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运动中的照片
如何拍摄运动中的照片
教你两招 如何拍摄抽象或运动中的照片
一、抽象摄影
抽象派画家能通过展示周围世界的不同视角来推动观众的情感。PowerShot相机能提供一个相同的工具来创作抽象图像。当读者都不知道拍的是什么却依然被照片所吸引的时候就达到目的了。如果读者问“这是什么?”,最好是反问他们认为这是什么。抽象照片可以是一些不寻常的外形,多种颜色或者运动模糊。他们可以是近距离拍摄日常常见的物体,也可能是拍摄很远距离上的云。抽象摄影要求去创造图像,和本章中其他部分主题所不同的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进行抽象摄影。
1、灵感
抽象图片大量存在,考虑形状这个术语。它们可能是类似铁栅栏或者谷场门上的贴画之类的物体。它们也可能是人行道上或者树林中的影子。应该驻足观察周围的场景,寻找第一眼吸引眼球的物体,想象一下它在另外位置的情景。接下来考虑颜色,在现实世界中,眼睛能分辨颜色的微小差别。
蜡笔尖或者大理石碗的特写都有可能带给读者孩提时代的微笑。特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抽象手段。相机的LCD能很好的预览拍摄到的图像。观察显示的图像可以决定是不是要删掉环境中剩余的对象。相机的运动也能创造类似绘画的效果而不是摄影作品。当没有其他方式可以选择的时候可以考虑抽象摄影。比如光线不好,不能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或者镜头不够长。这时候可以开始考虑如何抽象。
2、抽象摄影技巧
尽量靠近。抽象场景有时候不是特别地明显,使用相机微距模式去捕捉物体的一小部分,让物体很小的细节尽可能的充满画面,如果去拍生日会,有没有想象过去拍摄巧克力上的漩涡纹理呢?
利用色彩。可以使用不正确的白平衡拍摄照片来体验超现实的感觉─当然要记得把白平衡设置回去。虽然很多时候抽象摄影的主体都是形状,用户也还需要关注色彩对比。
打破常规。三分原则在用抽象的眼光去衡量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会无效。可以考虑把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得到不同的视角。
建立自己的场景。不要等待抽象场景的出现,可以用手边的物体自己建立这样的场景。使用台灯来增加光源,用白纸的反光给阴影区补光。
二、动作和体育摄影
动作不仅仅在体育运动中出现。就存在于周围的街头,游乐园甚至是家的后院。有时候一张图片比拍摄一段5min的视频来的更有感觉。选择合适的时机,一张图片就变得不再是静止的。拍摄运动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经常在体育摄影中采用。这种方式能凝固动作使得画面清晰。职业体育摄影师使用这种方法来拍摄运动员努力比赛的那一瞬间。
第二种方法是可以拍摄略带运动模糊的照片,通过使用慢快门使得相机的眼睛睁久一点,这样运动物体就显得模糊。这样的效果跟凝固动作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当拍摄体育比赛的时候,焦点就会从选手转移到比赛本身上来。
有时候可以通过摇移相机的方式组合两种技巧。意味着相机跟着运动物体一起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在慢快门的动作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有利于突出场景中的物体。这种方式也称为追拍。
1、灵感
动作摄影非常的考验判断何时按下快门的能力。因为数码相机有固有的快门时滞。必须非常小心地、快速但是柔和地按下按钮。可以及时地回顾拍摄的照片,删除那些认为不好的,这样就意味着总是能拍到好照片。
对于体育摄影,事先了解一些要拍摄的体育赛事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要准备好相机并对准正确的方向。所以了解比赛的流程也非常必要,使用闪光灯可以补充阴影区域的光线。
2、动作和运动摄影技巧
别忘记捕捉一些细节。尝试用广角拍摄看台上观看比赛的观众。也可以拍摄一些体现孤寂感觉的照片,比如球场上的足球或者掉落在打击准备区里的棒球棒。
锁定设置。在按下快门后到拍摄照片的这段时间延迟有部分是因为相机需要设置曝光、白平衡和对焦引起的。避免使用自动白平衡和锁定对焦和曝光能有效的降低这个延迟。
领先于动作。让相机跟随动作移动。比如一个后卫在传球的时候要寻找一个接球的队员。让相机稍微领先于选手的动作,这样才能把整个动作都收在画面里。实践。有许多机会可以拍摄运动,注意报纸就能知道当地的高等学校的校队之间要进行比赛。这些都是锻炼在不同的地点测试拍摄效果的好机会。这也是锻炼追拍技术的好时候。
运动追拍。不要把相机设置成体育运动模式,尝试着去学习使用追拍技巧在街上追拍汽车。追随主体,并让它始终在画面中央。这是一种非常难掌握的技巧,但是可以从记忆卡里删除那些失败的照片,这种练习是免费的!
