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21 13:00:37 作者:

【热门】幼儿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幼儿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盖、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

  3、产生对听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游戏。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儿歌。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 探索游戏玩法,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

  活动准备

  1、锅盖一个 2、教师或父母与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菜名的知识

  活动过程

  1、通过情境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儿歌里讲了些什么?怎样用我们的手来玩“顶锅盖”游戏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游戏儿歌,练习发准盖、怪、菜等字音。请幼儿做一做顶锅盖动作,启发幼儿探索用手掌当锅盖,用食指顶手掌心。

  3、介绍游戏玩法。

  (1)幼儿必须边念儿歌,边用食指顶着“手掌锅盖”。

  (2)儿歌念完,就要问:“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幼儿必须说出一道菜的名称,方能与“锅盖”交换角色,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4、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难点部分。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各种菜肴的名称,丰富关于菜肴的经验。提问:小朋友,你吃过什么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菜的名称。如:糖醋排骨、红烧肉圆、西红柿炒鸡蛋等。

  5、带领幼儿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扮演锅盖将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锅盖,请5名幼儿上来分别伸出食指顶着“锅盖”。然后大家一起念游戏儿歌,念到“噗!一口风”,可做吹风状,以增加趣味性。儿歌一念完,教师迅速去抓顶锅盖的食指,同时,幼儿的食指赶紧收回。如被抓住,教师问:烧的是什么菜?幼儿报菜名,然后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最后,教师组织幼儿每人用一只手做锅盖,另一只手顶锅盖,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练习游戏中的语言。

  6、教师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玩“顶锅盖”游戏。

  教师可以以幼儿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与幼儿一起快乐地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我出示锅盖,通过提问引出手掌锅盖,边用手指顶着手掌锅盖,边念儿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后,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进行替换仿编,进一步扩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边创编念儿歌边游戏的形式,将活动推向**。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锅盖把顶的人的手指攥紧不放或说不出新的菜名,而导致游戏停顿,我应注意观察幼儿合作游戏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语言游戏“顶锅盖”,琦琦的手指被我抓住了,按游戏规则他该表演节目。可她非常胆怯,不肯站起来,我的鼓励丝毫不起任何作用,我急了,对她说:“今天你该表演节目了,我们大家都等你了,唱一首歌也行,说一句话也行。”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琦琦有点儿难堪,眼中几乎噙着泪花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她,但为了让她改掉胆小的毛病,我狠狠心,鼓励她说:“你能行,来吧,今天上台表演了,以后就敢了!”说着我拉着她的手,见拗不过我,琦琦跟我走到台上,一时又想不起要表演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琦琦快快表演呀!我们等得很着急!”琦琦一急“哇”的一声哭出来了,我只好气馁了,琦琦抽泣着回到桌位上。我用这种不得已的方法帮助她,可也不能改变她胆小的毛病,仔细想想,我采取的方法是她当时无法接受的,我是在琦琦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她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自尊心很强的琦琦来讲无疑是痛苦的。反思一下我的教育行为,我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欲速则不达”。如果我能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和她一起表演,壮壮胆,也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幼儿园教案 篇2

  目的:

  让幼儿了解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

  材料:

  1.吹肥皂泡的水和吹管。

  2.三棱镜。

  3.装满水的玻璃缸。

  玩法:

  1.站在太阳底下吹肥皂泡,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肥皂泡上有7种颜色。告诉幼儿这七种颜色。告诉幼儿这七种颜色就是太阳光的颜色。

  2.拿着三棱镜对着太阳光,反射到墙上或白纸上的光是7种颜色。

  3.把装满水的玻璃缸放在太阳下,通过水可以看到7种颜色。

  4.当雨过天晴,等天空出现彩虹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彩虹的颜色,并告诉小朋友彩虹的7种颜色就是太阳光的颜色。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马头琴的乐曲当中体验故事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并懂得用积极的情绪、语言和动作表达思念之情。

  2.初步感受马头琴乐曲悠扬、抒情、宽广的特点,结合故事、语言表达、肢

  体动作等方式表现乐曲表达的情感。

  3.了解思念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要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思念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鸿雁/、课件《苏和的白买》、半圆形座位摆放。

  2、经验准备:幼儿对蒙古族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师幼共舞,初步感知马头琴乐曲旋律。

  教师:这段时间,我们了解了哪个少数民族呢?(蒙古族)蒙古族的人最

  喜欢干什么7下面请小朋友一起跟着我听着蒙古族的音乐,跳起蒙古族的舞蹈

  吧!

