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案
关于幼儿园安全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城市与我们的生活是跟贴近的,城市中会有很多东西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比如:房子、车子、马路、街道、广告等。 “生活中的标志”这个小主题由此展开了。 我让孩子们收集标志,但我发现,其实,标志的涉及面很广,种类也很多,有禁令标志、有警示标志、还有指示表示等,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些方面的标志远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而我们给予幼儿的学习内容是要幼儿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来源于幼儿生活、有学习价值的标志,孩子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最终要运用到幼儿生活中,回归于幼儿的生活。其实孩子们在幼儿园也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情况,比如:上厕所时、上下楼梯时有些孩子会出现奔跑、推拉等现象,于是,就设计了“安全小卫士”这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一些安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为幼儿园设计安全标志。
2、知道标志在人们安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已有一些了解
物质准备:录象,场地小图片,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标志:让孩子们通过找标志、说标志,明确标志的特征
1, 哪些是标志,为什么?这些标志表示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提供各种照片,图片和标志)
2, (出示一个预设的标志,画了一个小朋友在楼梯上奔跑,再画上一条斜线的标志):这是在什么地方啊,小朋友在干什么啊,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标志就是要提醒我们在上下楼梯时不要奔跑)
3, 小结;标志就是要让人明白在什么地方不能做什么事情或者是可以做什么事情。
二, 设计标志:(把握设计标志的重点和难点)
(看录象,找录象里危险的地方)
1,这些地方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2,在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发生危险?
3,这些地方需不需要标志?为什么?
4, 小结:你设计出来的标志是要帮助别人一看就能明白它表示什么意思;有的时候,同一个地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标志;有的时候,同一个标志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三, 画标志:(巩固幼儿对标志的认识)
1, 我们为刚才找到的危险地方设计一些标志(提供一些简单的图片,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剪剪贴贴或者再添画一些内容就能完成一个标志了;同时提供蜡笔、记号笔等材料供幼儿自己画画设计标志。)
2, 分享与交流
3, 小结:安全标志就是要让别人看的懂的、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标记
四,延伸活动:
贴标志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变成大山
两个手指两个手指,变成剪刀
三个手指三个手指,变成水母
四个手指四个手指,变成胡须
五个手指五个手指,变成海鸥,飞走了。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在放鞭炮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放烟花爆竹如果被炸伤应该做怎样的紧急处理。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被炸伤后做的紧急处理。
难点:学习放烟花爆竹的正确姿势。
活动过程:
1、导入语:
放课件放烟花爆竹及看图片。并提问:他们在做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
2、进入主题:
a、说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b、自救办法记心上:
放鞭炮是很危险的事情,小朋友不要独自放鞭炮。一旦不小心被鞭炮炸伤,要学会用正确的办法自救。幼儿用书P47。
c、安全预防很重要: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4
有些东西不能咬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1、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2、情报模拟。
教师手拿铅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铅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3、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4、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服装上美丽、新异的纽扣常常会吸引他们。有时衣服上的纽扣会松脱,由于纽扣的“小”与“巧”,特别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自觉地会把小纽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无意中吞下,其焉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初步的积极自我保护意识正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孩子小有些习惯不好改,讲解时要注意不能把没有习惯吃异物的孩子由于好奇反而激起他的兴趣。
2、在告知孩子小东西不能吞吃后,还要孩子充分感受异物在肚子里难受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校医到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 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让校医讲解有关知识。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4、 游戏:模仿生活中简单的场景——————1。小朋友在玩游戏时,扣子忽然掉了,应该怎么办呢?(捡起开交给老师)。 2。 有的小朋友也爱漂亮,妈妈给买的漂亮的小珠子镯子,断了,好多漂亮的小珠子,问:能不能吃呀?(不能,应该放在书包里回家给妈妈或交给老师让老师帮忙交给妈妈)
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师生配合也很好。讲解了吞吃小扣子的危害之后,只延伸了光滑的看似漂亮的东西的危害,没有延伸像小钉子这样带尖的小东西的害处,那是危险的。应该延伸到更多的有危险的小东西,是这堂课内容更丰富,教育面更广。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喜欢的方式排解自己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
2.能辨别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和危险行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
活动准备
1.故事《一个人在家》录音及图片;《有人来敲门》图片。
2.布置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克服一个人在家时的恐惧心理
——故事里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害怕吗?他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心情怎么样?还害怕吗?
——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你会害怕吗?害怕时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害怕?
——小结:一个人在家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搭积木,就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慢慢地就没那么害怕了。
观察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听了故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了解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
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了解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那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出示图片)有人来敲门时应该怎么办?
——小结:独自在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源插座、不爬窗台和阳台;当有人来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楚是谁,陌生人敲门时千万别开门。
观察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知道一个人在家时的基本安全事项。
三、模拟情境游戏:独自在家不害怕
游戏玩法:两人结伴,一人当爸爸一人当宝宝,“爸爸”上班去了,留“宝宝”一个人在家,“宝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爸爸”回家,教师扮演陌生人随机敲宝宝的门。
观察指导要点: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再次了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排解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并知道一人在家时怎样保护好自己。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7
藏在楼梯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楼梯的安全常识。做到上下楼梯时靠右走,不钻栏杆、不着急、不拥挤、不乱跑,预防危险的发生。
2、养成上下楼梯耐心、谦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视频及课件幼儿安全用书、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回到小朋友们从电视上看到的上下楼梯不文明的行为。
二、楼梯里面有危险利用课间讲述安全故事
(一)第一天
1、放学的时间到了,看看冲动驼怎么下楼梯的
帮助幼儿理解并学说:冲动驼在楼梯上横冲直撞。丰富词汇:横冲直撞
2、冲动驼这次又闯祸了。把淡定驼压在了身下。
看到被撞得鼻青脸肿的的淡定驼,冲动驼后悔了。
讨论:冲动驼怎样下楼,才安全(扶好扶手靠右慢慢走,不拥挤)。
(二)第二天
1、冲动驼在楼梯上慢慢地走着,看到一只小蜜蜂,它就去追赶结果不小心把头钻到了护栏中间,幸亏黑熊门卫力气大才救了他。
讨论:冲动驼怎样做才安全(扶好扶手靠右慢慢走,不能追赶)。
(三)发散性提问:小朋友应该怎么安全上下楼梯?
1、上下楼梯时,万一不小心发生危险,应该怎么办?
老师小结:上下楼梯时不着急,不拥挤、不乱跑、不钻栏杆,要扶好扶手靠右慢慢走。养成上下楼梯耐心、谦让的好习惯。
2、上下楼梯时,万一不小心发生危险,应该怎么办?
告诉幼儿:要大声呼救。
三、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总结安全小儿歌:上楼梯下楼梯,右侧行走要牢记。扶好扶手慢慢走,不乱跑来不拥挤。互相谦让好习惯,安全行走我第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