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28 07:16:02 作者:

【必备】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幼儿园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好东西就习惯于自己先占有,比较自私,只有学会于他人共同分享,才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 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

  1、 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 请幼儿带一些水果、糖等。

  3、 录音机、《欢乐舞》磁带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当你有好吃的东西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想到家里人,是不是马上自己吃了,哪种做法好呢?”

  幼儿自由讨论。

  2、 放映多媒体课件

  教师:“请大家一起欣赏动画故事《美味食品车》,看看里面的小动物是怎么做的?”

  (1) 欣赏故事,了解小动物们分享的行为。

  (2) 提问:

  小鸡、蚂蚁、小猫在得到自己喜爱的食物时都想到和谁一起吃的?

  小狗想吃肉骨头时,贝贝是怎么做的?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鸡、蚂蚁、小猫和贝贝吗?为什么?

  你愿不愿意把东西拿出来分给小伙伴一起吃呢?(表扬愿意的小朋友)

  3、 分享食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感受和快乐。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说自己愿意把好东西分给小伙伴吃,那么现在把你带来的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1)幼儿分组共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2)提问:你是怎样和小伙伴分享食物的?

  你平时还有什么是和别人分享的?(玩具、图书等)

  你觉得分享后的心情怎么样?

  4、幼儿跳快乐舞,表达自己快乐的情感。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游戏角进行故事表演,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分享的感受与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纸的作用大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纸及纸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对纸的特殊用途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纸、纸制品、纸玩具。

  2、纸币、邮票。

  3、幼儿用书第4册第4-5页。

  活动过程:

  1、观察收集的各种纸和纸制品。

  2、幼儿尝试将纸制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如:按颜色、软硬、用途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3、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其他特殊用途。

  出示邮票、人民币,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与生活用纸和包装纸的不同,并说出邮票和人民币的用途。

  请幼儿说一说了解到的其它特殊用途的纸,如:迅速与水溶解的速溶纸等。

  4、看幼儿用书第4册第4-5页,扩展幼儿已有的经验,说一说自己认识的纸制品,想一想还在哪里见过纸做的东西。

  生成活动:蜡笔宝宝回家

  秋天主题教案:秋娃娃写信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帮助身边的人,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2、学会获取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具体方法。

  活动准备:

  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互相帮助真快乐1、帮助别人就是你开心你我也开心(1)他们在干什么?

  (2)还看到了什么?

  小结:她帮助她穿衣服,她开心了,她也开心了。

  2、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会说感谢的话(1)小朋友之间有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大人也像你们一样有时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来看,谁需要帮助?为什么阿姨要帮助老师?

  小结:做危险的事情需要帮助。

  (2)老师会对阿姨说?阿姨会说?

  小结:得到帮助要说感谢的话。

  (3)树叶贴好了,阿姨和老师的脸上怎么样?

  小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得到别人帮助也是件快乐的事。

  3、在我们生活中都有不得已需要帮助的时候(1)我们再看,谁需要帮助?

  (2)奶奶为什么需要帮助?

  (3)你们觉得奶奶要到几楼?小姐姐怎么会知道的?怎么问?

  小结: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得已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有时可以主动发出请求,有时可以主动帮助别人。

  二、谈谈聊聊,帮助的具体方法1、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请求帮助(1)接下来你们看,幼儿园里谁需要帮助了?

  (2)走不进去怎么办?你们来帮帮他,说什么话?

  小结:原来当我们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别人主动发出请求。

  (3)刚才我们帮他说了这么多请求的话,看看问题解决了吗?

  小结: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你提出请求总有人来帮助你。你们帮助了他,你们心里开心吗?

  2、遇到别人有困难,我们也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1)我们再来看,他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2)如果没有提出请求会有人帮助他吗?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不说,我们也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帮助他。

  3、情景帮助:我走不出去,怎么办?

  小结:有人帮助我了,我很方便地走出去了,我真开心!你们开心吗?

  三、经验拓展,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需要别人帮助观看助人为乐公益视频,视频里有帮助吗?帮助了别人他们开心吗?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也需要你的帮助,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很快乐,下次我们也去帮帮身边的朋友,好吗?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米和面,了解简单的米制品和面制品。

  2、懂得米和面都是粮食,我们要爱惜粮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米和米制品若干,面粉和面制品若干,视频(水稻和小麦加工过程),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快乐品尝会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好兄弟”品尝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有哪些好兄弟参加了呢?

  1、幼儿品尝

  2、品尝后交流

  (1)你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样?

