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11 21:05:00 作者: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歌曲的伴奏下两拍一下地用发响的玩具拍击。

  2、能产生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发响的小乐器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向前走》。

  1、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唱边做动作。

  2、教师出示小猫的教具,幼儿替换歌词:小猫小猫向前走。

  二、出示袋鼠,幼儿说出其名称和走路方式。

  教师:这是什么?(袋鼠)那我们来学一学袋鼠跳吧。

  三、倾听歌曲《袋鼠跑,袋鼠跳》,理解歌曲内容。

  四、老师做袋鼠妈妈,并在歌曲伴奏下两拍一下地做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幼儿边看袋鼠蹦跳,边两拍一下地拍手,蹦跳,跺脚,并在歌曲最后两小节高举摇动,表示袋鼠跳回家的快乐。

  五、人手一个玩具沙球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拍击,最后两小节摇奏。

  教师:“现在我们来用好听的乐器一起来跟袋鼠妈妈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动作讲解过程中有点乱,有点急于求成。整个活动的运动量较少,应该多给孩子运动,增加锻炼身体的热情。还可以准备些歌曲旋律,配合着进行教学。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通过轮廓判断整体,找到与轮廓对应的动物卡片

  活动准备:猜猜我是谁游戏图、卡片1、2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

  1、 谜语:你站他也站,你走他也走,

  不管你你要去哪里,他会永远跟着你。

  师: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啊?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

  2、 教师做蹲下、站立、走步的动作,并总结:影子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 游戏“猜一猜”

  1、 师: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影子呀?哪你们想一想,小动物有没有影子啊 ?

  幼:有影子

  师:对,有影子,我这就有一张小动物影子的照片,来看看都是谁的影子?

  2、 幼儿一边观察影子,一边说出是谁的影子。并模仿动物的声音。

  3、 游戏:幼儿观察游戏图,判断每个影子分别是那种小动物的哪种姿态,并在自己的彩色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动物卡片,摆放在游戏图相应的影子图上。

  (三) 模仿游戏:

  幼儿模仿每个小动物的动作,边模仿动作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四) 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猫、猴等动物耳朵的特征,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初步认读。

  2、学习用创编的方法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耳朵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活动课程内容:

  一、生活课程

  1、参观幼儿园的饲养角,认识兔、猫、狗等动物及其相应的字宝宝。

  2、“耳”字的趣味讲解。

  3、游戏:贴耳朵。

  4、谈话:怎样保护耳朵。

  5、生活点名:我是××小动物,我的耳朵×。(完整句练习)

  二、环境课程

  1、创设活动区──动物园。在一块草坪上放置若干软塑料动物模型及其在各动物脖子上挂上相应的字宝宝;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识字“耳朵、尖、圆”。

  2、创设活动区──感知角。听听什么在唱歌,引导幼儿区分沙、米、豆等不同物品发生的不同声音;科学角,引导幼儿做两个小实验:①打电话,(U U)一只杯子当听筒,一只杯子当话筒,将线拉直,两人打电话;②聋子与亮子,一部分孩子用棉花塞住耳朵(或用手捂住耳朵),一部分孩子跟平时一样,一起倾听一段有趣的笑话(或故事等),体验不同的感受,从而了解耳朵的作用。

  3、语言角:投放图片、字卡。

  三、学科课程

  活动一:儿歌 耳朵

  活动准备:已进行过生活课程1、环境课程1,小朋友手拿画笔的图片一张、猫、猴、兔、马、狗的动物图片各一张(其中身体和耳朵分开)。

  活动过程:

  ㈠粗心的画家

  1、出示小朋友图片问,“这是谁呀?”

  2、“这是明明,你们瞧,明明可喜欢画画了,他特别喜欢

  给小动物画像,可是,他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每次给小动物画好像,小动物们就不高兴了。”

  3、出示没耳朵的小猫,问:“这是明明给谁画的像,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不高兴了?”(没有耳朵)

  4、出示没耳朵的猴、兔、马、狗图片,问:“明明还给小猴、小兔、马和狗画了像,可他们也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5、小结:明明给小动物们画的像都没有耳朵,所以小动物们都不高兴了。

  ㈡为小动物们找耳朵

  1、“没有耳朵的小动物可真难看,小动物们知道我们小㈠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想请我们帮个忙,帮他们找回耳朵,你们愿不愿意?”

  2、出示小动物的耳朵,请五位幼儿找耳朵,贴耳朵。

  3、一起说说它们的耳朵各是什么样的。(丰富词汇:尖、圆)

  ㈢以《耳朵》为题编儿歌

  1、“小动物们夸我们真能干,现在他们还想请小朋友用它们的耳朵来编儿歌。”

  2、教师示范编一句:猫的耳朵尖

  3、引导幼儿依次用上好听的词给每一动物的耳朵来编一句儿歌。(启发幼儿比较猫和猴、兔和马的耳朵,用上相反的词; 狗的耳朵这一句的创编,引导幼儿从耳朵的作用上来考虑)

  4、“现在我们一起把编好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给他们听。”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引导幼儿念儿歌。

  5、幼儿起立配上动作念一遍。

  6、出示课文,“老师还把这首儿歌写了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教师边点字边与幼儿朗读

  7、出示字宝宝“的”、“听”,请幼儿说说它鞘撬⑷隙痢?BR>

  8、打开美丽的房子(书),找到第4扇门(第4页),边听录音边手指点字轻声跟读。

  活动二:仿编活动

  活动过程:

  1、听“动物走”的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自由表演,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出耳朵的不同特征。

  2、音乐停,回座位,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儿歌《耳朵》。

  3、出示猪、鸡、鸭、人等图片,“它们听说我们小朋友会编儿歌,也急忙赶来,请你们给他们的耳朵也来编一首儿歌,你们愿不愿意?”

