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0 04:55:28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 、活动名称 学习活动:小兔过生日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语言描述小兔的特征。学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

  2、在学习用搓、捏等方法制作的基础上,尝试借用小工具表现作品的基本特征。

  3、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活动的乐趣,并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表现。

  三、环境创设与准备:小花园、实物小白兔、多种色彩面粉、美工用具、磁带

  四、活动重、难点:尝试用小工具制作面塑作品;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表现。

  五、活动流程

  (一)、出示背景,引起兴趣。

  1、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上面有小兔的头饰)

  师:小兔是长什么样子的?(有两只长长的耳朵)小兔身上还有什么?

  2、今天对小兔来说是个特别开心的日子,你们知道什么日子吗?

  师: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庆祝。我们宝宝自己过生日是怎么过的?(吃生日蛋糕)

  3、那么小兔喜欢吃什么?(萝卜)

  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讨论、交流。

  师:如果我们给小兔送一份生日礼物,你会送什么?

  (二)、老师示范,幼儿练习

  老师讲解示范,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注意美工活动的良好习惯,并且注意安全。

  (三)、表达表现

  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1、师:我们送小兔礼物时,别忘了说一句好听的话。教师引导幼儿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

  2、随音乐《生日快乐》一起庆祝。

  六、延伸活动

  1、玩区角游戏:喂小兔

  2、进行探索活动:小兔还喜欢吃什么?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间的对话,能大胆清晰地表达人物的明显特征。

  2、在游戏中感知角色和乘车规则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动物图片、数字卡、小红旗、车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我也要搭车》。

  ----“搭车”是什么意思?

  :原来搭车就是坐别人的车,请别人帮忙。

  过渡:今天的故事里,谁开车?谁搭车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

  二、讲讲玩玩,理解故事

  故事讲述。

  (一)搭车

  ----谁要来搭车?来了几种动物朋友?

  ----谁先谁后?请你来给小动物们排排队。

  ----怎样才能搭上车呢?

  (1)介绍小兔。(用一句话来告诉狮子爷爷:我是XXX的小兔。)

  (2)介绍小动物。(选一个动物,如果你是它,该怎样向狮子爷爷介绍呢?)

  :对动物了解得越多,你的介绍也会越多。

  (3)介绍自己。(如果你要搭车,该怎么向狮子爷爷介绍自己特别的地方呢?)

  游戏:大家来搭车

  玩法:老师做司机,小朋友们来搭车,谁介绍自己最多,就把五角星送给他。

  律动:《汽车开来了》

  (二)规则

  ----到底坐车要遵守些什么规则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狮子爷爷制定的是些什么规则呢?大家来看看。

  -----这里的每条规则是狮子爷爷给哪个小动物定的呢?

  :狮子爷爷对小兔说:“小兔小兔,上车不准跳!”对小刺猬说:“刺猬刺猬,不准刺别人。”对鼬说:“不准乱放屁。”对长颈鹿说:“不准伸出头。”对小狐狸说:“不准打闹玩。”对小松鼠说:“上车要排队。”

  三、活动延伸

  小动物们听了狮爷爷的话上车了。它们可以开去远方吗?它们会有一次愉快的旅程吗?“轰”的一声(音效),究竟出了什么大事?有时间去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同时,对于这些动物朋友的显著特征有了些许的了解。在老师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还自然而然地挑战了中班孩子的倾听能力,当然借助这个绘本培养中班孩子的规则意识也是非常合适的,那么,如果将此作为切入点的话,我们又可以如何设计、组织、实施这一堂集体教学活动呢?

  抛问:

  根据您的理解,《我也要搭车》的主题是什么?在杨老师的活动中浓墨重彩地鼓励孩子介绍动物,介绍自己是否与主题相吻合?

幼儿园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手的认识、学习十以内的直加直减

  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2、知道手指对应的数字;认识个位

  3、熟练掌握1?9的正数和倒数

  4、10以内的直接加法和直接减法

  教学用时:40分钟

  教学准备:奖花,音乐光碟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我是XX老师,今天开始XX老师就是你们的好朋友了,以后呢,XX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了,小朋友拍拍手,鼓励自己!