  2、请幼儿猜测乐曲中演奏的乐器名称。

  教师:在我们跳舞时,音乐里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呢?

  3、出示马头琴,了解马头琴外形及声音特点。

  教师:马头琴是什么样子的?

  4、跟随音乐教师讲述《苏和的白马》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马头琴的来历。

  教师:关于马头琴的来历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跟着马头琴声来听

  听吧!

  5、跟随音乐,师幼共同扮演苏和与白马,用动作和语言感知乐曲。

  (1)师幼分角色随音乐用对白的语言感知乐曲。

  (2)师幼分角色随音乐用动作感知乐曲;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复述作品中重复的句子:"我要帮你洗衣裳。""顾不上,顾不上,××等我去帮忙。"丰富词汇:"漆、洗、抹"。

  2、通过观察图片、教师的动作暗示及表演,感知、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准备:

  1、抽拉图片一幅。

  2、小象、小猫、小狗、小兔胸饰若干。

  3、小猫、小狗、小兔家的相应场景。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出示小白象图片教师:这头小白象怎么会变成小花象呢?

  教师:这是一个故事盒,里面藏着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七彩象》。

  (二)教师运用抽拉图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教师讲到一定的故事情节时,从故事盒里抽拉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当讲到"帮助小狗漆门窗"时,教师做"刷油漆"的动作强化"漆"这一词汇。

  当讲到"我要给你洗衣裳"时,教师做"双手对搓"的动作强化"洗"这一词汇。

  当讲到"顾不上,顾不上,××等我去帮忙"时,教师用"摇手"、"跑"的动作强化这段话。

  当讲到"油漆匠忙又忙,红黄绿蓝紫"时,教师用"抹"的动作强化这一词汇。

  (三)教师运用动作在先、朗诵在后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故事的讲述。

  当再次讲到"帮助小狗漆门窗"时,教师先做出"漆"的动作,让幼儿讲出词汇"漆"及边做"漆"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当再次讲到"我要给你洗衣裳"时,教师先做出"双手对搓"的动作,让幼儿讲出词汇"洗"及边做"洗"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当再次讲到"顾不上,顾不上,××等我去帮忙"时,教师先做出"摇手"、"跑"的动作,启发幼儿边做"摇手"、"跑"的动作,边朗诵相应的完整句子。

  当再次讲到"油漆匠忙又忙,红黄绿蓝紫……全都抹身上"时,教师先做出"抹"的动作,然(四)教师带领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1、教师帮助幼儿边表演边讲故事。(教师帮助幼儿分配好小象、小猫、小狗、小兔等角色佩带上相应的头饰,边表演边讲故事。讲到故事中的对话时,分角色进行对话。)2、交换角色,再次表演。

  (五)情感提升。

  引导幼儿学习小白象乐于助人的品格。

  活动反思:

  优点:

  本次活动《七彩象》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图片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故事以七彩象为主线贯穿始末,通过帮助小狗--刷门窗--帮助小兔--刷床--帮助小猫--刷桌子--小朋友一起去帮助七彩象--小朋友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我们试图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动作、语言及实践活动去体验、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七彩象这个童话故事的语言很有节奏感,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有重复,幼儿比较容易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分析:

