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03 00:16:42 作者: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总7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天空是无边无际的。

  2、产生探索天空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3号。

  2、户外活动时观察过天空,对天空高得无边、大得无际有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蓝蓝的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小鸟它们想知道天空有多大,有多高,想去量量天空。

  2、教师问:“小朋友们,那你们猜猜小鸟怎样量天空呀!”

  6、幼儿互相讨论

  7、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8、老师总结:你们帮小鸟想了这么多量天空的方法,那小鸟们究竟是怎么量的呢?

  二、欣赏诗歌

  1、老师绘声绘色的,第一段要带神秘的口吻,引发幼儿的遐想。

  2、小鸟怎样去量天空?

  3、老师提问:天空究竟有多高,有多宽?小鸟为啥量不出来?

  三、肢体表演

  1、小鸟是怎样量天空的?我们再来听听诗歌。

  2、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鸟量天空的情景。如:跳一跳、蹦一蹦;飞到东,飞到西,手臂张开比划等。

  四、量天空。

  你们想变成小鸟去量一量天空吗?那我们一起到户外去量一量吧!

  教学反思

  因为班里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所以活动一开始,我就在黑板上出示“天空”这两个字,让幼儿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天空。由于之前已经有意识的带领他们观察过天空,所以大家的答案很丰富也很全面。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悬念“有一群小鸟要量一量天空,猜一猜它们会怎样量?”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讨论得非常热烈,在猜测了多种方法后,我才用诗歌来解开这个悬念。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把理解诗歌内容作为一个重点。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来达到这个目标“小鸟是怎样量天空的?”“为什么要跳着蹦着量?这样是在量什么?”“小鸟为什么要张开翅膀量?”我还设计了量黑板这个环节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怎样量高和宽。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并不是一个可以触摸、可以丈量的完全的实体。在充分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再来学念,就事半功倍了。我观察到孩子们学念诗歌的时候,手和脚早就闲不住了,原来他们都急着要学小鸟量天空了,于是我就让他们边念儿歌边自由表演。表演为儿歌增色不少,同时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儿歌的内容。

  小百科:天空是地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中国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超市学习法”过程中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一一磁带、录音机、电脑、课件

  经验准备一一幼儿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听《春天在哪里》音乐进场。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并配上我们上次学的踵趾小跑步进场。

  2、幼儿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今天我们用种特别的方式来学习歌曲,不知大一班小朋友是否能挑战一下自己呢?

  介绍:平时学习歌曲都是跟老师教,今天要小朋友自己学习。老师准备了五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顺序,希望每组你都能去尝试。每组能去几个人?四个人。人多时你可以先到人少的小组,等会再来。

  (1)幼儿自主选择不同方式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一小组:听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幼儿倾听学习。

  第二小组:听一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词,幼儿倾听学习。

  第三小组:听、看一一通过听音乐、看图谱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四小组:听、看、唱一一通过看电脑动画学习《春天在哪里》。

  第五小组:听、看、跳一一通请幼儿看视屏边跳边学习《春天在哪里》。

  (2)请幼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师:小朋友你学会了吗?下面我们来挑战二下自己。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发现问题并提出,幼儿讨论如何解决困难。

  师:小朋友,在你们刚才演唱中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可以怎么解决?

  (4)幼儿再次尝试自主学习。

  鼓励幼儿五种方式都尝试到,遇到困难找老师和同伴帮助。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3、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师:让我们唱给客人老师听,请客人老师一起分享我们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

  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

  学会看整点、半点。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饭; 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 下午3:30做游戏; 下午5:30放学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 ; 2:00 ; 9:30; 11:30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课件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天上有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节奏,说快了就会绕口,所以它又叫“绕口令”。在该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念准“星、鹰、灯、钉”四个后鼻音,熟读绕口令。

  2、熟悉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

  2、黑色展板四块(35厘米×60厘米),展板上分别贴有“图+单字”的标示;花泥四块,分别插着1、2、3、4的数字(作桌牌用);“笑脸花”奖品若干;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见图)。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说单字

  1、看图说字。

  师:每人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台灯。

  师:“台灯”是两个字,是用“台”好呢?还是用“灯”好呢?

  众幼:灯!

  师:请拿“灯”的小朋友把图片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灯”。

  幼:我的是螺丝钉。

  师:螺丝钉用一个字怎么说?

