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热门】大班教案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能将乐曲与图片匹配。
2、能想像乐曲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
3、能大胆、勇敢、创造性地想像表现,敢于与众不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磁带,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图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长在哪里?这些花长得这么样?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B的结构。
(1)第一遍音乐,音乐和图是不是一样的?
(2)第二遍音乐,请一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指图。
(3)第三遍音乐,幼儿伸食指与老师一起指图。
三、请幼儿做指挥
其他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条用滑)
四、游戏
(1)老师在家擦桌子扫地,请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干活,什么音乐擦桌子?什么音乐扫地?
(2)幼儿与老师一起听音乐做“打扫卫生”
(3)小朋友在家还会做什么事?听音乐一起劳动
(4)你们到幼儿园又会干什么?听音乐活动。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当音乐慢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团、包、画等多种方法尝试制作有创意的面包。
2、在活动中体验做面包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报纸、颜料、餐巾纸、水、棉签、塑料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参观面包店
师:听说“绿森林面包房”开业啦,今天老师就带我们宝贝一起去看看好吗?
(欣赏各种面包)你看到的面包是什么样子的?
师: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都喜欢吃“绿森林面包房”的面包呢,这些面包肯定不够怎么办呢?(我们帮他们做)那好,我们来做一回小小面包师,来学一学怎么做面包。现在请小朋友们一人拿一个面包师的帽子戴好,然后找一张椅子坐下来。让我来看看谁的样子最像面包师,谁坐的最神气。
二、教师示范操作,分步骤讲解(视频)
师:现在小眼睛看仔细咯!
先拿一张报纸全部浸在水里,马上拿起来要不然报纸会烂掉的然后用力捏紧把水挤干。
再拿一张报纸浸湿也要马上拿起来包在这个报纸团的外面。让面包变的大一点。上面包的平整一点,把皱皱的藏在下面,面包的下面压压平,下面的手摊平上面一只手弯弯的压一压。
再将餐巾纸包在外面,注意哦,上面要包的平整些,把皱巴巴的藏在下面。餐巾纸要多包几层,直到看不到里面黑黑的报纸。你们看这样子可以了吗?还能不能看到黑的?这样我们做的面包就会变得白白的了。如果面包上没水了包不住了可以蘸点水,这样餐巾纸就能包上去了。
接下来在面包的上面我们要用小刀切开几条口子这样能让面包快点烤熟。
师:面包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准备烤面包了。
师:我们要先给面包刷上黄油,这样烤出来的面包才会香喷喷的。小心蘸黄油的时候要在盆子边上刮一刮,要不然黄油太多会滴到外面。在面包的上面均匀的涂一层。刷好了面包要送进烤箱烤面包咯。面包烤得脆脆的。(涂上一圈褐色)面包烤好了,哇,好吃的面包做好了,嗯(闻一闻)真香!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视频循环播放)
师:小面包师们,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开始工作吧!
重点提醒:
1、报纸整个浸到水里马上要拿起来要不然报纸就会烂掉了。
2、报纸里的说要挤干。
3、包餐巾纸的时候上面要包的平整,皱巴巴的藏在下面,要包到看不到你们黑乎乎的报纸。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的面包烤好啦,现在把你们的面包放到货架上的盘子里吧!我们一看你们的面包都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请个别幼儿述说)
师:面包师们,面包做好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送面包去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感受作品,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主题倾向。
2、帮助幼儿感知故事,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3、帮助幼儿体验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愉快感。
4、幼儿通过看、摸、尝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探索工具一批:如石头、放大镜、塑料刀、榨汁机、汤匙、吸管、牙签、叉子……等。
2、课室布置成一个西瓜园地,瓜地里大西瓜若干。
3、多媒体课件:《蛤蟆吃西瓜》。
4、区域活动资源:瓜子若干、白卡纸人手一张、糨糊一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带领幼儿来到“西瓜地”(课室布置成一个西瓜园地,瓜地里大西瓜若干),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师:对了,有一只蛤蟆种了一片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圆,你们想知道蛤蟆是怎样吃西瓜的吗?(想)
二、课件欣赏。
1、故事《蛤蟆吃西瓜》。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有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来了,青蛙看到这么大的西瓜,就帮蛤蟆想办法。青蛙说:“我们用石头砸西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一砸西瓜就碎了。”
师:蛤蟆想不到办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幼儿自由想象,并把自己想的办法说给同伴听)
2、后来蛤蟆有没有想到吃西瓜的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教师边放课件讲述故事)
青蛙又想了一个办法,“我们来用刀砍西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还是不行,哪来这么大的刀呢?我们又怎么扛得动呢?”
