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1-12-16 19:37:04 作者:

【推荐】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幼儿园美术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喜欢的颜色给自己画像。

  2、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脸,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五官的典型特征。

  3、爱护小镜子,保持作品的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找个镜子吗?(出示镜子)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呀,你的脸上有什么呀,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样子。

  1、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你的脸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画像。

  2、这里的小朋友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3、假如你要画自己,要画些什么?怎么话呢?

  三、引导幼儿自由绘画

  请小朋友为自己画一张像,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相,要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你。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设计师们设计的房子的奇特外形,尝试在画面中寻找房子的结构元素。

  2、迁移欣赏经验,借助想象设计一座造型与众不同的房子。

  3、尝试用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了解过房子的简单结构(屋顶、屋身、门、窗等);在建构区有用积木拼搭房子的经验。

  2、奇特的房子图片多幅。

  3、勾线笔,水彩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感受设计师们设计的房子的奇特之处。

  (1)回忆已有的经验。

  教师: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房子?

  (2)重点欣赏几幅房子图片。

  ①教师: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它的门在哪里?窗户在哪里?什么样子的?有几个?

  ②教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会有什么感觉呢?你觉得它最特别在哪里?如果请你来设计,你会设计像什么一样的房子呢?

  ③教师:为什么设计师会把房子建在大山的中问呢?为什么设计师会把房子盖在高高的地方?

  (3)欣赏更多的房子图片,幼儿两两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房子的图片,你看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门和窗户在哪里呢?最有趣的是哪里?可以一边看一边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4)鼓励幼儿对观察结果进行言语总结。

  教师:谁来说说,你今天看到了什么样子的房子?你可以用句子“有的……有的……”来说。

  2、想象与计划自己的画面。

  (1)教师:请你来设计一座房子,你会设计什么样子的外形呢?看起来像房子?还是看起来像其他的东西?你希望你的房子带给别人是什么感觉呢?美丽、好玩、神奇、倾斜、还是被拉长了……

  (2)教师:房子的门在哪里?窗户在哪里?什么样子的?有几个?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你的房子是建在哪里的?

  (2)教师:画完的小朋友带着你的作品回到座位上,可以向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房子。

  4、展览幼儿作品。

  教师:你觉得哪一座房子最特别?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①小组合作剪贴活动“我们的小区”:提供彩色的蜡光纸或橡塑纸,鼓励幼儿用剪刀剪出各种不一样的形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拼贴出楼房和小区中的设施。

  ②引导幼儿欣赏城堡建筑,进行蜡笔刮画炒中的城堡》。

  区角活动

  ①建构区:提供不同人物形象的手偶或塑料玩具在建构角,鼓励幼儿为他们搭不同的房子。

  ②手工区:利用在家中收集废旧的小纸盒和食品包装袋,进行房子模型的制作。

  ③数学区:认识七巧板中的不同形状,并用七巧板进行平面拼搭。

  环境创设

  收集大小一样的纸箱,艺术地堆砌(形似一座建筑)在活动室的某一角落,运用纸箱不同的面展览幼儿的作品。

  家园共育

  ①向家长介绍自己设计的房子的创意及想法。

  ②网上浏览:欧洲古城堡、天鹅堡和斯尼梦幻城堡的照片。

  ③在家中收集废旧的小纸盒和食品包装袋。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各种不同的鱼类,感受鱼类的形态、色彩的美丽。

  2、了解鱼的外形结构,尝试运用点、线、几何形状装饰鱼,体验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制作一个“开心水族馆”展板。

  教具准备:介绍鱼的组成的录像片、镂空身体的鱼外型、画有不同线条和几何形图案的卡纸、音乐VCD。

  学具准备:幼儿用卡纸、笔。

  【活动过程】

  一、参观“开心水族馆”,观察各种鱼类,初步了解鱼类。

  1、幼儿听音乐自由地观看鱼类图片展。

  (评:一堂课的精彩开头,往往给幼儿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在教具的设计上老师把“开心水族馆”展板底色为海蓝色,配上鲜艳的图片,展区较宽,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都能有足够的空间浏览展板。鱼类的图片丰富多彩,色泽鲜艳,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幼儿被展板的内容吸引,非常好奇,产生了对鱼类形状、色彩的探究欲望)。

  2、师幼共同讨论,初步了解鱼类。

  A、刚才,我们参观了水族馆中的鱼类,你们发现了什么?(漂亮、美丽、奇怪……)

  B、你觉得它们哪里漂亮?