  众幼:钉。

  师:同组人交换图片,这一次你会拿到什么?

  幼:灯/星/鹰/钉。

  师:请拿“灯”“钉”“鹰”“星”的人举起图片。

  师:把自己拿到的图片上的东西用一个字大声说几遍。

  2、组内合作排序,组间竞赛说字。

  师:同组四个人给图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第四组:鹰,钉,星,灯。

  师:把图片换个位置再试试看。

  师: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第一组:鹰,星,灯,钉。

  第三组:星,鹰,灯,钉。

  第二组:星,灯,钉,鹰。

  师:各组根据自己排的顺序把四个字连起来说说看。

  众幼:灯钉星鹰/星鹰灯钉/星灯钉鹰……

  师:交换字的位置再说说看,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各组先自由说,等会儿来比赛。

  为说得准、说得快、有合作意识的小组发放“笑脸花”。

  二、联系生活说短句

  1、分类排放图片。

  师:这块展板上也有四幅图片。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图片贴到这四块小展板上来。想一想,看一看,你的图片应该贝占在哪里?

  师:纠错。

  2、联系生活说短句。

  师:生活中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又有钉呢?讨论。

  幼:天空上有星。

  师:是的,天空上有星。

  幼:家里有灯。

  幼:天上有鹰。

  幼:墙上有钉。

  幼:树上有鹰。

  师: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家里有灯,墙上有钉。

  师:奖励笑脸花。

  师(出示PPTl):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你能看出来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有钉呢?

  (幼儿自由说。)

  师:小组间比赛。组内成员可以一起说,也可以一个人说一句,还可以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每个人都必须说。

  师:谁来说说看?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家里有钉。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

  (幼儿分别学说。)

  师:小组的每个人各说一句,看看哪个组说得陕、说得准!先商量一下,谁先说第一句,谁说第二句……

  (各组展示。)

  三、看图解,说儿歌

  1、学儿歌后半部。

  师(出示PPT2):请再来看大屏幕。这些图片上用什么来拔钉,用什么来关灯,用什么来赶鹰,用什么来遮星的呢?

  幼:用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用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呢?

  师:小组每人说一句,或四个人一起说。

  第三组:老虎钳来拔钉。

  幼: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各组依次展示。)

  2、学习整首儿歌。

  师:看大屏幕。看谁能把上面的内容都说出来。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有钉?什么来拔钉?什么来关灯?什么来赶鹰?什么来遮星?自己先练练,然后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好。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钳来拔钉,手来关灯,枪来赶鹰,云来遮星。

  师:我每说一句,请大家大声地说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我说“天上有星”,你们就说“星”。

  3、小结。

  各组数—数得到了几个“笑脸花”。

  活动结束

  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诞生。

  活动反思

  要把改编后的《天上有星》完整地说清、说准、说快,对幼儿来说并不容易。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具有开放性、挑战性,且具有一定梯度的活动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认知冲突的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教师即时为按照要求说出排比句式的幼儿发放“笑脸花”奖品。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乐曲各段的节奏,感受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快乐的小厨师》。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快乐的小厨师》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方式:

  1、 引导幼儿充分欣赏音乐,听辨乐曲各段的节奏,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2、 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对各段音乐的感受。

  (1)乐曲的节奏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2)这时听起来心情怎么样?

  (3)谁能猜猜音乐快、慢的时候都像小厨师在做什么?

  活动反思与推进:

  孩子们通过欣赏乐曲,能很好地听辨《快乐的小厨师》各段的节奏和乐曲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节奏特点;并能很好地说出“最后一段听起来的感觉是很开心,很高兴的”等等。但当在我提出:“谁能猜猜音乐快、慢的时候都像小厨师在做些什么?”时,我发现孩子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厨师劳动的了解)对每段乐曲所表达的内容无法理解、分辨,更无法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小百科: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记录表的基础上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通过理解、匹配小图片,进一步感受狐狸心理的变化,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挂图5幅,孵蛋大记录表1张,表达不同心情的词汇小卡片5张(开心、痛苦、后悔、幸福、惊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分析、理解狐狸孵蛋记录表。(出示狐狸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狐狸狡猾。)

  师: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这只狐狸会发生了什么事呢?

