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寓言故事

幼儿寓言故事

发布于:2021-12-11 12:38:32 作者:

幼儿寓言故事(通用15篇)

幼儿寓言故事1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下来。小熊还没有回家,熊妈妈有些着急,她漫山遍野地呼喊着寻找小熊。

幼儿寓言故事(通用15篇)

  “小熊,你在哪里——”

  “小熊,天快黑了,快回家——”

  ……

  此刻,小熊正在一棵苹果树下,仰头望着树上的一个“小绒球”出神。这是个棕灰色的“小绒球”,有蹲着的野兔一般大。小熊以为,这个“小绒球”可能是人类的孩子不小心扔到树上去的,既然是人类的孩子喜欢的东西,当然是好东西了。所以,小熊想等“小绒球”掉下来,他好带回家去玩。可是,他等了很久“小绒球”也没有掉下来。

  为了得到“小绒球”,小熊用了好几种办法:

  他先抱着树用力撼动了几下,希望把“小绒球”摇晃下来,可毕竟小熊的力气太小了,苹果树一动都没有动。

  他又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想用石头把“小绒球”打下来,可还是因为力气小,扔起的石头根本够不到“小绒球”。

  他又捡来一根树枝,希望能把“小绒球”戳下来,可是,一举起长长的树枝,小熊就站不稳,等他站稳了把树枝举起来时,又发现树枝根本够不着“小绒球”。

  “怎么办呢?”

  就在小熊望着树上的“小绒球”无计可施的时候,妈妈的喊声传到了他的耳中。

  “妈妈,我在这里——”

  小熊大声回应着妈妈。

  熊妈妈循着小熊的声音很快便找到了小熊。

幼儿寓言故事2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幼儿寓言故事3

  十辈穷致富

  十辈穷的祖祖辈辈都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那真是:上无遮阳之瓦,下无立足之地。穷到他这一辈,已穷了十辈,因此人们称他为“十辈穷”。

  有一天,十辈穷突发奇想:我为什么这么穷,而且祖祖辈辈都这样穷呢?上天太不公平了,我要到西天去问佛祖,请佛祖给个说法。他准备好行李就匆匆出发了。刚出家门,就遇上同村的员外,员外问:“十辈穷,你为何如此匆忙,要到哪里去?”十辈穷如实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员外说:“你见到佛祖,帮我问一件事,我有个女儿现已18岁了,仍不说话,不知何故。”十辈穷答应了员外的请求。不一会儿,又遇上土地菩萨,土地菩萨也请十辈穷帮忙问一件事:“我在这里保佑一方平安,为何就是无人烧香敬拜?”十辈穷照样答应了。

  十辈穷继续前进。渴了,就喝几口山泉;饿了,就吃几口干粮;累了,就在树下躺一会儿。树上的乌鸦见十辈穷如此模样,关切地和他搭话聊天,十辈穷讲出了自己的心思,乌鸦听后十分支持十辈穷的行动,并请十辈穷帮自己问一个问题:“我在这里下了一窝蛋,为什么就是孵不出小乌鸦?”十辈穷也答应了乌鸦的请求。

  十辈穷又走了很久很久。一天来到一条河边,望着茫茫无际的河面,无一人影,也没有渡河工具,他想:这下过不去了,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了。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从河对面游过来一只乌龟。乌龟看出了十辈穷的心思,对十辈穷讲:“你如果答应我一个请求,我就驮你过河。”十辈穷说:“莫说一个请求,就是十个,只要你驮我过河,我都答应。”乌龟说:“我在这里驮人过河,修行了上万年,为何成不了仙,请帮忙问一问佛祖。”十辈穷记住了乌龟的请求。