  课一开始教师出示干净的小白象图片和身上有五颜六色油漆的小象的图片,有一个小白象,他变成了七彩象,你们猜一猜他怎么会变成七彩象的?小朋友猜了很多,有的说是摔跤了,身上弄脏了,有说被太阳照的,有的说把蜡笔涂在身上了。带着孩子们的好奇,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紧接着就开始讲故事,在我讲了一遍以后问他们小白象是怎么变成七彩象,他们一点反应也没有,答案还是停留在刚才的猜测的问题中,于是我就讲第二遍故事,采用一边看图片一边来讲故事。这下子他们的眼睛全盯住我和我手中的图片了,还能跟着我做动作,就这样他们很安静地听我讲完了故事,对故事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在第二遍以后就能复述故事了。还能和我一起说:顾不上,顾不上,xxx等我去帮忙。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小白象怎么会变成七彩象的"还是似懂非懂。

  调整策略:

  在我问"你们喜欢小白象吗?为什么?"蔡依铃说"不喜欢,因为它脏脏的。"接着,别的小朋友都说"不喜欢,因为它是脏脏的。"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还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所以,我问题设计的时候还需要重新思考,怎样才能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者我可以直接说"张老师喜欢小白象,因为它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这样来转移孩子们的思维。

  建议:

  我觉得对于这个活动,有必要在课前让幼儿了解油漆匠是如何工作的,有了生活经验后再开展活动也许会更好。

幼儿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1、学习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实验纪录.

  2、感知(大小不同的)蛋在水中能否浮起来与水中盐的多少有关。

  方法: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纪录。

  能力: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a)教学实验材料:以组为单位,每组实验材料有:鹌鹑蛋、鸡蛋、鸭蛋各两个,装有水的水槽三个,盐若干,勺子一个,漏勺一个,搅棒一根,擦手布一块,纪录笔每人一支。

  b)科学术语及词汇:计量。

  c)可能的难点:为什么有的蛋是躺着的,有的蛋是立着的。

  d)学生的课前准备:知道在水中放盐能让蛋浮起来。

  e)实验纪录:每人一张猜想的表格,每组一份实验纪录的表格,全班一份实验结果总表。

  有趣的蛋(1)猜想表蛋的名称放几勺盐鹌鹑蛋鸡蛋鸭蛋

  有趣的蛋(2)实验结果表蛋的名称放几勺盐(1)放几勺盐(2)鹌鹑蛋 鸡蛋鸭蛋

  有趣的蛋(3)全班实验结果表第几组蛋的名称放几勺盐(第一次实验)放几勺盐(第二次实验)

  1鸡蛋 鸭蛋 鹌鹑蛋

  2鸡蛋 鸭蛋 鹌鹑蛋

  3鸡蛋 鸭蛋 鹌鹑蛋

  4鸡蛋 鸭蛋 鹌鹑蛋

  f)时间安排:40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

  a)情景引入:“把鹌鹑蛋、鸡蛋、鸭蛋放在水中,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

  b)预测猜想:小朋友猜一猜,把这些蛋(鹌鹑蛋、鸡蛋、鸭蛋)放入水中要用几勺盐才能浮起来呢?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习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实验纪录.

  c)问题探讨:探讨在水中放几勺盐这些蛋才能浮起来。(有的孩子说:“我觉得鸡蛋放8勺盐可以浮起来,我觉得鸭蛋放3勺盐可以浮起来。”还有的孩子说:“咱俩猜的有点一样,鸡蛋和鸭蛋猜的一样,鸡蛋放8勺盐可以浮上来,鸭蛋放9勺盐可以浮上来。”)

  d)分组实验:1、分组实验与猜想比较

  (1)出示实验结果表,幼儿观察。

  (2)幼儿分工合作,逐次进行实验并纪录结果。(一名幼儿观察纪录,一名幼儿放盐,一名幼儿搅拌并取放蛋,其中一组幼儿讨论结果。实验表现:有的放盐时放了一大满勺盐,有的放了大半勺盐;有的组是纪录总数,有的组是放一勺盐就画一个勺子。)

  (3)小组内部个人将猜想纪录与小组实验纪录进行比较。

  2、小组内将三中蛋的结果进行比较。(教师:“你们看一下纪录表,你发现什么了?”幼儿:“鹌鹑蛋有的盐最少,鸡蛋比鹌鹑蛋用的盐多一勺,鸭蛋比鹌鹑蛋多3勺,鸭蛋比鸡蛋多2勺。”教师:“为什么?”幼儿:“鹌鹑蛋最小,鸡蛋有点大,鸭蛋最大”)