  4、讨论:这些动物的耳朵特征,丰富相关词汇。

  5、教师指其中一种,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示范仿编一句。

  6、分组请幼儿仿编,仿编的内容除已出示的图片形象外,还可以自己想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7、每组请一代表朗诵儿歌,教师为其录音。

  8、将自己编好的《耳朵》歌念给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小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认识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增进爱家乡的感情。

  2、能从许多商品中找到家乡的特产。

  3、了解并遵守商场的公共规则。

  二、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并让幼儿参加搜集土特产资料回园。

  2、布置场地“娃娃超市”。

  三、过程:

  1、教师带读“清远特产美景多”儿歌进入主题。

  2、教师提问幼儿知道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有什么特产?要求让幼儿回答。

  教: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刚刚读那首儿歌都有说到的。现在谁来告诉老师?

  幼:有清远鸡。

  幼:有乌鬃鹅。

  3、教师再逐一出示图片介绍“清远特产”

  教:好了,有些小朋友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清远有什么特产,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吧。

  (出示多媒体图片:清远鸡、乌鬃鹅、骆坑笋、英德茶、阳山栗、飞霞液-------)

  4、游戏:“买特产”

  教:现在我们小朋友都认识了我们清远的特产有什么了,对吧?

  教: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爸爸、妈妈去上班好辛苦的。不如我们到“娃娃超市”里面买一些回家给我们爸爸、妈妈吃好不好?

  幼:好!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不乱跑,不多手碰其他不需要的东西。

  5、教师总结:

  让幼儿把认识的清远特产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学习边演唱边有节奏的演奏碰铃、铃鼓等乐器。

  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时音响的和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已比较熟悉歌曲。

  物质准备:碰铃、铃鼓、圆舞板等、音乐《新年好》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欢快情绪。

  (1)幼儿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欢快,并用各种体态表达快乐的情绪。

  (2)教师伴奏,幼儿演唱,教师提示幼儿用饱满的精神、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节奏,学习表现三拍的节奏特点。

  (1)引导幼儿徒手练习节奏|×××|与|×0 0|,初步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放慢苏速度演唱歌曲,指导幼儿随乐拍手为歌曲徒手伴奏。

  ①第一遍:用|×××|节奏型。

  ②第二遍:用|×0 0|节奏型。

  (3)播放歌曲录音,指挥幼儿分两组边演唱边拍手为歌曲伴奏。

  3、幼儿持器演奏。

  (1)幼儿分两组练习演奏。幼儿持碰铃、铃鼓的一组演奏|×××|的节奏型。持圆舞板、木鱼的一组演奏|×0 0|节奏型。

  (2)引导幼儿持器完整的`为歌曲伴奏。

  (3)提示:幼儿最初持器演奏时可用齐奏的方式,第一遍用|×××|的节奏型。第二遍用|×0 0|节奏型。之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合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各种演奏的方案音响效果,尝试寻找最佳方案。

  4、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

  一组演唱,一组持器演奏。之后可进行交换。

  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投飞镖 见领域活动指导p25。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小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乐于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练习正确发音“嗡(蜜蜂)、汪、喵、呷、叽、呱”。

  3.通过肢体动作辅助发音,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重点、难点:

  1.游戏重点:大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叫声。

  2.游戏难点:正确发音,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小动物胸饰若干,小动物头饰6个。音乐《小司机》,方向盘1个。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动物叫声和小动物的典型动作,了解基本的坐汽车规则。

  游戏过程:

  1.第一次游戏。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跟你们一起玩个坐汽车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师:“老师来当小司机,小朋友们当乘客坐汽车。”

  播放《小司机》音乐,教师当小司机,小朋友们当乘客坐汽车。

  (2)《小司机》音乐暂停,师:“听,是什么声音?谁来坐车了?”(播放“嗡嗡嗡”的声音。)

  小蜜蜂(教师扮演)飞过来:“蜜蜂蜜蜂,嗡嗡嗡。”

  小司机(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跟小蜜蜂打招呼吧!蜜蜂蜜蜂,嗡嗡嗡。”

  小司机带领幼儿跟小蜜蜂打招呼并做动作,请小蜜蜂上车,司机继续开车,继续播放《小司机》音乐。

  (3)剩下的小动物同上方式坐车,小动物由大班幼儿扮演。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很有礼貌,有小动物上车你们都会跟小动物打招呼,但是,有的小朋友的声音有点小,没有做出小动物的动作。我们再请出这几个小动物出来,跟他们打招呼一下。

  2.第二次游戏。

  师:“小司机再请小朋友们玩《动物汽车》的游戏,请小朋友们扮演小动物,你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胸饰带上,站在动物站牌那里,等汽车过来。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声音,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什么动物才可以坐车。”

  小司机(教师)开车,播放《小司机》的音乐,小司机停到站牌时,音乐停止,小司机:“这是什么小动物呀?我们一起请它们上车,我们先打招呼一下吧!(如:蜜蜂蜜蜂,嗡嗡嗡。)”

  蜜蜂回应:“蜜蜂蜜蜂,嗡嗡嗡。” 剩下的小动物同上玩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表现得很棒,能够有礼貌的跟小动物打招呼并做动作。小司机请小动物们坐汽车回到班上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吧!

  游戏反思: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 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 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 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 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幼儿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 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绘画葡萄

  提问:画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幼儿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知道幼儿拿笔和用墨的方式。

  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结束:

  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