减少拍摄角度。尽量避免动作是水平方向上从面前穿过。例如如果要拍摄棒球运动员从本垒跑向一垒的时候,可以站在一垒侧面,面向右边,这个时候不光能让跑垒手看起来正向相机跑过来,而且还有更多的时间来拍摄主体。
四种方法教你创造抽象照片
这篇文章包含着四条使照片变得抽象的方法:通过运用对焦、光线和阴影、曲线、纹理等。而其中的关键便是练习,你练习得越多,你就会变得更好。
对焦
选择性对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选择大光圈使得景深变小,焦点对着有趣点,而其余部分变得模糊,也可以使故意是画面失焦。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1.背景颜色如与焦点处颜色不同,则效果更明显;
2.运用曲线。
光线和阴影
运用光线和阴影可以使画面充满戏剧性。我们时常提到用光的重要性,而一直未与光线的产物——阴影结合在一起。阴影并不是光线的缺点,相反,阴影的存在赋予光线生命力,它描写着光的形状,光线与阴影的结合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曲线的力量
曲线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运用曲线会使得照片变得抽象。
一条条曲线会组成曲线组合,当这种组合有力量地一起流动时,画面将会产生一种动态。当然,盲目流向各个方向的曲线并没有这个效果。
纹理的使用
纹理经常会和曲线配合使用,它统一曲线世界,使之和谐。
如何拍摄出具有生命和感觉的人像作品
有很多初接触人像摄影的朋友,都会把大部份的心思和注意力放在拍摄的技术上面。例如光圈、快门、场景、构图、白平衡、如何叫模特儿摆出各种优美的 POSES 等等... 当然,掌握和熟练基本技术也是必要的。自已手上的兵器也不懂得用好,又如何能够施展好的武功呢?
可是,摄影始终是一门艺术创作。而人像摄影作品能否令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感觉是极为重要的。大家都不想自已的作品如走马看花,给人看后很快就被遗忘!单从上述提及的拍摄基本技术下苦功,似乎并不足够。有人说,人像摄影根本的定义应该是要把被摄者最真的一面刻划出来。最真的一面指的当然不单单是指被摄者的外表,亦包含被摄者的性格、特质和内在。这样说,我们要拍到有生命、有感觉而动人的人像作品,除了某程度上的摄影技术配合外,就必需把被摄者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和性格拍摄出来,作品的生命和感觉才会出来。
因此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和尝试...如何能够把被摄者的性格拍出来!但从人类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性格本来就有两面甚至多面,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把被摄者的全部性格拍出来是机乎不可能的。所以祇能把被摄者当时的那面性格和内心感觉自然地拍出来!如何能够做到呢?
相信没有特定的方法,以下分享其中一种我经常用的方法:
每当我准备拍摄人像照前,首先会与被摄者进一步沟通。这样做除了可对被摄者的性格有进一步了解之外,亦可以了解对方希望拍摄出何种感觉的照片。往往对方第一个念头就是真实的个性所至才会有这种想法!作为摄影师应该尽量配合和达成对方的要求。
其次,为这次拍摄定下一个符合被摄者性格的主题。主题的好与坏,是否适合拍摄上的条件限制,亦需要从经验之中不断进步。除了影像以外,音乐同样是带动生命和感觉很好的媒介。预早为主题选定音乐,在拍摄前给对方充足时间聆听、有需要可即场把音乐一边播一边拍!让音乐把对方的自然情绪带动出来,不管是喜与悲。很多从事商业摄影的朋友在 Studio 拍摄时喜欢播音乐亦是这原因。多称赞,给予对方自信心,放松心情。若气氛投入了就让对方自由发挥。尽量避免不断改变被摄者的动作,因为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可能正在体现出对方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如何拍摄8种迷人的水姿态