  3、小组之间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1)小组推选一人讲述自己组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总表中进行纪录。

  (2)幼儿观察总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并讲述自己组的实验方法,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最准确。比较各组实验总表。(教师:“为什么你们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第一组的孩子说:“我们组的筷子搅的时间长。”请负责放盐的孩子示范乘盐的多少不一样:有的一满勺,有的大半勺。)比较各族实验材料,发现问题。(通过比较,幼儿发现有的蛋是站着的,有的是躺着的。)(有的孩子说:“我们组的鸡蛋是躺着的,你们组的蛋是站着的。”另一个小朋友指着躺在水里的蛋说:“躺着的水婚,里面还有盐,站着的水很清。”还有的小朋友说:“有的蛋露出来的多,有的露出来的少。”)

  e)实验纪录:幼儿在表格中进行实验纪录学习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实验纪录.

  f)集体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发现小的蛋放的盐少,就会浮起来,大典的蛋放的盐多才可以浮起来。发现有的蛋是躺着的,有的蛋是立着的,有的里面还有盐。

  活动评析:

  1、教师有的导语指示不太明确。如:小朋友先商量,然后来分工。

  2、表格设计不太规范,不利于幼儿横向比较,表格如下:

  3、小组实验表:孩子还感兴趣,再次进行探索,所以预留第二次实验纪录空格。

幼儿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神秘的,具有探索性的。当他们散步时,看到幼儿园的绿,都会不禁地感叹:“我们的幼儿园好美啊!幼儿园里有这么多的树,我好喜欢啊!”

  因此,我根据幼儿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主题活动《树的叶子》,让幼儿在户外情景教学中,感知、观察、探索自然环境,萌发探究叶子的兴趣,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用叶子创意拼贴图画,从而激发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目的要求

  1、教育幼儿爱惜玩具。

  2、让幼儿学会钻的动作。

  3、教育幼儿应懂事。

  4、重点认识榕树和柏树的叶子。

  5、学习新词:粗糙、光滑。

  6、知道它们都是长青树。

  7、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8、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陀螺、皮球、风车、沙包等。

  事先布置好场地。

  叶贴画艺术品三幅图画纸、糨糊、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与周围的人问好。

  2、提醒幼儿玩具。

  二、户外体育

  不错的活动

  1、集中《小ji吃虫》:重点指导幼儿钻的动作。

  2、分散:提醒幼儿不争抢玩具,要注意安全。

  3、早操:要求幼儿注意倾听音乐节奏,动作有力。

  三、区角、早谈

  1、开设美工角、音乐角、语言角,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

  2、早谈:《不吵妈妈》,教育幼儿在家里不能胡闹,不能吵闹。

  四、主题活动:《树的叶子》

  (一)、认识叶子——有趣的叶子

  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榕树和柏树。

  2、请幼儿认识树的名称,观察其叶子,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见闻。

  (1)找一找:榕树与柏树的叶子。

  (2)看一看,比一比: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什么不同。

  (3)摸一摸:叶面摸起来都一样吗?

  (4)闻一闻:叶子有气味吗?

  3、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对》

  (1)请幼儿从篮子里找出柏树和榕树的叶子。

  (2)找出光滑和粗糙的叶子。

  (二)、粘贴叶子——美丽的叶贴画

  1、师出示多幅叶贴画,引导幼儿欣赏。

  2、启发幼儿想象:可以用叶子拼贴成什么作品?自己想用叶子拼贴什么作品?

