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画出棒棒和胖胖发生的相反事情,表现相反的意思。
2、对绘画感兴趣,能有耐心的自信的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故事《棒棒天使》
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重点:
大胆的绘画相反的事情,表现出相反的意思
活动难点:
能画出抽象的相反事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勾起孩子的回忆
1、小朋友还记得《棒棒天使》吗?他的好朋友是谁?(胖胖天使)
2、棒棒和胖胖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看故事书吧。
二、复习故事《棒棒天使》
1、带领孩子一起看着说说相反的事情。
2、那今天就请小朋友当小画家,画画棒棒和胖胖发生的一件相反的事情吧。
三、绘画具体要求
1、具体谈谈画的内容
(1)、画之前请你来说说你想画哪件相反的事?
(2)、重点对上面下面飞、干湿、上翘和下沉、横着飞和竖着飞
(3)、如果你想画上面和下面飞你会怎么画?上翘和下沉该怎么画?先画什么么?如果画淋雨的画面你该怎么画?
(4)、除了书上说的你还能想到哪些相反的事情呢?
2、就画棒棒和胖胖发生的一件相反的事情
3、今天我们用这个勾线笔的小小的一端,用细细的线画出轮廓,画好以后用油画棒涂色。
4、出示a4纸,你看我们的画纸很大,请小朋友画之前先想好了,画什么事情,棒棒画在哪个位置,胖胖画在哪里,不要全部挤在一个小小的地方。
5、今天我们不用添画啦,小朋友只画相反的事情。
6、先请值日生拿3张报纸铺好,老师来发笔和纸。
7、幼儿画画,老师巡回指导,对于不会画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和提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线描的方法创作美丽的花。
2、使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花的画法,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3、感受线描画的不同美丽,与同伴合作的精神。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幅。
2、幼儿人数的作业纸、粗细不同的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秋天到了,花园里面的花都谢了,小蜜蜂很难过,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找一个漂亮的花园,让他们继续有地方快乐的采蜜。小蜜蜂说他们喜欢特别的花,请小朋友帮帮忙。
2、学习花的画法。
(1)请幼儿看范画,观察一些花的形状。
(2)教师简单讲述花的画法。
(3)引导幼儿用线描把花儿装饰的更漂亮。
(4)注意线的的粗细,并且尝试运用各种美丽的线条对花进行装饰。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选择自己线条,来把美丽的花儿画得更漂亮。
4、评讲。
师:让我们赶快把画给小蜜蜂送去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前,我的美术活动在反思这一块总会写上这样一句话: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没有想象的空间。之前一直在寻找如何把握好技能和创新思维之间的矛盾,感觉孩子们的创作思维没有打开,不知道该如何引导,苦于引导的方法不对,而导致了孩子们的作品很拘泥,放不开。现在想来这些问题都不攻自破了,因为孩子们对美术活动本身不感兴趣,不想做的事情怎么能让他们再去发挥想象来创造呢。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上画画呢?
兴趣点是要老师去寻找的,虽然我们不可能让每个活动都吸引每个孩子,但在活动前,一定要考虑这个活动本身是否适合孩子,特别是这幅画出来的效果会不会引起孩子的共鸣,或者这幅画的最后效果是否是孩子感兴趣的,首先老师是否喜欢自己的范画,如果老师对自己的范画觉得很满意了,那么才会引起孩子的关注,这是最起码的。然后,活动前后设计是否合理,例如我的活动,为何要画线描画花朵,线描花朵的参照物是什么?为何这样画?这是我在指导孩子绘画前要告诉孩子们的,要把头绪给理顺了。
这也是为怎么画做经验的铺垫。其次是怎么引导孩子作画,这是需要老师下功夫的,不能示范的过多,把孩子想象的空间给堵塞了,那么这张范画是起关键点的,老师要让孩子们在示范的这幅画里看出什么,既要知道怎么画,还要知道如何才能画得更好,这是关键。最后是引导和讲评,引导是老师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并要有一张舔了蜜的嘴,要时刻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子,发现孩子的想法,还要多说甜蜜的话,鼓励孩子往更大胆的方向进行想象作画,有了老师的肯定,孩子们的才会更自信地去进行大胆创作。讲评环节是需要老师慧眼识珠的,点到为止,正中要害,把表现得非常棒的那张要给大家看的,要互相学习的,还要把进步的那个孩子的画进行表扬一番,争取是每个孩子都能表扬到,但一定要关注到特殊的个别。
把握好了这一些,孩子们的兴趣会在老师的这些教育智慧里激发出来,当然,作画的形式和选材是兴趣的最大关键点,我们可以摒弃一些课程里的'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增设进一些课外的,但是合孩子口味的活动,就如师傅说的,孩子喜欢画了,画得多了,他们的技能就会提升,而且,也不用担心创作意识了,因为画得多了,积累经验多了,自然会生发出很多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继续巩固幼儿对侧面人的画法,使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2. 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作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 由歌曲《满天星》引出课题。让幼儿将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 老师让幼儿闭着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样的?
