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
情感: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
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商讨活动的计划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
(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
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
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 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2)介绍自己的标志,说清楚标志的含义,告诉大家将标志设置在何处。
4、课后延伸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标志,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人们自觉使用标志情况令人甚忧;设置标志出现误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再次走到社会中开展一次“标志在行动”的活动,用我们手中笔,用我们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我们生动有趣的表演,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标志、使用标志。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活动简介:
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中国的美景。结合这一单元的课文,还有本学期要对学生进行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习惯的培养,设计了这堂课。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如搜集有关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故事、诗歌、景点介绍等。还可以通过绘画表现祖国的美。围绕“祖国美如画”,设计了“我当小导游、讲故事、祖国美如画、诗朗诵”等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地点:课室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资料的能力与习惯。
2、通过讲故事、朗诵、当小导游,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用普通话朗读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
活动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拥有5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亚洲东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无数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自豪。那我们的祖国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呢?这些名胜古迹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竟能吸引如潮般的游客呢?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交流
1、按照自己收集的资料,分成图片展示小组、小导游小组、讲故事小组、绘画小组、朗诵小组。
2、分小组交流。
三、汇报
每组推荐优秀者汇报。
1、图片展示小组:展示各地名胜古迹的图片。
2、小导游小组:根据展示的图片或自己喜爱的名胜古迹,向同学们介绍。带着同学们畅游祖国名胜古迹。
3、讲故事小组:讲述有关祖国名胜古迹的故事。
4、绘画小组:展示绘画作品―――祖国美如画。
5、朗诵小组:诗歌朗诵赞美祖国的名胜古迹。
6大合唱:祖国,我爱您!
四、总结
资料:长城
是谁的手掌,
拍出历史的回声?
断裂的生命线
在一次次占卜中延伸。
红,
是家乡的雅丹
干涸的烽燧含着腐木
只承载起一片想象。
就这样
与将军台遥望
像天个一方的恋人
守着不同的宿命
即使魂飞魄散,也要记住方位!
生命还在延伸
有些成为圣地,有些则被遗忘
人们从圣地来了,又去了
带走红叶,带走远山的云影,
带走扩散的雾霭
带走没有被物化的欲望
那些被遗忘的土墙
饱含春闺的幽怨文士的低思
渐渐沉入沙土
等待下一个时代。
那些被遗忘的土墙
饱含春闺的幽怨文士的低思
渐渐沉入沙土
等待下一个时代。
长城长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托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啊长城长
长城啊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
就在那/老百姓的心坎上
心坎上
祖国,你多么伟大啊!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56个民族,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而感到自豪。我们的祖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环境优美。你看,那美丽的三峡就越变越迷人了。
在长江三峡的下游有一座著名的神女峰,它真是美丽无比啊!那彩壁上雕刻的平棣、楷、行字,字体端庄、笔力雄健,石刻技艺精湛,可谓长江沿线的石碑奇珍。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1、饮食与健康活动由来: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生。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卫生、不合理、不科学的饮食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开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比较实用又非常有价值。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活动准备:
一、提出活动主题:
不管是胖还是瘦,都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你了解我们的饮食情况吗?我信的饮食是否科学?饮食是否均衡?我们的身体健康吗?哪些食物对我们的生长有好处?哪些食物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在班里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与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学想研究的主题与你的有一定联系,组成一个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师:
活动主题出不了,那还是第一步哟!要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确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对活动过程中主要研究什么,怎样活动、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相信你们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详的活动方案。小组在书上填写小组活动方案。
三、活动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3、编制调查表。4、关注身边肥胖或消瘦或体重正常的人员,确定调查对象。活动过程:一、交流、整理资料1、你找到了哪些有价值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吧!2、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你了解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二、调查与分析1、同学们,你平时的饮食卫生吗?有没有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有没有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你的饮食习惯科学吗?你周围的人呢?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次调查,了解一下你和周围人的饮食卫生。
2、分小组设计调查表。
3、学生调查。师: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们平时吃些什么呢?他们的胖与瘦和他们的饮食有关系吗?请你作一个小调查,现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活动地点:学校、家庭、小区。活动时间:一周。分散在平时。
4、调查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的?观察分析小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师介绍方法:《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5、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与分析,前后联系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三、实践活动针对学校菜肴的实际情况,结合有些同学偏食、厌食等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开展一次科学饮食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进行设计,以建议、提醒食堂工作人员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学生的均衡营养,提醒、教育身边的同学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身体。
1、分组讨论,动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或拟写一份倡议书。
2、收集整理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资料,下发给食堂工作人员。
3、在学校、家庭或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
四、拓展性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活动,比比哪组的设计棒!五、活动总结1、汇报与展示(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分析的结果,展示活动方案和活动资料,整理活动所得、改进之处。(2)班级汇报,互相学习,共同分享。(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议书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设计成果。2、收获与体会。通过参与本次主题活动,我们亲身体验到了资料收集、调查分析、设计宣传等活动,一定有许多收获与体会,把它们写下来吧!学生写“我的收获”并交流。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西瓜里面有很多的汁水,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取西瓜汁。
2.喜欢探索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小刀、盘子、勺子、调羹、榨汁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记录表(分为猜想和实验两部分)
【活动过程】
1.出示西瓜,以猜想活动引入活动。
师:昨天,我们从西瓜地里买回了许多西瓜,怎么吃法呢?