  3、幼儿拼贴叶贴画,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拼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4、延伸活动——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意味着还孩子思维的自由,还孩子表达的自由,还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像的放飞,对孩子个性的认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让我们重温意大利诗人洛利斯·马拉古兹的《不,一百种在那里》:“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我们的教学不要把千差万别的孩子揉成面团,送进“流不错的水线”,打造成形状、大小、颜色,乃至口味都相同的“汉堡包”。

  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意味着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意味着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一言堂”的课上,没有聆听,只有傲慢与征服;闭关自守的课上,没有聆听,只有坐井观天与沾沾自喜;急功近利的课上,没有聆听,只有浅尝辄止与官样文章。心情浮躁的人不会聆听,利禄熏心的人不会聆听,心胸如豆的人不会聆听,老谋深算的人也不会聆听。他们过于浅薄,过于功利,过于狭隘,过于世故。他们缺少颖悟的耐心、适度的宽容、舒展的心灵、好奇的天真。他们听到的只是铜臭的撞击、生活的嗓音。

  请记住课堂是一支绝美的曲子,它是每个孩子用一百种属于自己的音符谱成的绝妙的曲子。用心聆听,“如听仙乐耳暂明”!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合拍地做游戏动作。

  2、能用小椅子作为道具创编动作。

  3、体验、表现律动的情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泼水歌》,幼儿每人一张椅子,排列成圆形。

  2、经验准备:已有和椅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小椅子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小椅子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小手听了音乐想唱歌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手来唱一唱。

  2、创编小手和椅子唱歌的动作。

  教师:小手啊还想跟小椅子来唱歌呢,怎么唱呢?可以拍椅子的什么地方?

  教师:听着音乐让小手和椅子来唱唱歌吧!

  3、创编小脚和椅子跳舞的动作。

  教师:刚才小手和椅子来唱歌了,现在小脚想和椅子来跳舞,他们会怎么跳呢?站以来,听着音乐试一试。 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提炼动作。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椅子后面点一点,还可以在哪里点一点?还可以在椅子的旁边前面点一点,后面点一点。

  4、创编身体和椅子的动作。

  教师:小手、小脚和椅子唱歌、跳舞了,我们的身体可以跟椅子跳舞吗?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我们可以用小碎步跟椅子跳个圆圈舞,两脚并拢,脚尖踮起来,轻轻的、快快的向前走。这个啊叫小碎步。我们一起用小碎步跳圆圈舞。

  5、拍手,掌握节奏型| xx x|。

  教师:和小椅子唱歌、跳舞开心吗?开心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说出拍手。 教师:开心的时候可以拍拍手,教师哼唱拍手,幼儿学习。

  6、完整表演音乐。

  教师:刚才小手和小椅子是怎么唱歌的?先拍拍椅边再拍拍椅背。接着干什么了?小脚和椅子跳舞了,怎么跳的?扶好椅背,这边点,那边点,站在椅子旁边,前面点,后面点,再跳个圆圈舞,拍拍手。

  教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椅子来唱歌、跳舞吧!2—3遍。

  泼水歌1=f 2/4

  11123|115|3232123|111|4446|56543|4446|5654 6|3232 123|11 5|323223|11 1||

幼儿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同情心是幼儿良好人格品质的重要部分,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父母的宠爱,过度关心,使许多幼儿唯我独尊,认为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别人也需要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事例反映,幼儿关心别人的意识比较淡薄。针对这些情况,需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体会生病的感受,产生同情心,体验关心同伴的快乐。

  2.通过让幼儿想想说说做做等形式逐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向生病的同伴表达自己的关心。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只。

  2.《青蛙生病了》的课件。

  3.《爱心》、画笔人手一套。4《欢乐舞》磁带。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猜一猜。

  出示病态的青蛙,让幼儿观察,并提问:

  1.这只青蛙怎么啦?(让幼儿猜测)

  2.那么这只青蛙到底怎么啦,我们一起来问问青蛙。

  3.师幼:小青蛙、小青蛙你怎么啦?

  4.青蛙:轻声说:“我很难受”。

  5.师:小青蛙说话的声音这么轻,一定是生病了。

  二、说一说:

  1.引导幼儿体验生病时的感受,懂得自己需要别人的关心,同样别人也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

  2.师:小朋友你们大概都生过病,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生病时需要什么请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自由交谈)

  3.集体谈话:请在自由交谈时说的好的幼儿上来讲听。

  4.师:我们生病时没有力气,不想吃东西,最好有人 陪着,这样就不感到寂寞了,心里也会舒服些。

  三、听一听、议一议。

  1.师:现在青蛙病了,那么青蛙最需要什么呢?我们来听个故

  事《青蛙生病了》

  放课件(或录像)让幼儿边看边听故事。

  2.提问:

  (1)青蛙生病了,它想要什么?

