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实用】小班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喜欢和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说说故事中动物不同的特征,体验与好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重点:看看、猜猜,说说故事中各种的动物不同特征。
难点:体验与好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说一说(环节意图: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故事主题)
重点提问:
1、你们过过生日吗?是怎么过生日的呢?
小结:过生日时,会有很多人来为我们庆祝生日。
过渡语:有一个小朋友叫达达,他也要过生日了,看看会有谁来为他过生日呢?
二、猜一猜、说一说(环节意图:观察动物的某一显著特征,发展幼儿思维,并进行语言表达)
1、画面一:咦,达达过几岁生日呀?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小结:原来过几岁生日就插几根蜡烛。你们的小眼睛看得真仔细。
2、画面二:重点提问:(敲门声)谁来了?你怎么知道是小兔?
(出示下一幅)小结:真的是长长耳朵的小兔来了。快请小兔进来。(请小朋友帮忙请小兔进来。)
3、画面四:(敲门声)又是谁在敲门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追问:长长的尾巴会是谁呢?
真的是小猴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下一幅)
看见小猴子达达会怎么说呢?(请集体幼儿请)
4、画面六:重点提问:这回是哪一位长长的动物朋友呢?
小结:身上有花纹的,长长脖子的就是长颈鹿呀,谁去请它进来?(个别幼儿请)(出示下一幅)
5、重点提问:(重重的敲门声)最后一位长长的朋友会是谁呢?(请幼儿大胆的猜测)
出示画面八:快来看一看。
小结:重重的敲门声原来是长长鼻子的大象来了。
教师做达达:大象,大象快来呀。(请幼儿做大象)
教师:大象、大象请坐,请坐。
6、画面九、十:达达一共请了几个好朋友?(幼儿数一数)
7、请了那么多长长的朋友,猜猜达达会请它们吃什么长长的东西呢?
(出示画面11、12)
小结:原来过生日还要吃长长的面条呢。。
三、唱一唱、说一说(环节意图:通过朋友一起故生日、同伴间互说祝福语,感受过生日的快乐)
过渡语:这么多动物都来了,我们也一起来给达达过生日吧!
1、小朋友自己想一句祝福语祝福达达。
2、大家集体一起唱生日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能够初步了解家乡的景点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景点。
2、在活动中通过讨论,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看图片,说出景点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够说出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的建筑特点。
活动准备:
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活动,引起孩子活动的兴趣。
1、 提问: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2、 孩子自主发言,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二、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孩子认识家乡的景点。
1、 出示少林寺的图片,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2、 孩子相互讨论交流。
3、 鼓励孩子大胆完整的表达。
4、 鼓励孩子说出少林寺的建筑特点。
5、 老师小结:少林寺是文明中外的佛教圣地,也是武术的发源地。
6、 同样的方法引导孩子了解中岳庙和嵩阳书院。
三、 启发孩子说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延伸活动 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参观家乡的景点。
活动反思:
在达到了预计目标,通过日常的延伸,幼儿对爱家乡的情感也更深,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情感,对幼儿责任感意识的建立是应当在日常活动中无时无刻的渗透。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通过扮演各种动物角色,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初步尝试仿编歌曲。
准备: 小动物头饰,歌曲录音《谁饿了》
重点难点:仿编歌词
过程:
一、扮演小动物
1、律动《走走跑跑》
(1)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扮演小动物,走走跑跑到草地上玩。
(2)你是谁呀?你会什么?
我是小狗,我会跑跑
2、《我爱我的小动物》
师唱: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唱?幼唱: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二、欣赏歌曲:
“小狗唱得有点饿了,怎么办呀?突然,它看见了一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
1、教师范唱歌曲“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你从歌里的什么地方听出来的?”
2、“小狗看见了什么?小狗怎么啃肉骨头的?”
3、再次范唱歌曲(1)有节奏地念歌词。(2)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表演。
2、幼儿跟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唱。
3、幼儿扮演小狗,学唱歌曲。
四、仿编歌曲:
1、教师带猫头饰,扮演小猫:“喵喵喵,谁来了?”