  十辈穷过河后又走了很久很久,历经春夏秋冬,饱受风霜雨雪,任何艰难险阻都没动摇过他的信心和决心。一天,十辈穷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往前赶,突然一个白胡子老汉从天而降,挡住了十辈穷的去路,说:“我就是佛祖,你有什么事就问吧。”十辈穷见到佛祖,喜出望外,心绪难平,一时不知从哪里问起。因为要问的事情太多了,他想,如果员外的事不问,回去一定遭到员外的欺负;如果土地菩萨的事不问,他将不会保佑自己;如果乌鸦的事不问,乌鸦也不会放过自己;如果乌龟的事不问,他将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自私心终于被战胜。十辈穷把他们的事一一询问,并把佛祖的回答逐一记在心里。正要问自己的事情时,佛祖突然消失了。

  十辈穷灰心丧气往回走,来到河边,十辈穷告诉乌龟:佛祖说你的头上有一颗夜明珠(传说一种能复制金银财宝、油米钱粮的稀罕之物),取掉后就能成仙了。乌龟说,那就请你帮我取掉吧!

  十辈穷来到大树底下,告诉乌鸦:把窝里的灵芝草剪掉后就可以孵出小乌鸦了。乌鸦说,那就请你帮我剪掉吧!

  十辈穷来到土地菩萨前,告诉土地菩萨,佛祖讲了,你左边一缸金,右边一缸银,挖走后就有人来烧香了。土地菩萨说,那就请你帮我挖走吧!

  十辈穷怀揣夜明珠、灵芝草,提着金银,回到家乡。刚走到村口,员外的女儿在阁楼上大声喊道:“十辈穷回来了,十辈穷回来了!”员外听到喊声从房里出来,问十辈穷,我的事问了吗?十辈穷讲,问了,佛祖说你的女儿见了她的男人就说话了。员外想,我女儿刚才见的不就是你吗?于是决定把女儿嫁给十辈穷。

  从此,十辈穷娶了员外的女儿,用金银购置了田地、家产,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幼儿寓言故事4

  有两个城里的小孩结伴去丛林里玩。在丛林里,他们迷了路。幸好,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家客栈。天黑了下来,他们只好在这个客栈过夜。

  半夜里,他们听到隔壁房间传出一阵动静。两人心中好奇,于是竖起耳朵,屏气偷听。他们清楚地听到了一个男人的讲话。

  “也许明天一早要准备一大锅开水,因为我打算将这两个从城里来的小家伙宰了。”

  两个城里的小孩听了顿时毛骨悚然。

  “天呀,”他们心中暗暗叫苦,“这个客栈是家黑店!”

  于是,他们决定逃跑,他们从窗户跳了出去进了院子,结果却发现院子的门是锁着的,他们商定先在院子里的猪圈里躲过这个可怕的晚上。天蒙蒙亮,客栈老板朝猪圈走了过来,推开猪圈的门,晃了晃手中的杀猪刀,大声喊道:“出来,你们两个小家伙!你们的末日到了!”

  两个小孩哭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乞求老板不要杀了他们。客栈老板露出惊讶之色,显然他没有想到会在猪圈里见到这两个孩子。他问他们为什么会把他当成杀人越货的黑店老板。两个小孩哭泣着答道:“昨晚我们听到你在隔壁房间说要宰了我们两个。”

  老板听了哈哈大笑:“你们两个傻孩子!我不是在说你们,而是说那两头小猪,它们是我几天前从城里买来的。”

  误解和疑虑,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苦恼。然而,一个人只要有偷听别人谈话的习惯或喜欢道听途说的习惯,就免不了会因误解而心生不必要的疑虑。

幼儿寓言故事5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桃花都张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来时,它便大骂大叫:

  “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同时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其他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的凋谢了,没有结果。

  寓意: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幼儿寓言故事6

  花瓶里的纸花与笔筒中毛笔同时被主人摆放在案桌上。

  纸花无不得意地对毛笔炫耀着:“你看我长得多娇艳,不会褪色也不会凋谢,谁见了都对我赞不绝口;可你却逊色多了,虽然你有幸和我摆放在一起,待遇却千差万别——你看见谁来欣赏过你的尊容?”

  “我的确貌不惊人,但我有我的价值,”毛笔毫不介意地坦然回答:“主人可以用我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也可以用我绘出万代流传的画卷;而你呢?除了一时好看而哗众取宠外,又有什么别的用途呢?”

