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讨厌学习怎么办
学生讨厌学习怎么办
儿童大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意学习。但有些儿童就是不爱学习,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现象呢?学生厌学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厌学与逃学心理纠正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厌学心理分析:
1、问题的提出
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以及与学习有关的事表现出厌倦甚至厌恶的心理现象。厌学情绪的表现有上课不专心、无故缺席、顶撞老师等。调查研究表明,厌学情绪目前在青少年学生中十分严重,因此,寻找改变这部分学生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有针对性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本情况
小B,男, 1988年12月4日生,某普通学校预初学生。 对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极差。上学常忘记带当天的课本或带错课本。平日在家少言寡语,喜欢独坐;在校性格孤僻,与同学关系紧张。任课老师均反映他上课常发 出怪声,与老师无理取闹,作业不做也不交。为逃避上课,他常常躲在厕所。因厌恶学习,曾有过几次逃学行为,有时竟以拒绝吃午饭来抗议上学。
分析与诊断
1、问题诊断
经《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测试,小B的智商IQ=101,属于正常;《临床症状自评量 表(Scl-90)》测试结果,敌对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超出正常值,其余各因子得分均属于正常范围,不足以证明其患有心理疾病。小B厌恶上学,对上学有关 的事也表现出厌恶情绪,这是厌学的泛化现象。结合他在校的表现和心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小B具有严重的厌学情绪。
2、原因分析
三年级时,小B做实验第一个成功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老师认为他违反纪律而用硬物猛 击了他头部,让他十分痛苦。小B还看见其他老师也有类似体罚小朋友的行为(如老师用钢笔帽捅小朋友的身体),于是,他对老师先是恐惧,而后十分厌恶,进而 泛化为厌恶上老师的课,学习兴趣大减,成绩急剧下降。对老师的敌对情绪,使他头脑中产生了一些错误观念,如: “老师总想打人”、 “骂老师没有错”等。同时,小B还经常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负和同班同学的排挤,使他在学校里丝毫感受不到快乐,最终发展成为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逃学。
辅导策略与过程
1、目标与策略
要克服小B的厌学情绪,当务之急是帮助他克服不愿来学校、进教室的焦虑心理。学校这个场所曾 经给他留下过许多痛苦的回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天长日久,他已在上学与厌恶情绪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一来到学校,他就会联想起许多不快的事 情,产生厌恶情绪,因而我打算利用心理学上的交互抑制原理,帮助小B培养一种与厌恶不相容的情绪反应(如愉悦),来抑制当事人在特定刺激(如来校学习)条 件下所产生的厌恶情绪反应,以此来削弱并消除小B心理上的厌学情绪。
2、辅导过程
针对小B的情况,主要分四步骤对其心理辅导: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我约小B到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进一步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 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 原来他爸爸经常因“恨铁不成钢”而打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时我就用目光关注他,抚摸着他的头,以示同情,并用低沉的语调安慰他。在交谈中,我还了解 到他爱好打篮球,于是我就约他放学后打一会儿篮球,他愉快地答应了。最后,我终于取得小B的信任。
第二步,具体实施咨询和辅导策略。使小B产生厌学情绪的关键是他头脑中对老师的种种错误观念,要想根除他的厌学情绪,就必须改变他的那些不客观的想法。在一次打完篮球休息时,我问小B:
“你打篮球时开心吗?”
“很开心。”小B答道。
“今后你每天来校上学,才会有篮球打,你能做到坚持上课吗?”
小B 想了一想:“不一定。”
“你还是觉得老师都那么可怕吗?”我又问。
小B:“是的。不过你是一个例外。”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从来都不骂人。”
他这么回答,说明他原来认为 “老师都想打人”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于是我接着说:“其实每一位老师都对你很好的,只不过是你将自己整天封闭起来,仍用老眼光来看待老师,所以才会觉得他们不好。”
小B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又说:“不过学习的确没有多大意思,我不喜欢上课,如果能每天都打篮球就好了。”
我接着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总是对老师怀有敌对情绪,认为老师处处和你过不去,自然不会喜欢上老师所教的课了,你说是吗?”
“就是这样的,”小B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果我讨厌哪个老师的话,根本不会听他讲课,我看到他生气的样子才开心呢。”
厌学与逃学心理的教育与矫治
(一)基本原则:对厌学与逃学生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是进行厌学与逃学教育的出发点。
(二)矫治策略
1、立足于培养自主性、主体性的观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 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育者要帮助他们克服对人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环境,培 养起自主性、主体性的观念。
2、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度过愉快的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学校必须注 意培养学生日常在学校和班级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郊游、运动会、文化节、劳动实践等活动机会,在学生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改变学习方法及指导体制。学业不振是厌学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针对厌学学生好胜心强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启发他们的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们 制订计划,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地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赋予责任,强化动机,是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厌学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5、注意早期发现,及早矫治。
6、采用契约法进行厌学心理矫治。契约法是指教育者与厌学者及家长共同协商后签订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如家长不得随意违反有关规定,随意 职责、打骂、惩罚孩子,必须做到……;儿童不得随意违反有关规定,必须做到不逃学……),契约要明文规定对双方的奖惩方法,对违反契约和符合契约的行为分 别给予奖惩。家长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共同协商来签订契约的方法来矫治其问题行为。由于契约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双方经过平等、民主协商后共同确认,所以比 较容易消除学生对教育者的抵触情绪,容易使学生接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学生也知道要"说话算数"。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