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0 14:07:20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为8、9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2、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有规律的掌握8、9的组成。

  教学用具:

  教具一箱、学具一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拍手游戏6、7的组成。

  师:凑成6。我拍2,幼:我拍4。

  2、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9的组成。

  二、学习8和9的组成。

  1、8的组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

  (2)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记录。

  (1)这7种你只要记住哪几种就可以全部记住。整理得出:

  8888

  2、9的组成。(方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8和9。

  2、找朋友游戏。

  四、小结。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尝试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中进行艺术教育,充分利用周围的教育资源,以幼儿为主体,通过“观察——体验——想象——表现——创造”来激发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树木的不同造型的美,并能大胆的创造,富有个性的表现。

  2)、乐意与人交流有关“树”的想象,有条理的连贯的讲述。

  3)、体验树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产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心理准备:告诉幼儿要到西湖公园,请幼儿入厕、仪表、饮水,并注意安全

  2)、保育员需带:矿泉水、一次性纸杯、卫生纸

  3)、纸皮、各种绳子、线、皱纹纸、广告纸、布、蜡笔、胶水、双面胶、剪刀、铺地用的塑料布等

  四、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出发——西湖公园。

  (二)、 带幼儿到公园中的树林地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寻找、观察树的不同造型,体验乐趣。

  1)引:你们喜欢哪棵树去摸摸它,互相讨论一下它长得像什么?在做什么?教师边倾听孩子们的讨论边把孩子们讨论的话记下来,并丰富词:造型、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2)引:根据它的造型帮它取个名字!

  (三)组织幼儿讨论:这些有趣的树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哪些小动物跟树最亲近呢?为什么?

  (四)、手工游戏《我是一棵树》

  1)各种材料:布、各种纸、各种绳子、线等,小组合作,引导幼儿用贴、折、包等方法把自己加工成树干、树枝、树叶,启发幼儿想象增添小动物:谁最喜欢你们这棵树呢?

  2) 幼儿分组合作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摆出树的不同造型,教师为幼儿拍照,体验游戏的乐趣。

  (五)、收拾用具,带幼儿回园。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教学挂图(龙灯、风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像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示: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关灯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讲难点前置,唱"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花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曲的乐趣。

  3、引导幼儿边演唱歌曲,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地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为幼儿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毛毛虫游戏

  二、活动准备:

  地垫若干

  三、活动目标:

  1、 幼儿体验亲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亲子情感,让幼儿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2、 发展幼儿肌肉动作的敏感性,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幼儿在走、跑、爬等简单的动作练习中,发展幼儿身体平衡感。

  四、活动玩法:

  请一组(5—8人)参与毛毛虫游戏,家长手、膝着地为幼儿搭建长长的山洞,幼儿听信号从山洞下爬过,当最后一位幼儿爬过后,最后一位家长像雪球一样滚动式跑到最前面继续为幼儿搭建山洞,幼儿爬完规定路线游戏即可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在学折纸“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观察了解精灵脸部的不同特征,并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小精灵。

  3、在大胆创意中,体验制作大嘴巴精灵的快乐。

  活动重点:

  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的方法。

  活动难点:

  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对应位置,添加出形态各异的精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会折“东南西北”

  2、物质准备:(1)ppt课件(2)已经折好的大嘴巴精灵(两个)(3)彩色正方形纸(若干)(4)各种彩色碎纸(5)剪刀(人手一把)(6)双面胶(若干)(7)胶棒(若干)(8)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1、师:绿绿的草地上,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大嘴巴螃蟹精灵,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精灵的特征)

  2、教师用螃蟹精灵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身体特征、做游戏、说话等。

  师: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灵,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们的大嘴巴张开和我比一比,谁的大,啊……,恩,你的大,你们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师:我一个人在草地上玩真没劲,朋友们你们快来陪陪我吧,看看谁来了?(从而引出课件中的各种精灵)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师: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小猫咪,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

  2、师:你们看,我还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们喜欢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各个小精灵的特点: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须、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幼儿有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我喜欢……)

  教师总结:这些小精灵们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睁着的,有的眼睛贴脸的边上,有的眼睛贴在中间一点。他们的耳朵有一样长长的(问像什么小动物),也有尖尖的,还有的圆圆的。他们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长长卷卷的舌头,有的有尖尖的牙齿。还有的精灵长了长长的胡须。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灵。

  (二)探索大嘴巴精灵的制作方法

  3、师:这些小精灵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骤图)幼:东南西北师:我们来看看东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请幼儿示范)

  4、探索对折剪的方法。

  师:大嘴巴做好了,怎样把他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呢?

  师:原来我们可以彩色纸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在大嘴巴精灵的脸上,给精灵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须和卷舌等等,把它变成不一样的精灵。

  师:我要问小朋友剪小精灵耳朵和眼睛的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让它同时剪出两个相同的形状呢?(将纸对折,剪出来)师:你来试一试剪出大眼睛。(请一名幼儿演示,其余幼儿观察)师: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两只眼睛,我要帮它打扮一下。(添画出眼睫毛,眼珠)(强化难点)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贴位置师:我这里有一对小耳朵,你们来帮我贴一下,看看贴在哪里。

  (三)幼儿剪贴操作

  1、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师:我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自己选择,做一个你喜欢的小精灵。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想法。(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解决耳朵、眼睛的对应位置。)

  三、结束部分

  (一)欣赏作品

  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自己的小精灵和其他小精灵说说话,并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集体小结:请一位出现贴的位置错误的小朋友说说看自己制作时出现的困难,已经解决方法。

  师:这是你一开始折的吧,我们玩玩看,出现什么问题啦,(耳朵/眼睛贴反了),那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呢?

