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旅游景点
亳州市旅游景点
在安徽的亳州市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那么都有哪些旅游景点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亳州市旅游景点,欢迎阅读。
1南京巷钱庄
南京巷钱庄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
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2月,亳州市南京巷钱庄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钱庄旧址
南京巷钱庄景区由建于清道光五年的南京巷钱庄和建于道光九年的万泰长两家钱庄组成,占地1300平方米。南京巷钱庄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钱庄建筑,景区内采取实物、蜡像等手法,再现了当时钱庄经营的场景,同时陈列有中国历代钱币展览。粉墙、黛瓦、马头墙,钱庄的徽派建筑风格尤其突出。
金库
金库修建于道光九年(1829年),入口是80厘米长、80厘米宽,底部距离地面有3.6米,是钱庄用来保存金银财宝的,也被称为“银窖”。金库的奇特之处在于能让钱看起来“变大”,是钱庄期盼生意兴隆,在修建金库时特意如此设计的。另外钱庄内部在设计时设有逃生暗道,暗道由前台通往掌柜住房,虽不比曹操运兵道雄伟但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文物价值
文化:南京巷钱庄内展示的密押诗,内中颇有玄机,表面看起来像现在银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其实每个字都是钱庄内部的.密码。这套完备的金融管理制度曾经让很多西方管理专家叹服。南京巷钱庄是山西“平遥帮”票号在皖设立较早的分号之一,金融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亳州乃至全国的资金融通和周转,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对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现钱庄存有亳州钱庄兴起、发展等历史专题陈列,对研究近代钱庄的历史和商铺建筑有重要史料价值。
建筑:南京巷钱庄保留着一个景区、两个钱庄、三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在景区中,有清朝、民国两代钱庄建筑,以及一座作为博物馆使用的
现代洋派楼。南京巷钱庄对古代建筑的防火防盗以及建筑风格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南京巷钱庄也是中原最大的钱庄景区之一。
特色活动
抛绣球:南京巷钱庄景区为吸引广大游客眼球,增加人气,挖掘用活民间故事,采用工作人员扮演主角,邀请游客有奖参与互动,多场次演绎抛绣球招亲古典剧,赚足了人气,搞活了旅游景点,很有内涵,既刺激又新鲜。
财神到:游客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向“财神”索要红包,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形象,人们都希望过年时能请到家里来。
3亳州花戏楼
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彩绘。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证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见当时戏剧盛行,舞台与戏院建造都十分讲究。
大关帝庙坐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形成四全院,四围高大,音响不易疏散。大殿两侧各有一深径小院,西为禅堂,东为财神殿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现存钟一,鼓已遗失,钟上铸年号为康熙二年。钟楼外侧各有楼房三间,为山陕商贾所居住,故大关帝庙具有古代娱乐(戏楼)、宗教(帝庙)、商务(会馆)三种性质。大殿分前后殿,前殿券棚是五架结构,雕绘富丽堂皇,是观戏所用;后殿又分前后两部,前部山墙开两便门,西门“便禅门”,“东门”“通神道”。登四步台阶入后殿,殿宇高大宏伟,这是敬关公的所在,正是大关帝庙的主神祭位。
庙门外主有石狮一对,高2.4米;铁旗杆一对,高16米,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已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观之琳琅满目。
大关帝庙山门正面墙壁有三门通道,分别是正门、钟楼和鼓楼。整面墙壁遍布各种浮雕,由水磨砖制成,全部手工雕琢,有两百余年的历史。砖雕刻有人物、山水、车马、城池、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各种事物,组成《李娘娘住寒窑》、《三顾茅庐》、《白蛇传》等各幕戏曲故事和民间典故,雕工娴熟,布局整齐,堪称亳州一宝。
花戏楼,本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的建筑年代: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
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加之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舞台用六根立柱顶立,檐角之下立方柱六根,柱础雕有故事图案。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曰“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悬挂木对联曰“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0情”。舞台两旁小台有二侧门,额上题“阳春”、“白雪”。舞台上方悬有藻井四围悬枋和徒垂莲。柱间有大枋,大枋与悬枋之间,悬有棚券,柱头悬狮垂鱼。枋之面外皆镶大木透雕,共有三国戏十八出。第出戏的人物,车马风物景色,雕刻工艺立形完善,给人以真实感,其它还有花卉、奇禽异兽。均雕刻玲珑剔透。其余藻井,梁枋之间布满彩绘,有戏文、人物、花鸟、山水等,还有各种图案。由此可见花戏楼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为请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雕绘艺术的精华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4亳州市古井文化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古井镇,包括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古井酒工业生产观摩区、魏井园和古井园等四大部分。