  纸花一时语塞了。

幼儿寓言故事7

  “小熊,你在这里干什么,这么晚了也不回家!”

  “妈妈你看——”

  小熊指着树上的“小绒球”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熊妈妈仰头看了看树上的“小绒球”,然后说:“孩子,那不是什么‘小绒球’,那是夜猴!”

  “哦!”小熊若有所思地说,“就是那种喜欢吃树叶的猴子吗?”

  熊妈妈说:“不是‘叶猴’,是‘夜猴’!”

  小熊说:“那不还是一样的吗?”

  熊妈妈说:“不是树叶的‘叶’,是夜晚的‘夜’!”

  “喂!我说树下的,吵吵什么呢?什么树叶的‘叶’,夜晚的‘夜’的,吵得人想睡个懒觉都不成!”

  一阵“唧唧啧啧”的声音从树上传来,打断了熊妈妈的话。

  小熊问:“妈妈,是谁在说话?”

  熊妈妈说:“是夜猴在说话,他嫌我们打扰他休息了!”

  仰头看去,刚才那棕灰色的“小绒球”不见了,在“小绒球”待过的地方,出现了一只跟小狝猴一般大的猴子,这只猴子的眼睛大大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只大眼猫呢。

  小熊说:“天还没黑呢,他怎么这么早就睡觉了?”

  熊妈妈说:“他不是这么早就睡觉了,他是已经睡了一天了!”

  “哦,我知道了!”小猴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夜猴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所以他才叫夜猴的!”

  “是的!”熊妈妈说,“我么不打扰夜猴休息了,走,我们回家去!”

  “小夜猴,我要回家了!”

  小熊对着树上的夜猴打过招呼,跟着妈妈走向回家的路。

幼儿寓言故事8

  一只蚂蚁受它的同胞们推举,当了司库。一年过去,该公布帐目了。无奈,它拿出了几张纸。

  费用惊人;开支几乎吞噬了全部国库。蚂蚁中的一些爱国之士对此十分不满,批评激烈。

  司库答道,“你们似乎是有权利这样做的。但这是国家机密!我可以起誓,所有的费用都花在国家需要的地方了!”

  第二年依旧是如此的巨额开支,依旧是不清不倍的帐目,同样的抱怨,同样的借口。第三年出现了巨大赤字。支出大于收入。蚂蚁们失去了耐心。

  它们之中有个曾出过远门,并在一个财政部长家里呆过很久的蚂蚁提议进行调查,打开国库,它们发现,所有国家财产已被盗光。请比较法国和英国的经济历史吧!

幼儿寓言故事9

  艾子有打猎的癖好。养了一条猎犬,很能抓兔子。艾子每次出猎,必定牵狗跟着他。凡是猎得了兔子,

  必定剖出兔子的心肝给它,它的食物没有不足够的。所以凡是抓到一只兔子,那狗必定摇着尾巴看着艾子,自觉得意而等待它的食物。

  一天出猎,碰上那天兔子少而狗已经很饿了。望见草丛中两只兔子跃出,鹰飞过来袭击兔子。兔子狡猾,闪躲翻滚之时狗也已经赶到,狗失误咬中了他的鹰,鹰死了;兔子已经脱逃了。艾子慌忙拿了死去的鹰在手里看,正处在叹息和愤恨之中,那狗还像以前一样地摇着尾巴自觉得意,看着艾子等待食物。艾子于是看着它骂道:“这蠢狗还以为我说它对哩!”

  寓意:人难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不认识错误,反而当作功劳,那就不能容忍了。

幼儿寓言故事10

  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园艺师,在村子里有一座修剪打理得挺不错的园子,花园有一块地,四周种的一圈灌木成了篱笆。园子里蘑菇和莴苣长得很好,虽然西班牙茉莉种得不多,但百里香却是不计其数,姑娘们的生日有足够的鲜花可供赠送。哪知道一只野兔竟搅乱了平静幸福的生活。于是园艺师找镇上的官员报告:“这该死的东西不分昼夜地糟蹋植物,连陷井、石块、棍子都奈它不何,我觉得它一定有魔法在身。”

  “有妖法?那我倒要去领教领教。”镇官接着又说:“假如它真有魔法,不管用什么手段,我的猎狗米洛都能一把抓住的。

  放心吧,朋友,我敢保证。”

  “您几时过来?”

