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拼贴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楼房,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楼房PPT课件、玩偶小熊。
2、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各种图形的蜡光纸若干。
3、胶水、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美丽的房子》含PPT课件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4、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让幼儿把作品贴在后面的墙上,展示幼儿的作品并邀请家长一起来欣赏,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水果头像
目的:
1、在已有各种水果绘画经验的基础上,能利用水果的各种形象、造型把它们拼接成水果头像。
2、大胆作画,感受绘画的乐趣,以及发挥想象。
准备:
1、各种水果的挂牌,水果妈妈的围兜一个,绘画材料人手一份。音乐磁带。
2、幼儿已有几种水果的绘画经验,且幼儿也认识了很多水果。
过程:
一、引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师做水果妈妈,幼儿做水果娃娃,大家随音乐跳到活动室,水果妈妈:娃娃们快坐下,听妈妈讲故事好不好呀。
故事:在一个水果王国,住着很多和你们一样可爱的水果娃娃,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这个水果王国被好吃懒做的老鼠知道了,他们就知道吃现成的。水果娃娃知道了一开始也好害怕,不过它们动动小脑筋想到了好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呀?
(教师边说边进行绘画示范)菠萝娃娃做了脑袋,草莓娃娃做的眼睛,香蕉娃娃做的鼻子,樱桃娃娃做的嘴巴,橘子娃娃好可爱,用一瓤一瓤的橘子做了耳朵,哎一个头像出来了,再说那老鼠还想攻占水果王国呢,一看见有人呀,吓得一溜烟就跑掉了。
教师:那妈妈现在要考考我的水果娃娃了,你会用什么水果来拼头像呢?(教师可引导幼儿想说说脑袋用什么水果比较好,还可以提示注意颜色的搭配,并且还可以用水果切开的漂亮图案,如西瓜,橘子等。最后将孩子的设计再总结一下。)
二、幼儿创作
教师:妈妈发现你们好棒哦,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妈妈真为你们骄傲,那我们把它赶快画下来吧,在创作前妈妈还有几个建议,可要听好了,一是画脑袋的水果一定要大一点,二是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不要都选一种颜色的水果,最后就是想想你们的水果头像是不是还可以打扮得很漂亮哦。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展示作品
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在一次作品“展示会”中,一个孩子忘记拿作品来就哭了,他跟我说:妈妈忘记帮我拿来了。《纲要》五大领域中提到:幼儿要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爱父母,尊长辈。但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很多,一手包办的事情非常普遍,造成孩子观念,定位和能力发展都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为了给孩子奠定一个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基石。我就融合了社会、语言、健康、艺术几大领域开展了综合性主题课程教育活动——《陪伴我成长的家人》这节课
活动目标:
认知——情感——能力——技能这几方面来进行的。
1、认知方面:知道自己的成长都有家人陪伴,家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2、情感方面:培养对家人的热爱、感谢之情。
3、技能方面: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能力方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
重点难点
重点:我把认知活动设为重点
难点:培养对家人的热爱、感谢之情,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为难点。
活动准备
(一)活动前的准备:
1、《亲亲我的宝贝》FLASH相册。
2、“爱的故事”图片
(二)活动中的准备:
1.轻音乐,碟机,配班老师。
2.“幸福遐想”回执单。
活动过程
课件展示——情景创设交流——游戏活动——创作作品——活动延伸
一)、展示课件:《亲亲我的宝贝》视频相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相册中的人就是陪伴我成长的家人。
二)情景创设、交流:(放轻音乐)引导幼儿观看“爱的故事”图片,说说自己和家人“爱的故事”。为突破目标的认知活动做准备。
1、教师以提问半句,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的形式去了解家人对自己的付出
在爸爸的搀扶下, 幼儿:(出示图片)我们开始学走路,
在妈妈的怀抱里, 我们看图听故事,
天冷了, 奶奶给我们做衣服
2、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故事(个别孩子),让孩子知道家人陪伴我们成长付出了很多。
三)游戏活动:《大风吹》让孩子进一步知道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多,自己对家人的回馈少。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人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1、知道爸爸的生日的人? (或妈妈、爷爷、奶奶?)
2、家人(爸爸或妈妈)给你送礼物? (你给家人送礼物?)
