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人物高兴、生气、悲伤、滑稽等不同的面部表情,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用恰当的颜色表现不同的表情,体验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情感。
3、能够大胆地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绘画出来。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对不同的表情有一些了解。油画棒、ppt图片、表情娃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歌曲"表情歌"引出主题。
小朋友在"表情歌"里唱到高兴、生气、忧伤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每人边唱边表演。
幼儿讨论:表演"表情歌"时,你的五官有哪些变化?是什么样子的?
请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各种表情,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演。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表情时五官形态的变化。
教师出示电子表情娃娃图片,请几位幼儿上台摆出高兴、生气、忧伤、滑稽等不同表情。引导幼儿着重分析脸部五官形象的变化和各种不同表情的关系。
3、交待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观察幼儿用书上小朋友的表情,想一想,各种表情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现。
幼儿画表情让幼儿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和我配合得也很默契,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了解人物高兴、生气、悲伤、滑稽等不同的面部表情,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始我通过让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各种表情,完成了第一个目标,通过讨论,孩子们幼儿对脸部五官形象的变化和各种不同表情有了进一步了认识。幼儿作画时,我巡回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提醒观察活动脸谱或对镜子表演一下,让幼儿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作画。最后孩子们画得有声有色,我让孩子们一一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孩子们讲出图画的内容,不足之处是在讲几种比较难画的表情时我应讲解并作示范,这样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们就不会画起来很吃力!以后我会注意这一点。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制作种子粘画。
对种子粘贴画这种作画方式感兴趣。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范画两张、每组一筐种子、每组一碗白胶、幼儿人手一张铅画纸和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几种常见的种子,(已经对种子有初步的了解)让幼儿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了几种种子宝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红豆、绿豆、豌豆、黄豆、蚕豆……)
师:对,如果我们把这些种子宝宝养在水里或者埋在泥土里,它们不仅可以发芽,长成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我们还可以让它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下,老师把种子宝宝变成了什么魔术呢?
2、师出示两张范画。
你们看,老师用种子宝宝变成了什么魔术?(老师讲解自己为什么用这种种子来装饰)
(二)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先用记号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轮廓里粘上胶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均匀地粘贴上去(沿着画好的线粘贴),装饰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谁来告诉我你想用种子宝宝来变什么魔术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幼儿作画。
教师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而仔细地粘贴,引导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四)展示作品(讲评)。
请幼儿谈谈自己是利用哪几种种子宝宝来变魔术的。
活动反思: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欢的叶子,在欣赏中初步学习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
2、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线描画《神奇的叶子》,记号笔,绿色画纸,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线描画《神奇的叶子》:
1、欣赏: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神奇的叶子》,看看画上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形状?里面是什么样的?
2、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
前一阶段小朋友收集过许多树叶,还有哪些不一样形状的叶子,介绍一下?
3、提出设想: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你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做成树叶门帘,挂起来装扮我们的教室。
二、讨论制作过程:
怎样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小结即提出操作建议:
1、先用粗笔画出轮廓,注意叶柄画得明显些。
2、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
3、画好一面后剪下来,留出黑边,再画反面,两面可以装饰的不同。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个别幼儿画时细心地分割和装饰。
五、在歌表演中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串树叶门帘挂起装饰教室。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桃花的美,并且能在其他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尝试运用颜色、数字等记录方法记录桃花的外形特征。
3、观察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知道它在春天开放,是“报春花”之一。
【活动准备】
水彩笔记录纸、图片、桃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桃花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花?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花?
2、找一找:哪里有桃花(如果有桃花,可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鼓励幼儿报告自己的发现)。
3、自由观察桃花
——幼儿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层数、香味、叶子等,教师巡回指导。
——按自己的方法记录观察情况(可用绘画、符号形式,也可用数字表示)。
4、交流探究结果。
——根据自己的记录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桃花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视情从花、枝等外形特征及开放时间进行追问和引导,重点帮助幼儿了解桃花是先开花后长叶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桃花称作“报春花”?
——师幼总结桃花的特征,并根据大家的描述将桃花编成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桃花吗?为什么?
