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
【推荐】《爱心树》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心树》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在小男孩小的时候,他会爬到树上荡秋千,还会和大树捉迷藏,,累了他会在大树下睡觉,他很爱大树,只是要一些苹果吃,要一些树叶做王冠,这时的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但是小男孩慢慢长大了,他不想再跟大树玩了,他要一点钱买好玩的,大树把苹果给了他,大树很快乐。他后来又想要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大树把树枝给了他,大树很快乐。再后来他又要一条船,大树把树干都给了他,只剩下了一个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最后他累了,大树又让他坐在了自己的树墩上。大树依然很快乐。为什么在小男孩小的时候他很快乐,大了反而不快乐呢?大树却一直能够快乐呢?原来,小男孩在小的时候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带给了大树快乐,后来他却一直索取,所以他慢慢地不快乐了,大树却是一直给,所以我认为给比拿快乐!
《爱心树》读后感2
《爱心树》是英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代表作。我在暑假的时候阅读过,觉得很有趣。那到底有多有趣呢?就来听我说说吧!
《爱心树》说的是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于是,爱心树把伟大的爱给予了男孩,而自己却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渐渐地,男孩长大了,他向爱心树提出种种要求,爱心树都一一答应。她无私地奉献自己,直到自己变成了一个老树墩。可是她还是很快乐,因为她想:自己给了别人更大的快乐。我觉得故事中的爱心树非常伟大。因为她让我懂得我们应该奉献自己,让别人感受到伟大、无私、温暖的爱。
我常在思考,其实文中的爱心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依靠着、依赖着爸爸妈妈。长大后,却很少和爸爸妈妈沟通。有时更动不动就发脾气,把在外受的委屈都发泄在父母身上。可当他们孤单时,我们却不知道去哪儿了,因为种种理由、种种原因而忽略了最爱我们的父母。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多理解自己的父母,多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他们老去,才去后悔。
《爱心树》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的故事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因为这些故事,让我懂得了奉献,懂得了给予,懂得了爱。
《爱心树》读后感3
从前有一棵大树,大树爱上了一个男孩。小男孩每天都会跑到大树下摘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树林里的王子,也会爬上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和大树捉迷藏。小男孩爱这棵树,小男孩逐渐长大。有一天小男孩来看大树说:我需要一些钱,你能给我吗?大树说:我没钱,但是我有苹果,你拿到城里去卖掉,就会有钱了,于是小男孩爬上树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了。又有一天,小男孩又来到大树前说,我需要一栋楼房,你能给我吗?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家,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就能盖房子,于是男孩把大树的树枝砍了下来。过了很久小男孩来看大树,大树说:我现在没什么可以给你了,小男孩说: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就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大树说:你看我这个树洞怎么样?你在上面休息吧!于是小男孩坐了下来。读了这篇文章,大树给小男孩无私的爱和奉献,使我明白了大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爱心树》读后感4
我觉得最感人的那一段就是地65页的那一段: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没有苹果了。”“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我也没用树干,”大树说,“不能让你爬上去玩了——”“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说,“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也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
我想:大树已经把自己所需要的给予了孩子,但是,孩子还是一直要到大树那里去,不过,大树并没有伤心,而是很快乐,我们学过一句话,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你给别人了玫瑰,但自己手上也有玫瑰的香味。
从这句话我想到了我和爸爸的关系,在我数学乐园上实在不会的题,是爸爸告诉我了方法,我才知道怎样做,那时,爸爸的脸上就出现了一丝笑容,我想,这就是“爱”的故事吧,我长大以后要好好的照顾爸爸,这就算我报答爸爸了吧。
《爱心树》读后感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爱心树》,书中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很爱这个孩子,孩子想玩游戏的时候就用大树来做秋千;饿的时候就摘树上的苹果吃;玩累的时候,就靠在大树上乘凉睡觉。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想要的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向大树索取,钱、房子、船……最后,苹果树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矮矮的木桩,但它还希望那个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苹果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来不求任何回报,却依然很快乐。
我感觉书中的大树就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默默无私地对我们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像一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灵。那个孩子既贪婪又自私,从活泼幼稚的孩童时代到行动迟缓的老年,总是不停地索取大树,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回报大树些什么,所以他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快乐过。
我要学习大树的精神,做一颗小小的爱心树,要学会感恩,并回报关心和爱我的人,还要奉献更多给需要关心和爱的人们,让所有人都幸福的生活着。
老师评语:好样的!心悦!你能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并能联想到和大树一样无私奉献的父母和老师,懂得感恩,有感而发,真是难得!
