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15 20:02:23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开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康康班宝宝,愿意和这些特殊的孩子做朋友。

  2、激发孩子关爱特殊孩子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中班主题教案《和康康班宝宝做朋友》

  二、活动准备

  1、和康康的老师一起商讨活动的事项,准备好康康班没位宝宝的照片。

  2、幼儿自带一些零食。

  4、大鼓、宝宝图。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康康班老师和宝宝

  (1)认识康康班的两位老师,数数有几位宝宝?

  (2)大胆地和每位宝宝认识一下,问问他们叫什么名字?让康康班老师介绍他们的特殊之处。需要我们帮助什么?怎么帮?

  (3)游戏“击鼓传球”,继续认识照片上的宝宝是谁?把照片贴在我们一起。

  2、游戏“找朋友”

  一起听好音乐做邀请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去邀请康康班的宝宝做游戏。

  3、共同分享

  能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东西送给他们一起吃,帮助他们把糖纸,橘子皮等。

  5、认识康康班教室和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前听过故事。

  2.啄木鸟图片、字卡。

  3.乐曲节奏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模仿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1.你们看这是谁呀?它有什么本领?它是怎样捉虫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

  2.集体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二)跟着B段音乐表演。

  1.出示第二段图谱:这些树上有很多虫,跟着音乐的变化有节奏的做出捉虫的动作。

  2.幼儿再次练习第二段乐曲节奏(重音处啄洞捉虫)。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出示第二段乐曲图谱)啄木鸟又要出去给树看病、捉虫了,瞧,这几棵苹果树怎么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啄木鸟是怎样给苹果树看病、捉虫的。

  2.幼儿完整欣赏。

  3.提问:你听出来乐曲中啄木鸟是怎样给苹果树看病、捉虫的?

  4.苹果树生病了,它们感觉怎样?(请个别幼儿学一学)啄木鸟又会怎样给苹果树检查呢?(个别幼儿学一学)

  (四)分段欣赏。

  A段: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苹果树生病和啄木鸟检查的动作。

  1.提示:前两句表演苹果树生病,后两句表演啄木鸟检查动作。

  2.请一位表演较好的幼儿带大家一起表演。

  B段:

  (乐曲第二段图谱)啄木鸟医生检查的可真仔细,发现了很多苹果树上藏着虫子的洞,它要开始吧这些虫子捉出来了。

  1.幼儿听音乐看着图谱表演捉虫动作。

  2.虫子还没捉干净呢,再捉一次。

  C段:

  苹果树身上的'虫子全被捉掉了,它们现在感觉怎样呢?

  1.个别幼儿表演苹果树舒服、有精神等动作(配C段音乐)。

  2.集体表演(看图听音乐)。

  (五)完整表演。

  1.介绍乐曲名,及乐曲结构(ABC),再次完整欣赏。

  2.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

  3.分角色表演。

  4.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

  1.给每段乐曲配上相应的乐器,并尝试完整演奏。

  2.在表演区提供乐器和音乐,鼓励幼儿继续练习节奏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侧身滚等动作,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小刺猬的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

  (1)红色尼龙搭扣剪成“果子”若干长在三棵数上、“山洞”、“山坡”。

  (2)录音机、磁带、刺猬胸饰同师生人数。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刺猬姐姐”带着“小刺猬”爬到空地上晒太阳,做准备运动。

  2、 基本部分

  (1) 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要求:双手双膝都着地向前爬行。

  (2)练习侧身滚

  要求:双脚并拢,全身直直地向侧翻滚。

  3、 游戏 《小刺猬背果子》

  经过山洞、山坡来到“果园”从树上摇下“果子”背果子回家。

  4、结束部分

  表演:我们真快乐。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5

  甜甜的糖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

  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1)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

  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

  (2)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

  教师: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3)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

  (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幼儿游戏数次)

  2、手指夹糖

  (1)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2)教师: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

  (3)教师: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

  (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4)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

  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5)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

  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

  (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

  2、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1、教师买糖,幼儿卖糖。

  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

  2、教师: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

  (“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幼儿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结构文字的认识:躺、坐、藏、说,并理解其意义;

  3、尝试根据散文诗的结构进行仿编

  教学重点:结构文字的认识:躺、坐、藏、说

  教学难点:根据散文诗的结构进行仿编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知道落叶是秋天典型的季节特征;认识结构文字秋天、树叶、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物质准备:

  图片6幅、大树叶一个、字卡、教材、连线题、每个幼儿手里一支笔、背景音乐、散文诗朗诵、奖励:树叶

  鼓励语: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

  1、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2、(出示第一幅图片)提问:秋天到了,这些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想各种小树叶可能飘落的地方。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下面我们听一首散文诗,小朋友们要仔细听,看看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儿根据散文诗回答树叶都落到了哪里)

  2、第二次播放散文诗,重点理解“谁看见了,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诗歌并出示字卡。

  4、提问: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上面呀?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起来,怎么样在树叶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什么呀?“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5、请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一遍。(发教材,让幼儿用手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

  三、巩固散文诗内容

  游戏:找朋友

  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的动作,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动物跟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每个幼儿一张连线图,把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四、幼儿仿编

  1、提问: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2、幼儿讨论,仿编。(播放背景音乐)

  3、请个每个组的幼儿分别将仿编的散文诗朗诵给大家听。

  五、游戏:捡树叶

  规则:出示图片,游戏开始,每个幼儿摘一片树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把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叫到前面,提问幼儿小虫是怎么样在树叶里的,幼儿说:“是躺在树叶里。”在让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去找拿着“躺”字卡的幼儿,找到后带到前面,出示大树叶,让拿着“躺”字卡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做“躺”的动作示范。其他几组也是如此。

  六、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一首关于秋天的散文诗,回家后我们画一幅落叶的图画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奖励: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都非常棒,不仅学会了散文诗《落叶》,还自己创编了一首诗歌,老师非常高兴,所以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附:

  手指游戏:

  《树叶蝴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散文诗: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