水具有多种形式,作为固体(雪、冰和霜),它能使水陆环境都得到覆盖或隔离,从而避免热量散失和冷空气的作用。作为蒸汽,水有助于形成各种天气。但水蒸气是无形的,所以,只有当凝结为雾、云或其他凝结物时,换句话说,也就是转化为液态固态时,才能拍成照片。然而,水的这两种形态可以连续不断地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拍摄内容。
拍摄水:
由于水的颜色看来变化万千,所以,如果你想在照片中避免意外结果的话,就必须对水色进行非常仔细地观察。这一点特别适用于白天有云时的大片水面,因为无论是水的颜色还是水的色调,都不会没有变化的。
水经常处在运动之中。水波和降落中的雨水之所以不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易于研究,只是因为颜色和色调的变化太快,以致肉眼难于捕捉。但是还是有可能感受到整体的色彩和色调,并选用适当的胶卷和技术,用预定的方法拍摄下来的。
雨:
降落中的雨水很难捕捉到胶片上。如果你把镜头对准倾盆大雨,那么,不管你选用什么快门速度,你大概只能拍下灰蒙蒙的一片。然而,也还是会有特别好的机会能拍到优秀的落雨照片的。不过,你必须把相机预备好,作好立即行动的准备。
假如磅礴大雨是下在傍晚时分,你要小心地守候着。在刮西风的地带,大多数的暴雨和阵雨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当你所在的地区仍在下雨的时候,太阳可能透过西方的云层,从背面照在雨丝上。在其他风向的地带,早晨的阵雨往往能提供同样的机会。
如果你已经预先选好了构图,最好有一片暗调的背景,那么,逆光照耀的亮晶晶的雨丝就会清晰醒目。如果减少大约一级曝光,保持背景相当黑暗,效果就更好。如用1/8到l/3O秒的速度,雨丝将更长,大雨的气势也更明显。
水滴:
水滴是美丽的自然物,水滴并不永远呈球状,你用一个微距镜头或其他近摄设备,即可设法捕捉到水滴在各种形式下的影象。水滴往往起棱镜的作用,使阳光的光束分解成为按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你如果想拍摄这种现象,用紫外线滤镜或天光镜保护镜头。为了捕捉水的棱镜效应,必须总是面向太阳,使水滴处于逆光照射之下。
通过镜头(或者不用镜头)注视水滴,假如你看不到草上的水珠闪出彩色光谱,就要把镜头向下倾斜,使与阳光大体上成直角,然后再去观察。这样可以把镜头的光圈开到最大。并聚焦于一个固定距离(根据你所用的特写设备,可定在10至30厘米)。因为把相机轻轻向前后移动比不断地重新调焦要容易一些。你常会发现焦点外的水珠显出的彩色光谱效应最为清晰明显。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把色彩完全抽象化,也可以聚焦于一片草叶的尖端,而把彩色光谱图案作为一个戏剧性的背景。
要记住,除非水珠所占的画面空间非常之大,否则是不会影响测光表的读数的。所以,你必须注意水珠与背景之间在亮度上存在的差异。如果背景很暗,你就要减少曝光,以保持背景的暗调并防止水滴的轮廓模糊。往往你会发现必须调整光圈或速度,至少减少一级曝光量,如果逆光照明很强时,还要减少两级。
在个别情况下(通常在多云的时候),拍摄水珠的特写时,你才需要完全按照测光表行事。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水珠和背景的色调(亮度)几乎相等,但是影象的颜色对比能保证在视觉上把二者区分开来,并使水珠鲜明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颜色的对比,可以用下述方法达到区分的目的:聚焦于水珠本身,使用尽可能小的景深;使背景虚化。
大片水面:
对于大体水面,我们大多数人所观察和拍摄的不过是湖、河、海的表面,所以,水面的质感不论对于它所提供的信息,还是它所唤起的气氛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以波峰和波谷为标志的十分粗糙的质感,来表现狂涛的汹涌澎湃。如果我们胆敢入水,就会对我们构成威胁。
中等粗糙的水面质感能引起警觉,而微波粼粼使人镇定安静,因为它们意味着温驯和善。平静的水面能引起一种和平和安全之感。拍摄水面的宁静是比较容易的',而表现汹涌和粗糙却需要有良好的判断力。为表现惊涛拍岸击石的雄姿而选择适当的拍摄速度,这只不过是判断力的一部分,决非全部。哪怕水面布满白色的浪花,我们依然有办法把它拍成风暴席卷的黑黝黝的大海。
滔天巨浪使人联想到粗野之力。如果你想表现这种现象,就要选用快速度,专等那巨浪击石,水溅于空的一刹那。或者你可以稍稍提前一点按下快门,使巨浪悬于岩石之上——这一未完成的动作使人联想到即将发生的撞击。
