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精品】美术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激发学生做手工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尝试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参加教学活动,从体验各种造型媒材中引发美术兴趣,感受创作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湘版美术教案
2、尝试包扎糖果。
教学准备:
各种糖纸,不同包装的糖果,小片白纸
颜料笔,废纸团或小橡皮,固体胶(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察学具。(同桌相互检查,核对是否带齐东西)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讲老师小时侯发生的故事:小时侯的最大的乐趣就是集多种花花绿绿的糖纸,洗干净以后,夹在书里,漂亮极了!还可以当书签呢1
2、展示作品范例:现在,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漂亮的糖纸了。揭示课题。
3、欣赏教材p3
4、学生尝试涂色——反馈——涂色应由浅到深。
5、学生尝试包扎糖果。
6、学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圆柱体、球形、椭圆、圆、锥形等十几种形态各异的糖果。
7、让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物的情景,6人一组经营糖果铺,一组售货,余下6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以锻炼学生大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8、小结:
就快到教师节了,小朋友们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们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辛勤的老师们。这一举措,可以激起了孩子们再创作的欲望。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想象、造型、创造和合作能力。
2、在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验你的特性
2、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小工具的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简单工具、课 件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陶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入:
三、新授:
1、导入:
欣赏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
(1)这些器物的造型让你想到了什么?
(2)你知道他们使用什么做的吗?
(3)哪个造型让你觉得非常有趣?
(4)古代的先人们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2、新授:
教师讲授示捏你泥方法。
揉、捏、搓、按、擀 ……
3、探究:
利用自己带来的工具,看看你有什么创新的使用方法。
4、欣赏书上作品
你喜欢哪一个? 他给你什么启迪? 如果让你做,你打算做个什么?小组讨论
尝试用这些方捏成高矮胖瘦不同的形体。
学生实践,发言 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作业。
小结
a)作业展评: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同学讲讲你的创作思路。
b)课后延伸:除了泥巴,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雕塑作品呢?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小纸箱、纸盒、彩色卡纸、绒布、剪刀、双面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VCD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放录像、让学生欣赏各种家居室内布置、欣赏各种家具的造型美。播放娃娃家的布置录像,激发学生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床、沙发、橱柜)如何摆放家具?
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板式结构的橱,先用卡纸或木纹纸把盒子包装起来,注意六面体的包装,用双面胶把四面贴好,再把上下两面贴牢,然后装饰橱门、全身镜、把手。
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4、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设计制作一至两件或两人合作一件家具,由一人设计家具的摆设。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三、作业展示:
每组选一人做解说,介绍本小组家居特色,其它小组成员互评、欣赏。
四、课后拓展:
每人做一个玩偶或做一个头饰,再制作其他分角色表演娃娃家游戏,增进同学之间交流。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尝试表现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重、难点:
表现出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水果实物
2、幼儿的做画用具
活动流程:
导入主题——观察讨论——简单示范——幼儿表现——作品展示
活动指导:
一、导入主题
1、(出示范例)师:上次杨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苹果、香蕉、生梨……)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杨老师买了什么水果。
(苹果、草莓、西瓜)
二、观察讨论
1、 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感知前后重叠关系。
2、 师: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苹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简单示范
1、 师:这么好看的水果我们给它拍张照好不好?
2、 教师出示范图
3、 师:老师拍的照片好看吗?你们想不想给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师是怎么帮水果拍照的好吗?