幼:切成一块一块吃。
切成两半,用调羹舀着吃。
榨西瓜汁吧。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取西瓜汁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幼:用调羹舀出西瓜肉,用筷子插插插。
用调羹压压压。
用榨汁机。
倒点水,使劲搅拌。
用手挤。……
请幼儿在记录表上把自己的设想和方法记录下来。
2.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到实验中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验证设想。
师:每个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试过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记录下来。
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同时询问幼儿的操作方式,帮助幼儿用比较准确的动词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和方法。
让幼儿用正确的动词来表述自己的操作。
最后幼儿发现,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为西瓜的瓤比较松,西瓜的汁水比较多,所以,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数孩子都用了三种以上的工具进行了操作实验。
在操作中,孩子们还有了自己个性化的发现,昕宏发现,用不锈钢调羹取汁比用瓷做的调羹取汁方便、省力多了;丁丁在一开始取汁时,是先把瓜籽取出来,但后来觉得太麻烦了,他就干脆拿出工具来捣西瓜汁,最后,他把西瓜汁倒入另外一只杯子中,发现西瓜籽都留在杯底了;史淋尹想出了用手挤的办法,我让他把手洗干净进行尝试,结果他发现这个办法是最快的。
4.一起品尝西瓜汁,并且把西瓜汁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综合实践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2、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鼓励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哪里。
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评出优胜一组,给予表扬。
立交桥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二、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让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价。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准备工作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
活动过程
1.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看谁的提议好!
(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
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
(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
2.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
(投影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
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
(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
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
(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
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
②教师巡视指导。
③投影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3.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
(投影出示两种贺词。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
(学生观察讨论)
(2)学生试说。
教师节快到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学生说说。
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
(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
②交流讨论。
·读一读。贺词写好了,谁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贺词,教师相机指导)
·改一改。请大家按照刚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力求写的通顺,优美!
(学生交换贺词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写一写。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这是送给老师的贺卡,字可要写的漂亮哦!
·投影出示两张式样新颖、贺词优美的好贺卡,表扬激励。
4.学写信封。
(1)导入: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呢?
(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邮政编码的书写。
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
第三步:贴邮票。
(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5.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我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
(学生齐说:好!)
综合实践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综合实践教案 篇8
教学重点:气垫船的原理及组成,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学会识图并能按图纸施工。懂得对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电动机与支架的固定,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础上怎样加大强度?如何提高制作质量。
教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分析气垫船运行原理(可以结合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楚)
①利用船底与地面间形成高压气垫,使模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
用力学规律解释:在其运行时,是由专门的螺旋桨使气船内形成高速气流并喷向地面,当气流接触地面或水面后,同时会受到水面或地面的向上推力,此推力通过气流柱作用到运载器上,将其托起,托起的高度取决于运载器的结构、重量和气船的压力。
②前进依靠尾部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
气垫船航行是根据什么原理?
