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有关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游戏是孩子们所钟爱的,同时也是孩子们的一个年龄特点,会玩才更会学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游戏中的一个新"产物"自然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对我而言这还是比较欠缺的,需要专业的引领,这次我观摩
了名师执教的音乐游戏《谁是灰太狼》感受颇多。
※对选材的思考
热点:一部《喜羊羊灰太狼》让孩子们着迷得不得了,几只小羊的可爱机智和的灰太狼不服输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谈起孩子们都能侃侃而谈每个细节,足见孩子们的关注度。
兴趣:执教老师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灰太狼"形象展开,非常受到孩子们的关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想参与的积极性。
思考:孩子们有了关注就有了经验,有了兴趣就有了参与性,老师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选材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关键。
※对过程的设计
●环环相扣
一环:双圈舞听听小羊是在参加化妆舞会还是在寻找灰太狼。教师采用了圆圈舞的形式,在圆圈上寻找舞伴集体跳。
二环:追组跑找找灰太狼,灰太狼在舞会上留下了脚印,找找谁是?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师提问……强调游戏的规则,找到灰太狼。
三环:木头人统一方向,绑带子,往绑带子手的方向跑,脚下是黑色圆点的为跑步者。灰太狼开始抓小羊了,根据音乐的强弱,转身后小羊们马上定住不动。
四环:完整游戏虽然是几个不相干的游戏执教老师能够利用音乐本身将几个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环环相扣的教学风格。
●层层递进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规律都是从易到难,执教老师的每个环节都是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原则。《谁是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可以说是由三个小游戏组成的一个大游戏,大游戏的整合势必离不开小游戏的推波助澜。
一层:情景导入参加舞会,以双圈舞的形式配上简单的拍手扭腰动作等熟悉音乐的旋律。
二层:据音游戏在了解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开始深层,采用木头人的形式进行音乐游戏。
三层:谁是灰太狼将最复杂的最难的放在了最后来完成,因为已经有了先前的经验了,所以最后一部分对于认真游戏的孩子来说并不算什么。
●乐在其中
乐思执教老师对于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得很周到,善于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随机接过孩子们抛过来的球再用相同的方式抛还给幼儿。教师能用自身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尤其是脸部德尔表情那份时而紧张时而夸张的神情感染着每个幼儿,加上肢体的动作让孩子们融入在"灰太狼"的情景中。
乐学执教老师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孩子们在游戏时的那份自在那份"心情"都张扬着快乐的气氛。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说指导下都能主动投入到游戏中,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真正做到了快乐学习,快乐游戏。
其乐无穷游戏分为三个小游戏和一个整合游戏,前前后后有10次左右,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的很多游戏也很有趣又好玩,但是真正让孩子做到尽情尽兴的还真是不多,而这位执教老师的设计环节的=巧妙,同样的时间内让孩子们有了充分的参与机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那份音乐游戏的其乐无穷。
※对我的感受
每个活动都会有其不足的地方,本活动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执教老师对整个游戏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其次是老师的机智,整个游戏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小朋友们游戏进行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很欣赏执教老师的那份从容那份尊重,将幼儿抛过来的难球进行点拨后又抛还给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
《谁是灰太狼》的音乐游戏很精彩,就如我的案例题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乐在其中!让我们受益匪浅。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和音乐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2、探索用表演动作和表情等来表现音乐。
3、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一个。
2、音乐文件。
3、狮子、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师:"小朋友们好,我姓杨,你们可以叫我杨老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先来听听看。"(播放乐曲)师:"音乐听完了,你们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雄壮、有力,轻快、活泼)师:"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你就会明白的。"(讲故事)
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师:"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里有谁?"(狮子、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师:"那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声音?"(号角、狮子的吼叫)"那小动物们听到狮子的吼声,心里是什么感觉?"(害怕)"可是当狮子说我今天我生日不吃大家时,动物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高兴)"谁来学学他们的样子?"(师语言提示害怕与高兴的样子)
三、结合故事,再听一次音乐。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狮子正准备过生日,那我们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狮王是如何出场,小动物们是如何给他庆祝的好不好。
四、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性质。
师:那音乐从头到尾都一样吗?(不一样)我们根据故事,把音乐分成几段来欣赏。
师:那这首音乐哪一段是狮王出来乐队欢迎他,哪一段是狮王大声吼叫,哪一段是小动物们围着狮王跳舞呢,请大家再完整地听一听,变听可以边用声音、动作表演。(教师语言提示)
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结束本次音乐活动。
教师戴上狮王头饰,请其他三位老师各带金丝猴、大象、小白兔头饰,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站到对应的老师后面,跟随音乐完整表演。
附:《狮王的生日》
在密密的森林里,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这一天,森林里格外热闹,原来森林之王狮子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
你们听!乐队吹响了号角,迎接狮王的到来。威武雄壮的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了过来,神气极了!它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叫着,吼声一声比一声响亮。听到第一声吼声,小动物们有点害怕。听到第二声吼声,小动物们很害怕。听到第三声吼叫声,小动物们害怕极了,吓得浑身发抖。狮王吼声震撼了整个森林。
狮王来到宝座前坐下,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兴,所以不吃你们了。不过,你们每人都给我表演一个节目。"小动物们听了,高兴极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祝狮王生日快乐:金丝猴抓耳挠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着长鼻子,跳起了可爱的大象舞;小白兔晃动着长长的耳朵,左跳跳右跳跳……看到节目这么精彩,狮王高兴极了,忍不住大吼了一声。这一吼可不得了,所以的小动物都吓得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再也不敢出来了。狮王只好扫兴地回家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名称:数蛤蟆(大班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
活动重点: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
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
活动准备: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出-主题"青蛙"。
2、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问话方式。
2、欣赏、示范、表演、比赛。
3、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