中班美术:美丽的桃花【2】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塑料瓶底印画,学习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的基本特征。
2、感受这种特殊画法的乐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吸管若干,颜料,调色盘5个,湿手帕5个,画纸人手一张,印章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欢欢和老师是好朋友,今天早上,老师接到好朋友的电话,得知欢欢要来做客,原来欢欢听说我们这儿的桃花开了,特别想来看一看,可是——春天都过去了,桃花都谢了,这可怎么办呀?眼看欢欢就快到了,为了不想让欢欢难过,老师决定把美丽的桃花画下来,送给欢欢。老师刚刚在准备画画的工具,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画笔,只找到了这4样:画纸、颜料、矿泉水瓶和吸管,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出出主意,怎样用它们画出一幅漂亮的桃花呢?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交流想法。
3、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4、教师小结作画方法。
二、教师示范并讲解作画方法。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用吸管吹树干的方法:先用小勺舀一勺颜料倒在画纸的下方,然后用吸管斜着对准吹,吹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哦,不然颜料会一动不动的,先吹树干,然后吹树枝。再用瓶底印画桃花,方法:用儿歌的形式讲述:小小瓶,轻轻蘸,喝点水,用力按,拿起来。幼儿观看。最后用手指点画桃花的花芯。
2、师:瞧,一棵美丽的桃花印好了,再来试一试,教师再次讲解示范。
哎呀,欢欢快到了,小朋友们,你们一起来帮帮老师,好吗?
3、个别幼儿上台尝试操作。
三、幼儿在配乐音乐中集体印画,教师提出印画要求。
1、蘸色要适当,注意小心弄到衣袖上,并保持画面整洁。
2、五个幼儿一组合作印画,印画一棵桃树或者一片美丽的桃树林,教师巡回指导。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印画。
四、讲评。
1、师:你们真能干,一下子就把美丽的桃树画下来了,老师这儿有个印章,我来给每一幅作品都敲个章吧。“咚咚咚、咚咚咚”是欢欢来了,欢欢快请进,我们这儿的桃花都谢了,因为不想让你难过,小朋友们把美丽的桃树都画下来了,想要送给你呢!
2、欢欢评价,并将礼物送给幼儿。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简单的图形装饰。
2、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与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准备:
红、白、黄三色蝴蝶,三种蝴蝶纹样,花丛背景,空白蝴蝶图一张,幼儿半成品白纸。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引出三只蝴蝶。
二、欣赏这三只蝴蝶:
活动提问:
1、提问:这是谁?它身上有五颜六色的花纹,为什么你们看出来是红蝴蝶呢?(知道底色)
2、…………………………………………………………………黄蝴蝶呢?
3、…………………………………………………………………白蝴蝶呢?取下蝴蝶身上的花纹:仔细观察
4、认识各种纹样,知道这些是图案。
5、区别底色与图案,知道使用冷暖对比。
6、观察翅膀图案的对称,感知对称。(略微提下,不要求做到)
三、师生共同创作,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还有一直蝴蝶为什么不开心,原来他是一只蓝蝴蝶,可是谁也认不出它。我们来帮它换身
1、图案装饰
2、先给图案涂色,(底色准备用冷色,图案用暖色多)
3、最后涂底色。
四、幼儿创作
还有很多蝴蝶要请小朋友帮忙,他们有红蝴蝶、白蝴蝶、紫蝴蝶……请你们画上漂亮的图案,帮他们涂上底色,先要想好自己画什么颜色的蝴蝶。
出示一丛“花”:你们画的时候老师会帮你们剪好花,等你们画好了就可以把花贴在蝴蝶下面,让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五、欣赏表演。
听音乐学小蝴蝶飞入花丛,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说说看到了什么蝴蝶。
蝴蝶翅膀上丰富多彩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但它们多彩的翅膀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大饱眼福,也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
小百科:蝴蝶翅膀上丰富多彩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但它们多彩的翅膀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大饱眼福,也是用来隐藏、伪装和吸引配偶的。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一、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 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二、 教学准备:
(1)幼儿作彩色画的用品; (2)不同的姿势的红梅数枝。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复固团点的技法
出示数幅幼儿画的梅花朵的作品,巩固团点的方法,接着老师出示一幅画好花枝的画,请个别幼儿画上花朵。
2、 讲解示范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1)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画花枝的方法与画花朵的方法不一样,是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的,因为花枝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弯曲,有的直(同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所以用笔的轻重,笔的转动都要有变化。
(2)演示勾线方法。笔杆握直,由下端往上画,用笔时先重后轻,这样花枝才能由粗变细,同时用笔转动使花枝曲直变化。
(3)示范画一枝梅花。请二个幼儿可以先画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画枝再画花。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检查握笔并指导蘸色、用笔方法。
4、 讲评作品,重点讲评用笔用色的优缺点以及表扬在洗笔蘸色、搁笔等常规方面表现的好的地方。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1、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创意的幼儿给予鼓励。
(1)你变出了什么画?你是用哪些东西拓印的?你是怎样拓印的?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效果不太好?