  (二)开拓思维出示大的可以带到头上的精灵,启发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这还有一个大精灵呢,下次我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精灵王国的国王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几人合作,制作大精灵。

  2、在表演区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灵创编小精灵的故事。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学前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相互合作,主动地探索出多种动作,按实际能力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身体的灵活和作用,从而意识到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并能协调地运用。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固定1.4米高的绳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区,电网的标志图分放在绳索下的场地上。

  活动重点: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

  活动难点:设计并完成脚不沾地移动身体

  活动过程 :

  一、准备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 :“我们的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

  师生共同小结:身体真灵巧,脚能走,腰能弯,手能撑……

  二、探索活动

  1、教师:“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动作,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动作使身体移动。”(幼儿迅即走或跑)

  2、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脚,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脚移动身体吗?”

  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大家试试看,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

  3、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动、手膝爬、同伴扶助倒立走、“牛耕田”(两人合作)、攀沿绳、横躺滚、葡匐前进、翻跟头等。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

  4、游戏:奇妙的数字园

  ①以神秘的口吻激发兴趣:“有一个奇妙的园子里,挂满了各种数字,水果、动物,它们上面都有可爱的数字娃娃,想去奇妙的数字园看一看吗?用什么方法上路呢?”

  ②师生讨论去数字园的方法:上山乘揽车(坐后撑),下山滑滑梯(横躺滚),过河海豚游(鱼跃式),经过地雷区翻个跟头向前走,经过电网小心触电(匍匐前进)。教师与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合作,协助其到达目的地。

  ③幼儿用各种方法到达数字园,欢呼胜利,并欣赏各类数字。

  三、放松活动

  1、以问激趣:“数字园真奇妙,我们的身体能变成数字吧?”幼儿单独或相互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数字。

  2、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

  3、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脚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

  4、结束:“我们的身体累了,该休息了,现在回家吧。”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走回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3、复习认读词组: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活动准备

  1、 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们看起来怎样?

  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

  (1)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

  (3)出示歌词图谱。

  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按节奏朗诵歌词。

  (4)整体跟唱。

  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

  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3、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边唱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8

  时间:20xx、11、18

  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与人员:全园副班老师、实习老师

  研讨主题:大班绘画活动《各式各样的房子》

  研讨活动记录:

  一、备教育资源

  首先要求老师要善于观察周边的建筑物,收集形态各异的房子图片,了解从古至今房子的演变;了解中国民族居民;了解各种各样奇怪的房子。

  二、备幼儿

  提问: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猜一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老师们说出以下两点:

  (1)幼儿有可能不懂得合理安排画面,将自己的想象绘画出来。

  (2)幼儿有可能会问为什么书上的房子和我们住的不一样。

  2、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怎样教幼儿才容易理解?

  经讨论决定:通过活动前参观周围的建筑物和活动中播放多种形态各异房子图片的方式,让幼儿感受与欣赏,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幼儿分析、描述房子,并从形状、功能、色彩等方面说出其特点,开拓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并绘画出房子。

  三、备活动准备

  提问:这节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

  经讨论决定从以下三点做好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一天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观周围建筑物;

  2、材料准备:准备多张形态各异的房子图片;油画棒、白纸、记号笔;

  3、幼儿用书第26、27页《各式各样的房子》。

  四、备活动目标

  提问:这节活动要让幼儿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经讨论决定: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选用线条、形状、颜色,创造性地表现想象中的房子;2、初步学习合理安排画面,丰富画面内容;3、体验创造性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五、备活动重难点

  提问:这节活动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

  经讨论决定:重点:大胆地选用线条、形状、颜色、创造性表现想象中的房子。难点:能合理安排画面,将自己的想象绘画出来。

  六、备活动过程

  大班的绘画活动,一节课是25—30分钟,导入2—3分钟,基本环节占20-22分钟,小结部分占3-5分钟。

  提问:

  1、如何设计导入环节?需要抓住哪两点进行设计?(兴趣、课题)

  五、在备活动过程的环节中,老师们能抓住兴趣和课题设计导入环节。经过大家交流研讨一致认为可以以谈话或欣赏图片的方式导入。基本环节通过播放各式各样的房子图片,让幼儿感受与欣赏,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幼儿分析、描述房子,并从形状、功能、色彩等方面说出其特点,开拓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并绘画出房子。分享环节:引导幼儿针对具体作品说说形状、作用、以及与众不同的地方。

  六、在备延伸活动环节中,为了帮助幼儿巩固、提升原有的经验,通过交流研讨,大家都一致认为要和区域教学相结合,把收集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图片粘贴在建构区的墙上,方便幼儿欣赏,并引导鼓励幼儿尝试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构建房子。还有将幼儿绘画的房子展示在美工区,方便幼儿欣赏,鼓励幼儿说出欣赏后的感受。

  很高兴参加了此次的备课,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又学到了好多东西,了解了备课的过程。通过这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觉得自己又进步了,都希望以后回到瑞溪园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教案音乐:春天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