、展示交流。
1、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2、1—2名幼儿作品展示。
猜一猜:这是什么石头玩具?
你有什么问题和建议?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