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16 04:47:07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幼儿园教案模板合集9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和苹果的特征,鼓励幼儿用语言加以描述。

  2、了解橘子和苹果的作用。

  3、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欲望,知道水果好吃而且很有营养。

  活动准备:

  1、橘子和苹果(总数与幼儿人数相同)

  2、切好的苹果和剥好的橘子。

  活动过程:

  一、摘橘子引出活动内容。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果子吧!

  刚才我们到果园里摘了许多的橘子和苹果。

  二、引导幼儿用闻、摸等方法观察橘子的外表形状特征。

  1、教师出示橘子。

  我们先来看看橘子是什么样?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观察)

  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扁圆形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成熟了的橘子都是橘黄色的。

  2、出示苹果。

  我们再来看看苹果是什么样的?苹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你还看过什么颜色的苹果呢?

  苹果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还有的苹果是黄色的,有的苹果还带有花纹。

  橘子是扁圆的,橘黄色的,苹果是圆圆的、苹果皮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绿色的还有的是黄色的。

  3、引导幼儿摸橘子、苹果(感知苹果和橘子的不同特征)。

  苹果和橘子摸上去怎么样?我们来摸一摸。

  苹果和橘子摸起来是一样吗?苹果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苹果摸上去很硬,硬硬的,而且摸起来和光滑,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苹果摸起来滑滑的。

  橘子摸上去什么感觉?

  橘子摸上去粗粗的,我们轻轻地捏一捏,感觉橘子怎么样?软软的,

  苹果摸上去很硬,很光滑,橘子摸上去软软的,有些粗糙,不光滑。(凹凸不平)

  4、闻一闻

  橘子和苹果是什么气味的?

  苹果闻一起是什么气味的?(香香的)

  橘子闻起来是什么气味的?(橘子闻起来有淡淡的橘子清香味)

  5、吃法

  橘子和苹果要怎么样吃呢?

  苹果要怎么样吃呢?洗干净切好后吃。我们来看看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切开苹果)苹果里面有核。

  橘子要怎么样吃呢?剥皮吃

  橘子要剥了皮才能吃。你们知道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一瓣一瓣的。

  橘肉是一瓣一瓣的,而且有很多的水分。

  三、初步认识橘子和苹果的作用。

  橘子和苹果可以这样吃,还可以做成许多的苹果制品和橘子制品,苹果可以做成苹果汁、苹果酱,橘子可以做成橘子汁和桔子酱。橘子皮也很有作用,可以做陈皮还可以做泡茶。

  四、品尝苹果和橘子。

  你们喜欢吃苹果和橘子吗?

  橘子和苹果都很有营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你们想吃橘子和苹果吗?

  老师给每张桌子都准备了苹果和橘子,我们一起来品尝他们的味道。

  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苹果甜甜的)

  小结:苹果甜甜的,橘子酸酸甜甜的,它们都很有营养,小朋友平时除了要吃苹果和橘子,也要吃其他的水果,这样我们会越来越健康。

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85%幼儿能撕2-3cm长度的纸,15%的幼儿依靠帮助也能完成,并粘贴在蘑菇房相应的位置上。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幼儿感受“帮助”后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教具 墙上、地板各画2间蘑菇房 学具 供幼儿用的彩色纸、浆糊、抹布等。

  教学重点:撕贴过程动作较协调

  教学难点:逐步掌握撕纸要领

  教学过程:

  1.启发幼儿观察:这几间新建的小动物蘑菇房有的.地方还不是完美,需要请小朋友帮助装修。

  2.装修的内容是:房顶和栏杆

  3.教师讲解示范

  房顶:

  把小肥猪卡片白色的地方撕掉 ,然后粘贴。

  把小猴哥哥卡片深绿色的地方撕掉,然后粘贴 。

  栏杆:

  把彩色纸撕开,然后粘贴 。

  撕纸要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

  4.要求:粘贴动物卡片(贴斜和倒均可)、栏杆(竖横均可)。

  5.布置作业:装修小肥猪、猴哥哥的蘑菇房,做好栏杆保护小花小草。

  6.讲评:分别讲蘑菇房和栏杆的装修情况。猴哥哥、小肥猪、谢谢 小朋友的帮助。让幼儿感受、体会“帮助”后的愉快心情。

  课后评析:

  1.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模式风格,表现在:把蘑菇房画在地上,席地作业,幼儿回归大自然,回归地上(在地上作业的比在墙上作业的次数要多);破坏思维的定势,蘑菇房不一定是小兔的家,蘑菇房也会是小猴小猪的家,等等。

  2.教学环境和过程拌随着轻松、愉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作业。

  3.难点的地方,选用幼儿易读易记、朗朗上口的重叠词“撕一撕、移一移”进行示范和幼儿模拟练习。

  4.建议:美术作业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学习8的形成与数数 活动意图:本次教学内容是由幼儿园领导统一拟定,内容为“学习8的形成与数数”。紧紧围绕数的形成的四层涵义,以游戏为主线,综合运用游戏法、操作法、讲解示范法进行教学,将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游戏化、生活化,引领孩子学中玩,玩中学,以此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锻炼其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愉悦地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有趣的游戏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8的形成,准确点数数量是8的物品,正确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具——在幼儿用桌贴上数字1—7;演示教具,蝴蝶蜜蜂(各8只),数字7、1、8;课件(8的实际意义图片);数量为8的图片若干(少量数量是7或6的图片),布置在教学场地周围;轻音乐(网络下载)。

  学具——贴有数字1—7的小花粘贴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操作小花卡片若干(数量为:红花每人7朵、蓝花每人8朵),数字8若干(每人一个);装小花卡片的小盘14个。

  2、心理准备:幼儿已掌握7以内数的形成。

  3、重点分析:学习8的形成,知道7添1是8。

  难点分析:

  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兴趣,为复习7以内的数做好铺垫:师:小朋友胸前贴上了什么?(数字),知道你的数字是几吗?提问幼儿“你是数字几?”小结:你的数字是几,就是几号花宝宝。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对号入座,复习7以内的数

  师:花宝宝要飞到花盆里,你是几号花宝宝,就飞到几号花盆里。

  教师介绍花盆编号后,幼儿根据自己胸前的数字,到相应花盆(桌子)里坐下。问:你来到了几号花盆?为什么?依此复习7以内的数。

  2、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复习7的形成,初步感知发现8的形成

  师:暖和的春天到了,有许多小花来与我们做游戏,我们先邀请红花。

  (1)复习7的形成:请幼儿邀请6朵红花,排成一排,点数验证说出总数。

  问:怎样变成7朵红花?(幼儿操作点数验证),6添1是几?(幼儿复述6添1是7)

  (2)感知8的形成:请幼儿邀请7朵蓝花,与7朵红花一一对应摆放,幼儿点数验证说出总数。

  问:红花和蓝花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怎样把7朵蓝花变成8朵?(幼儿操作点数验证)

  (3)问:你怎样把7朵蓝花变成了8朵?(我又添上了1朵)请幼儿将添上的1朵拿走放回,反复感知添1的环节。

  (4)7 朵蓝花添上1朵蓝花是8朵蓝花,7添1是几?(幼儿复述:7添1是8)

  (5)请幼儿将操作卡片收起,放回原处。(渗透常规培养)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邀请了小花做游戏,还探索发现了7添1是8的知识。

  过渡:今天刘老师也邀请了客人,它们是谁,有多少呢?请小朋友仔细看。

  3、教师操作蝴蝶蜜蜂卡片,讲解示范8的形成。

  (1)出示7只蝴蝶排成一排,请幼儿跟随老师正确点数说出总数。

  (2)出示7只蜜蜂,与蝴蝶一一对应,请个别幼儿点数练习。

  提问:蝴蝶和蜜蜂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3)出示1只蜜蜂,添在蜜蜂一排的最后,请幼儿点数验证说出总数。

  (4)出示数字7和1, 7只蜜蜂用数字7来表示,添上的1只蜜蜂用数字1来表示,分别放在相应位置上,7添1是几?(幼儿反复复述7添1是8)

  (5)8只蜜蜂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8,请幼儿正确认读。

  提问:8像什么?小结:8像葫芦、像麻花、像眼镜等。

  过渡:忽然一阵风吹来,蝴蝶和蜜蜂飞走了,这时天空中飘来五颜六色的气球,

  4、课件演示,理解8里面有8个1。

  播放课件:画面出现8个颜色不同的气球,幼儿点数验证,引导观察,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问:“1个红色的气球用数字几来表示?播放课件,8个不同颜色的气球分别用8个1来表示,点数1,问:“8里面有几个1?”小结:8里面有8个1。