《爱心树》读后感6
过了很久,很久,小男孩回来了。“对不起。”树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要,我只是累了,想找个地方坐坐。”
“来吧,孩子,来吧!坐到树桩上来吧!这里就是最适合休息的地方。”树说。小男孩坐到了树桩上,他累了,需要休息,他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睁开。树觉得,他只是累了,睡着了,等他醒来,还是那个会吃苹果,会荡秋千,会爬树的小男孩。于是树就等呀,等呀,它终于可以和小男孩永远在一起了。
树,很快乐。
这是我写的结尾。我喜欢这个故事,怎么说呢,我喜欢那种纯洁,有些淡淡悲伤,又有些朦胧的文字。我记得上个学期学过的一篇课文《忆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讨厌那些写得朦朦胧胧,自作多情、风花雪月的文章。”可我就喜欢,喜欢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这堂课,在老师让以后绝对不会当那样的小男孩的`同学举手时,我举起了手,或许,我以后会反悔吧,但现在我还是想举手。在我看来,那些钱,房子,船,并不比那段快乐的时光要美好多少。
《爱心树》读后感7
从前,有一棵爱心树,它是棵苹果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因为男孩儿每天都来找它玩,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一棵树?我见过,我来介绍一下《爱心树》这本书吧!
从前,有一棵苹果树,它喜欢上一位小男孩,小男孩每天都来找大树玩,大树很高兴,小男孩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大树发现小男孩不像往常一样来玩了,大树很伤心,有一天,小男孩来了,他已经成为一个少年了,大树很高兴,对他说:“来吧,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摘苹果吃,当森林之王,你会快乐的。”男孩说:“我不想玩这些,我想去玩其它的,能给我一点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你把苹果卖了吧,你会有钱的。”小男孩把苹果卖了……转眼,男孩就要组建家庭了,它来到大树下砍走了……
几年后,他又来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老爷爷了。他对大树说:“我想坐一下。”说着,他坐在了老树桩上,最终他和大树永远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父母担心,自己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不要让父母受到连累。还有,我们要多陪陪父母,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
《爱心树》读后感8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再次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有一颗大树,他非常爱一个小男孩。在小男孩小的时候,大树每天陪他玩耍,和大树玩儿各种各样的游戏:坐在树枝上荡秋千;同大树捉迷藏;摘树上的苹果吃;在大树下乘凉。那时候小男孩儿和大树都很快乐。慢慢的小男孩长大了,和大树玩的越来越少,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来看大树一次,大树很失落。最后每次孩子来看大树的时候,都是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说他需要一些钱,大树就把苹果给了孩子去卖钱;孩子说需要一栋房子,大树就把树枝给了孩子去盖房子;孩子说需要一艘船去远方,大树把树干给了孩子做了船;大树把他能给的都给了孩子。
最后孩子老了,也不需要东西的时候,再回来看大树的时候,大树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树墩。孩子坐在树墩上,大树还是觉得很快乐。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就像大树一样,非常非常爱我,对我无私的奉献和不图回报的付出。上班挣钱给我买书和我最爱的玩具等等。以后我再也不惹爸爸妈妈生气了,再也不问他们要钱买没用的玩具了。争取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爱心树》读后感9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男孩,他小时候很喜欢这棵大树但是,因为时光流逝那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慢慢地离开了这棵大树,但是那棵大树,还是很喜欢那个还孩子,因为喜欢那个孩子,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最终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名就是叫《爱心树》!这本书讲的故事是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别人快乐,看到别人的微笑,自己的心里就觉得非常快乐。也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他们总是对我精心地照顾,天天为我操劳,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父母这棵爱心树是多么伟大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好好孝敬父母。同时我还非常感谢美国的作者歇尔?希弗尔斯坦,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爱心树》。
《爱心树》读后感10
有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名子叫《爱心树》,当阮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完时,许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故事主要讲大树的无私奉献和男孩的无限索取。大树依次奉献了果实、树枝和树干。男孩用果实换取金钱、用树枝造房、用树干造船。当他到了髦耋之年时,来到老树桩下,老树桩说:“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感动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思绪漫游于苍穹中,仿佛看到宇宙中那个微小的天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大树何尝不像我们的地球母亲?小男孩何尝不像人类呢?小男孩摘下果实,对于果树毫无伤害,就像我们人类利用土地春耕秋收,养活自己。小男孩用树枝造房子,就像我们人类开采石油、煤矿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小男孩用树干造船,这样大树会受到至命的伤害,我们人类也会为一己私利不择段,开发再开发、索取再索取,因而污染了环境,河水不再清澈、天空不再湛蓝、草场不再碧绿了。
爱心树对男孩是有求必应的,哪怕连根拔起,相信她也是无怨无悔的。地球却不会一味地忍让,当人类的贪婪让它忍无可忍时,就会像苏醒的怪物,漫天的黄沙、肆虐的洪水、地壳的震动,来吞噬人类。人类就是我们,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呵护地球吧!