但是,如果用一种很慢的速度,使巨浪在曝光期内移过整个画面空间,便会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动感,尽管这在表现纯粹的威力方面不如前者有力。如果你把上述任一影象的曝光量减少,就能表现那天水浑沌中,狂暴盛怒的惊涛骇浪。
宁静的水面提供了拍摄涟沥图案的机会,这种图案在日出或日落时特别动人。要用各种快门速度进行试验。快速能把图案固定下来,但是,如果光线很弱,你得把光圈开得相当大—为使微波的曝光得当而牺牲景深。快门速度较慢时会有些模糊,然而,你会因其动人的结果而感到吃惊。
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对涟漪所作的定时曝光会是十分美丽的。当水面仍然泛出暖色的时候,使用低速胶卷(譬如用ISO25)和最大景深(f/16或f/22)。以便能长时间曝光(30秒)。在定时曝光期内虽然很多涟漪会横流穿过画面,但是它们的浪尖大体上出现在同一个位置上。所以,长时间的定时曝光看起来很象使用快速曝光拍成的照片一样。
瀑布:
一切以流水为内容的照片表现的都是人们的印象。因而为拍摄瀑布而选用的技术措施应取决于你预期表现的效果。你或许想拍摄全景以表现其总的外观。如果瀑布既不高也不陡峭,可使用慢速(如1/2,1/4或1/8秒),使瀑布显得缓缓而下,如果湍急奔腾,从很高的地方直泻而下,则用快速(得用l/500秒),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大瀑布的雷霞万钧之势。
也许你要更近一些瞄准那瀑布的轻流慢泻或万马奔腾,并设法捕捉水的抽象图案,可以用落水作特写试验,试用各种速度、光圈,看看究竟能捕捉到什么。慢速可以摄出精致的线条花纹或朦胧模糊的景象,但是如果你用很高的速度,能使运动停顿下来,就可以拍到流水在下落过程中的起伏图案,因为瀑布的流动情况很少是恒定不变的。
从低角度上拍摄的缓流瀑布的特写可以捕捉到水中反射出来的颜色,而且拍摄速度能影响到颜色的再现方式。慢速可以产生一种模糊柔和的色感,而快速可以把颜色固定在一个更富静态的图案中,虽然颜色的视觉重要性减少了,但能强化某些形状。
雪:
不管光源的强度如何,通常我们都把雪看做比“中灰”色调更亮一些,在设计这类反射光型测光表时,中灰正是测光表指示的基准亮度(相机内装的所有测定光表都属于这种类型)。所以,如果你把相机拨到“自动测光”上或者完全按照测光表上的读数,拍出的雪色就是中灰的(或者中蓝、中黄等等)。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想让照片上的雪看起来似乎蒙上一层煤灰或晦暗的薄雾,所以,为了使白色重归雪上,你必需增加曝光。这一点在前光照明或均匀照明时(阴天)尤为重要,因为那时是没有阴影的。为了使照片中的雪呈白色,你自己的测光表只能作为参考,用彩色胶卷时,要增加曝光大约一级——我们说“大约”,是因为拍摄条件各不相同的缘故。
举个例子,如果雪是被明亮的前光照明的,那么,再比一级更多,就会完全消除质感,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并不心甘情愿的。如果是日落时深红色的雪,把曝光量加得太多就会洗掉颜色。一般说来,照片上的雪色越白,需要增加曝光的量就要越大。雪色越不白或者雪的颜色越丰富,需要增加曝光的量就越少。如果雪量不大(或者远远近近只有一小片白雪,或者挂雪的树枝衬在蓝色天空上),就完全不需要增加曝光。
要学会评价构图中存在的大片亮区,这样你才能恰当地判断它们对曝光量的影响。没有人能向你提供适合各种情况的硬性规则。而只能通过一些试验和失误学到更多东西。
落雪:
雪花片片从天而降,融化后又冻结成冰。有时象玉片一样坚实,有时又象羽毛一样轻柔,朔风狂卷,漫舞当空,落地成堆。雪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哪种变化都能触及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深沉的影响。这种冬日气氛的每个侧面都值得我们去拍摄,但在拍摄难度上恐怕就要算暴风雪的场面了。
拍摄落雪时可以使用闪光装置,也可以不用。如果你使用闪光装置,特别是在薄暮时分,背景发黑时,片片雪花都会清晰而突出。这样拍出的雪花给人的印象是刹那间运动停顿下来了,暴风雪和世界都凝固不动了。
然而,你可能宁愿去表现雪的运动状态,因为暴风雪本身是怒号狂舞、倾泻而下的。为此,你也许不使用闪光装置,而选用慢速(根据风吹雪花的速度大小而选用1/15到l/60秒),这样一来,雪片就要模糊不清。如果构图当中包含有暗调区域,那么模糊的雪片会显得清晰突出,使你能“意识到”这场暴风雪。
