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3-10 14:30:20 作者: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以棕榈叶为载体,根据以往经验进行丰富的想象与发明,形成作品。

  2、发展发明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棕榈叶(大、小)若干、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认识资料

  1、看!桌上有什么?

  2、讲讲棕榈叶像什么?

  3、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二、教师简单讲解

  1、每个小朋友可以自身选择整片叶子或散片叶子,可以编织,可以与橡皮泥组合,做出一种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比一比谁的手最灵巧,谁做的东西最漂亮。

  2、提出要求

  小朋友在制作时注意平安,别用树叶戳旁边的小朋友,动作要快,做好的可以放在展览台上。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介绍作品,进行讲评

  1、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展览台上自身的作品,引导其他幼儿。

  2、请幼儿把自身的作品介绍给幼儿园里其他的老师,没完成作品的幼儿可以继续。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环保)

  1、师幼合作用废旧报纸卷成纸棒作成小树苗。

  2、场地布置如图,终点放两个废旧蛋糕盒。。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带幼儿到户外场地。随着老师的节奏跟着老师活动身体各部位:

  头部运动、手臂运动、腰部运动、脚部运动、关节运动。

  2、我们要去做运送小树苗的小勇士了,先去观察一下地形吧。

  跟着老师环场地慢跑两圈。

  二、游戏:运送小树苗1、出示"小树苗",讲解游戏的规则。

  游戏开始,每队排头幼儿沿规定路线跑,途径小树苗的地方,捡起一棵小树苗,继续跑,将小树苗送到终点的基地。按原路返回,拍第二名队员的手,排至对队尾。

  第二名队员出发,依次进行。先将小树苗送完的一队获胜。

  2、和个别幼儿一起示范游戏一遍。

  3、请个别幼儿游戏一次。

  4、幼儿集体游戏,进行竞赛。

  5、可视幼儿体力及兴趣再游戏一次。

  三、放松运动。将小树苗送回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工具,把花生从米中取出来,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尝试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大盆6个、小筐、夹子、漏勺、托盘、花生、小米等物每人一份。记录图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烧饭的阿婆不小心把花生和大米混在了一起,她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助她把花生和大米分开”,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

  (2)出示各种工具,与幼儿共同认识工具以及简单的功用。 (夹子、小筐、漏勺 )

  二、猜想预测:请小朋友猜猜看,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

  问题探讨: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

  三、幼儿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

  (1)、幼儿自选工具,把花生分拣到托盘里。(停止时,要求幼儿把工具放回原处整齐)

  (2)、幼儿分别来讲讲用工具分花生和小米的情况。

  (二)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仔细想一想哪种工具你还没试过,请再换种工具试试。

  (2)记录再次实验用的工具(看看这是第几次,在哪个格子里记录)

  (3)观察记录结果,哪种工具分得又快又干净?记录在表格中。

  四、讨论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用小筐分花生和小米又快又干净,为什么小筐能分得那么快?”

  幼儿观察小筐并与其他的几种工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小筐有眼,可以把小米漏下去,把花生留在筐里,所以分得又快又干净;漏勺也有眼,但眼儿太小,小米漏不下去,所以不能把花生和小米分开;夹子能分开,但是一次只能夹一个,太慢了。所以说,哟内蒙古小筐分花生和大米最快最干净。

  小朋友,走!咱们把分好的花生和大米给阿婆送去,并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她,让她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有办法了。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危险的东西不要动

  设计意图:

  在《我找到的危险》活动中,孩子找到了许多危险,观察到幼儿的兴趣很浓,于是我同孩子一起生成了这样一节教学活动。让孩子通过歌曲创编的形式加深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34|5—|5432|1—||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大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增加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2、了解一些安全小知识。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这些天下了厚厚的雪,路很滑,在雪天我们小朋友都要注意哪些事情,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雪天的安全措施。

  二、教师小结

  1.首先在雪天,要认真走好每一步,最好选择雪较厚的地方行走,注意地面状况,尤其避免踩在较薄较平的雪片或冰面上,严禁打滑。

  2、其次是上放学回家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行走或滑冰。

  3、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着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4、户外游戏时,可以玩打雪仗,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学脸上、头上砸。以免伤到眼睛和头部。

  5、上下台阶时也要注意,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伤。

  6、在玩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隐患,如摔伤,划伤,砸伤。

  小朋友们,安全来自时刻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冰天雪地,请大家小心翼翼,保护自己!

  三、结束部分

  那我们的爸爸妈妈在雪天气骑自行车开车时怎样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寒冷的冬天来了,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的同时,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的雪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一次雪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有关雪天安全知识,增强了幼儿在雪天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进行练习加减,学做小博士。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