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0 04:21:04 作者: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锦集9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夏天避暑降温的一些方法,知道自我保护。

  2、 理解故事《哪里最凉爽》。

  活动准备:

  课件《哪里最凉爽》。

  活动过程:

  一、谈话1、教师:今天大家有没有觉得热啊?那站在树荫下的小朋友热还是在阳光下的小朋友热?

  2、教师总结:夏天很热,如果一直在阳光下会中暑。在树荫下可以让我们觉得凉爽,如果夏天的时候觉得很热,一定要采取一些办法让自己变的凉爽。

  3、教师打开课件,让小朋友帮助课件中的小朋友,选择可以让她变得凉爽的事物。

  二、欣赏理解故事1、 分段欣赏故事:

  第一段:小狗趴在门口怎么了?

  第二段:小狗妈妈爸爸怎么让小狗变得不热了?

  第三段:小狗又去了哪儿?给妈妈爸爸拿了什么?

  2、 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狗和爸爸妈妈都用了什么方法来让自己凉快。

  三、讨论教师:除了故事中的办法,生活中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变的凉爽。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无色透明的液体(水、糖水、盐水)

  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各种液体倒入塑料杯、铺好台布,与幼儿共同准备。

  二、 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1、 桌上有各种颜色的液体,请幼儿按颜色进行区分。

  (橙汁、苹果汁、西瓜汁)

  (酱油、可乐)------

  2、 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来辨别各液体。

  这些杯子里装的液体很相象,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辨别。怎么判断出哪个杯子里是什么呢?

  3、 辨别好后请幼儿贴标签。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与同伴共同贴标签。

  4、 同伴共同总结我们的感官有什么功能。

  5、 为了安全,让幼儿知道没有教师、家长或其他负责人员在场的时候,不能将没有贴标签的瓶里液体倒出来。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听听、猜猜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结合故事让幼儿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并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第六号。

  2.若干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

  3.大恐龙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师:你们喜欢唱歌吗?出示恐龙图片

  在一座城市里也有一只爱唱歌的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师:到底为什么大家都讨厌这只爱唱歌的大恐龙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

  二、欣赏故事。

  逐张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图一:(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

  图二:这时候人们会想什么办法不让大恐龙唱歌呢?

  图三:(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图四:玻璃罩也不行,那怎么办呢?小姑娘对大恐龙说了句话,她会说什么呢?

  师:大恐龙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你们喜欢它吗?我们一起完整的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欢大恐龙的'大嗓门吗?

  2.如果我们变成大嗓门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3.出示标志

  师:看,上面有什么,上面有个大叉叉,这是什么意思?请幼儿说说把标志贴在哪里?

  4.一起贴标志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观察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每组一只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

  活动过程:

  1、用触觉箱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请幼儿摸一摸箱子里装的水果。

  提问:"请你摸一摸,告诉我里面装了什么水果?"

  2、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的?

  (2)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可与苹果进行比较)?

  (3)闻一闻:橘子有什么气味?

  3、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1)请幼儿讨论: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2)那我们怎么把它打开呢?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橘子,观察橘子的内部特征。

  提问: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像什么?

  4.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说说品尝后的感觉。

  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教师画一棵轮廓树,让幼儿将剥下来的橘子皮撕成小块,贴在橘子轮廓图上,制作成一幅橘子皮画,将橘子皮画贴于橘子树上,做成一棵橘子树。

小班教案 篇5

  小乌龟本领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带来的快乐。

  2、掌握手膝爬的动作要领,能上、下肢协调地爬行。

  3、游戏后能把小沙包放到指定的筐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听音乐做小动物模仿操,并能掌握模仿动作的要领,学习儿歌《小乌龟本领大》。

  2、物质准备:榻榻米、拱形门、软飞盘、轮胎、体操垫、沙包等。

  3、场地准备:见图。

  (1)铺满榻榻米的场地,可供全体幼儿自由爬行。

  (2)设有不同路障的场地。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手膝爬的动作要领,爬行时手和膝盖都要着地。

  难点:能用手膝爬的动作,爬过各种小障碍。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小动物模仿操。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边说儿歌边做操。教师用游戏化的语言指导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2、组织玩游戏“小乌龟本领大”。

  (1)交待游戏角色。幼儿扮演小乌龟,教师扮演乌龟妈妈。教师:“乌龟妈妈要带着小乌龟去玩耍,看看哪个宝宝本领大?”