  “别延误了,就从明儿开始吧。”事情就此说妥了。镇官带着一彪人马来了。“这么着吧,我们先吃饭。”他说,“你家里有子鸡吗?嗨!屋里的姑娘快过来让老爷瞧瞧,你们什么时候为她置办嫁妆?找姑爷了吗?”边说边让姑娘挨着他坐下套近乎。“朋友,这可是要大操大办一番啊。”说着拿起姑娘的手,托着胳膊,撩起姑娘的头巾直打量。姑娘客气地抽回手,站了起来,作园艺师的父亲也看出了镇官的轻浮嘴脸。这个时候,全家人都在忙着给客人下厨烧菜。

  “你的火腿已熟了,看样子味道一定不错。”

  “老爷,这是为您特地做的。”

  “真的吗?”镇官说,“我倒是很想尝尝。”于是这一伙人马放开肚皮大嚼了一顿。

  老爷在园艺师家里俨然像主人般发号施令,肆行无忌,酒壮色胆竟对姑娘动起手脚来。饱餐之余,这些人磨拳擦掌,号角震天,闹得园艺师头皮发麻。可怜的菜园被他们踩得不像样子,莴苣和韭葱没剩一根,连今后做汤也成问题。野兔藏在大白菜下的地洞里,这些人追捕驱赶,使它从一个缺口,就是镇官为了骑兵方便强行在篱笆上开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跑了出去。园艺师叹息道:“老爷的本事真是让人服了!”这伙人恐怕而短短一小时内所造成的损失,要远远超过当地所有野兔在近百年造成的损失。

  弱小之国,要靠自己解决内部的争端,求助于大国实在失策,不要让他们插手你们间的纷争,也不要让他们踏上你的国土。

幼儿寓言故事11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了一片肉。乌鸦叼着肉站在窝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这时候,狐狸看见了乌鸦嘴里的肉,很想抢过来。它笑着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不做声。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乌鸦有些开心了。最后,狐狸说:“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呱…”她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叼起肉,美美地吃了一顿。

  狐狸和乌鸦的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认准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相信。

幼儿寓言故事12

  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顶上,立着一座高高的宝塔。他太高了,几乎够到了天上的云彩。

  他身边的树木花草都很羡慕他的高大和雄伟,可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头顶上的云彩那么高,也没有云彩那么自由自在。

  还有,云彩整天在宝塔的头顶上转来转去,这让宝塔很不高兴。他做梦都想着自己有一天高过云彩,站在云头之上,那该有多威风。宝塔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让自己变高。

  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一个借舟行船的好办法——他想要是脚下的大山升高了,自己不也就水涨船高了吗?他请求大山伯伯把他抬高。

  大山劝他说你已经够高了,何必非要再高?要知道天外有天,你高还有更高的!云彩也劝他不要再高了,这样很危险。可宝塔一再请求,大山只好答应了。

  大山用力将身子拱起再拱起,抬高再抬高。渐渐地,大山越来越高,宝塔也越来越高。最后,宝塔终于顶到了云彩。

  现在周围在没有比宝塔更高的了。可宝塔还不满足,他要比云彩站得还高。他请求大山再长高些,可大山实在撑不住了。

  云彩再次劝宝塔别再高了,那不是你应该到的高度。宝塔不搭理,一再催促大山高些再高些。大山很无奈,再次拱起了身子。

  突然,“轰通”一声巨响,大山倒了。宝塔也倒了,变成一大堆瓦砾散乱在草丛里。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宝塔这样的人。一门心思想着超过别人,忘记了那句欲望无止境,过优则不及的老话,到头来只落个可悲的下场。

  撰写幼儿寓言故事素材2:母狮和母熊

  狮妈妈的孩子被一个猎人给捉走了,不幸的它愤怒咆啸,整个丛林中的动物都吓得战战兢兢。夜又黑又静,在这里,妖魔仿佛都在施展各种法术。狮妈妈的一声声哭嚎,使得每一只动物都不能够安然入睡。最后母熊实在忍不住了,开口对它说:“我的好大妈吔,我只想问问你,那些所有到了您口里去的孩子,它们难道就没有爹妈,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它们有啊!”