4、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结束部分: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节课。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根据动作的提示,尝试用两种方式唱歌。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生活中的'情景。
二、欣赏
1、师:我还会唱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呢!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提问:歌里的月亮婆婆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3、教师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再次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边听边用优美的动作来为乐曲打节奏。提问:刚才你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
三、幼儿完整的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听音乐旋律根据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说歌词。
2、引导幼儿整首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4、幼儿起身散点站位,听音乐做动作,表达小朋友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表演。练习数遍以后,在唱到停的地方要求幼儿摆一个好看的造。
在活动开始,我让孩子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感知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的意境,然后欣赏我朗诵歌曲,最后才是带孩子学唱歌曲。我还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表演,在停的同时让宝宝摆一个造型,停也就更好的掌握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ABC三段体的表现形式,乐于参与音乐游戏。
2、学会用XX XX ︱X O ︱和XX XX ︱XX XX︱︱X X︱X 0︱的节奏进行念白。
3、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体验自主游戏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
2、各种颜色的手圈若干,手鼓一只。
3、课前幼儿了解过水果沙拉的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热身:围绕XX XX ︱X O ︱的节奏进行问候游戏。
师:“小朋 友你 好!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回应。
二、游戏:《魔法大变身》
1、幼儿尝试用水果的名称进行念白。
提问:你 爱 吃 什 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回答)
2、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并游戏。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并示范。
① 重点练习“XX XX ︱XX XX︱︱X X︱X 0︱”的节奏型。
②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并示范玩法:跟着鼓的节奏,说两遍自己爱吃的水果,然后念出咒语(芝麻开门,芝麻开门,变变变!)最后用自己的身体创意水果的造型。
(2)幼儿集体游戏:《魔法大变身》。
三、音乐游戏:《水果沙拉》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及表现形式。
(1)初步欣赏音乐,熟悉音乐的ABC三段体曲式结构。
师:“你们变出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我来教你们做水果沙拉吧,仔细看好哦!”教师随音乐表演。
提问:我是怎么做水果沙拉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哼唱相应的段落,引导幼儿分辨音乐的曲式结构。
(2)再次欣赏音乐,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
提问:我按什么步骤来做水果沙拉的呢?
2、幼儿进行《水果沙拉》自主游戏。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手圈,讲解并示范游戏玩法。
①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颜色来选择手圈。
②游戏规则:放入自己爱吃的水果;再用力的搅拌它们;最后加上自己喜欢的调味料,一道美味可口的《水果沙拉》就做好啦。音乐结束变回水果造型。
③幼儿集体随音乐游戏。
(2)两人合作自主游戏。
师:一种水果做沙拉口味有些单一,我们邀请一个好朋友一起来做吧!
(3)多人合作自主游戏。
师:想让沙拉的味道更好吗,那我们多邀请一些朋友一起来做吧!
四、结束:幼儿有秩序的离开。
师:今天做了这么多水果沙拉,都有些累了。我们去休息一会!
【活动反思】
活动效果评析:通过“我会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动的开展,我班幼儿有了很大变化。家长反映幼儿吃饭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爱吃水果了。家长说这项活动帮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优势:
(1)、选材实际,来自于熟悉的生活环境;
(2)、通过看、说、尝、做、吃一系列参与活动环节,达到活动目标。
(3)、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
(4)、增长了一些生活知识。
不足之处:
(1)、活动衔接不连贯;
(2)、组织和设计活动时,留给孩子自由空间较小;
(3)、活动气氛差。
今后改进:考虑活动的衔接、氛围,幼儿活动时的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经验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 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 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
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
活动准备:
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
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
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
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
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
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
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
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
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
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
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
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
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
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
收乐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9
一、活动意图: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表面的。“下雨”的生成活动作为来源于幼儿自身生活。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二、活动目标:
1、感知复合节奏,用不同的两种节奏合唱。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经验、钢琴。
四、活动过程:
1、律动《木瓜恰恰恰》:音乐城里面藏了许多好听的音乐,一起看看。
2、发声练习:
××× —× × × —
下 雨 了 下 雨 了
3、节奏练习:
(1)大雨的节奏:
①你们看过下雨吗?它会发出什么声音?音乐城的雨会唱歌。播放《下大雨》课件一起听一听。
× ×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答答 滴滴滴 答答
②学习节奏,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大雨的歌唱声,即兴动作表演节奏型。
(2)小雨的节奏:
①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下小雨了》课件。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滴 答
②学习小雨的节奏,并小声、慢慢的唱出小雨的歌唱声,最后用身体动作感知节奏型。
(3)节奏游戏:大雨和小雨
把大雨和小雨的节奏连起拍,唱歌词。
①先唱大雨。②再唱小雨。
×× × × × × × × × × × × × × × ×× × ×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 × × × × × × ×
滴 答 滴 答 滴 答滴答
(4):复合演唱:
音乐城里有一个藏宝库,里面藏了许多的宝贝,但是去藏宝库要进三道大门,每扇门上都有一串密码,小朋友要用歌声把密码唱出来,唱对了,门就会打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