霜:
当你拍摄一片覆霜的地面时,可以象拍摄雪景那样来处理,也要使曝光偏爱亮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给霜花钩边的树叶或浆果拍摄特写时,就要仔细注意色调的整体分布,随之而调整曝光量。要小心地对准主要色调区域测光,并根据预期的照片亮度或暗度来计算曝光量。
举个例子,你要拍摄茎、叶或浆果上的几簇霜花,曝光多半应比中灰稍暗一些,要略为减少曝光。用高逆光照明的叶边霜花如果曝光量不减少整整一级,就会失去霜花的细部和结晶状的外观。假如你认为离你最近的叶面(在阴暗处)会由于曝光不足而失去颜色和细部,可使用一块银箔把光线反射到叶子的暗面。虽然逆光往往可以强化戏剧效果,但你也可以背阳的地方拍出绝好的霜花照片,在这种地方曝光量的计算一般都比较容易。
深度揭秘 如何拍摄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食品
一张让人称赞垂涎欲滴的食物广告作品,总是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不过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好的作品总是抱怨自己的设备不够精良,于是砸锅卖铁,从牙缝里挤出银两,上更高的器材。其实,网友有所不知,一些广告摄影作品在有好的器材的前提下还要有很多的拍摄有段和技巧在里面,不同的拍摄方法得到的效果也会差距甚大,这之中的差距,往往并不是通过巨额资金堆出的距离,只是专业人士懂得触类旁通,合理利用资源,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拍摄广告照片的惯用方法。
基本布光要求即使是有经验的摄影师也都会承认拍摄食品是不容易的。
虽说食品不象人或动物有丰富的表情,但它们也有“生命”,假如不能掌握拍摄的“火候”,脍炙人口的食品完全会变得让人大倒胃口。拍摄食品的难点来自两个方面:
一、怎样表现食品的质感,松软的、酥脆的、细腻的、肥厚的、油滑的等等。
二、怎样突出食品的新鲜、可口、卫生、漂亮,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前者主要是光线的布置,后者还和摆布、道具、背景相关。
对于质地粗糙的食物如切开的面包和蛋糕,光线应该是柔和而有方向性,所以柔光罩和蜂窝罩使用得较多。对于蔬菜和水果,由于形状上的不规则而容易产生投影,以使用散射光的较为常见。对于某些表面沾满油脂的食品,如烹调好的菜看、红烧或熏烤的肉类和家禽,布光时不能过于求实,平均的光线只能使食物颜色深重,缺乏美感,所以布光时要平中出奇十分重要。应格外关注主体上的照明,光线要透,略微硬性一些也无妨,光线不一定非从正面或上面照亮食品,可以尝试使用偏侧的主光和有个性的副光。
如果拍摄具有一定透光性的食物如蔬菜、薄片、果冻、饮料时。光线的强度和柔度应该巧妙结合,适当地运用轮廓光和逆光表现被摄物的诱人之处是非常关键的。拍摄食品大多追求色彩的正常还原,尤其是拍摄凉菜、西式点心、快餐一类的照片,但有时会采用暖性光线照明,比如煎炸食品、烘烤面制品等,金黄的色泽暗示了该食品的新鲜和香脆松软。
光线的运用
1、 自然光
运用自然光拍摄食物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在为时尚杂志等媒体拍摄食物时,大多选择自然光拍摄。但尽量避免直射光,因为那样会在食物上投射出很刺眼的影子。不要使用闪光灯(相机自带闪光灯),除非你想让你的食物看起来一副湿乎乎,油腻腻的样子。但在偶尔拍摄烤肉之类的东西时,那样的效果看起来可能会很酷,很时髦。试试透过薄窗帘射进来的散射柔光,把它作为逆光或者侧逆光运用,你会发现食物非常的美丽。
2、 闪光灯
刚才不是说了不要用闪光灯嘛?是的,不要使用机器自带的闪光灯,这里说的闪光灯是指专业的闪光灯。美食摄影的灯光布置,要表现出菜肴的立体感,基本的用光是采用略有逆光感的顶光,结合偏侧的主光和有个性的副光,柔光罩和蜂窝罩较为常用。
拍摄面包、蛋糕等小吃类的食物以柔光为主;而红烧、油炸等大油肥腻的食物,则需要通过比较硬质的光源来避免食物过于平实;拍摄熟菜、饮料等透光性比较好的食物就应该把它的通透感表现出来,这时运用逆光和轮廓光就非常的有效。灯光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不同的食物,创造性的运用局部光源,将到达出奇制胜的效果。