3. 启发幼儿思考应该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场面画出来。
4. 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自己总结绘画的方法和画面布局。
5. 老师示范绘画步骤:先在作业纸的一端画侧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画出许多的星星和一个月亮,最后涂上颜色。
6. 指导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7. 同幼儿一起评价自己的作品。
8. 幼儿进行游戏《摘星星》
活动反思:
从幼儿最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教学效果相当的好,基本上达到了家学目标。首先幼儿的作品中体现了数星星的情境,体现了幼儿对夜晚的天空,大地等事物的想象。
其次,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体现他们对侧面人的理解,侧面人和正面人是有区别的,侧面人有些部分是看不到的,如只能看到一只眼睛,一只耳朵等。此外,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数星星的小孩是一个人,很孤单,小朋友给他找个朋友。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朋友是很多的,可以是爸爸,可以是妈妈,也可以是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其他的小动物等。此次美术活动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
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1.对幼儿美术活动的理解方面。幼儿美术活动的概念很简单,但要想很深入的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理解。不管怎样理解,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幼儿为什么要参加美术活动,美术活动有什么意义。可能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无意中却重视了这个问题,如,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学到了什么,通过了美术活动提高了什么能力等。我通过此次活动对幼儿美术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2.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方面。幼儿美术活动要达到那些目标,整个过程要包括哪些环节,要设计那些问题,要使用哪些媒体等。一节美术活动只有三十分钟,要想开展好却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因此从中我得到了很多。那就是要不断的努力。
小百科:星星,是汉语词语,拼音xīngxing,基本解释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画纸、笔、小勺、镜子人手一份;范画三张。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1、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味道的水,现在我来尝其中的一种,请你们根据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2、教师尝辣水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么样了?眼睛呢?嘴巴里什么伸出来了?
3、你们有没有吃过辣椒?吃辣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
二、 示范作画
1、老师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可是我怎样才能看见自己呢?
2、教师取出小镜子边讲解,边画尝辣味时的表情。
3、出示范画。我这儿还有一张画呢!你们看得出我尝的是什么味道吗?(酸味。)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请幼儿想象吃酸葡萄时的感受,并把尝酸味时的表情做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你们都吃过甜甜的糖,吃甜东西时,你是怎样的表情?请你把尝甜味时的表情做给大家看看。
三、 幼儿作画
1、你们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种味道的水。下面请你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种味道的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然后照着镜子,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四、 评析作品
1、请幼儿互相观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师选取三张画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请幼儿猜猜这三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并请作者予以证实。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画的是什么表情。
4、请幼儿以黑板上的三张范画为分类标准,按不同的表情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相应的范画下面。
活动反思:
课文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
课文的第一节介绍了科学家达尔文,我在请学生读课文之后相互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在学生交流反馈之后,我又接着这样问:他是怎么会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呢?这样的提问,唤起学生对科学家达尔文的好奇,使得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达尔文。
带着这样的情感,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象自己处于现场,我与科学家达尔文一起观察事物,此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读了课文达尔文的发现之后,我让学生演一演达尔文,把那种“奇怪”的感觉说出来。看:女“达尔文”孙天骄表演的多么投入呀:
“奇怪,我在其它地方都能看到那种翅膀小的昆虫的,怎么会在这个岛上就看不见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语气到表情,天骄可以说表演得非常精彩。在此基础上,老师悄悄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三节时,我问:你觉得达尔文找到答案容易吗?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许多”“反复”“终于”,可是惠泽却把小手举得高高:“老师,我有补充!”他的小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我觉得‘捉’‘观察’‘比较’这些词语也能体现出他的不容易来。比如观察,他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去看这些昆虫才叫观察……”很显然,他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了。“对呀,比较也要仔细专心的,不然是比不出来的”黄宏接着说
在这样的课堂探讨氛围中,我已经不再需要努力地对学生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了,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的时候,他们应该都能体会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为科学家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在我的这个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还不够尽善尽美,但我正在努力朝着语文教学新课改的目标前进着。
小百科:表情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ǎo qíng,意思是表达感情、情意。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现代年轻人聊天多用图片类表情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并衍生出海峡两岸表情大战等年轻文化交流事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