问:蛤蟆和青蛙想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3、后来到底怎样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观看课件)
蛤蟆和青蛙没办法了,就到瓜旁边去玩儿。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竹管。蛤蟆看着竹管,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蛤蟆和青蛙把竹管插进了西瓜,红红的西瓜汁立刻从竹管的另一头流了出来。蛤蟆和青蛙吸呀,吸呀!西瓜汁真甜。它们喝饱了,肚子都胀得圆鼓鼓的,西瓜汁还在流。于是,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个水笼头,可以随时开关。它还在竹管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小动物们看见牌子,都来了,他们排起了队,轮流喝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师:后来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
师: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师:你们喜不喜欢蛤蟆,为什么?
蛤蟆种西瓜——-是爱劳动的蛤蟆
蛤蟆想办法————-是爱动脑筋的蛤蟆
蛤蟆免费供应西瓜汁————是乐意与小伙伴分享的蛤蟆
三、品尝西瓜。
老师:蛤蟆知道大二班的小朋友最能干了,它也请你们吃西瓜,你们开心吗?我们也开动脑筋一起去想各种办法吃西瓜吧。
1、提醒幼儿吃西瓜要注意卫生(提醒幼儿洗手)。
2、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西瓜的特征,品尝西瓜。
探索: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提供各种探索工具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品尝西瓜。
(启发幼儿可以把西瓜切块来吃,用汤匙舀着吃,用榨汁机榨汁来喝等……)
3、幼儿自由吃西瓜。
4、讨论:你用什么方法吃西瓜?你吃的西瓜味道是怎样?西瓜是什么样子?
幼儿与同伴分享探索的结果。例如西瓜是圆圆的(球形的)、有的是长长的(椭圆形的),皮是绿色的有一条一条花纹,瓜瓤是红色的,有瓜子……等。丰富词汇:瓜皮、瓜瓤、瓜子等。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吃西瓜时剩下很多瓜子,现在我们一起到菜园地把瓜子种进地里,我们天天看它,记录它是怎样生长的,好吗?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玩“运西瓜”的游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各种不同玩沙包方法
2、培养幼儿独创性、灵活性增强幼儿技能
3、培养幼儿跳、躲、各种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沙包若干,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在《健康歌》伴奏下做健康操活动手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沙包幼儿分散玩沙包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1)幼儿自由玩沙包尝试多种玩法(踢沙包、投沙包等)
(2)教师召集幼儿讨论:沙包还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讲述并为大家演示将新颖、有趣玩法推广
①夹沙包跳:让孩子将沙包夹在两小腿之间跳看谁最先跳到终点
②小蚂蚁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弓背进行"运粮"比赛在指定时间内看谁运多
③托沙包:用球拍托沙包进行竞走比赛
④头顶沙包走平衡木
⑤抛沙包:向空中抛沙包锻炼幼儿抛接能力
⑥用沙包跳房子
⑦投掷沙包:将沙包向指定小篮子投掷看谁投掷多
⑧扔猴子:画两条线(线与线之间相距3-4米)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个小朋友手拿沙包扔中间4-5个小朋友中间小朋友边跳边躲沙包被沙包扔中小朋友便去替扔沙包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秋游物品的快乐。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2.体验同伴间关爱的友情。愿意关心别人。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设计: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秋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秋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秋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秋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合适)
3.讨论:
(1)你们都买到东西了吗?开心吗?
(2)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3)你们都喜欢吗?喜欢的东西可真多!我们一起来看看***(量最多的一个篮子)
(4)你喜欢的东西可真多呀!瞧瞧他都买了几样?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样东西呀?(夸张)
(5)重点讨论:如果外出秋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6)教师小结:秋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7)好,刚才我们买的东西不算。再来一次好吗?不过,我们先得把货退回去。退货的时候要注意,物品应该归类摆放回原来的柜台。看到柜台上的标志了吗?这是**柜台、这是**柜台
可别放错喽!
(8)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都放对了吗?真有本领,连超市的叔叔阿姨都要表扬我们理货理得好极了!)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的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看看他都带了些什么?(点心、饮料、等归类)
2/餐巾纸:你们都带了吗?带上餐巾纸有什么用?
3/饮料:你带饮料了吗?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
你带了什么饮料?比较三种饮料(水、酸奶、果汁)看一看,带上哪瓶饮料外出最合适?为什么?教师小结:外出的时候特别容易出汗,口渴、矿泉水要比果汁解渴。果汁吃了太甜,容易腻。而酸奶在阳光下容易变质,所以顾老师建议你们外出的时候尽量多准备一些矿泉水、更解渴。
4/水果:你们带水果了吗?为什么都不带香蕉?