  “假如如此的话,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死去后,也没谁的爹娘为儿子的死闹得大家头昏脑胀。既然这么多的母亲都能忍气吞声,狮妈妈你就不能少哭闹一点吗?”

  “哦?我惨遭如此不幸,要我完全不作声?我失去我的儿子后,我的晚年将会是多么的痛苦和孤独啊!”

  “请你告诉我,谁让你遭受如此之不幸啊?”

  “唉呀!这是仇视我的命运女神故意与我作对。”

  我们经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人啊人,这些话都是特意说给你们听的,我们总是听到些迭迭不休的唠叨,逆境中人总是固执地认为是神在这里与自己过不去。假如他们回忆一下特洛伊的王后赫居柏的悲惨遭遇,他们就会感谢众神对我们的特别关照了。

幼儿寓言故事13

  猎狗和狮子的寓言

  一条猎狗在矮树林里探索着往前走的时候,他看见远处一头狮子在他前面走着。这猎狗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狮子,但他习惯于追逐和捕捉其他动物。他以为狮子虽然比大部分动物要大,但也是一样容易捕捉的。

  刚开始时,他小心翼翼地蹑手蹑脚地跟着狮子。当他靠近狮子时,他胆子更大了,公开地跟着他了,接着他又开始小跑了。狮子突然停住时,他几乎要扑向狮子了。狮子意识到有人跟踪他,他懒洋洋地回过头来看看谁敢在后面跟着他。

  “我现在追上你了!”猎狗想,准备扑上去了。

  狮子看着猎狗的眼睛,然后张开嘴,吼叫起来。

  这次是猎狗停了下来,他就地停住了。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大的声响,他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牙。他跳了起来,但不是他想要的样子。他转过身子,他的心砰砰乱跳,夹着尾巴朝反方向跑了。

幼儿寓言故事14

  獐鹿之辨

  北宋时,有个名人,他既是诗人又是当时的丞相。他就是王安石。他有一个儿子叫王雾,从小就很聪明。在王雾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一笼关起,放在客厅里。

  王雾从来没见过这两种动物,感到很新鲜,整个一个上午都在客厅里玩。客人见他玩得很起劲,就开玩笑地对王雾说:“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来考考你怎么样?”王雾说:“先生请讲。”客人说:“我问你,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王雾看了半天,明明不懂,但却振振有词地回答道:“这还不简单?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寓言启示: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避重就轻,巧妙回答。

幼儿寓言故事15

  一家四五个兄弟,都是高官,每隔5天休假的日子,他们同来相聚的时候,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瞧他们的服饰打扮,多么华丽,连马嚼子和缰绳都有黄金装饰,光灿灿地,漂亮极了!接着说:井边有一株桃树,桃树旁一边有一株李树。害虫来咬桃树的根,李树虽然没有遭到虫害,却也替桃树着急、难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同情互爱、以身相代,而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净的呢!

  这是一首暗寓讽刺的诗。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往往因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兄弟之间,表面上虚伪应付,暗底里彼此嫉妒,设若一人有难,其余的人不但不肯相助,还要幸灾乐祸,或者乘机打击。这首诗,就是讽刺这类“兄弟”的,说他们不如树木。

  “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就是由这首诗而来。但是,我们运用这句成语的时候,只用它来比喻“代替”、“顶替”。例如以甲代乙、以此代彼的意思,同什么兄弟手足之情完全无关。《聊斋志异胭脂》中说:“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僵李代桃”,意同“李代桃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儿童故事   寓言故事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