  5、拓展理解8的实际意义。

  师:8只蝴蝶、8只蜜蜂、8个气球都用数字8来表示,8还能表示8个什么?播放课件,出现多个数量是8的画面,

  小结:8能代表所有数量是8的物体。

  三、结束

  引导:8还能代表8个什么呢?请幼儿手拿数字8,到老师布置的场地中去找数量是8的物品?找到后与同伴、老师分享交流;(轻音乐伴奏)。

  四、延伸活动

  8还能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院子里找找吧!

幼儿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学习并认识我们常见的小动物,让小朋友能够自己模仿出它们的叫声,通过模仿慢慢培养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学会保护它们。

  教案准备:准备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头饰,准备关于动物叫声相关的PPT课件。

  教案流程:

  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今天有小动物要来好我们玩,你们高兴吗?谁来猜一猜,有哪些小动物要来呢?

  二、展开Ppt课件演示

  1、图片—鸭子(1)小朋友看看是谁来了?给小鸭子打个招呼吧:你好,小鸭子。小鸭子还会唱歌呢,你们想听吗?(2)点击声音:嘎嘎嘎教师:我们一起和小鸭子唱歌好不好?引导学小鸭子叫声。

  2、图片—公鸡(1)看看还有谁来了?你们知道漂亮的大公鸡喜欢什么时候唱歌吗?(2)点击声音:公鸡叫声我们听听大公鸡是怎样唱歌的?大公鸡唱的真好听,我们给它鼓鼓掌吧!小朋友拍手欢迎,并做一些可爱的动作。

  3、图片—猪(1)好可爱的小猪呀,小朋友知道吗,小猪全身都是宝呢?让幼儿知道,猪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2)点击声音:猪小猪给我们打招呼了,我们听听它给我们说什么了?奥!小猪给小朋友问好呢,仔细听听小猪是怎样说的,我们也学一下小猪的声音,给它问个好。

  4、图片—牛(1)瞧!能干的老黄牛也来了?老黄牛唱起歌来声音可洪亮了,你们想听吗?(2)点击声音:牛你们看,老黄牛边干活边唱歌,真快乐呀!我们帮帮老黄牛吧!引导幼儿边学牛叫声音,边学老黄牛耕地的样子。

  5、提问:小朋友,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三、结束小朋友,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看、摸、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让幼儿练习并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并会用筷子夹物品。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过程:

  老师的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猜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

  筷子每天都要与我们见面,是我们的小伙伴,它在吃饭时帮助我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今天,金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重新来认识筷子。

  老师拿出一双筷子教会幼儿大声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让幼儿了解表达该用的量词。

  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老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像个筷子家庭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热闹吗?”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小朋友可离开位置观察筷子的不同,通过看看、摸摸、玩玩,

  回答老师的问题:筷子哪些颜色?

  请将长、短分出来

  摸摸看,是不是每双筷子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讨论筷子的作用

  “小朋友,筷子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玩具、敲)老师说:“筷子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老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形状,调动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脚自己在桌子上也摆出各中图形。

  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

  (1) 教师示范(2)幼儿操作(3)筷子夹物比赛

  结束

  小朋友们,老师有要给小朋友出谜语了:两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长腰。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筷子,以后我们要和筷子做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不能伤害它,好不好?

幼儿园教案 篇6

  玩法:

  全班幼儿坐成半园形,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另一个幼儿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幼儿说:"是我,猜猜我是谁?"如幼儿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提示:

  要求幼儿根据声音辨别同伴,练习说疑问句。游戏可逐步加深要求,如:敲门的幼儿可故意压低、变细自己的声音,也可两个幼儿同时去敲门,同时回答问题,要猜出两个同伴的声音。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幼儿园教案 篇7

  《笑是良药》

  【教学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的原因,懂得不良情绪给人带来的危害。

  2、初步学习运用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懂得不仅要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

  3、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与绘本“笑是良药”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医生的话

  2、小动物生病的图片,视频“歌声与微笑”。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导入活动

  1、今天早晨老师看到××小朋友是撅着嘴来上学的,想想看他可能会为什么不开心?