  (2)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二、区分米制品和面制品

  1、你知道米和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通过感官感知米和面不同的特征)

  2、你知道米和面是怎么来的吗?

  欣赏视频:水稻和小麦变成米和面的过程。

  3、游戏:“米和面”

  幼儿人手一张图片,“看看你拿的东西是米做的'就站水稻这边,是面做的站小麦这边”。

  4、小结:用米做成的东西叫米制品,用面做成的东西叫它面制品,米制品和面制品都是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延伸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米制品和面制品?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中可以提供磨盘让幼儿练习磨面,感知面的形成,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的发展。

  2、在延伸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学做面食品和米制品,感知劳动的成果,养成节约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幼儿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情感——抒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 认知——认识彩虹的自然现象,了解彩虹色彩的组成。

  3. 操作——运用想象和平涂,集中创作关于彩虹的图画。

  重点:学画彩虹。

  难点:通过彩虹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范图、蜡笔。

  2.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剪刀、铅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 观看电视:多媒体播放彩虹形成的过程。

  2. 师生讨论:

  a)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b) 看了电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 揭示课题:画彩虹

  二、新授:

  1. 提问:彩虹美在哪里?

  2. 多媒体重复演示彩虹色彩的排列,要求讲讲彩虹的颜色。

  3. 请学生在自己的蜡笔盒里找出彩虹的颜色。

  4. 要求学生试着画一条彩虹,并贴在黑板上。

  5. 游戏:做小医生找找哪些彩虹还不够美丽,为什么?

  6. 师生讨论涂色方法。

  7. 师演示平涂方法。

  8. 提出作业要求:

  a) 学生分组用平涂方法在纸上画一条彩虹。

  b) 把完成的作业剪下来贴在黑板上。

  三、评价:

  用互评形式说说其他小组作业好的方面。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 出示范图彩虹和云朵提问:把它们连接起来像什么?

  2. 出示课题:彩虹桥

  二、新授:

  1. 小组讨论:彩虹还可以把什么连接起来?

  2.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3. 师生共同讨论怎样表现彩虹桥。

  (1) 彩虹架在不同的地点上。(多媒体演示彩虹架在云朵上、树木上、建筑物上…)

  (2) 彩虹与不同的物体相连接。(学生上黑板做拼图游戏,教师提供范围)

  (3) 彩虹形状的变化。(欣赏本书p33《七彩的桥》)

  4. 学生谈谈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5. 提出作业要求:每组自选一组方法表现彩虹桥,共同创作作业。(师在巡视时及时指导)

  三、评价:

  1. 介绍自己小组创作的《彩虹桥》。

  感受彩虹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幼儿园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所以我在本次音乐活动中为幼儿准备大鞋和小鞋,运用“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一、导入部分。我各出示爸爸鞋和娃娃鞋,请幼儿说说穿上鞋发出什么声音,请个别幼儿试穿表演,其他幼儿听听有什么不同的声音,幼儿说出了很多,如:咚咚咚、嚓嚓嚓、踢踢踢等,可幼儿说不到我要求点子上,这时可以让幼儿直接听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子就能引导到主题上,也可以避免导入时间长。

  二、学唱部分。我让幼儿欣赏后,以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住歌词,为歌唱活动做准备。图谱非常清楚,给了幼儿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看着图谱来记住歌词,孩子们在图谱的引导提示下掌握得很好!幼儿很容易记住歌词内容,兴趣也很高。学唱了三遍,幼儿基本上都会唱歌曲,达到了预期目标。刘老师提出,左手伴奏可以再轻点,以便幼儿能听清歌词内容。学唱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还有,作为我班有这样程度的歌唱能力,可以采用分组唱、轮流唱、对唱等来尝试,以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三、最后部分。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结束,幼儿的心情得到了愉悦,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整个活动过程安排较合理,目标达成度较高,幼儿参与积极,兴趣也很高。大部分幼儿在一堂课中,都学会了歌唱。虽然作为这样一次常态课,孩子的接受能力较强,达到了预设目标,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由于课前没让幼儿做试穿鞋的准备,对幼儿的回答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师的语言推敲得还不够仔细。在个别幼儿试穿体验时,没有让幼儿充分想像,充分的表达。这些也都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课后刘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如:伴奏的协调,歌唱形式等,使我认识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欠缺,对于这个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反思。常态教学,贵在坚持认真对待.相信有刘老师这样对课堂的细致评价和引领,我们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会提高很快。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