  颜色漂亮(有红、有黄、有白,五颜六色……)

  图案和花纹漂亮(有条状图案、有圆形图案……)

  形态各异(有圆圆的身体、有长长的身体、有扁扁的身体……)

  (评:教师设问很注意技巧,从鱼的颜色、图案花纹和形态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提问,加深幼儿对鱼类的特点的感知)。

  二、看录像,了解鱼类的组成。

  1、看录像,欣赏海底动态的鱼类,通过录像中的解说,让幼儿知道鱼是由头、躯干、尾巴、鱼鳍四个部分组成的。

  2、教师提问:鱼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教师小结:不管是什么鱼类,不管它们多么的美丽,形状多么的不同,都是由头、躯干、尾巴、鱼鳍四个部分组成的。

  (评:这一环节中,老师为了不限制幼儿的思维,不局限幼儿后面的创作空间,对鱼的外形认识没有采用边范画边讲解,而是通过欣赏不同动态的鱼,通过录像讲解进行的。)

  三、欣赏“开心鱼”不同的衣服,认识不同的线条和几何形状。

  1、教师出示身体镂空的“开心鱼”,依次穿上不同的衣服,让幼儿欣赏鱼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不同的线条、不同几何形状组成鱼的各种衣服)

  2、请幼儿用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画鱼身上的“衣服”(各种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同时边画边说出线条和几何形状的名称,巩固对线和形状的认识。(直线、斜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曲线等)

  3、引导幼儿注意鱼的“衣服”的线条、几何图案、颜色与鱼的身体的颜色的搭配。

  (评: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欣赏“开心鱼”衣服上不同的线条、图案,用手指画线条的方法,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避免了教师一遍遍示范、一遍遍语言说教给幼儿带来的情绪上的厌倦,幼儿在用手指学画的过程中始终情绪很高。)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水族馆,欣赏了海底世界中丰富多彩的鱼类,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设计出各种你喜欢的鱼,并为它们穿上美丽的衣服,然后住进我们班的水族馆里。

  (评:因为是线描画,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教师改变了在白纸上作画的习惯,而是让幼儿自由选择有色彩的纸和不同性质的笔在卡纸上作画。)

  五、幼儿分组交流自己作画的内容。

  (评:由于幼儿绘画能力发展参差不齐,有的完成的快,有的完成的较慢,教师给幼儿提供纸张时,并不是每个幼儿一张卡纸,而是有多的部分共能力强的幼儿再作画。同时也提醒先完成的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内容,为幼儿自我评价作品提供了机会,避免了幼儿互相等待,为后面作品点评节省了时间。)

  六、教师点评幼儿作品。

  老师提供粘贴用具,幼儿自己把作品布置到展板上,起名叫“我们班的水族馆”,幼儿共同欣赏,讨论谁的鱼儿最美丽,教师对有创新的作品做单独点评。

  (评: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引导幼儿幼儿从构图、底色和线条颜色的搭配、线条、几何形体的运用上评价绘画作品,为幼儿学会欣赏作品提供理论基础。)

  七、延伸活动

  幼儿在“水族馆”的.音乐背景里,学跳鱼儿的舞蹈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而引发起来的。选材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整个活动层次分明,目标明确,从幼儿认识能力、态度、情感方面制定目标。

  活动中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地位的特点,各环节的提问层层递进;

  2、教具的色彩鲜艳、模式新颖,能很好地抓住幼儿的眼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从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上看,由于幼儿已有画过线条装饰画的经验,所以全体幼儿均能动手进行积极地创作,并且在作品中添加了水草、气泡等等海底植物;

  4、教师在活动中没有采用范画的教学形式,给幼儿创作提供可以大胆想象的空间,所以幼儿在创作时,鱼外形各异、鱼身体上的线条、图案丰富、配色多种多样;

  5、分组交流给幼儿提供了想说、敢说的时间和机会。

  几点不足:1、设计的教具“镂空鱼”的身体单一,应多设计让幼儿感知鱼类的多样性;2、介绍鱼的组成的录像片色彩比较暗,色彩鲜艳更有视觉效果。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救生圈。

  活动目标:

  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

  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救生圈的价格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另外,此词也用作形容人胖,肚子周围突出的一圈肥肉。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u展示制作步骤。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随笔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

  2.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卡纸两人一张、抹布人手一块、棉签、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色块

  1.出示抹布、颜料

  ——小朋友们看看王老师这里有什么?

