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3 08:33:19 作者: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十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肩上挥臂投物的基本动作,投掷能有一定的目测力和准确度。

  2、积极主动地参与投掷游戏,乐意学习解放军的勇敢品质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沙包纸球若干、纸箱筑成的碉堡、足够大的场地、《学做解放军》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我是小小解放军

  ——播放《学做解放军》音乐入场。

  ——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踏步走等。

  二、好好练本领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小解放军们,我们要打败敌人,必须先练好本领。今天我们要来练习投炸弹的本领。你们觉得投炸弹的动作是怎么样的?——老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肩上挥臂投掷动作:小小脚,分分开,小小手,放耳边,小胳膊,架起来,退一步,侧转身,炸药包,用力往前扔。(幼儿跟随教师空手练习)

  ——幼儿拿沙包自由练习正确的肩上挥臂投掷动作。

  ——游戏“哪个炸药包扔得远”:站在线后,听口令用力将沙包投出去。

  三、勇敢执行任务

  ——小解放军,我们已练好了本领,要出发去炸敌人的碉堡了。

  ——我们先去侦察一下敌情:介绍场地安排和游戏规则并组织幼儿进行投掷。——集中交流:你投中敌人的碉堡了吗?怎么样才能投得更准?(再投一次)——组织幼儿再次游戏:小解放军们,你们真能干,现在又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发现在我们刚才炸掉的碉堡的不远处还有几个碉堡。我们要分组去炸掉它。我们要爬过敌人的封锁线,到达炸点后,投掷炸药包,看看哪一队先完成任务。(组织分组游戏)

  四、庆祝胜利

  ——放松运动:我们终于成功消灭了敌人,我们来挥一挥胜利的旗帜,吹响胜利的号角,向我们的战友们招招手:我们胜利啦!

  ——小解放军,你们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让我们一起《学做解放军》,迈着有力的步伐回到我们的驻营地。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诶?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3、小结。

  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T:“你们看,桌子上还剩下什么啊?糖纸头有什么用啊?我们可以用这些漂亮的糖纸头做各种各样好看的东西把教室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我们一起把他压平了放到箩筐里面把它收起来。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

  教师: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

  教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教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教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教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教师: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教师: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3.游戏:找朋友

  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教师: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①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②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③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④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有效词汇:相邻数,报数,关系

  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提供"填空卡",让小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区角活动: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朋友。

  家园共育:请孩子观察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散步时观察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帮助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经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3、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沙子、瓶盖、玻璃瓶、积木、碎布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蛋宝宝,引起幼儿注意。

  师:小朋友想和它玩吗?蛋宝宝想请小朋友帮它站起来,它才和小朋友玩。

  二、基本部分:

  (一)在桌面上操作。

  1、请幼儿讨论思考。

  2、发给每位幼儿一个蛋,幼儿探索,寻找在桌面上让蛋站立的方法。教师观察、鼓励。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作简单小结。

  5、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把蛋磕破就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二)提供不同材料,请幼儿再次寻找让蛋立起来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为幼儿准备的各种材料。

  提醒幼儿注意事项:轻拿轻放、不将沙子乱撒。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试验。

  3、教师观察指导,给幼儿提供帮助。

  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站立。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

  4、幼儿相互参观,交流方法。

  5、师幼共同总结让蛋站立的各种方法。

  三、结束部分:蛋宝宝送礼物。

  活动反思:

  通过切身体验、操作,使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不同材料的操作运用,让幼儿尝试、发现,在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中,自我、总结!整个过程,幼儿不但亲自体验了操作的乐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让幼儿在、体验、理解、反思、领悟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经验。在整个活动中基本能达成预设目标,较全面的考虑各个细节的处理,使得活动方案比较完整、全面。但在实际中,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现在,将这一活动作一下反思,总结,以便查漏补缺,更好地开展工作!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边说边做简单的动作。

  3、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唱唱跳跳做游戏。

  活动准备:

  相关媒体制作

  小动物头饰若干

  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听走走做游戏——听辨音源!

  1、师:今天,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小动物的头饰,真漂亮。提问:你是什么小动物?你会模仿它的动作吗?