  2、小朋友已经认识老师了,我也想认识下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开始给小朋友们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呢请说“到”。

  3、我们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老师带小朋友们玩一玩手指训练游戏,请大家看老师做一遍,老师做完小朋友就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收南瓜

  手脑操----收南瓜

  南瓜圆南瓜大老奶奶收南瓜

  提不起拿不下来了一个小朋友一二一二来帮忙收了一车大南瓜

  老奶奶见了笑哈哈

  好不好学?那咱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好不好?在做之前老师说:小手预备,咱们小朋友说:预备完毕!把两个拳头放在你的胸前!好,咱们来一遍:小手预备!学生:。。。

  好,跟老师一起做,小手先比作一个圆,

  南瓜圆南瓜大老奶奶收南瓜

  提不起拿不下来了一个小朋友一二一二来帮忙收了一车大南瓜

  老奶奶见了笑哈哈

  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小手也很灵活那接下来呢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

  4、故事?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老师奖励给咱们小朋友一个很好听很好听的故事,喜欢听故事吗??----

  这个故事是和我们的小手有关的看我们的小手,我们的小手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小手的一家都有哪些成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起床的是食指大哥,食指大哥每天第一个起床,是家里最勤快的大哥哥他呀有一个绝活就是能把窗户擦得像镜子一样干净!食指大哥一个人的时候表示“1”,

  好咱们和老师一起伸出中指,中指是家里的二哥,最喜欢帮妈妈拖地,他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表示“1”那大哥、二哥站在一起表示“2”

  咱们再看这个无名指,无名指是家里的三个是个小懒虫,每天都要让妈妈从床上把他拉起来,咱们小朋友看看,是不是不拉着他他就又倒下去了。小懒虫三哥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表示“1”,那他和两个哥哥站在一起表示“3”,

  我们看一下还有一个小拇指小拇指是家里最小的小妹妹,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小妞妞,三个哥哥特别疼爱小妞妞,每当小妞妞干活的时候三个哥哥都会来帮助她,所以小妞妞和三个哥哥在一起的时候表示“4”,小妞妞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表示“1”

  咱们是不是还有一个指头没有介绍呀,----大拇指

  大拇指的脸一直在看看这四个宝宝为什么呢?原来大拇指是他们的妈妈,妈妈非常爱他们的宝宝,每天下午都会去幼儿园门口接他们放学,四个可爱的宝宝一看到妈妈,就一下扑到了妈妈的怀里了。他们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所以大拇指出现的时候就代表“5”那什么时候咱们还会用到拇指妈妈“5”呢对,表扬自己的时候!今天咱们小朋友都表现特别棒,咱们夸一夸自己,好不好?

  好,先看老师做一遍,55我真棒!

  好,和老师一起来做啊,别忘了我们的口令:小手预备:。。。。

  55我真棒!

  好小朋友们知道了从1到5用小手指怎么表示是不是?老师伸出12345

  拇指妈妈表示数字“5”,那6怎么表示呢?拇指妈妈带一个宝宝出来表示“6”带两个宝宝出来表示“7”,带三个宝宝出来表示“8”,带四个宝宝出来表示“9”

  小朋友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9”?学生:拍手

  和老师一起拍手:来99拍拍手

  那现在老师的手握拳,一个成员都没有出来表示“0”

  5、1?9正数倒数

  从1?9的正数我们都会用小手来表示了对不对?

  和老师一起来正数:1234567890

  出门的时候是大哥先出门的是不是

  那回家的时候,谁先回家呢?小妞妞胆子这么小,这么可爱让小妞妞先回家吧

  987654321

  跟老师一起再来倒数一遍:小手预备:。。。

  987654321

  从1?9正数从9?1倒数咱们连起来快速的做一遍敢不敢?

  6、音乐手脑操-----上山打老虎

  接下来老师奖励给小朋友一个很好听的音乐手脑操

  上山打老虎的儿歌听过没有?

  接下来咱们把儿歌和手指连起来

  先看老师做一遍: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去又数来

  中间有一段没有唱的音乐小朋友要大声的数出来数什么呢?就是老师刚才教的1?9的正数和9?1的倒数要大声的数出来哦!请轻轻的起立:

  非常棒!轻轻的坐下来

  7、小朋友现十位手个位手已经认识了那现在我们的小手就要变成计算器喽!

  我们要用我们的小手来计算了:直接加法和直接减法用我们的小手来算!