  ——今天我要和抹布颜料玩个游戏,你们想知道怎么玩吗?

  2.介绍玩法

  ——首先将颜料倒在纸上,然后拎着抹布的一个角,让抹布拖着颜料走一走。可以怎么拖呢?(来回拖、前后拖、转个圈圈拖)

  ——还可以拖到纸的外面去哦。想不想试试看呢,那等一会要戴上手套,用过的材料要放回筐子里哦!

  二、幼儿操作

  ——幼儿在拖色时,老师来回巡视指导,看看谁拖出了规则的图形,要及时引导他改变。

  三、添画动物眼睛

  1.勾画轮廓

  ——刚才小朋友们玩的都很开心,你们在玩的时候我就在看我的这个作品,唉这个地方有点像一个小动物啊,它想出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来我们用线条把它勾出来,看看它像什么动物。

  ——要用黑颜色来勾线,我在勾线的时候小朋友们就想一想像什么动物!

  ——沿着色块的边边来勾线。(小线条像火车一样每个小车厢都要连好哦!小火车可以开出去,还可以开进来。)

  ——想一想像什么动物呢?(它的鼻子在哪里、嘴巴在哪里、翅膀在哪里、头在哪里等等。)

  ——这张纸可以这样看,还可以怎么看啊(转一转)

  ——刚才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动物,有猛兽,有小鸟。根据色块和幼儿的想象来变动物,请幼儿上来添加眼睛。

  ——哇你可真棒啊,你画出了一个xx的眼睛,你是一个画画高手呢!

  2.作画要求

  ——请你用黑色颜色块的边边勾出轮廓线,看看像什么动物。

  ——如果看不出来怎么办呢!可以转一转纸的方向,还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小伙伴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记住哦,今天我们要变出不同形状的眼睛,还可以在它身上添加一些花纹,好吗?

  四、欣赏作品

  ——让幼儿将作品平铺在地上,幼儿共同欣赏。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那个作品。

  ——老师在点评,我喜欢这幅作品它的眼睛画得很不一样,有的小朋友画的动物的嘴巴很好看。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同时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两次活动下来我自己最大的感触是,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敢想、敢说、敢做,参与性极高。相反作为老师我会忽略细节,忽略幼儿的发现。像第一次活动时有小朋友说色块像一个螃蟹,我却让孩子将色块当成一个小兔子来添加眼睛。第二次孩子发现长颈鹿的眼睛是方形的,我立刻纠正其实它是细长的椭圆形。前者孩子的想象多么的与众不同,可是我却没能及时抓住这个点,让幼儿去添加去想象,作为老师我对米罗的精髓还是没能时刻记于心中,再是不敢放手让孩子创作。后者孩子的观察的细微,我怕孩子脱离我的目标,及时的“纠正”了孩子,而忽略了从孩子的角度看他就是一个方形的眼睛。

  总结这两次的活动就像王园长说的那样我心里对活动的目的性太强了,总是很“适时”的打断孩子想说的,总想让孩子往我设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其实我们组织活动的本身就该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人,就像纲要中说的老师应该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而我往往是让孩子来走我设定“成人路线”。通过这两次的活动我也发现,脱离我的想要的,孩子发现的是更细微,更具创意的,展现的作品也是很震撼的!

  经历这次的磨课我对米罗教材的精髓又加深理解,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提醒其他老师在组织类似活动时一定要多给孩子机会,因为孩子们的创意比起成人是有无限潜力的。各位老师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吸收在日常教学中多加注意。慢慢磨练自己,真正的做到不论什么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

  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