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

发布于:2021-02-18 19:23:04 作者:

【精品】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三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 篇1

  有个小姑娘,住的房子很漂亮。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一天早上,小姑娘提着花篮,到草地上去采花。

  一只小狗跑来对她说:“小姑娘,你早,你的金色的房子真漂亮。”

  一只小鸟飞来对她说:“小姑娘,你早,你的金色的房子真漂亮。”

  一只小猴跑来对她说:“小姑娘,你早,你的金色的房子真漂亮。”

  一只小熊跑来对她说:“小姑娘,你早,你的金色的房子真漂亮。”

  小姑娘听了这些话,心里很开心。就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小狗、小鸟、小猴采了许多花,送到金色的房子前面。

  小狗说:“让我进去玩玩吧!”小姑娘说:“不行,你汪汪乱叫,会吵得我睡不着。”

  小鸟说:“让我进去玩玩吧!”小姑娘说:“不行,你扑棱扑棱乱飞,会弄脏房子的。”

  小猴和小熊说:“让我进去玩玩吧!”小姑娘说:“不行,你吧嗒吧嗒乱跑,会把地板踩坏的。”

  小姑娘说完话,“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小姑娘自己在家玩了起来。可是,唱歌没人听,跳舞没人看。她打开窗一看,大家都在草地上玩呢!小狗在草地上汪汪地唱歌,小鸟扑棱扑楞在跳舞,小猴骑在小熊的头上,那样子多么滑稽。

  小姑娘打开门,悄悄地向草地走去。

  小狗看见了,说“小姑娘,快来跟我们一块儿玩啊。”

  小鸟看见了,说“小姑娘,快来跟我们一块儿玩啊。”

  小猴和小熊也都走上去欢迎她。

  小姑娘说:“请大家到我家来玩吧!”

  小鸟问:“你不怕我弄脏房子?”小姑娘摇摇头。

  小狗问:“你不怕我闹得你睡不着觉?” 小姑娘摇摇头。

  小猴和小熊一起问:“你不怕我们把你家的地板踩坏?” 小姑娘又摇摇头。

  大伙儿高兴极了,一起走进金色的房子,一起唱起歌跳起舞:“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

  2.知识目标:培养幼儿对看、听、说故事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3.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运用词、词组完整的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电子琴。

  一、 导言: 小朋友们谁能说一说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呀?(平房、草房、楼房)老师这也有一座小房子,你们想住吗?(想)好请小朋友们看黑板。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它漂亮吗?谁能说一说呢?(是一座金色的小房子)这位小朋友说对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金色的房子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 师:好,请大家向老师这样坐好,我们一起听录音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仔细,听完了能说出故事的内容。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图学习这个故事。

  二、看图讲述 师:请小朋友向老师这样坐好,看

  1. 画面(出示图一) 问:小朋友,画面上都有什么呀? 幼:白云、大树、小草、花朵、金色的房子(1-2名) 问:金色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太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 问: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住呢?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大家看第二幅图。

  2. 画面(出示图二) 师:小朋友细细地观察画面。上面都有谁?在干什么? 幼:答。 师:有一天,来了好多的客人,大家知道是谁吗?请看第三幅图。

  3.画面(出示图三) 师:大家看画面,谁能说一说,画面都有谁?正在干什么? 幼:答。 师:她们在做什么呢? 幼:答。 师:他们玩着,采着鲜花,又想去哪呢?我们来看第四幅图。

  4. 出示图四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他们来到了哪?小姑娘又是怎样做的?谁能看图说一说? 幼:答。 师:小姑娘说完后自己是怎样做的呢?大家看第五幅图。

  5. 出示图五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看一看小姑娘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能说一说?她在想什么? 幼:答。 师:她想什么呢?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这时谁看见她了?你们想知道吗? 幼:想。 师:请小朋友看第六幅图。

  6. 出示图六 师:请小朋友看画面,说一说小姑娘看见谁了?她是怎样做的? 幼:答。 师: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小动物听了,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师:他们和小姑娘一起到哪去了呢?请小朋友看第七幅图。

  7. 出示图七 师:请大家仔细看画面,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 幼:答。 师:他们唱的什么歌呀?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 幼:答。

  三、组织教学,请小朋友坐好。认真看画面,讲故事,看一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四、指明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五、间休

  六、指明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讲解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谁能说一说? 幼:答。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真好。那小动物们要到金色的房子里去玩,小姑娘答应了吗?后来她是怎样做的呢? 幼:答。

  七、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八、总结: 请小朋友坐好。 今天我们学习、表演了《金色的房子》这个故事,你们表现的非常好,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回去之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孩子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四、仿编诗歌。“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首先结合课图片,引导幼儿仿编,然后幼儿自选一种宝宝的卡片,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并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最后请幼儿将宝宝卡片贴到相应的摇篮处(背景图片)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教学反思】

  《摇篮》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摇篮曲》作为背景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创编出较为完整的诗歌来。孩子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孩子也获得了成功。通过课的反复修改,在教学活动中也收获了不少,为我在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下就是几点小小的收获:在活动中,借助音乐、图片、身体动作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图片的出示,形象生动的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还帮助幼儿进行诗歌内容的记忆。在幼儿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体验到了诗歌带给大家的快乐。在学习诗歌的同时,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先寻找四段诗歌的共同之处,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为学习仿编诗歌做铺垫。很多的幼儿能够根据图片找出诗歌的规律,自己分析出句式的特点,朗诵诗歌较为连贯,诗歌内容掌握较好。通过《摇篮》教学活动,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诗歌教学活动中,要使用多种手段让孩子去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发展语言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真正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水果》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样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个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辆小推车带来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用西瓜皮做盏灯、做只船……,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 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 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

  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 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

  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 》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 讲述)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

  2、 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 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