  直加

  先看老师:比如3+1加几手就直接伸出几

  比如:2+2+5

  两位数也是一样的

  比如:21+21

  直减

  先看老师4-3减几直接曲回几?9-5-2=

  接下来老师报题,老师报的题比较长所以咱们小朋友要听到老师说出等于号之后再报出答案,明白了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好,听好了啊

  小手预备:

  一位数直加直减2+2+5-4-5+7-5=22+1+1+5-4+3-5=

  8、游戏时间:

  接下来咱们来玩个游戏

  老师说水果名称的时候小朋友的手快速的拍一下

  老师说到动物名称的时候,小朋友的手快速的拍两下

  老师说到不是水果也不是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不拍手

  小朋友们今天玩的高兴吗?(高兴),那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次课再见!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马路)、斑马图片、斑马线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在马路上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画斑马线)教师出示斑马线图片。告诉幼儿马路中间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就叫斑马线。

  2)为什么要叫斑马线?出示斑马图片。

  3)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他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3、现在小动物们找到好办法了,在马路上画上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二、讨论:斑马线的作用1、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斑马线?

  1、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2、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的?(斑马线)

  3、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到底有什么用?

  4、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过马路了。

  三、游戏:过马路。

  游戏规则: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附故事

  马路上的斑马线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穿过小路,去幼儿园。后来,汽车、摩托车多了起来,小路不够宽了。大家一起动手,修了一条宽宽的马路。早上,小伙伴们走到宽宽的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吓得不敢过马路。这时,一匹斑马出来晨跑,路过这儿,说:“我来帮你们!”斑马叔叔让小伙伴们都爬上他的背。斑马叔叔驮着小伙伴们踏上马路。真奇怪,来来往往的车辆立刻发现了他们,主动放慢了速度。树上的一只猴子看见了这一切。晚上,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白漆在动物过马路的地方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

  第二天,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小动物们拉着手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下好了,大家要过马路时先看清来往车辆,再通过斑马线,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初步欢快的学唱歌曲。

  2.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3.感受歌曲中欢快的基调,体验亲子表演的喜悦。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制作蛋壳一个,小鸡一只,鸡妈妈图片一张、围裙一条。

  活动重点:

  幼儿能基本掌握音乐旋律,并大声的歌唱。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大胆地到前面来表演唱。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出场,与幼儿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好!瞧,金老师变成谁了?”“那我们用歌声打声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好!” 幼:“鸡妈妈你好”

  2.师出示自制鸡蛋,师:“鸡妈妈会生蛋,瞧这就是鸡妈妈生的蛋!”

  提问:“鸡蛋是什么形状的?”

  3.边表演边理解歌词。 ①师:“鸡蛋里会住着谁呢?我们敲开门看看好吗?”

  师请个别幼儿敲一敲,师:“谁来帮忙敲一敲?”

  幼儿集体再来一遍“我们一起来敲一敲吧,这次一定能把它敲开了。”

  师幼一起:“小小蛋儿把门开”

  师小结:鸡妈妈会生蛋,而小鸡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哎呀!鸡宝宝又把门给关上了,我们一起再帮鸡妈妈来敲一敲吧,让小鸡走出来! ③师“我们来看看小鸡长得什么样啊?”

  师:对,摸上去又舒服又柔软,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毛茸茸“来形容。 师:“小鸡还长什么样啊?”引出歌词“毛-茸-茸-呀-胖-乎-乎“

  师:“你们喜欢小鸡,他们高兴的唱起来了!”唱出歌词:“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4.幼儿跟鸡妈妈朗诵歌词一遍

  师:小朋友,跟着鸡妈妈一起来念一念吧!(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三、运用视频,图谱演唱歌曲

  1. 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师“刚才我们念的儿歌,还可以唱起来呢!仔细听!”

  师:“你最喜欢唱那一句?”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图谱逐句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幼儿看视频欣赏歌曲,纠错谱图

  师:“我们刚才排的顺序对吗?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屏幕!

  师“谁愿意上来重新给图片拍拍队!”