  师:有一只狐狸,在草堆里发现了一个鸭蛋。它实在是太高兴了,正要一口咬下去,可是又一想:我不如把这个鸭蛋孵出一只小鸭来,那一定更美味。于是,狐狸开始孵蛋,更有趣的是,这只狐狸还把孵蛋的过程做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记录表,并且和小朋友说一说,从这张记录表中你都看懂了什么?

  师:和你一组上的小朋友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幼儿讨论2分钟)

  师:你看明白了什么?(看到了时间、)从哪里看出来?一起来说说:第一天、第二天

  师:一开始狐狸记录得怎样,后来怎样了呢?为什么会这样?

  1、第一天怎样?(没动静)

  2、它为什么这样记录?(可能是狐狸孵蛋的时间太长了,没有耐心、不能坚持。)

  3、最后有没有孵出来呢?小鸭子从鸭蛋里孵出来需要几天?(21天。)

  二、出示图片,幼儿听故事排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

  1、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鸭子终于被孵出来了,最后到底怎样了呢?狐狸吃掉小鸭了吗?(请个别幼儿说一说)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你们可要听仔细!(老师将故事)

  提问:

  1)狐狸孵鸭蛋是为了什么?(把小鸭当成美味。)

  2)狐狸是怎样来孵蛋的?

  2、幼儿排图,理清故事线路。

  师:我这儿还有故事的图片呢,可是排列的顺序不对,到底哪一幅是第一,哪一幅是第二呢?请你仔细地看一看,在花朵里送上正确的页码。谁能把他们按故事里的顺序给图片送标记?(请一个幼儿操作)

  你觉得摆得对吗?为什们?(蛋孵出小鸭的在后面,)

  3、再次完整倾听故事,验证图片排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看看你摆得对不对?(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

  三、匹配心情卡片,进一步理解故事

  1、认识心情卡片,重点理解后悔、痛苦。

  故事里狐狸的心情是起起落落,发生了许多变化,他捡到蛋时怎样?孵蛋时孵了很长时间,一动也不动,心情怎样?

  师:老师这里有5中不同心情卡片,你们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知道这5个词语的意思吗?

  2、将心情卡片与故事图片连在一起。(高兴、后悔、痛苦、惊讶、幸福)

  高兴:你觉得那张是表现狐狸高兴的。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很后悔?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痛苦呢?什么时候会让你觉得很幸福?

  3、师:狐狸孵蛋这个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狐狸,原来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爱。现在狐狸和小鸭成了幸福的一家人,它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请你们来画一画,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活动反思:

  在《狐狸孵蛋》活动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思维是活跃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

  活动初始,我请孩子们形容一下狐狸,其实事先只预设到骗子、坏蛋、狡猾、等形容的词汇,但孩子们却说到了阴险的、丑陋的、笨蛋的等等词汇,立刻赋予了故事的生命力。另外在活动末尾时,我要求小朋友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当我问到:“你们什么时候感觉到幸福呢?”有的小朋友会说:“在祖国妈妈怀抱里觉得很幸福,很温暖!”等,真的让我体会到,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思路,她们就会很聪明意思到我们的意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杆秤的使用方法。

  2 、探索不同秤在买卖活动中的作用。

  3 、引发幼儿学习秤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1 把杆秤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买卖活动中计量工具的讨论 你们和家里人去超市或者去菜场买菜的时候,怎么知道你的菜要付多少钱呢? 这些工具怎么用?它们是测量什么工具?

  二、教师出示杆秤,示范杆秤的正确用法,帮助幼儿了解其功能。 这就是杆秤,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测量要购买东西的重量,这样可以计算出钱数 了。 这个秤由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叫什么? 怎么操作杆秤呢?谁愿意来试试? 挂上物品后,杆秤的另一端要怎样才表示秤好了?怎么控制这一端是翘起来还 是低下去呢? 这本与那本比,谁更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秤一秤。 是这些水果重还是这基本书重?先猜一猜,我们来证实一下。

  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帮助小朋友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 还有哪些工具也可以测量重量呢?它们用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秤 这么大,而中药的杆秤这么小呢?

  猜猜哪些是电子的,哪些不是电子的。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天平是怎么称 重的?天平一侧托盘里的金属是什么东西?根据什么知道东西的重量?

  小百科: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或指以看秤星计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单指秤杠。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