  (2)学习动作要领。

  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小乌龟本领大》,强调手膝爬的动作要领。请幼儿说一说小乌龟是怎样爬行的,先请个别幼儿在榻榻米上尝试模仿小乌龟爬行,然后请全体小朋友自由爬行。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双手双膝着地,较灵活、协调地爬行。其次指导幼儿选择人数少的场地爬行,不拥挤,不相互碰撞。

  (3)练习与指导。

  组织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手膝爬。教师:“小乌龟要走过小路(榻榻米),或是通过小桥(体操垫和轮胎),然后钻过大山洞(大纸箱),才能回家找妈妈。每个回到家的小乌龟都能得到乌龟妈妈的亲吻和拥抱,看看哪个小乌龟的本领大,能动作灵活地爬回家?”请幼儿分组有序地进行游戏,教师给予指导。

  (4)安静游戏。游戏进行几次后,请“小乌龟们”运粮食回家。在每个幼儿的背上放一个沙包或软飞盘增加游戏的难度。将粮食运回家的“小乌龟”,如果觉得有点儿累了,还可以在家里享用“美味”后,再继续“工作”。

  3、放松活动。

  播放节奏鲜明的音乐,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做抖抖手、抖抖脚等放松动作。播放优美、悠扬的音乐,请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游戏材料。

  活动延伸

  玩亲子游戏“爸爸、妈妈都来爬”,利用家里的家具摆设,设计安全、有趣的爬行环境。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玩爬行游戏,激发孩子对爬行的兴趣,并练习手膝爬行的基本动作,尝试通过各种小型障碍,加强亲子互动。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晨间活动时佳佳跑到我面前说:“老师、老师我家昨天吃的是蚕豆好吃呢,我喜欢呢!”听了她的说我对她笑了笑说:“我们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也有蚕豆你看见了吗?”佳佳摇摇头:“那你们怎么不去摘蚕豆的啊?我还想吃呢!”有了孩子的要求我们小班年级组就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蚕豆,知道蚕豆是生长在那里的?并能用手摘蚕豆。

  2、能在田野里分散的摘蚕豆,并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种有蚕豆的种植园地。

  2、装蚕豆的筐5~8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蚕豆,让幼儿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你看过它吗?在那里看过的?它像什么?

  2、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去摘蚕豆。

  教师:看!那里有什么?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在茎的什么地方?

  3、带领幼儿摘蚕豆,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分散了摘蚕豆,不要把蚕豆的根拔出来。

  4、 把摘下来的蚕豆带到班上让幼儿把豆夹拨去。

  5、把摘下来的蚕豆送到厨房里给厨房的工作人员做菜。

小班教案 篇7

  目标:

  对几何图形发生兴趣。

  用触觉感知圆形、方形的特征。

  辨别图形,学说词语“圆的”“方的”。

  准备圆形、方形块若干;圆形、方形卡片若干。

  圆形、方形纸盘若干(平面的),方手帕一块。

  摸箱或摸袋,里面装有若干方形块、圆形块。

  过程方的圆的不一样。

  辨认圆形和方形。出示圆盘子和方手绢,比较圆的和方的不一样。

  再出示圆形卡片和方形卡片,辨别圆盘子与哪个图形相像,方手绢和哪个图形相像,学说“圆的”“方的”。

  摸箱游戏真好玩。

  出示摸箱(或摸袋)。这是摸箱,里面有许多方饼干和圆饼干(圆形块、方形块的)。幼儿每次取一个图形卡片,再到摸箱里摸出一个图形块,告诉大家是什么饼干?或根据教师的指示摸图形块,如”摸一个方饼干”。

  分组活动。

  图形配对。供给摸箱(里面有圆形块和方形块)。每人有圆形和方形的)。幼儿每次取一个图形卡片,再到摸箱里摸出一个相同的图形块,放在上面,配成一对,如圆形卡片和摸出的圆形块配成一对,说说圆的和圆的是一对。