《爱心树》读后感11
今天我们学习了《爱心树》这一课,里面的爱心树让我非常感动。因为,爱心树不管自己,就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了小男孩,也不图一丝回报,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是小男孩,我就会在他的树干上画上三颗心,第一颗代表友谊,第二颗代表信任,第三颗代表团结。我还会在她的旁边种上很多小树苗,成为一片树林,让大树不再孤单。我还会在旁边盖一幢房子,时时刻刻陪伴着她。假如有强盗来了,我会尽全力保护她。假如有木工要砍伐树木,我就会阻止他。总之,不管这棵树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全力帮助她、保护她。
如果我是爱心树,小男孩驾着船到了大海,我会非常担心。一,如果遇到了海浪,会不会把船打翻呢?二,如果遇到了暗礁,船会不会沉没呢?三,万一突然来了暴风雨,大潮会不会把船给冲翻呢?如果我是小男孩,我就会想:如果有人来了,把烟扔到了草地上,草地着了火,把森林给烧毁了,那我最好的朋友不就被毁了吗?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爱心树》读后感12
这个暑假,我偶然翻到了书架上一本很薄的绘本《爱心树》,它被其他厚厚的书包围了。我想我小时候一定读过,就简单地翻了起来,当我看到《爱心树》最后一页上写着的几个字“大树很快乐”和另一页驼背的“孩子”坐在老树墩上的画面时,我一点都快乐不起来。大树不求回报,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它真的快乐吗?孩子看上去得到了一切,最后只想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坐,他真的快乐吗?我觉得他们都不快乐。
我想,如果大树当初不是给孩子苹果、树枝和树干,而是给了他一把种子,那孩子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呢?
也许孩子会作文拿着那把种子,选一块好地种下,每天去浇水、施肥,等到种子发芽了,长成一棵小树,孩子精心照料小树,小树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也结出很多苹果。有更多的孩子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爬上树干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和大树捉迷藏,在树阴里睡觉,和孩子小时候一样快乐!孩子再把从这棵树采集的种子种到地里,再种出很多苹果树,自己就拥有了一个大果园,那就什么都不愁了,还给更多人带来快乐。大树看到孩子这么幸福快乐,一定会很快乐的!
妈妈经常跟我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
《爱心树》读后感13
这几天,我给儿子讲《爱心树》的故事。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非常快乐。
这个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泪下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 , 却很快乐。
看着看着,就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 , 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传为美谈。岳母刺字,教导儿子精忠报国,流芳千古。今人爱子,没有理性,才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
诚然,爱是无私的 , 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
《爱心树》读后感14
《爱心树》这一本书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书了,这本书讲了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书中讲到,大树能够实现别人的愿望,于是这个小男孩就不断地向大树提出愿望,想要各种东西。大树为了满足男孩的愿望,把自己的树干都砍了下来,做成了木船送给了小男孩,这个男孩还不满足,还要大树给他做个能休息的地方,大树只好将自己剩下的树墩都拿出来给男孩当凳子用。这个故事里的男孩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男孩,那么那一棵大树就是代表过于爱溺小孩子的大人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身为一个小朋友,要体谅家长的辛苦,向大人提出要求时,先要想一想这一个要求到底过不过分,我们大家千万不能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只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先思考。
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它让我们世界更加美好。所以,让我们像“爱心树”学习吧!人与人之间才能多一分信任!
《爱心树》读后感15
最令我感动是65页,因为:小男孩又来的时候,树已经什么也没有给小男孩的了,这时候的小男孩已经老了,也什么都不能干了,他只是很累了,树还剩下个老树墩然后小男孩就坐在老树墩上了,直到最后还是大树让原来的小男孩,找到了可以歇息的地方。这页让我非常感动。
小男孩和树的关系让我联想到了奶奶,因为奶奶从小把我带大,我不小心滑倒,奶奶就把我扶起来,我病了的时候,奶奶会来看我,所以我很喜欢奶奶,奶奶我想对你说:“我喜欢你,长大我一定好好的孝敬您。”还有妈妈,因为:妈妈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生下来的,我妈妈一直对我很好,可是有时候我也让妈妈生气,不过我敢保证我以后不再让妈妈生气,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看到最后,小树直到最后还是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给了小男孩,奶奶和妈妈一样,始终把我当作她们的宝贝,我从现在开始一定会更好的对待他们,直到以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