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教案
精选角色游戏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角色游戏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色游戏教案 篇1
游戏目的: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数个,奶瓶数个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 食品: 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 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 家具:桌、椅、床、柜等 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 已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早接待,区角活动时玩过“抱娃娃”的游戏
第一次活动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 ”,以娃娃的爸爸妈妈去上班,请小朋友帮忙照顾为题吸引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 做到不争强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不是都参与游戏了,并以“客人”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
本班的娃娃家,整个的环境布置幼儿很喜欢,参与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的高,由于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也不理解,游戏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幼儿对角色有所了解,游戏后不会将物品归位。
第二次活动指导:
1、出示玩具“今天老师带了几个新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好吗?”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 做到不争强玩具。 ③ 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强玩具的现象,是否能正确地使用玩具。
观察与推进:
通过上次的游戏,部分幼儿已能对角色进行分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玩具扔满地的现象已好些了,可物品整理归位还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今天游戏时林睿小朋友提出家里可以有小客人吗?说:小客人不可以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第三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以“娃娃的肚子饿了,谁能帮他做饭吃啊?”为题,启发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家务, 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 ① 请幼儿正确使用橱具。 ② 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③ 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情况,并以“小帮手”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5、以“玩具笑了”评价游戏情况
观察与推进:
幼儿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时出现家里有好几个妈妈、好几个爸爸,陈悦涵、乐乐小朋友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当妈妈爸爸,并能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环节比前两次好些了。
第四次活动指导:
1、谈话引入主题: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做客的时候应该怎样?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 3 呢?引导幼儿说出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等。
2、教师请几位幼儿共同玩娃娃家给全体小朋友看。
3、分配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角色,教师适当协调。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a、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重点知道在游戏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并根 据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b、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c、注意加强幼儿间的联系,发展交往关系。
5、结束,评价。
阶段小结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爱模仿的特征,教师提供的外形逼真的娃娃家用具,大部分幼儿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个别幼儿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发挥想象,但有少部分幼儿比较被动的进行游戏,教师会在下一次游戏中特别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游戏。
角色游戏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已经对超市有所了解,而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继续在实践中学习,在游戏中模拟社会性行为。
活动目标:
1、输理对超市的认识,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对超市的认识。
2、明确游戏的规则,能有序地开展活动。
活动种难点:
输理对超市的认识,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对超市的认识。
难点剖析:
幼儿对超市的认识只限于表面。
活动准备:
幼儿超市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根据图片引导讲述
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是负责什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人们又是怎样在超市购物的?
2、激发幼儿对扮演角色的兴趣,讨论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3、幼儿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游戏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超市购物已成为当今城市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事。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本次活动,我们开展了“超市”的角色游戏,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玩的兴致不高,究其原因是游戏内容贫乏,幼儿的游戏规则与现实的超市购物有很大的差别。在活动中,我们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并把孩子的零星经验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实践等多种途径的活动形式统一整和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角色游戏教案 篇3
一、情况分析
寒假过后,依然保持几个已有的主题:娃娃家、菜场、公园、汽车。但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情节:一菜场营业员提出买一送一“买一个鸡蛋,送-只螃蟹;一幼儿拿着方形积木,摆在眼前,到处“咔嚓、咔嚓”拍照;更有一些幼儿在地上竖块积木,又急忙捂耳走开(放鞭饱)等等。当教师问起这是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孩子的回答多是:“我看到的,我玩过的……”。可见,假期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给幼儿的认知结构带来了发展,于是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体现出这些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但是由于年龄所限,他们大都停留在动作的模仿,并无明确的目的和角色意识,而且,这些情节通常随该幼儿角色的变换而消失。
说明
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形式。儿童通常将一些刚刚经历过、看到过的新鲜事物反映在游戏中;儿童也常常把一些已经熟悉的各种事物综合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因此,教师应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现状,预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创设适宜的环境,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教师应从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所及出发,把握游戏中的闪光点,增强角色意识,既使幼儿自主游戏,又使其获得各方面的提高。
二、游戏要求
稳定原有主题,推动各主题情节发展,鼓励幼儿玩出新的、喜欢的情节。
三、游戏准备
1.提供材料
增加材料的投放:提供纸棍、小塑料袋、小相机;结构材料由花片、胶粒扩充进更多的品种。
说明
游戏材料的增加,为新游戏提供了物质准备,为游戏情节的丰富提供了可能,同时创设了用材料进行替代的物质环境。
2.丰富经验
围绕“快乐的寒假”组织多种形式的谈话活动:幼儿畅言“去过那里”、“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玩过什么开心的事”。
针对谈话中不够明确的、游戏中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周围的生活,激发幼儿自主讨论。如:“买-送一”是什么意思?怎么送法?划算不划算?好在哪里?
说明
心理环境的创设可以说是幼儿游戏发展的源泉。儿童游戏是儿童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自我表现,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儿童游戏的主题、情节、技巧和内容也就越丰富,其游戏选择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在游戏之外教师应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这对游戏具有重要影响。
四、游戏指导
1.观察重点
a、游戏情节是否发展?讨论谈话活动对幼儿有否帮助?通过对个别幼儿的鼓励是否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B、新投放的材料是否被使用?如果用了,那么是如何使用的?如没有,原因是什么?不感兴趣还是不会使用?
C、在游戏中,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如何?合作交往的水平怎样?
说明
因为游戏是基于儿童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自发活动,所以上述观察内容都是围绕当前游戏进程提出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儿,以便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并制定下一步措施。
2.指导方式
a、以游戏伙伴的身份直接指导。如发现菜场情节单调、讨论过的内容没有出现,这时可扮顾客买菜“可不可以便宜一些?”、“莱多拿不下,怎么办?”
说明
如果幼儿在启发下解决了问题,可以在自发交流时引导其介绍;如果没能解决,则可在自发交流时引发幼儿讨论。教师在直接指导时,切忌急于求成,要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教师只需一步步旁敲侧击,自会水到渠成。
B.通过自发交流间接指导。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情景表演“划船”(纸棍为桨);小菜场做广告“买一送一”;邀请小摄影师为大家拍集体照等等。
说明
以上方式属再现式,它能给幼儿以直观具体的印象,对小班幼儿尤为适合,且深受该年龄幼儿喜爱,建议多采用该方式。此外,通过鼓励个别幼儿游戏的闪光点,力求以点带面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推动和丰富情节的发展。
角色游戏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大胆表现出角色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创设游戏场景,提高幼儿间的相互协商及配合能力。
3、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今年是祖国妈妈六十岁的生日;平时欣赏过文艺汇演节目活动。
2、物质准备:话筒、录音机、音乐磁带、工作牌、小红旗、自制彩花、条幅、气球、各种演出服装、椅子、化妆品与积木若干。
游戏过程:
一、手机铃响,激发游戏兴趣。
师:刚才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参加庆祝祖国妈妈60周年的文艺演出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
二、提出游戏要求,明确游戏规则。
1、帮助孩子回忆并自由选择游戏中的多种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三、幼儿游戏,教师以总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游戏。
1、放音乐,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分组合作布置游戏场景。
幼儿合作搭建演播厅的大门、布置演播厅、化妆间;演员进行化妆,打扮自己。
2、幼儿合作游戏,《我为祖国来献礼》汇报演出开始。
3、教师指导:提醒观众遵守游戏规则,讲文明;
鼓励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关注演员服装到位、在舞台上大胆表现自己;
四、游戏分享活动。
1、请幼儿说一说,你在玩游戏时有什么开心的事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的快乐。
2、评选“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节目奖”等多种奖项,并颁发奖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