  2、玩游戏:天黑了

  3、铃鼓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提问:我们到哪里啦?

  二、说说跳跳一起来——我跟黛西学本领!

  1、师:米奇妙妙屋里有我们的好朋友,它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请出来好吗?"

  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来到妙妙屋,

  (1)妙妙屋有客人来了

  (2)提问:是谁来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吗?

  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出动作

  (3)来看看黛西是怎么说怎么跳的呀?

  (4)老师用铃鼓给小朋友伴奏,幼儿来说一说跳一跳。

  (5)让我们跟着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请幼儿自己拿铃鼓,拍拍节奏,边拍边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

  师:小朋友们跳的太棒了,让我们和黛西一起表演吧!

  看动画一起跳,自由发挥。

  让我们跟米奇再见吧。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很喜欢带有儿歌的游戏。拉大锯这一游戏既好玩又有趣,玩起来便捷,还能增强幼儿间的交往,提高幼儿简单的合作能力。为此,我选择了《拉大锯》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与配班教师排练两人合作的“拉大锯”的游戏。

  2、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幼儿学会儿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家看戏,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一边开火车一边说】

  师:“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环节一:

  师:火车到站了,看谁来接我们呢?【⑴出示指偶“姥姥”】。

  幼:姥姥。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一圈)

  环节二:

  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幼: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1、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2、 理解词语:火辣辣、衔来。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创编新的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前些天,小朋友在表演区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乌鸦喝到水了吗?怎样喝到的?

  二、 讲述故事并进行提问

  故事发生在哪里?

  那天的天气怎么样?(火辣辣)

  乌鸦怎么了?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

  乌鸦都找了那些小动物帮忙?

  你们能不能帮乌鸦想想办法呢?

  三、 再次讲述故事,并进行提问

  乌鸦喝到水了吗?

  它想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它是怎样把石头放到瓶子里的?(衔来)

  如果你是其它的小动物,你准备怎么样运石头?

  四、 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续编或添加故事情节

  如果你是小乌鸦,你想怎么样来创编这个故事情节?

  引导幼儿创编的故事要有对话并且完整。

  五、 教师讲评并引发幼儿到活动区表演的欲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和表达想念朋友的情感。

  2、能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第21号。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讲述画面内容。

  2、下雪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小兔兄弟看着雪白雪白的大地,就想起了他的好朋友——小熊。于是,他们就堆起了一个雪白雪白的小熊。

  3、教师提问:小兔堆了雪白雪白的谁?他们为什么要堆好朋友呢?

  二、借助生活经验讨论。

  1、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想他吗?在什么时候想他?

  三、迁移讲述。

  1、小兔兄弟想念朋友就堆了一个雪白雪白的朋友,那么你想念谁?你想堆一个雪白雪白的谁呢?

  2、除了这个办法,你想念朋友时还会怎么做?

  3、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其中比较可行的办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示,如打电话,说祝福的话,拍照片等。

  4、小结幼儿回答的情况。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学念儿歌;

  2.认识苹果、梨、石榴等各种秋天的水果及其颜色;

  3.通过替换水果名称作简单地仿编。

  【活动准备】

  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实物;水果图片;篮子;布;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让我来考考你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因为正在进行关于秋天的主题,这个问题一般都能回答。若不能,则追问:是春天、夏天、冬天,还是秋天呢?)

  提问:对呀,现在是秋天了。秋天很特别,它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许多的果树妈妈都结出了漂亮的水果宝宝,所以小朋友每天都可以吃到好吃的水果,那最近你们吃的最多的水果是什么呢?