3、爷爷(或奶奶)送你去幼儿园? (你陪家人散步)
4、家人给你做好吃的? (有没有把好吃的分给家人吃 )
四)长卷画《我最爱的家人》
描绘我和家人的幸福蓝图,为情感认知做准备的。发展孩子美的表现能力。
五)、活动延伸:
1、长卷画展示
2、幸福遐想回执单
让孩子拿回家和家人完成,通过这样的遐想,让孩子明白如果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那么父母就可以少为我们操心,这也是爱父母的一种表现,从而达到孩子生活能力的建构。
幸福遐想表格:如果我能独立完成作业,那么爸爸就
如果我能自己梳头发, 那么妈妈就
如果我能 … … , 那么XX就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下来,我感触很深,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够理想的方面。
优点:
1、孩子在情感和认知上也有了一些变化:课后的第二天来园很多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变乖了,能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有些爱依赖家人的孩子自己开始学习收拾自己的东西。
2、教法的多样化: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游戏体验法等学习方法。
3、能做到学中玩,玩中学,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课件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图片展示法,启发提问法,观察法,游戏法,归纳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孩子通过直观的课件,交流,提问,游戏、从而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学,学乐。
不足:
在突破重点、难点的时候,时间稍微长了点;部分孩子因为都没为家人做些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家人,所以没能很好和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故事,个别孩子因为此还减低了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传递中欣赏绘本故事优美、动人的情节画面。
2、愿意表述故事中句式“XX妈妈摇啊摇,XX睡着了。”
3、轻松享受母爱的温馨与甘甜。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摇篮曲。
1、教师出示摇篮与娃娃“宝宝们,我们轻轻地、温柔地来给小娃娃唱摇篮曲,好吗?”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看,是谁在摇篮里呀?小猴的摇篮挂在哪里呀?
2、谁会来摇小猴的摇篮,哄小猴睡觉呢?
3、猜猜看,还有哪个小动物也喜欢在摇篮里睡觉呢?
4、小狗的摇篮挂在哪里呀?谁会来摇小狗的摇篮,哄小狗睡觉呢?
5、听,是谁在叫呀?小猫的摇篮挂在哪里呀?
6、、谁会来摇小猫的摇篮,哄小猫睡觉呢?
7、小袋鼠的摇篮在哪里呀?谁知道呀?
8、宝宝你的摇篮在哪里呢?
(三)完整欣赏绘本。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有趣。
2.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创编歌曲。
3.体会创编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歌词的一些卡片。
2.头饰:红太狼一个,灰太狼数个;头巾数条。
3.道具:纸花,红太狼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灰太狼求婚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当亲友团吧!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一段。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夸我红太狼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文标志)
2.男女对唱和集体唱,加深印象。
3.教师询问幼儿唱歌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
教师:你们在唱歌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哪一句?(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指导)这首歌曲名字叫做《掀起你的盖头来》。
4.幼儿集体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幼儿创编歌曲。
1.幼儿互相讨论并自由创编歌曲。
教师:亲友团来想想红太狼的脸袋还有什么地方美丽呢?(脸袋,嘴巴,鼻子,皇冠。)
2.根据图谱创编歌曲。
教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地方,我们来试着唱进歌曲里吧!
3.集体学唱创编好的歌曲。
教师:嘿嘿,到底人多力量大呀!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最后红太郎答应了。)
(四)听音乐进行律动,结束离场。
教师:哈哈,我的求婚成功拉!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吧!!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表演并且演唱。
区域活动:在区角内提供舞台,让幼儿自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浓淡墨的使用,并用线条造型,正确表现出人物面部的结构关系以及发型、面部表情等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鼓励幼儿大胆而自由地创造。
3、加深平等、和谐的师升关系。
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各位老师的各种表情,丰富幼儿的创作内容;记号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面部特征,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2、教师介绍绘画材料、工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黑白线条的画法。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1)、认真观察教师的面部特征,从感兴趣的部位画起。
(2)、用笔大胆肯定。
(3)、可以按自己的画面需要随意使用黑白线条。
(4)、鼓励胆小的幼儿将画像画大。
4、欣赏与评价作品。
从服装、头发上评价画的是哪位老师。
活动延伸:
1、可在游戏区内为画像自制镜框,进行装饰,再将它当做礼物送给老师。
2、可开展照相馆游戏,为顾客照相,画出特别的画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