4、 师:草莓在最前面我们先帮草莓拍好不好?(师先画草莓)
5、 师:我们再给哪个水果拍呀?(苹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苹果的
全部吗?(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就不拍了从这边开始拍,到这里应该怎么样呢?(跳过去)
6、 师:我们拍完了苹果,最后给谁拍呀?(西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吗?(被苹果草莓遮住了)对那我们和苹果一样从这里开始拍,到这里怎么样呀?(跳过去)
7、 师:我们拍照拍完了吗?(没有)还要干吗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气那么冷,水果宝宝也要穿衣服。你们先给他们拍照再象杨老师一样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样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红、绿色……)苹果宝宝说了颜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宝宝也说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吗?(不好看)恩一会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给水果宝宝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儿表现
1、 幼儿做画,老师观察并指导
五、作品展示
1、 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赠送作品
师: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给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好吗?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
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
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
(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自己带来的瓶子
提问:瓶子有几个部分组成?说说你的瓶子都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奇特的瓶子
提问:你更喜欢哪组瓶子?为什么?它与普通的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3)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
二、探究学习
1、分析从雕塑形象转变的瓶子
(1)欣赏《秦韵》
提问:这一组瓶子让你想到了什么?
它和兵马俑又有什么不同?
(2)出示雕塑《国王与王后》及其造型瓶
提问:你觉得这个瓶子的设计如何?妙在哪里?
(3):观察联想
2、自由讨论
(1)出示三个瓶子
(2)提问: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什么?
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3、欣赏
(1)学生作品
(2)走进大自然,寻找灵感
三、设计制作
1、分组讨论:
想要设计什么样的瓶子?打算怎么做?
2、作业要求:分组合作,用泥设计制作一个由自然物得到启发的有创意的瓶子
四、交流展示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小兜肚既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服侍,又是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时尚饰品,在设计和创作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以前多以蝴蝶、莲花等为图案,现在以京剧脸谱、抽象画、写意画为主,造型新颖,独特。不仅把以往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特征融于其中,又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标新立异。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兜肚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不同风格的美,在尝试制作中创造美。
学生分析: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本课以游戏的形式开始教学,让孩子随意的剪、拼、相互组合、贴出图案,使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对发展孩子的形象记忆,联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并在孩子们兴趣正浓时欣赏美的兜肚外形、图案,感知兜肚是稍加修饰、创新剪贴即成。
设计思路:本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小兜肚的设计知识、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安全教育可以说是老生常谈,老师用“送礼物”的形式提起,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引起学生的注意。紧接着让学生放手剪制图形,轻松的心态放飞了学生的思想,经老师的巧妙点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跃入眼帘,不知不觉中一种意念在学生的心中滋生:美好的生活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勇于创造的手,这时教师联系舞蹈中的服装引入小兜肚的制作,学生兴趣浓厚。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投入。吸引学生制作小兜肚,是从欣赏作品开始的。学生欣赏的作品不仅有书上的,还有教师创作的。从一幅幅有意境的画面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这项民间艺术的乡土气息,而且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特意出示了各异的兜肚外形,在开放环境中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
三、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制作。
制作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彩纸,随意折剪,无形中学习设计、剪制知识。教师在学生中间仔细看、细心观察,巧妙点拨,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机展示,学生在互相启迪中不断创新。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探索、创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并把自己心爱的作品展示到实物投影上及黑板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在实践中学会 兜肚的设计知识、剪贴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练习颜色相互搭配的技能。
3、情感领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设计组合能力及色彩的搭配。
教法选择:
尝试探究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具准备:
大屏幕投影、实物展台、彩纸、剪刀、胶棒
课前准备: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方桌前,每人一袋各色彩纸,一把剪刀,一个胶棒。
课前谈话:
教师手拿创可贴问:这是什么?这节课谁想用?如果想用现在老师就送给你。(学生开始一楞,继而都笑着摇了摇头)我问:怎么不要?你们笑什么?
生:我们上课时都会注意安全,不会让手受伤的。
师:老师也这样认为。相信谁都不会得到老师的这个礼物。
评:课前师生间诙谐幽默的谈话,在笑声中学生不仅恍然大悟体会到课上剪制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放松了情绪,愉快地进入到学习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 师:告诉老师,你们以前谁用彩纸剪过小物象,好剪吗?
生1:好剪,我剪过蝴蝶、小鸟、还有飞机。
师:啊!我知道了,你剪的物象都会飞。
生2:不好剪,姥姥教我了半天我才学会一种图案。
师:是吗?那我们今天就不学剪图案,随便剪,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好吗?