2、小结。
四、引发幼儿继续思考、探索。
1、 在你身边、在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变成美丽的画?
2、 除了用油画棒来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来拓印呢?
3、 你还有什么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画带回来给大家看,好吗?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我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的问题,它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喜欢动手学着做。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他们周围的一切事物很感兴趣,同时也对风车充满着好奇,幼儿也特别喜欢在学中玩,玩中学,为此,我设计了风车转转这一绘画活动。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为基础,本活动贴近生活,取材来源于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自由自在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风车的感知表现在自己绘画的作品中,有利于艺术目标的实现。
(二)活动目标
《纲要》对于艺术教育目标的要求是: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为本活动制定了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尝试用螺旋线来表现风车旋转时的轨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及书空练习,感知螺旋线的线条走向。
3、情感目标:认识红黄蓝等颜色,能用两种以上的颜色作画。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活动目标的了解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能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颜色来搭配、绘画风车旋转时的线条走向。
(四)教学准备
为了让幼儿愉快的进行活动,积极投入活动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1、环境准备: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2、知识准备:幼儿游玩风车的经验。
3、物质准备:范例1张,图画纸、油画棒、风车若干。
三、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对螺旋线的认识和理解,并大胆绘画出自己喜欢的螺旋线。
1、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操作给孩子看,学习一些关键的技能,如:怎样画螺旋线,色彩的搭配等。出示范例是为了丰富孩子的创作内容,扩大孩子的视野,以达到逐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观察分析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风车旋转的轨迹、色彩搭配等,思考各种观察过风车旋转轨迹,进行观察,从而积累,深化表象。
四、说学法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绘画螺旋线,操作法对幼儿学习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绘画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通过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玩风车,引发幼儿的兴趣;其次是出示范例,再次是欣赏范例,幼儿观察,教师讲解示范;接着让幼儿操作,自由发挥,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最后在欣赏作品中,交流、分享绘画的乐趣。
下面对每一个环节做一个具体说明:
1教师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幼儿在室内玩风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示漂亮的风车是为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播放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温馨愉快的气氛中玩,音乐结束时。并向幼儿提问:“大家刚才是怎么玩风车的?你的风车是什么颜色的?风车转起来时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请你用身体来转一转,学一学”激发幼儿的兴趣。
2欣赏范例,幼儿观察,教师讲解示范
(1)幼儿欣赏范例:通过欣赏范例可以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线条的,也让幼儿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为下面的绘画活动垫下基础。
(2)教师师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的方法,直观且易于幼儿接受和掌握。考虑到小班幼儿接触画线条,所以我才采取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对整个绘画有个整体的了解,进一步为绘画做好准备。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在幼儿操作时,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做是为了树立幼儿的信心和发挥想象。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搭配。这时,应该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把螺旋线画的更漂亮,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应进行个别指导,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3)提醒幼儿在绘画时讲究卫生,保持桌面干净。
这个环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作中,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增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但是由于小班幼儿自制力差,因此在活动中要提醒其讲究卫生,实现各领域互相渗透的精神。
4、欣赏作品,分享乐趣。
让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们体验到绘画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