  师:原来青蛙生病时,也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也需要朋友来看。

  (2)那么,青蛙生病了除了蛤蟆来陪它,还有谁也来了?

  (3)可是青蛙没有叫它们,它们为什么也来了?

  3.小动物们都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如果你是小松鼠和小刺猬。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讨论。

  4.师:小朋友讲得都比较好,当别人需要你时,你要尽力地去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感到快乐,这样你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三:想一想。

  1.师:你生病时,妈妈、爸爸、朋友是怎么样照顾你,关心你

  的?

  师:当你生病时,有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还有好朋友来看你、陪你,并带给你许多东西,你觉得很开心,所以病也就很快好了。

  2.师: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准备怎么关心他,照顾他呢?

  幼儿小组讨论,关心朋友的方发。

  四:做一做。

  1.讲解操作的要求。

  2.幼儿开始操作《装饰爱心》

  3.让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样装饰的?为什么要这样装饰。

  师:小朋友做的“爱心”真漂亮,当青蛙收到这个“爱心”礼物

  时,一定会很快乐,病一定会很快好起来。青蛙的病好了,又可

  以帮助我们捉害虫了,我们也会觉得很快乐。

  那么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

  延伸活动:

  1.带幼儿去给青蛙寄信。(创游室)

  2.让幼儿说说你以前关心过哪些人?怎么样做的?

  3.让幼儿相互交换电话号码,以便今后联系。

  故事:《青蛙生病了》

  青蛙病了,它想起了好朋友蛤蟆,就给她打电话,请她来陪自己聊聊天。

  青蛙拎起话筒,拨了一个号码,铃声响了花筒传来了一个声音:“喂,这里是松鼠的家,您找谁?”青蛙忙说:“哦,对不起,我打错了。我是青蛙,我生病了,想请蛤蟆来陪我聊聊天。”小松鼠:“哦,你生病了,等我凉好了蘑菇,我会去看你的。“

  青蛙又拨通了电话,铃声响了,花筒里传来一个声音:“喂,我是小刺猬,请问您找谁?”青蛙忙说:“哦,对不起,我打错了,我是青蛙,我生病了,想请蛤蟆来陪我聊天。”小刺猬:“蛤蟆的电话是1144。哦你病了,等我晒好了枣儿,我会去看你的。”

  青蛙再打电话,铃声响了,花筒里传来一个声音:“喂,我是蛤蟆。”青蛙好高兴,那是好朋友的声音呀。青蛙说:“我生病了很想念你,请你来陪我聊天。蛤蟆说:“好啊,等我系好蝴蝶结,马上就来!”

  青蛙先挂了电话,一会儿,门外来了小松鼠和小刺猬,还有蛤蟆,他们手里都捧着一束野花:“青蛙你好”。

  每一束野花都很美丽,青蛙好开心哟!青蛙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蛤蟆会关心它,还有许多好朋友 也非常关心它。

  等到河马医生赶来给青蛙看病时,青蛙已经从床上跳下来了,它快活地说:“我没病啦”。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1、小牙刷、茶杯、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原因及龋齿的危害。

  2. 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过程

  1. 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 猜谜语。

  (2) 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收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2. 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 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 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a) 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b) 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c) 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

  (4)了解龋齿的危害。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3. 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 怎样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 怎样才能不让它们再来?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每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确,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能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如果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活动区活动

  1. 在认识区中,放置一些和预防龋齿有关的正确与错误行为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说"为什么",知道保护牙齿的正确方法。

  2. 在表演区中,组织幼儿观看<神气龟>中学习刷牙的课程.

  活动建议

  1. 如果没有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可以根据龋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并将创编内容绘制成图片,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

  2. 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正确方法。

  3. 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4.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