  3.幼儿集体看着图谱演唱歌曲(教师直接加入动作)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唱一唱吧!“鸡妈妈要听听哪只鸡宝宝唱得最好听。”

  师小结:这是一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做《小小蛋儿把门开》

  四、运用道具演唱歌曲

  1.教师表演

  师出示大蛋壳师进行演唱。师:“现在,金老师带来了一个特大的蛋壳,

  你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唱,老师来表演。”

  2.幼儿表演

  教师“老师表演的好不好,掌声在哪里!你们想不想来呀!那先请优雅的女孩子来扮演小鸡!”

  教师“我们男孩子有没有信心比女孩子跳的更好!请男孩子扮演小鸡!”

  3.亲子表演

  课后反思:

  这节课对我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没上之前我还比较紧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好把这节课上好,不过这些都是多余的。在第一环节,我能把小朋友的兴趣都拉过来(除了个别),对小朋友来说,上音乐课他们很开心,因为又能唱又能在加上动作来表演,他们很喜欢展示自己,这样也能帮助他们来记住歌词,所以我并不担心他们。不过,我在道具方面可能还有欠缺,应该把小鸡出壳描述的更生动一点,像看动画那样,这样小朋友会更喜欢吧。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空气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尝度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知道新鲜的空气对人们的健康有益,而污染的空气对人们健康有害。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 尝试活动:装空气

  1. 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标签: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2.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 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 总结。

  三、 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 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 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 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 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 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标签: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 讨论:空气与人们和动植物的关系。

  师小结: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新鲜的空气有益健康,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去阻止一切污染空气的行为,从小做起。

  四、 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幼儿园教案 篇7

  目标:

  1、引导幼儿从色彩上感知春天的美景。

  2、萌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天的美景

  1、带领幼儿到自然环境中边看边问:“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树木花草涂上了什么颜色?

  2、请幼儿感知树叶、花的颜色及小草发芽后的景色,比较阳光下叶子呈现的明暗。

  3、提示幼儿变换观察角度来感受景物的美。

  4、观看有关春天的风景画。

  二、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1、说一说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美在哪里?

  2、哼唱《春天在哪里》

  3、画一画《我在春天的图画里》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目标定位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我在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中不太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在活动中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取物,复习4以内的数数。

  2、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小盒数只(里面放着不同数量的糖果),贴有点卡的熟料袋(同幼儿人数),串珠积木(替代糖)

  3、动物图形卡一套,糖果图卡若干,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游戏“神秘盒”。教师晃动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几颗糖?幼儿猜几次后打开盒子,取出糖果,请幼儿数数到底有几颗糖。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

  2、请小动物吃糖。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小动物图卡,在每个动物图卡下面摆上数字卡片,请幼儿根据相应的数字给动物送糖果。

  教师调换相应的数字卡片,并在动物图卡下留下几颗糖果,请幼儿思考:现在该怎么给动物送糖果,送多少?

  请幼儿听教师敲小铃,按铃声给动物送糖。

  3、游戏:小狗糖果店小狗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小朋友来帮小狗装糖果吧。

  教师示范,提出装糖果的操作要求:每人先拿一个熟料袋,数数上面有几个点子,就往里装几颗糖果(积木代替)一边装,一边数,最后说:我装了X颗糖。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问:你装了几颗糖?为什么装了X颗糖?

  请幼儿把糖送到“小狗糖果店”。

  买糖:请一名幼儿头戴小狗头饰当糖果店售货员,另外幼儿做顾客,顾客说出“我买X糖时,小狗找出相应的糖果袋给顾客,并由全体顾客检查(点数)是否正确活动反思:原教案设计本身就是循序渐进,从集体学习到个别学习,再到个别操作,因此对活动我没有做出修改,在出示小动物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数数动物总数,然后小结“最后一个数就是所有小动物的总数”,给幼儿一个正确的概念引导,在出示数字环节,考虑到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我是依次出示的顺序,让每位幼儿感知数字的字形,从而达到认识数字的目的,本活动巧妙之处就是在第二环节的第二步骤,教师交换数字,然后留下几颗糖果,然后让幼儿思考该怎么送糖果,涉及到数的增减,可能是4以内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对孩子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操作数学书本时,很多孩子则错误百出,我反思到一个可能糖果样子比较难画,即使老师做了示范,幼儿也不能马上学会,一个是因为幼儿不理解图意,不知道每个小兔碗里应该补齐四颗糖果,老师虽然做过解释,但幼儿仍不能马上理解,不过我对正确率没有做硬性规定,因为本身小班幼儿对数的增减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