2007年被省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为仿明清宫廷建筑,是安徽“十大”行业馆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馆之一。连同古井酒厂、魏井、宋井,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博物馆建于1994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0万元,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陈列布展,1996年对外开放。整座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布局巧妙,汉式阙门,明式主体,院中左右草坪上树立两座重9吨,高2.7米的商代造型的石斝,显得格外凝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明柱上的一副贴金盈联:“佳酿千年传魏井,浓香万里发汤都”,系启功先生题赠。大殿是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和陈列展览区域,为仿明清琉璃瓦双重檐殿宇式建筑。汉阙门、明清殿形成“古井特色”的风格:意为古井贡酒始于汉代,昌盛于明清(贡品),今日正逢盛世。
5蒙城博物馆
蒙城博物馆位置在城南新区庄子大道以西、陈牛路以东、仁和路以南、永兴路以北的块地,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1]
蒙城博物馆造型取自青铜礼器方樽和汉阙,建筑面积12000平方,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蒙城博物馆建于2012年6月,以知识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展现模式,反映蒙城历史、沿革变迁以及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蒙城博物馆是为了宣传蒙城县历史文化,丰富蒙城文化生活,丰富了蒙城城市文化功能。
蒙城博物馆造型取自青铜礼器方樽和汉阙,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
蒙城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
博物馆主要分为《“原始第一村”——尉迟寺遗址》、《古蒙神韵》、《楹联之乡》三大展览版块。
二楼尉迟寺展馆,通过对先民安居、原始聚落、墓葬祭祀和发掘记事四个单元进行大篇幅、多角度全面展示,将考古发掘的一系列成果以陈列的语言进行演绎。
三楼展厅以古蒙溯源、古邑遗珍、历史名胜、名人荟萃、民风民俗、非遗传承六个单元的展示。
蒙城博物馆以知识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展现模式,反映蒙城历史、沿革变迁以及地域文化
6亳州博物馆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为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2687余件。
亳州博物馆一层主展馆的陈列主题:《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展览由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当代亳州8个部分组成,展出文物810件套。
亳州博物馆是亳州城市的名片、文化的芯片、历史的底片。
7涡阳天静宫
坐落在涡阳城北的涡北街道郑店村,为国家AAA旅游景区。距县城中心五公里。纪念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今安徽省涡阳县人)而修建。此宫南临涡河,三面环绕武家河,北枕龙山之峰,可谓抚山枕水之地,钟灵毓秀之乡。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其东有天齐庙、问礼堂,南有流星园、圣母殿、九龙井,西有太霄宫、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此外,灵官堂、诵经堂、钟楼、井亭、客房、道士舍、庖、库庾、厩,无不毕具。楹柱有一百多个。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宫中殿阁林立,松柏交翠,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堪称中华道观之最。现在的天静宫尚存有天静宫、天齐庙、九龙井、老子娘坟等多处于老子有关的建筑和遗迹。天齐庙又称东岳庙、老子“老庙”,是元代天静宫建筑群旧址中保存至今、结构完好的地面建筑。
为了纪念一代哲人老子,弘扬道家文化,抢救和恢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扩大与世界文化交流,在港、澳、台和海外重德尊道人士的鼎力赞助下着手修复天静宫,于老子则为纪念圣地,于道学则为研究中心,于道教则为一景点。经过数年努力,老君殿、三清殿、灵宫殿、天师殿、重阳殿、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吕祖殿、东岳庙等十余座殿堂己相继展开和完成,天静宫又复屹于古相大地,重现昔日风采。天静宫建筑群是主体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完成了老君殿、道观中轴线上的灵观殿、三清庙等殿堂的建筑。老君殿是天静宫的主殿,按照到焦祖庭的规模及宋代规制修复,九脊重檐,东西长47米,南北深28米,殿高23.75米,立于2米高的崇台上,堪称道观第一殿。殿内屹立老子、尹喜、东华帝君三尊青铜像,其中老子像高5.5米,重6000千克,目前为国内最大的老子铜像,堪称中华第一。说明涡阳当地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纪念老子了。气势辉煌,堪称华夏道观之首的天静宫今年拟上马三期工程,三期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主要是保护九龙井,恢复古流星园,再现古时的情景。目前天静宫按照国家AAA-旅游景区的标准,不久的将来,天静宫将成为亳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著名旅游胜地。2007年首届中国涡阳老子文化节在天静宫景区盛大开幕。2009年涡阳天静宫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旅游景区。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旅行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