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0 19:16:03 作者:

有关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7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西红柿、黄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二)活动准备

  1、西红柿与小黄瓜若干,提篮人手一个。

  2、各组贴有西红柿与小黄瓜标志的篮子各一个;餐盘若干,湿纸巾人手一条。

  3、切好的西红柿、小黄瓜若干;小碟子、汤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了解西红柿与小黄瓜的外形特征。

  二、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主要特征。

  1、幼儿人手一个西红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西红柿的外形特征:西红柿是圆圆的.红红的身体,滑滑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摸起来凉凉的。

  2、鼓励幼儿看看并摸摸小黄瓜,然后说出其特征:又绿又长。

  3、引导幼儿通过与小黄瓜的比较,了解西红柿的特征。

  4、比较西红柿和小黄瓜的颜色、形状、大小。

  三、观察切开的西红柿与小黄瓜,在比较中了解西红柿的内部特征。

  1、西红柿有红红的肉,有籽,还有许多汁流出来。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觉得怎样?用鼻子闯到什么气味?

  3、小结:西红柿外表是又圆又红的,顶上有绿色的叶子;切开后里面果肉的颜色是浅红的,有汁和籽,摸起来光滑皮薄。未切开前没有味道,切开后有点酸的气味。

  四、品尝西红柿、黄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1、教师:西红柿有什么作用?你吃过西红柿吗?是怎么吃的?

  2、引导幼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西红柿汁、西红柿蛋汤、西红柿炒蛋等;知道吃西红柿有益于身体健康。

  3、将切好的西红柿、黄瓜分发给每组。引导幼儿用小碟子、汤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额。

  4、提出品尝要求:将手擦干净(洗})后品尝;品尝时注意卫生;吃完后将碟子、汤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纸巾擦嘴等。

  五、幼儿边品尝边自由交流 西红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黄瓜脆脆的,很清淡。在品尝中自由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在小班进行主题活动“我的家”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家总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孩子还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家产生了兴趣。为了进一步萌发幼儿对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我们组织了一节“找家”的语言活动。以此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动物奥秘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朗诵诗歌。

  2、学习用词汇:清清的、绿绿的、高高的、黑黑的等来表述图片。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了解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根据诗歌的内容设计一个精美的动画课件。

  2、场地布置:四幅不同动物的家场景,表示动物的家。

  3、动物头饰,磁带一盘,实物胸饰(小鱼、小鸟、蚯蚓、熊猫、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说一说我的家。

  师: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那你的家住在哪里?谁来说一说?

  幼:我的家住在XX小区……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让我们一起朗诵《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吧!

  师幼共同朗诵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2、帮小动物找家

  (1)幼儿说一说小动物的家。

  师:孩子们!有一群我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没有找到家,你们看它们是谁?(师采用直接出示(蚯蚓)或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小鱼、小鸟)或猜谜(熊猫)出示相应的小动物课件:小鱼、小鸟、蚯蚓、熊猫。

  师:小朋友!这些小动物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能不能告诉这些小动物呢?

  幼1:小鱼、小鱼,告诉你,小河是你的家……

  幼2:蚯蚓、蚯蚓,告诉你,泥土是你的家……

  (2)整体欣赏无声课件。

  师:让我们看一看你们说的对不对呢?请看!(欣赏无声课件)

  3、看课件:幼儿运用词汇表述小动物的家。

  (1)课件一:小鱼的家

  师:小朋友!你们看小河的水怎么样?(清清的……)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小鱼的家)(教师在幼儿回答后,要有重点地引导用儿歌中话来说:小鱼、小鱼告诉你,清清的小河是你的家)

  (2)课件二:绿绿的树林

  师:小朋友看树林是什么样的?(绿绿的……)绿绿的树林是谁的家?(小鸟)学小鸟飞的动作。(小鸟、小鸟告诉你,绿绿的树林是你的家)

  (3)课件三:黑黑的泥土”

  师:蚯蚓的家在泥土里,泥土是什么样的?(黑黑的……)那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蚯蚓、蚯蚓告诉你,黑黑的泥土是你的家。

  (4)课件四:高高的竹林

  师:你们看这竹林是什么样的呢?(高高的……)高高的竹林是谁的家?(熊猫的家)(熊猫、熊猫告诉你,高高的'竹林是你的家)

  4、运用课件学习诗歌。

  (1)整体感受诗歌。(师配上无声课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幼儿边看课件边朗诵诗歌2遍。

  (3)采用游戏的方式学诗歌。

  A、分成四组念诗歌。

  B、游戏:小动物找家

  介绍游戏的方法:幼儿自由选择动物的胸饰,场内布置四种动物的家,听音乐幼儿做不同动物的动作,当音乐一停“小动物”马上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全体幼儿朗诵诗歌。(可交换胸饰玩游戏)

  [活动延伸]

  1、幼儿帮助其它小动物找家:蝴蝶、企鹅、马、小虾……

  2、发挥幼儿的想象,幼儿尝试学着自己仿编诗歌。

  附诗歌:找家

  小鱼、小鱼,告诉你,

  清清的河水是你的家。

  小鸟、小鸟,告诉你,

  绿绿的树林是你的家。

  蚯蚓、蚯蚓,告诉你,

  黑黑的泥土是你的家。

  熊猫、熊猫,告诉你。

  高高的竹林是你的家。

幼儿园教案 篇3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整十数的珠映象

  游戏名称:做动作。

  游戏目标:巩固整十数的珠映象。

  游戏准备:珠码卡。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同玩。家长出示1个整十数(珠码卡),孩子做出相应动作:点点头。

