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贴磁式儿歌图谱,唐老鸭演员。
2、健身操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他是谁?”(教师故作神秘状)
唐:“嘎嘎嘎,小朋友们好啊!”
师“呦,是唐老鸭啊。唐老鸭,很久没见,你怎么长的这么胖啊?瞧瞧你这个大肚子。
唐:“嘿嘿,自从我住进迪斯尼,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显示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师:“唐老鸭,这样可不好,肥胖有很多坏处呢?你不相信就问问小朋友们,谁快来告诉唐老鸭肥胖有哪些坏处?”(幼儿讲述变胖了以后的各种不利之处,也可询问几个肥胖型幼儿,让他们谈谈切身体会。)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不错,唐老鸭,肥胖还会导致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还影响外型美观呢!
唐:“我原来身材多好啊,呜",可现在……我可怎么办啊?
师:“别着急,别着急,小朋友可以帮你想办法!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帮助唐老鸭减肥吧。“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肥呢?”(幼儿讲述各种减肥的方法,教师注意要引导幼儿认识到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减肥)。
(二)做健身操,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能用动作表演,用语言表述。
师:“刚才小朋友的提议不错,老师觉得跳健身操是又方便又简单的方法,现在我们就和唐老鸭一起来跳健身操,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跳完以后,你要告诉大家你刚才用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做了什么动作。”
跳完健身操提问:我们刚才做的健身操运用了身体上很多的部位,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吗?它可以做什么动作?要求幼儿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并用动作表演一下,教师可帮助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说一遍。(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每当幼儿说出的部位的名称,教师则在黑板上贴上该部位的图片。没有说到的,教师一一进行补充,并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儿歌。
师:儿歌图谱制作好了,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和唐老鸭一起来看着图谱听老师朗诵这首健身儿歌。
(四)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二次。
1、我们老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看着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2、唐老鸭:“这首图谱儿歌太棒了,我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再来跳一次,你们愿意吗?”
师:“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这首儿歌,好吗?”(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可再增加一遍)
(五)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提问:我们刚才跳了健身操,你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对,出了很多的汗,这些汗水能把我们身体里的毒素清除干净呢。所以,不光是胖的人需要运动,瘦的人也要多运动,这样才能让体格更健壮,当然,运动也不能过量,运动过后要及时的喝水,多吃蔬菜,合理饮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师:“小朋友你们猜,唐老鸭今天和我们一起跳了健身操,还学会了健身儿歌,你们说如果它坚持运动,减肥会成功吗?那我们一起鼓励鼓励它,说:你会成功的'。”
唐:“谢谢小朋友们,我要赶紧回到迪斯尼告诉它的其它肥胖朋友们,只有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不过我还想和你们跳最后一次健身操。”
师;“好,那我们就邀请客人老师跟小朋友还有唐老鸭一起跳健身操。”
儿歌:大家来运动颈部转一转,肩膀耸一耸;手肘抬一抬,手臂来伸展;手腕摇一摇,腰部扭一扭;臀部撅一撅,膝盖弯一弯;小腿踢一踢,脚踝转一转;脚趾动一动,来个大跳跃。大家来运动,身体更健康!
反思:
本次活动讲了“唐老鸭减肥”这样一个故事。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唐老鸭减肥前胖胖的样子,减肥时卖力地运动,减肥后变苗条了,摆出优美的动作这样几个环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
通过唐老鸭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唐老鸭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筑路工作的劳动,感受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明朗、有力的,表现工人紧张劳动和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
2、感知歌曲前后节奏,重点学习×·×××节奏型,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大路歌》录像带,各种节奏图和沙盘。
2、三幅反映劳动的图画,分别是:打桩、拉船、拉石滚。
活动建议:
1、听音乐进场。
2、复习歌曲“嗨唷嗬”,要求精神饱满、有力度。
3、欣赏《大路歌》,看图了解节奏。
(1)看打桩图用声音打桩:×·×
(2)看拉船图用声音学拉船×·××
(3)看拉石滚压路图用声音学×·××××·×××
(4)欣赏第一遍:提问:这首歌曲讲了什么事情?听了觉得怎么样?
(5)欣赏第二遍,同时欣赏录像。提问:这首歌哪些节奏和节奏图上是一样的?
