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烦恼》教案

幼儿园大班《烦恼》教案

发布于:2020-10-19 09:51:07 作者:

幼儿园大班《烦恼》教案

  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烦恼》教案

  1、通过故事中小明的行为,让幼儿明确人际交往中不正确的做法。

  2、通过讨论和续编故事,让幼儿学会道歉、轮流、商量等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开展主题活动“我的好朋友”,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结合本班一些幼儿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自编故事《烦恼》.。

  3、《烦恼 》情节图片,画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烦恼>,出示相关图片,通过故事中的小明的行为和遭遇,将本班一些幼儿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现给他们,并将课件《烦恼>播放。

  2、图文:“为什么班里的小朋友都躲开嘟嘟,他哪些地方做的不对?"让幼儿充分讨论,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已有的交往经验,帮助小明分析找不到好朋友的原因。教师和幼儿一起梳理小明的不正确的行为有哪些,如霸道、自私、争抢玩具、看不起别人等。

  3、提问;"嘟嘟应该怎样做就能找到好朋友?”帮助幼儿梳理正确的交往方法。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帮助小明解决烦恼和问题,如不小心碰到别人,要道歉;要学会和小朋友商量;会和别人一起玩等。

  4、让幼儿续编故事。引导幼儿帮助嘟嘟想办法解决烦恼,把嘟嘟改正后的正确做法编成故事并画下来,帮助幼儿将语言记录在画面上。

  5、作品展示,幼儿互相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活动延伸:

  1、继续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请幼儿讲述与小朋友的感受,使幼儿在体验中感知正确交往方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

  2、有抓拍、绘画等多种方式记录幼儿良好日常交往行为,“我们是这样做的`”鼓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交往行为,以便他们更好的改进自己的行为

  3、与家长配合,开展亲子活动,向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交友情况,分析自己的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让幼儿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技能有轮流、分享、合作、谦让、协商、寻求帮助、公平游戏等。通过讲述<小明的烦恼>这个活动,引导幼儿正确的同伴交往技能。

  小百科: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