  过渡:哦,原来秋天我们可以吃这么多水果啊,其实呢,秋天是一个妈妈,她有许许多多可爱的水果娃娃,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二、学儿歌

  (准备一个大篮子,装有诗歌所涉及的所有水果,那块布将其遮住并将布绑在自己身上,扮演秋妈妈)

  师:我现在是秋妈妈了,小朋友们要仔细听、仔细看哦。

  秋妈妈和果娃娃

  秋妈妈,肚皮大(摸摸被布遮盖的篮子,表现出肚皮大的样子)

  生下许多果娃娃(双手从上向两侧张开,表现出许多的感觉)

  苹果,梨子和香蕉(按念到的顺序将水果依次拿出来展示)

  还有石榴和葡萄

  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念“哎呀呀”时摊摊手,念“装呀装不下”摇手同时摇头)

  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同上)

  (念完儿歌后再用披风将水果盖住放在一边)

  提问:儿歌听完了,我要问问小朋友,秋妈妈生了哪些水果娃娃呀?(如果答到了儿歌中的水果,比如香蕉,就将相应的图片贴出,然后追问: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呢?儿歌中颜色一样的水果可以适当作比较。如果记不住水果,可以重复儿歌)

  (整理好黑板上的图片后,指着图片念第二遍儿歌,边做动作)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做秋妈妈,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伸出你们的小手来,小眼睛看着黑板上的图片。

  (如果学得快,可以请个别小朋友单独念)

  三、仿编

  提问:我们已经学会念儿歌了,下面我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把儿歌里的水果换掉,你想换成什么水果呢?

  (事先准备一些水果图片,如果孩子提到了就出示,若没有则画在白纸上,若不会则直接念儿歌)

  哇,又有了这么多新的水果娃娃,我们再来做一回秋妈妈,把这首新儿歌念出来。

  (念儿歌时还是要伴随动作)

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于生活中鲜艳的颜色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把各种颜色张冠李戴,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幼儿梳理有关颜色的知识,使幼儿能正确认识常见的颜色并进行分类。本活动运用了卡通图片、头饰、模拟实物等多种幼儿感兴趣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采用启发谈话、观察交流、实践体验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边学边实践操作,在情境中认识颜色、区分颜色、学习按颜色分类,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愉快地参与学习,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红、黄、绿颜色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能力。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尝试按物体的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小猪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头饰和卡纸做的马甲各两个。

  3、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个,小三角形各20个。

  4、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为小三班的小朋友介绍三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巩固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并学习分类。

  (1)、贴出红、黄、绿三只卡片小猪,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颜色并为三只小猪取名:小红猪、小黄猪、小绿猪。

  (2)、贴出红、黄、绿三座卡片房子,请幼儿说出房子的颜色。

  谈话:三只小猪各盖了一座房子,现在三只小猪要回家了。小红猪回到了自己的小红房子里(教师边说边将小红猪贴到小红房子里)因为小红猪是红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黄猪的家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绿猪呢?

  (3)、请两名幼儿将小黄猪放进小房子里,将小绿猪放进小绿房子里,并引导幼儿讲明理由。

  (4)、点题:小朋友们真棒,知道将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就是按颜色分类。(教师板书课题)

  4、游戏“颜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戏“小老头”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物体头饰分别发给6个幼儿。并请幼儿说出头饰的名称及颜色。

  (2)、出示红、黄、绿三个大圈,请幼儿依次说出每个圈的颜色。教师明确游戏规则:这三个大圈是6个头饰的家,你的头饰是什么颜色你就钻进相同颜色的圈里,请带头饰的6个宝宝把你的头饰送回家吧。

  (3)6个幼儿按要求钻圈,钻错的,集体订正。

  5、游戏“找朋友”。

  (1)、出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6个卡纸马甲,请幼儿分别说出马甲的颜色。

  (2)、先请3名幼儿上前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再请3名幼儿也分别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师讲明游戏规则:穿相同颜色马甲的两个小朋友是好朋友,现在,请台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牵到前面来,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师和其他幼儿同唱歌曲《找朋友》,台上的3个幼儿找朋友。

  (5)、活动评价

  6、游戏“三角形找妈妈”。

  (1)、谈话:有一群三角形宝宝找不着妈妈了,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2)、给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三角形,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三角形的颜色。

  (3)、教师出示红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妈妈呼唤红三角形宝宝回家,请拿红色小三角形的幼儿将其放进红色的盒子里。教师拿着红色大三角形巡视,指导幼儿分类。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黄色、绿色的分类游戏。

  7、结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饼干》小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