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大象和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感受和体验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大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学玩音乐游戏。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幼儿能随图谱,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玩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完整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创编动作。
二、基本部分
2、听音乐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1)、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身体动作。
(2)、听音乐 用动作把这个故事表演一遍。
3、出示图谱,教师指图,幼儿看图谱表演完整的身体动作。
(1)、出示图谱,明确图谱上的角色。
(2)、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4、分角色表演。
(1)、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2)、幼儿分角色表演。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表演故事走出活动室。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大胆的尝试表现,更进一步感受大象和小蚊子这两种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
教学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大象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开心,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有两种含义:
(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
2、掌握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画有三只小猴,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玻璃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直尺。
2、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投影片出示2个桃子图,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小猴吃了1个桃,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现在有几个桃?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0”来表示。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0”表示起点
投影仪出示直尺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直尺上有0、1、2、3、4、5、……)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小,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师:“0”象什么?(鸡蛋、鸭蛋……)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出优缺点。
五: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我还学会了“0”的写法……)
六、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分组
活动,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二、教学准备:
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蚕、螳螂等。
三、教学过程:
1、什么是昆虫(出示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它们中那些是昆虫?”“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2、讲述《昆虫运动会》,使孩子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
1昆虫运动会“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注意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昆虫运动会会歌》: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猪、小熊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二、创设第一个情景:四件衣服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三、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四、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五、幼儿操作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活动反思:
1、此次活动的内容还需要创新,提高难度。在找相同中,要提升活动的梯次性,要有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要挖掘新的内容,填充活动,使活动变得有创新性。
2、在“住新房”的设计中有问题,每张纸有三间房子,可是小动物却需要住四间,虽然老师发现这一问题,给每个幼儿增添一间房子,仍有幼儿不愿意让小动物住进去,给幼儿找相同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3、教师知道使用浆糊是一个困难,但是担心使用双面胶更难,担心使用胶圈的一次性,在此次活动中没有将幼儿的粘贴问题解决。
4、在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的思路不灵活,认为:找相同的记录要人手一份。其实,分局小小班的特点完全可以采取集体形式的记录,让小动物住进房子。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提高对认数活动的兴趣.
2、认识数字”10”,理解其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卡.
2、一组一个箩子,箩子里有各种玩具.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复习数字1―9.
二、认识数字10.
1、运用CAI课件教学,让幼儿观察课件,知道图上是直么季节.
2、观察CAI课件,逐一给背景图添上小鸟、小蝴蝶、小花、小蝌蚪,并让幼儿知道小鸟、小蝴蝶、小蝌蚪的数量 是10.
三、组成
1、观察CAI课件,让幼儿知道数字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哪一个数字在前面,哪一个数字在后面.
2、实物操作
①、幼儿分组游戏,请幼儿在小箩子里找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总数要是10个,并对幼儿奖励(笑脸)请幼儿说出奖
励(笑脸)的总数是(10).
②、请幼儿找找自己身上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小手指、小脚趾)
③、请幼儿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四、师生共同操作
1、CAI课件操作练习.2、小结:数量是10的小动物就可以飞上天去,不是10的数不能飞上天去.
五、书本作业
请幼儿和教师共同操作幼儿用书.
六、活动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人手1份皮球,体操圈;
2.指偶1个。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鸭拍皮球”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拍皮球的游戏,好吗?你们做皮球,我来拍。”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
(1).幼儿独自玩皮球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要送礼物给你们了,这是什么呀?”
师:“你们会玩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谁来说一下。”(幼儿练习)
师:“还可以怎么玩呢?谁来说?”
幼儿练习抛接球,夹球走,接球。
(2).两个人合作玩球
师:“刚才我们是自己在玩皮球,现在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好吗?”
师:“请你们先试一试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玩?”
幼儿练习滚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师:“我们变成小火车吧!”
(3).借助器械玩皮球
师:玩的有点累了,我们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皮球)
师:谁来试一试,体操圈和皮球可以怎么玩游戏呢?
1名幼儿示范,其余幼儿练习。
3.结束活动“开火车”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多,我也来想一个好办法。我们来开火车吧。请你们把皮球放在体操圈里,我们绕着走。”
师:“呜……火车到站了。”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 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 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 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的传说及相关习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孩子兴趣浓,热情高涨。
2、这节课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幼儿与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孩子亲自参与了活动。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从这次活动整个开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时也得到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觉得爷爷奶奶及孩子他们知道的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4、此次活动,自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还需要我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
5、从这节课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让我在开展同样的活动,我会采取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参与,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小百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幼儿园教案 篇8
一、引入
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帮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东西呢?
2、原来小白兔还需要这么多的家具,还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灯这么多的东西。我们的家里有没有这些东西呢?
3、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呢?它们需要什么?
4、原来这些都是电器,只有电才能让它们动起来。他们是电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器。
二、 找电器
1、出示电的标志(宝宝们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这是什么标志?这是电的标志)2、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用电的电器呢?
3、我们一起找找哪里有电器,找到之后把这个电的标志贴在它上面吧。
4、共同进行游戏。
5、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们有没有找对教室里各种各样的电器。
6、和幼儿一起检查。
三、 危险的电
1、电也是十分危险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2、那我们平时有哪些动作不能做?(引导幼儿讲出不能去玩电器,不能去碰电插头的道理。)
3、幼儿了解触电的危险。
4、共同进行讨论除了电还有什么是危险的。
幼儿园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并且渴望与同伴、成人进行分享。本次活动以“六一快乐分享会"”为主线,通过才艺分享、玩具分享、美食分享等环节,引导幼儿学会主动、大胆、自信地跟家人、同伴分享自己的本领和礼物,鼓励幼儿通过互助、交往、展示等方式,传递、分享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在分享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在与家长、同伴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美食,乐于分享美食。
2.愿意与家人一起在众人面前展现オ艺,感受大胆表现的喜悦心情。
3.能用恰当、友好的方式交换礼物,理解朋友之间要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几种制作简单美食所需的食材(如果汁、沙拉、水果拼盘等),幼儿自带喜欢的玩具2-3个,“幼儿学习材料”一一《快乐总动员》。
2.幼儿提前准备好要展示的才艺,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商讨、制订“分享会计划。
活动建议:
一、组织オ艺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亲子庆六一的快乐。
1.请幼儿与家长展示オ艺,鼓励幼儿大胆展示并介绍自己的オ艺。 提示幼儿学当文明小观众,用掌声、微笑等对“小演员”进行鼓励。
2.师幼和家长一起演唱《六一唱起来》,再次感受节日的欢乐
二、组织玩具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与朋友一起庆六一的快乐。
1.组织幼儿讨论分享玩具时要注意的问题。提问:怎样才能将你的玩具分享给好朋友?
小结:要向同伴介绍自己玩具,说清楚玩具的名称、玩法,然后演示玩法,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样才能成功交换、分享。
2.幼儿自由交流、进行玩具分享。
提问:和好朋友分享玩具后,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和好朋友分享玩具,不仅可以玩新玩具,还交到了新朋友,得到更多的快乐。
三、组织美食分享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1.请幼儿商讨、设计自己想要制作的美食。
提问:你想制作什么美食?你制作出的美食要给谁吃?
小结:节日里为家人和好朋友制作美食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小朋友们可以试着自己动手给爸爸、妈妈、朋友制作美食。
2.幼儿与家长分组制作美食,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工具。
3.亲子共同品尝美食,体验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与家人制作的美食,交流制作美食过程中的感受。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为其他家人制作美食、展示自己的才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