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我有一个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我有一个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发布于:2020-12-12 10:03:23 作者:

《我有一个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有一个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有一个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制作“我有一个幸福家”卡通调查表。

  2.每个幼儿带一张全家福照片,纸盒一个。

  3.《家是什么》语言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的形式:讲讲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幼儿说说谁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家里都有谁?

  二、展开

  1.出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问:这是谁?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什么样的?

  从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绍。

  2.游戏: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请幼儿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纸盒里

  教师或幼儿先后抽出照片,请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请该幼儿介绍照片上的人员、拍照时发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谈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

  激发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干什么?妈妈呢?自己在家干什么?

  (2)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你的?

  引导幼儿说说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两件事。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应该怎样关爱爸爸妈妈?想想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

  4.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