为什么要带水果?教师小结(除了解渴,水果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平时我们每天中午吃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而秋游那天维生素C就比较少,所以我们带些水果就可以补充维生素C,如果缺少维生素C,人容易感冒生病、抵抗力差。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别挑食。
5/个别幼儿包包检查:我们都知道了看看**都带来了吗?(水果、零食、饮料、)你为自己准备了2样零食啊!这个东西好象不是你爱吃的吗?**真好,不但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顾老师也要好好想一想为我的这么多好朋友准备33份好吃的。
(3)第二次买还不算数,还没想周到。再来一次,怎么样?待会儿我们要真的购买了。先和上次一样先退货。刚才退的时候都放对了,这次要求更高了,动作又轻又快,行不行?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顾老师,算算10块钱差不多。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哪些必须要买的。实在不够的小朋友,再来问老师要。不过,顾老师希望你能节约一些,不来问老师要钱的小朋友一定用钱很节约,也很会计划着花钱。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你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秋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秋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读活动,使幼儿了解《百家姓》,知道自己的姓是百家姓之一,并学习关注周围的事物。
2、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百家姓挂图多幅,调查表,幼儿名单,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找自己的姓
A、老师介绍百家姓师:你叫什么名字,姓什么?
师:在这里有许多挂图,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百家姓》,你们的姓就藏在这么多的字宝宝里面。小朋友自己找一找,你的.姓在哪里?
B、幼儿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C、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姓?(集体认读)。
二、找家人的姓
a、师:我们的调查表中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姓,小朋友也去找一找,他们又在哪里?
b、幼儿再次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c、你们找到了吗?集体认读。
d、你们发现的什么?
e、小结:我们发现,有些人的姓是相同的,而且每个人的姓都能在《百家姓》中找到。这个《百家姓》是古代一位学者根据不同的姓而编写成的。人们发现他收集、编写地非常完整,所以这个《百家姓》被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流传至今,这个《百家姓》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是中国的文化宝贝,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三、统计小朋友的姓
a、这是一张大五班小朋友的名字,请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统计一下,他们班姓“王”“李”、“俞”……各多少人?并统计出什么姓的人最多?
b、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c、检查统计结果,并得出结论:什么姓最多。
反思: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姓名入手,通过找找自己的姓氏,发现《百家姓》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生发情感,让复杂的《百家姓》变得简单明了。当孩子们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时的欣喜,第一次发现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时的快乐,第一次统计出班级有多少姓时的满足,从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我感到孩子们获得了很多。
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有意义。幼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在对姓氏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我想我们的孩子对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情感也会得到更深的熏陶和感悟。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表达自己对风的认识,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欣赏过诗歌《风》。
2、在生活中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并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3、风的音乐,丝巾。
活动重点:运用已有经验仿编诗歌
活动难点: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1、天气越来越热了,有一个好朋友一直在我们身边,给大家带来凉快,它是谁?
2、我们看不见风的影子,也摸不到风的样子,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交流讨论经验分享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了风来过了的秘密。
2、小结: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许多东西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
三、仿编诗歌想象表达
1、集体表演诗歌朗诵《风》。
2、师:你能不能把你的发现也编成好听的诗歌呢?
▲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3、幼儿朗诵诗歌。
四、游戏活动体验愉快
1、游戏——我和风儿做游戏,体验愉快。
▲教师手持丝巾扮演“风”,幼儿扮演各种物体随“风”动作。
▲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角色和动作含义。
2、延伸:风有的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是怎样克服它的呢?请大家再去想一想。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1-4的数字形,引导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4。
2、初步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数卡1-4、点卡1-4。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引出活动主题:“一像小棍细又长,二像小鸭水中央,三象耳朵能听话,四像小旗迎风飘。我们这首儿歌念到了数字宝宝4,那现在我们就请它们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我出几你念几。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2、用手指表示数字。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宝宝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4,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一边说出数字,请幼儿用手指来表示。也可请幼儿担任小老师。
4、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点卡,与幼儿一起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数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些小动物,他们说想给自己找一个数字宝宝做朋友,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我们一起来数数这张卡片上有几只小狗。”
三、结束部分
检查数卡与点卡的对应是否有误,发放小贴纸鼓励幼儿。
师:“现在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检查看看它们都找对了没有。”“小动物们说谢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有礼物送给小朋友(发放贴纸),现在它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再见。”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讲讲、做做、表演中,感受中国唐装与众不同的美。
2、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了解中国过年的习俗。
2、每人穿唐装。
3、收集挂历、喜贴。
4、制作道具的材料、百宝箱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介绍喜欢唐装的理由
1、马上要过年了,今天大家都穿着堂装,喜气洋洋,真漂亮。
2、你喜欢唐装吗?为什么?你穿的唐装在哪里买的?
3、你穿的堂装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小结:唐装很美,它与众不同,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服装。你看,不管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中国的,外国的,都喜欢穿我们的唐装,除了它的美外,更因为它寓意着喜气、吉祥和好运。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唐装的美展示出来呢?
4、幼儿讨论。
二、合作
1、你们准备怎么样来进行唐装表演呢?
2、幼儿自由讨论
(1)鼓励幼儿合作表演。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道具。
三、表演唐装
1、幼儿展示唐装的美,教师赞赏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教师参与孩子一起表演。
四、延伸
鼓励幼儿事后了解更多中国过年的习俗。
活动小贴士:
1、教师在整个主题开展中关注来自幼儿的热点,本活动便追随了孩子的发展。
2、在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活动时,另一部分幼儿也可作为观众的角色来参与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