评: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一)自由选择彩纸,随意折剪,无形中学习设计、剪制知识。
评: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仔细看、细心观察。
1、师:诶?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人人都是小巧手,你们已经剪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了,快点找一找,再给大家讲讲吧!
生1:我剪出了一条美丽的鱼
生2:我的像刚出生的小鸡
生3:赵雯剪了个能吃的大红螃蟹。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眼睛已经不是普通的眼睛了,看到自己任意折剪的彩纸竟然看出了这么多小形象,真棒!你们都学会剪图案了,如果同学们能相互合作把剩下的碎彩纸与刚才的形象在组合,添加一些细节那就更形象了,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设计、剪制的第一步。
评:学生在获取如何构思的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在这种艺术训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思维的启迪。
2、 揭示课题:小兜肚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看录像,是我校舞蹈队表演的《种南瓜》
生1:老师这里有我表演。
生2:还有我!
生3:也有我。
师:是吗?那你们先来介绍当时穿的服饰好吗?
生:我们都穿着兜肚,扎着一个朝天辫。
生:兜兜上贴着个大南瓜。
师:那咱们快来看看(放录像),瞧!他们跳的多美呀!戴着绿色的.兜兜,知道吗?兜肚以前是妈妈们为自己的宝宝制作的,多是带刺绣图案的民间艺术品,色彩鲜艳夺目,特有乡土气息。现在又是大姐姐们的时尚了。
(三)欣赏分析书中及教师制作的作品
1、 分析兜肚的外型(欣赏书中作品)
师:你们说兜肚都有什么形状?
生1:菱形的。生2:梯形的。生3:椭圆形的。
2、 欣赏兜肚的装饰(欣赏教师制作的作品)
师:一轮明月悠闲地挂满天星斗的夜空……。
师:聪明的一休和我们一样已经 想好了兜肚的剪贴图案了……。
师: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
生1:南方。生2:海南岛。
师:这一幅可以利用你手中的边角料粘贴,你们谁都会做。
评: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完全融入其中、乐在其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尝试制作兜肚外型
师:刚才大家设计剪制的图案很漂亮,很有创意,老师相信你们兜肚的外型设计就更不是你们的对手了,开始你的创作吧,一定会成功。
学生尝试操作。
评:学生的剪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不成样子,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在创造,这就变机械地传授为自主地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此同时,怎样才能剪得更好更美?学生尝试探索中产生了迫切的认知需要,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引导发现
1、师:同学们都剪制了小兜肚的外型,孙老师也想试试,行吗?你们看看老师剪纸时的技巧,聪明的你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2、进行小兜肚外型剪纸的示范。操作过程如下:
在实物投影上用方形纸演示(方形纸折、剪)展示形状各异的兜肚外形。
方形纸 调角 对角折叠 剪去一角
评: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学生们饶有兴趣、聚精会神地观察;教师的提示,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步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剪兜肚形时采用的方法。
评:学生从操作中去归纳,总结,避免了直接教学方法的单调枯燥,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剪出你心目中最美的兜肚外形。
2、把已经剪好的图案贴在兜肚形内,注意大小适度,颜色搭配的要漂亮,鲜明。
3、胶要少用些以粘上为佳,这样的作品更活泼。
4、重点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评: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教学首先要做到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指导解疑时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同样能体验成功。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学生陆续把制作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了一件作品。
1、生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老师评价。
3、教师简单点评。
评:在这一环节中,精美的作品、恰当的评价,既让学生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努力方向,实现了评价的激励促进的功能。在美的旋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全课小结。
师: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生答略)自己动手做一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而且还会给生活带来一抹亮丽的风景!
评:美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中获得美的灵感,用学到的本领美化生活,是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课后总结:本课学生通过尝试、交流、欣赏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制作欲望,体验了手工制作剪、拼、贴的乐趣,有的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借鉴了一些表现方法,如:色快拼组法,还有色彩的选择搭配。而且全班同学积极地参加作品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