  分饼干。供结圆形和方形纸盘,摸箱(内装方形块和圆形块)。每人有圆形和方形的纸盘各一个,按盘子的形状到摸箱里摸饼干(方形块,圆形块),放到相同形状的盘子里,方饼干放到方形的盘子里,圆饼干放到圆形盘子里。说说是什么形状的饼干?两个盘子都要放上一些饼干。

  建议:

  把摸箱游戏材料放到数学角,吸引幼儿来玩摸箱游戏。

  玩“喂饼干”游戏,在数学角摆放立体动物头,动物的口型有的是圆形(如猫的嘴),有的是方形(如熊的嘴),将动物头放在幼儿够得到的地方。

  幼儿按动物的口型,到摸箱里摸出饼干,把饼干喂给相同口型的动物吃(嘴是挖空的)。如圆饼干喂给猫吃,同时说说喂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还要数数喂了几块饼干。

  在生活中找找像圆形的物品,找找像方形的物品,找到了,贴上这种图形的标记。

小班教案 篇8

  学具类型:三型

  辅助材料:背景图片一张,挂图一张,熊猫头饰一个,信箱三个

  主要目标:培养幼儿类比推理能力

  渗透目标:培养幼儿分类能力

  一、导入方法

  教师戴上头饰说:“Hi,小朋友们好,我是熊猫博士,我听说小朋友们特别喜欢跟学具交朋友,我带来了三个信箱,每个信箱里有一个好玩的游戏,待会儿跟学具玩游戏时,谁表现好,我就在他头上点一个俏点,最后我会邀请头上有俏点的小朋友去我家做客,想不想去?

  二、展开方法

  (一)1号信箱

  1、教师打开1号信箱,取出游戏1,请幼儿把学具翻成黄底色,给翻得快的幼儿点俏点。请幼儿排火车:苹果树、螳螂、桃树、蚊子、椰树、?让幼儿找出规律,续摆一节车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3、教师重复操作要求,出示正确答案。

  4、为表现好的幼儿点俏点,还原粉底色。

  (二)2号信箱

  1、请幼儿取学具:狮子、鹰、老虎、猫头鹰、梅花鹿、燕子、?、?

  2、3、4同(一)

  (三)3号信箱

  1、让幼儿取出金鱼、玫瑰红、杜鹃花、武昌鱼、山茶花、菊花,请幼儿找到规律后,续摆三个画面。

  2、3、4同(一)

  三、结束方法

  幼儿开火车去熊猫博士家做客。

小班教案 篇9

  小班手指谣《数鸭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协调的念唱儿歌并做手指动作,体验手指谣形式的儿歌

  2、通过有趣的手指游戏,感受儿歌的韵律,从而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能积极参与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准备:

  鸭子手偶 ,幼儿已欣赏过故事《小羊吉米》。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与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小羊吉米》里的鸭子,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提问:

  (1)故事《小羊吉米》中鸭子是怎么叫的?

  (2)它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小鸭子的叫声、走路的模样?) 2、师:鸭妈妈有好几只小宝贝,鸭宝宝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它们又要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小朋友一起仔细听听,它们躲到哪里去了。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师 :好听嘛?教师再次朗诵儿歌。

  三、提问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提问:(1)儿歌里有几只小鸭子?教师出示小鸭子并让幼儿点数。

  (2)儿歌中的小鸭子是怎样做游戏的?它们都躲到哪去了呢? 教师请幼儿做个回答。

  (3)儿歌里的小鸭子不见了,鸭妈妈是什么心情呢?鸭妈妈怎样叫鸭宝宝的呢?

  2、教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及动作创编。

  3、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连接,让幼儿一起学习创编好的动作。

  四、学习朗诵儿歌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创编的动作,并利用手指偶表演 。

  2. 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并注意幼儿个别字音。

  3、教师让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五、小游戏:捉迷藏

  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真能干。我们也一起来玩小鸭子们喜欢的做迷藏吧。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子。教师闭上眼睛数到5,小鸭子赶快躲好。再由教师去找,找到后幼儿自己讲刚刚躲在哪里了。 六、教师以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喝水,结束活动。

  附:儿歌

  小鸭子

  五只小鸭子,

  跑跑又跳跳。

  跑到大树下,

  突然不见了。

  妈妈急得叫,

  嘎!嘎!嘎!!

  5只小鸭子,

  赶快跑回家。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中班教案

下一篇:小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