(6)第三遍欣赏:玩“听听找找”的游戏,让小朋友听节奏找节奏图卡。
(7)欣赏第四遍:请能力强的幼儿用动作表演,其他幼儿伴唱。
(8)欣赏第五遍:全班幼儿表演,强调幼儿按节奏表演。
4、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小星星》。
5、随音乐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缓和优美。
重点难点:
理解歌词含义,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1、带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晒一晒太阳,观察周围景色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来临。
2、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谈春天。
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倾听。
2、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拍手打击节奏说歌词。
三、听歌曲。
1、教师放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形式为歌曲拍节奏。
如:①强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强拍拍手,弱拍拍头;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并逆时针转身强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体幼儿将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强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边小朋友的左手;幼儿每听一遍歌曲,就换一种排击方式,在拍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幼儿跟唱。几遍之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首歌曲。
四、唱起来。
1、教师弹琴,请幼儿齐唱歌曲。
2、变换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组合唱、加入打击乐演唱。
大班教案 篇4
获得预期目标:
1、在活动中,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听懂说话的意思,养成静听的习惯。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3、了解雪会融化的特性,感受雪给大自然代来的变化,感受奇特的想象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材料准备:
教学录音带,教学挂图,雪人头饰
环境创设:在区域活动室内贴上雪花
活动过程:
1、幼儿围坐在老师旁边,师生进行互动谈话: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教学挂图———雪人,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圆圆胖胖的小矮人叫什么名字?它长得什么样?它住在哪里?
3、播放教学录音带,请幼儿倾听故事——<<雪人的梦>>,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回答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雪人是什么样?它住在哪里?
(2)故事中的雪人做了一个什么梦?在梦里它到哪里去了?
(3)后来发生了什么事?雪人为什么会融化?
4、鼓励幼儿大胆用连贯的语言回答,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给幼儿讲解雪会融化的特性、
5、请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结束:让幼儿戴上雪人头饰,根据故事的内容,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创编:如果我是雪人,我会做什么梦呢?
活动反思:
冬天是令人难忘的,更是值得去体验的。我们通过带领孩子们观察、体验、探索和尝试,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冬天的特征,人们在冬天的生活以及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天天坚持育锻炼,天天早睡早起),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等。回顾整个活动,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教师在选择教材、运用教材时,一定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孩子的兴趣点来选取、整合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欲望和愿望倾向,以各种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运动兴趣向高层次、长久性和稳定性发展。
二、我们在和孩子一起进行活动时,能体验到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成果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逐渐发现自身的差距,及时补充有关主题的一些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让我们也了解了许多知识。同时挖掘家长资源进行助教活动,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到部分活动中来和幼儿一起进行搜集资料,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从网上、书上查找,让他们多渠道了解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的冬天与北方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三、活动中由于我们的主要精力是在观察孩子,及时回应和支持孩子的探究活动,忽视了现场的记录,有时提出的问题还比较封闭,在记录时也只留下了自己认为较正确的部分。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我们的思想中还潜在着控制活动的意识。在我们以后的主题活动中,应该尊重幼儿。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秋季到了,班上时不时有孩子带来各种水果与同伴分享。一次,朱沂卿带来一把“小伞”,说是在饭店里吃水果时拿到的,还说那盆水果很漂亮,不少孩子听了纷纷附和,都认为把水果拼起来十分好看。于是,便有了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水果拼盘的念头。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制作小拼盘,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2、欣赏水果拼盘的艺术美,体验做水果拼盘的愉悦情绪,感受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制作好的水果拼盘若干盘(供幼儿赏用)
人手一份:盘子一个记录卡够线笔水彩笔
洗净的水果若干:桔子葡萄金桔小番茄
视频转换仪
钢琴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水果拼盘,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李心依的爸爸给我们中(1)班送来了一份特别的
礼物,一起去侃侃吧!(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孩子们自由结伴欣赏。(放钢琴曲)
2、集中展开讨论、
老师:你看了这些水果拼盘,觉得怎么样?
幼儿A:很好看!
幼儿B:李心依的爸爸真能干!
老师:你最喜欢哪盘拼盘?为什么?(利用视评议介绍)
幼儿A:我最喜欢这盘。因为它用了许多水果,颜色很好看!
幼儿B:我觉得这盘水果很漂亮,因为它看上去象太阳,又有点像一朵美丽的花。
幼儿C:我喜欢吃葡萄,所以我喜欢这盘有葡萄的水果拼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