  建议:家长和孩子要事先决定好10—90整十数的对应动作。如果要增加难度,家长可同时出示2个整十数。但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整十数的认识

  游戏名称:做动作。

  游戏目的:巩固整十数的珠印象。

  游戏准备:珠码卡。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同玩。家长出示1个整十数(珠码卡),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点点头。

  建议:家长和幼儿要事先定好10——90整十数的相应动作。如果要增加难度,家长可以同时出现两个整十数。但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附:

  指法:拨10、20、30、40时用左手拇指;去10、20、30、40时用左手食指。

  拨、去50时都用左手食指。

  拨、去60、70、80、90时都用左手食、拇指同时进行。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综合活动

  游戏名称:买水果。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9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水果若干种类,上有9以内直加直减的算式题。

  游戏玩法:

  1、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能买到水果,看谁买得多又快。

  2、爸爸参加,妈妈当裁判;妈妈参加,爸爸当裁判。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 3 3 7 9 2

  1 1 - 2 - 5 -7 5

  5 5 6 1 - 2 - 6

  - 7 - 6 2 5 4 3

  6 - 2 - 5 1 5 5

  —— —— —— —— —— ——

  对家长的话:

  祝贺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学会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直加直减珠心算,这与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老师深表谢意!

  下学期,我们要进入百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的直加直减,要建立两档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战哦,希望家长您能继续配合我们的教学,让孩子学有所获。

  我们下学期再见了!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B面的四笔、五笔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评析:

  许多孩子在家里不愿洗澡。本活动目的从儿童兴趣出发,让幼儿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初步自理能力和讲究卫生好习惯。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游戏中将生活的情景反应到艺术中去,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的: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快乐。

  2 了解洗澡过程,逐步积累洗澡经验,产生洗澡愿望。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宝宝浴室、浴盆、浴巾、音乐我爱洗澡、视频蓝猫洗澡、玩具娃娃、沐浴露、爽身粉。

  活动课程实录:

  1听音乐教师带幼儿到宝宝浴室,幼儿发现洗澡用的东西浴盆、沐浴露、浴巾、爽身粉,让幼儿讨论他们的用途。教师让幼儿进浴盆做打开水龙头动作,“哗啦啦”冲冲身子,“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飞飞飞,“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泡泡飞飞飞,“扑腾扑腾”宝宝乐的玩起水,浴巾“擦擦擦”干干净净真舒服,激发幼儿洗澡兴趣。

  2看短片(蓝猫洗澡)宝宝你是怎样洗澡的呀?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

  3播放音乐(我爱洗澡)在前奏部分教师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宁水龙头动作,然后给宝宝抹“沐浴露液”,带领宝宝跟随音乐有节奏扭动,并用引导语带动幼儿。

  4 再一次跟音乐做洗澡动作,教师观察幼儿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5幼儿做洗澡动作,洗洗头、洗洗脸、洗洗胳膊、洗洗身子、洗洗腿,让幼儿想想办法搓搓背,引导幼儿合作搓搓背,用毛巾自己搓搓背。听音乐做搓背动作,并带有而作擦身体动作,教师给每个宝宝擦“爽身粉”教师边做动作边说“香极了”。

  6 教师和幼儿听音乐完整做一遍洗澡动作,教师边做动作并及时给予肯定。

  7让幼儿说说洗澡感觉怎么样?常洗澡好处?教师带幼儿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结束。

  区角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专门为孩子们丰富了“娃娃家”的区角,孩子们做爸爸妈妈为娃娃洗澡玩得很开心,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社会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自评: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所用的人都很好参与到了其中,孩子在玩中学,在了中思考。在听音乐模仿洗澡动作过程中,幼儿很开心,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将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艺术活动中,从而爱上洗澡。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够跟着老师朗诵。

  2、体会诗中洋溢的欢乐气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使幼儿懂得关心爱护老人。

  二、活动准备

  诗歌中的各种水果实物;教学挂图;音乐带。

  三、活动过程

  1、幼儿随着《小树叶》的音乐进活动室。

  2、出示水果实物,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苹果:红红的,象什么?(圆圆的脸蛋)

  石榴:列开了象什么?石榴仔象什么?(嘴巴,牙齿)

  香蕉:弯弯的象什么?(小月亮)

  山楂:红红的象什么?(小红灯,小星星)

  柿子:黄黄的象什么?(黄黄的大灯笼)

  3、导入主题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水果娃娃都来了?”“因为呀,它们听说秋爷爷要来了,所以要来欢迎秋爷爷”

  4、幼儿欣赏配乐诗歌《欢迎秋爷爷》

  问题:秋爷爷要来了,水果娃娃高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幼儿看挂图,欣赏诗歌

  问题:为什么山楂娃娃点亮了小红灯,柿子娃娃挂起大红灯?

  教育幼儿关心老人

  6、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句子描述水果娃娃怎么高兴,怎样做的,学习朗诵诗歌。

  7、幼儿跟着

  教师朗诵诗歌(配背景音乐),体会诗歌中洋溢的欢乐气氛。

  8、续编诗歌。

  秋爷爷要来了,还有哪些水果娃娃也很高兴,它们是怎样做的?

  9、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诗歌,并将幼儿编的好句子加在末尾。

  10、小结:结合诗歌内容,告诉幼儿: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发现,教育幼儿热爱生活。

幼儿园教案 篇7

  学习一一对应(数学)

  目 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准 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 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

  幼儿分成四组活动。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