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1 08:11:42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4、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由来,感受春天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春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活动反思:

  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对待朋友要真心,能与朋友共享美好事物以及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2、体验“朋友越多越快乐”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情景剧《好朋友》;

  2、《好朋友》小海报20份,大海报1份;《朋友船》大海报1份;

  3、布娃娃、遥控汽车、小汽车玩具各一个;

  4、场地布置:铺上桌布的方桌,上面放一盆花。

  活动过程:

  1、由“海报”导入观看情景剧《好朋友》。

  提问:

  (1)妞妞有一个漂亮可爱的布娃娃,豆豆来了,妞妞是怎么做的?

  (2)后来乐乐来了,乐乐是怎么做的?

  (3)后来妞妞是怎么做的?

  小结:有好东西时,不能只顾自己,要想到朋友。对待朋友要真心,这样做了,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朋友越多越快乐!

  2、师幼共看海报《朋友船》。

  小结: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不能丢下朋友不管,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

  3、迁移: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对待朋友的。

  小结:在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朋友,有了朋友,我们才会生活的更快乐,朋友越多越快乐!

  4、结束活动。

  师:今天的节目精彩吗?带上海报,说给你的朋友听一听吧!和更多的朋友分享快乐。

大班教案 篇3

  为了让孩子们亲密接触大自然,开拓视野,感悟秋天,特定于11月5日(周六)到宁波东钱湖进行快乐亲子游活动。让孩子在游走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活跃身心,在游戏和绘画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对美的认识,快乐成长。

  一、活动时间:

  11月5日(周六)——如果下雨,延至11月12日

  二、活动地点:

  东钱湖

  三、集合地点:

  飞虹幼儿园门口

  四、行程安排:

  8:15-8:30集合,地点在飞虹幼儿园门口,统一乘坐大巴车前往。

  8:30--8:40清点人数,宣布行程安排及注意事项;

  8:40—9:20欢快车途,分组,并安排娱乐节目

  9:30-11:00爬山,观赏风景

  11:30-13:00统一午餐

  13:30-15:20亲子游戏时间(亲子游戏请大家积极补充,发表意见)

  1、识数字抱团念儿歌,报团。熟练6以内的数字,让孩子们相互亲近

  2、“我来演你来猜”比赛(每户家庭由大人根据提示表演,孩子来猜);

  3、跳圈圈游戏:准备两个圈,孩子从一个圈里跳到另一个圈里,家长赶快从孩子后面将圈拿到前面,依次类推,直到终点。

  4,击鼓传花

  5,足球比赛(足球由竺于婧妈妈提供)

  15:30结束愉快行程,返回温暖的家。

  五、收费标准:

   (预计费用在100元左右,具体以实际支出计算)

  包车费用,午餐费用,及其他共同开支按实际支出后分摊

  六、注意事项:

  1、每个家庭可自行准备适量零食心及饮料,小孩备用衣物,最好带双肩包,穿平底鞋,带上相机。

  2、服从活动组织者的安排,听清集合时间及地点准时准点,管好孩子注意安全,保管好贵重物品。

  3、本次活动系大三班第一次全体活动,希望大家尽量抽出时间参加。

  七、分工

  1、点名与分组:本次活动分两组,按照幼儿园学号,1-15,16-30,第一组负责人为张子初爸爸,第二组负责人为:童浩涵妈妈;

  负责人主要负责统计参加的人数、名单、联系电话。每次集中时负责点名、联系。

  2、游戏组织:“我来演你来猜”。准备一些孩子了解的吃穿住行等用品的名称50张纸。每个家庭猜1-2张。(谢奕妈妈负责)

  3、小奖品:购买一些小玩具、小玩偶、小零食、汽球等,每件奖品价值0.5-2元。约每个小孩2份,并负责发放。(竺于婧妈妈负责)

  4,负责拍照(周家逸妈妈)

  附参加活动的回执

  幼儿姓名

  家长姓名

  是否参加

  联系电话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我们大人小朋友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日常生活中曾观察到的红绿灯标志的图片、交通标志的作用投影片。

  2、用纸板做的红绿灯,红绿黄灯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交通安全图画,引出课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三种颜色的灯,并通过儿歌内容的了解初步知道"红灯停,绿灯走,黄灯停一停"。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小汽车,另一组做小朋友步行,当汽车行人看见红灯时都必须停下,当看见绿灯才能行走……)3、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等。