构图和角度
1、如何凸出要表达的菜式
这里根据网友的实际情况,我们发表在网络上的图片,主要是希望突出食物涎水欲流,产生食欲的照片,诱人感最为重要。所以简单的把食物连同餐具工整的拍摄下来,这样简单的视角,只是让我们看见了食物的本身,而没有体现诱人的感觉。我们何不寻找食物中最关键的局部,比如一盘菜品中最漂亮的几块主食,甚至是漂亮的餐具,而让观看的者去联想去感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改变菜品本身的容器和环境,来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2、拍摄角度0、45、90用法、目的
美食的拍摄角度,应该根据菜品的特点来把握。这里简单的做一些说明:
西餐、小吃、点心、饮品等立体感比较好的食物,比较适用0角度等相对比较平的角度拍摄,以突出美食的立体感。
在中式美食中大量的运用到大型盘类餐具,或者大钵类的汤羹和烧菜,为了能够很好的表现到这些大型餐具内的食物,我们可以采用90度左右相对较为垂直的角度拍摄,当然一些装盘有意思的西餐也可以尝试使用,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而45度视觉比较普通,但是对一般的菜品我们也经常会运用到,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搭配素材,合理运用道具来避免平淡。
当然了,在拍摄这些食品的时候,特殊的技法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持食品的鲜美感,还可以在食品上喷洒或涂上一些特殊的液体,或将某些物质注入食品之内,以保持其色泽、表面质感和新鲜外貌。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拍摄水果时,在水果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油脂,然后再喷洒水雾,就会使水果产生鲜美晶莹的效果,再通过侧光的照明,真会让人垂涎。具体是先把几滴甘油倒在手掌上。揉擦一下双手,然后把水果拿在手中,用双掌搓动。普遍上过一层甘油之后,把水果放在碗里,并按自己的设想摆放整齐。然后,拿一把灌满水的塑料喷雾瓶,把水小心翼翼地喷到水果上。这样,水果上就出现了一层晶莹的水珠,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喷雾瓶时,一定要留心周围的散光灯,应把附近的灯都关闭以后,再开始喷水,等准备好拍照时再把灯打开。另外,喷水时,把其它地方都盖起来,因为如果碗和无缝纸上都喷上水,整个影像效果就破坏了。不要在水果上涂油太多,否则水果表面就会发出一种不自然的亮光,只需要薄薄地涂一层油。
如果想表现食品的热气,可以根据不同的食品灵活处理。想增强一般食品热气腾腾的效果,可以在全部的布光完成后,找一根细的吹管,如吸食用的麦管,口中吸一口香烟的烟雾,将吸管对准被拍摄食品的内部,用力喷出一口烟雾后,迅速离开,等烟雾上升到最佳的状态时及时按下快门。
注意,要使以上的烟雾效果在画面中比较明显,在布光时最好使用逆光或测逆光的照明,并选择深暗色的背景,缭绕的烟雾就会在深色的背景中袅袅升起,令人遐想。
在拍摄蔬菜时,为了显现出蔬菜鲜嫩的质感,不妨可以将蔬菜事先放在碱水中浸泡一下,就能使蔬菜获得鲜绿的新鲜质感。而当有些食品一上桌就可能改变其最初的状态时,就不得不采用特殊的对付方法,利用一些人工的材料模拟菜肴的形状和质感做一些假的食品,以还原食品的最佳状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拍摄冰块,无论你怎么迅速,冰块在灯光下融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因此一般拍摄冰块或带有冰块的食品画面时,选择一种专门用有机玻璃雕刻出来的冰块,可以获得相当逼真的效果。
拍摄切开的苹果,应在盐水或柠檬水中浸泡,以免时间一长接触空气变色。拍摄烹任好的肉类、鱼类食品,可以在拍摄前涂抹一层精制食用油,使食物显得特别新鲜。
食物拍摄的构图一般只能作参考,因为所有的气氛及效果,要在食品做好后,方能体现出来。然后即兴作一些局部的调整,使其尽量接近原来的构思。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摄影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