二、讨论探究:材料及结构分析:塑料制成,轻巧美观
设计一个气垫船模型,互相交流。
①气垫袋:(塑料袋,只开一面口),袋口的密封是关键。鼓起后减小了摩擦力。
②内芯:(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薄、轻。)并密封气垫袋
③船底:轻,砂纸打毛,船底周边与气垫粘牢
④船身:割下的材料都要用,因此划线、下料时要准确无误。
⑤进气舱:进气舱上盖:要密封。
⑥电动机支架:加工得与电动机吻合,粘得稳固,否则易摇晃松动,最好用大块泡塑割成。双面胶的强度不够,溶剂型的胶水(百得胶、万能胶)不能用,热熔胶也不能用,可用白胶。
⑦船舵:要安装得平直。为使气垫船能笔直运行,而不至于团团转,形状类似于飞机的尾翼,用来控制气垫船的航向。
⑧电动机:131直流微型电机。
⑨导线:漆包线的注意事项同前。
⑩电池盒(纸筒):三至四节,用铅画纸卷起来。
找一找选择怎样的制作材料较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船体的强度?需要哪些工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飞起来?轻、牢固。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船体的强度?如何做得整洁、美观,造型好?
三、制作方法及步骤(发材料,边教边做)
制作过程
1、气垫袋:按图2—21将250×180塑料袋的一面中间切去一块,大小为100×70,气垫袋一面中间开口时,不要损坏另一面。
2、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将原材料为230×160的吹塑纸按图的尺寸,把中间部分用刀片切去,装入气垫袋内,并将塑料袋口用胶带纸密封,使其不漏气。密封方法:把袋口下面一层塑料膜粘在胶带纸上,再将胶带纸对折,粘住袋口上面一层塑料膜,并剪去胶带纸两端比袋长出的部分。
3、船底:取190×120吹塑纸一张,按图尺寸切去画有斜线部分。在虚线内(图中虚线到边的距离是10毫米)粘上船身4,吹塑纸与泡塑板粘合的表面,要在上胶水前用砂纸打毛,提高粘接牢度。船底周边全部用胶带纸粘在气垫中央,要求不漏气。
第二课时
4、船身:取220×100×6泡塑板一块。按图所示,切下170×100×6做船身4,它的中间部分切下做电动机支架,余下部分做进气舱侧壁6,按图中尺寸一分为二,由于切下各块泡塑板都要利用,切割时要格外细心。
5、进气舱:由侧壁、上盖、电动机支架粘合而成。
6、电动机支架:取115×66×6泡塑板,将它加工成三块;a.65×22×6,b.55×22×6,c.35×22×6,其中b再一切为二,每块的一端面砂成一个斜面,c也切成两段,每块的一端面也砂成一个斜面,b、c的斜面与电动机粘合,如图所示。
各片泡塑板在粘合前要用砂纸磨平,粘合后不能有缝隙。由于胶水干化时间较长,可分步粘合;先将电动机支加a、b、c粘好,再粘上两片侧壁6和上盖7,等胶水干后,再将它粘在船身和船底上。
7、船舵:取130×70×4吹塑纸。按图所示制成船舵两块,将它们垂直粘在船身和船底上(见总装图)。
8、电动机:待进气舱与船身粘牢后,在电动机支架上装上电动机,并在支架上方用胶带纸将电动机与支架粘牢固定,再在轴上安装螺旋桨9。在接通电源时,从正面观察螺旋奖的旋转方向必须是顺时针方向,气流向右,否则需将导线与电动机的两个接头位置调换。
9、导线:取两根长400毫米、直径0.2毫米的漆包线绕合在一起,导线一端的两个头与电动机接线片分别接牢,另一端两个头分别与电池盒上的电极接触片连接。注意:漆包线和电动机、接触片的连接部分要用砂纸将表面漆层砂去。
10、电池盒:用铅画纸(或其他较厚的纸)卷成一圆筒,内径比5号电池略大,用胶水粘好,一头封口,用刀片切一条狭缝,将电极接触片B插入其中,从另一头装入5号电池三节。接触片A弯成如下图所示,作电源开头,在与导线连接后再用胶带纸将接触片固定在纸筒上。
四、试航
将气垫船模型放在干燥、光洁的地面上,接通电源,你的船模向前快速行驶了吗?
想一想制作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比一比将你制作的气垫船模型与同学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
由学生讲述制作要领,交流体会,作品评价。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课堂里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探索。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制作对学生进行设计学习和评价指导。在具体的作品制作中要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工具。
采用探索式学习,使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态度,通过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并由此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表扬有创见的、制作有特色的,制作精细的,表扬注意卫生、注意安全的,表扬节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