  4、游戏完毕幼儿与教师一起小结,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要求幼儿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5、从活动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进餐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6、游戏:红绿灯。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2.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材料

  1.主题活动录音带,录音机,剪好的窗花。

  2.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新年贺卡》。

  活动过程

  1.欣赏活动室的窗花。

  2.教师给幼儿表演剪窗花。

  3.欣赏录音儿歌。

  4.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来回答,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

  5.以整体跟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儿歌。

  6.教师与幼儿表演儿歌。

  7.指导幼儿剪窗花。

  儿歌:

  小剪刀,咔嚓嚓,

  奶奶在家剪窗花。

  剪朵梅花五个瓣,

  剪只喜鹊叫喳喳。

  剪出雪花漫天撒,

  剪个福字头朝下。

  再剪一个胖娃娃,

  抱着鲤鱼笑哈哈。

  抱着鲤鱼笑哈哈。

  活动反思:

  通过剪窗花活动,我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它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延续幼儿的兴趣,延续活动中没达成的目标,或者作为教学活动目标的提升。

  同时给幼儿自由、宽松的空间,足够的探索实践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利于幼儿操作与探索,也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会用多种手段表现其主要

  特征。

  2、探索对圆形的变化,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白纸、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正方形纸和圆形纸、水彩笔、颜料、浆糊、剪刀、抹布、箩筐、胡箩卜等。

  2、吹泡泡的玩具。

  3、变化的圆形拼贴成画面一幅。

  活动过程:

  一、游戏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和幼儿共同玩“吹泡泡”游戏。

  2、启发幼儿展开想象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

  提问:你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象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象汽球、西瓜┄┄)

  二、探索圆形的变化

  1、提问:圆形可以变化成什么?变化后的圆形可以做成什么?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2、出示由变化的圆形拼贴成的一幅画。

  3、引导幼儿观察说说画中的物体是怎样做成的?

  4、激发幼儿大胆回答:树是由圆形折成扇形做,母鸡是由圆

  形折叠成半圆做成的。

  三、幼儿动手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1、分别介绍三组的活动材料和工具。

  2、提出创作要求:使用剪刀注意安全,保持桌面整洁。

  3、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尝试借助点线面的组合和颜色的搭配,不断丰富自己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1、幼儿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3、收拾桌面,归放活动材料、工具。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陶的一些基本术语,掌握新的捏陶的技法。

  2、能运用多种形式制作杯子,拓宽思维和想象,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独立设计制作,激发创新意识,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

  1、经验的准备:了解陶艺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两种以上基本技能。

  2、材料的准备:背景音乐、数码照相机、电脑、幕布、欣赏课件、幼儿的工作服、陶泥、制作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泥巴变身”的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待会儿我要请大家去跟泥巴去做游戏,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学一学好玩的泥巴,跟着音乐进去吧!(变高了、变矮了、卷起来、变成小面条了、变成泥巴球滚进去了)。

  二、教师以儿歌形式演示操作,引出主题。

  1、出示泥团,引导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会搓大汤圆了,我们再来搓一搓,“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小泥巴说我又要变身了,今天我要跟手指做游戏。

  (1)教师演示:“看!这是什么动作?”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两边捏。”

  (3)它变成什么了?

  (4)它请泥条妹妹来帮忙(连接泥条),它变好了,呀!是什么?泥巴变身真好玩,给他们拍拍手。

  三、观看各种杯子的课件,启发创作。

  1、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杯子,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课件,重点引导幼儿观看杯子的造型与装饰方法。

  提问:如果让你买杯子,你准备买哪一个?为什么?

  3、教师小结:杯子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小人形状的。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更有趣的杯子,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个,看看谁做得与众不同,做得更有趣。

  4、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杯子。

  师:你准备做一只什么样的杯子呢?跟你的好朋友说说。

  四、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1、提醒幼儿认真制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幼儿有创意的想法与制作,并用照相机拍下来。

  五、展示作品,师幼互评。

  1、以幻灯的形式欣赏同伴作品,进行评价。

  2、教师也从中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从造型上分析作品的优点。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