2、“一只小猫出来玩,肚子饿得咕咕叫,怎么办呢?”
“你们能不能把小猫找东西吃的事情编到歌曲中去?”教师先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进行语言节奏训练。
(1) 请个别幼儿尝试仿编歌曲。
(2) 集体学唱新编的歌。
(3) 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分组演唱歌曲。 “谁的'肚子也饿了,它会找什么好吃东西?”
五、小动物回家
1、听音乐回家,讲清规则:第一次,音乐停,动物要手拉手站到房子里。
第二次,回家的路上别碰到其他小动物,房子里站4只动物。第三次,房子里住5只动物,动物不一样,站错了集体送它回家。
2、教师简单小结幼儿游戏表现,听抒情的音乐整理收拾。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玩一玩“摸摸看”的游戏,能大胆说说自己好朋友的模样。
2、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的照片(生活照或者大头找)、ppt、需要配班老师的共同参与。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幻灯:猜猜看,照片上的是谁呢?
2、(幻灯需要一些设计)呈现方式如下:先出现某位小朋友的身体局部,如衣服或者手里拿的玩具,然后是脸部五官中的眼睛,让幼儿猜猜看,他可能是谁;接着再继续逐步出示照片中小朋友身体的其他部分,让幼儿接着猜;直到猜出来为止。在猜测的过程中,教师要随即追问: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看见过他(她)穿过这样的衣服吗?
3、用幻灯片的方法找一找班级里一些小朋友,其中有的幻灯照片中不一定是一位小朋友的照片,也可以出示两位或者三位孩子的照片,让幼儿看到其中一位孩子时,再让幼儿猜猜看,旁边两位或者(一位)孩子可能会是谁呢?最后揭示:他们真的是一对好朋友呢。挑战一下:最后出示一下老师的一张生活照,让孩子们猜猜看,会是谁呢?
4、教师小结:我们天天在一起生活、学本领,很多小朋友都在幼儿园里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呢,大家每天在一起学习、做游戏真快乐。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叫:摸摸看。
二、玩游戏,了解玩法。
1、教师首先用“玩一遍”的方法,请一位幼儿(甲)蒙上眼睛,然后开始游戏。并在游戏前交代其他幼儿的规则:在说出答案以前,谁也不能先透露消息。要大家一起守住秘密,能守得住吗?
2、幼儿(甲)开始在老师的游戏儿歌中开始“摸摸看”,当猜出同伴的名字后,请他说说看:你怎么知道的?
3、全班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圈,每个圈里一位老师。开始游戏,鼓励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游戏中的儿歌。
4、教师随即追问:
——你怎么摸出来的?朋友的什么地方让你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5、游戏可以反复2—3遍。
三、教师小结:
和喜欢的朋友一起做游戏真有意思,朋友越多,玩起来就越有劲。下一次我们再和隔壁班的小朋友到操场上一起玩好吗?那么先让我们把游戏里的儿歌练一练:
走过来、走过来,
你的朋友在这里。
摸一摸,猜一猜,
我在这里等着你。
相关推荐:快乐的民间游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的游戏经验。
2、感受中国民间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完成调查表。
(2)“中国民间游戏”汉字卡一张。
(3)民间游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1、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2、选择其中一个幼儿大多喜欢的游戏,共同游戏。
二、说说爸爸,妈妈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用图片)
1、幼儿拿出事前预备好的调查表,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最喜欢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2、鼓励幼儿尝试性的玩1—2个游戏。
三、老师说说自己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1、老师介绍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2、和幼儿共同玩老师小时侯喜欢的游戏。
四、告诉幼儿刚才爸爸,妈妈和老师介绍的这些有趣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出示汉字卡),幼儿认读,“中国民间游戏”。老师简单介绍什么是中国民间游戏。
五、老师用图片介绍一些其他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爱好。
六、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向长辈问问,学学其他民间游戏。
活动结束:
调查表
我最喜欢的游戏
爸爸小时侯最喜欢的游戏
妈妈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
(请家长介绍一个自己小时侯玩过的民间游戏名称,玩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