  2、请××小朋友自己说说生气的原因。

  3、你们在平时遇到过生气或不开心的事吗?跟好朋友说说哪些事让你生气或不开心了?(幼儿讨论后集中发言)

  幼儿发言时老师及时点评。如:爸爸妈妈没满足你的要求,你会生气;你受了欺负会生气,没有朋友会生气,遇到困难也会生气﹍﹍从幼儿熟悉的小朋友入手,设置问题,导入主题。同时体现出老师对幼儿情绪变化的关注。

  二、引导幼儿体验生气带来的危害

  1、你们生气的时候,心理觉得怎样?

  2、你们生气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会做什么动作表现?(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现)

  3、生气的原因很多很多,经常生气会有什么危害?(幼儿自由地表述)

  4、演示课件录音,听医生讲生气的危害。

  5、听了医生的话,你懂得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生病的图片

  1、在动物王国里有一群小动物,它们就经常会生气,时间长了,它们生了各种各样的病。(出示图片)

  提问:你看到有哪些动物生病了,它们究竟得了些什么病?(幼儿自由表述,老师及时点评。如:对了,它经常生气,得了心脏病,它经常生气,脸上长满了痘痘﹍﹍)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生气对人体的危害。

  利用课件录音把生气对人体的危害内化为幼儿自身的认识。

  2、引导幼儿想办法为动物们治病。

  动物们的病情各不相同,怎样才能治好它们的病?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欣赏绘本“笑是良药”,启发幼儿思考

  医生究竟是怎样来给小动物治病的呢?(教师播放课件边讲述边提问)

  在花园里有座大别墅,它的名字叫什么?(课件出示:“快乐之屋”字样)生病的动物有的住在附近,有的来自远处,它们都喜欢这座“快乐之屋”,“快乐之屋”里住着一位圆圆医生,大家都说在他那里会传染上“笑病”,看病的动物早早地排成了长队,“下一个”圆圆医生开始在阳台上高喊。

  (课件:故事片段一)

  阳台上传来他洪亮的声音:送给你们一个神奇的秘方(课件出示:“别再绷着脸,都开心地大笑吧!讲故事,做游戏,唱歌和哈哈大笑,会让你们变得更快乐,把所有病痛和烦恼统统忘掉”的汉字。

  (课件:故事片段二)

  引导幼儿观察:圆圆医生在干什么,小动物听得怎么样?它们的病痛怎样了?

  (课件:故事片段三)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

  (1)圆圆医生神奇的秘方是什么?

  (2)无论骨折头痛,还是生气伤心,什么才是最好的良药?(哈哈大笑)

  五、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正确的方式排解不开心的情绪

  动物们哈哈大笑过后,所有的病痛和烦恼都逃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你生气了,可以想哪些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幼儿讲述老师及时点评,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变得很快乐,做有趣的事情也会让自己快乐起来﹍﹍)

  六、生生互动,感受快乐

  1、想办法让生气的××小朋友变得快乐起来。(幼儿每想出办法后,老师及时请他们去试试)

  2、幼儿自由结对,想办法让别人开心快乐。

  3、小朋友们不但自己要保持高兴、愉快的心情,还要想办法让别人也感到开心快乐,每个人去找几个好朋友,想办法让他们开心地大笑吧。

  4、互动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心情怎样?

  七、活动延伸:把快乐带给所有的人

  今天我们让自己和班上的小朋友开心快乐了,回家以后可以想办法让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也都快乐起来。

  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一起出去把开心快乐带给所有的人。(放歌声与微笑的视频)。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效果较好,反思一下,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轻松自然地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教师把自己早上入园时观察到的情况反馈给孩子,这样,使孩子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充分思考。

  我对绘本进行了改编,并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活动中我能逐步引导幼儿融入故事情节中去,视听结合地生动有趣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儿,接着引发幼儿思考:治疗病痛或生气神奇的秘方究竟是什么?这正是这次心理健康活动要讨论的重点。幼儿能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主动表达

  自己的经验、想法,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三、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调动生活经验为活动服务。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提问,都需要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所以孩子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想听想说,整个活动注重创设丰富适宜心理环境,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孩子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再引导孩子对经常生气这种负面情绪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并学会将这种生活经验进行有效迁移运用,帮助他人解决情绪问题。

  四、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本次活动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没有过多地让幼儿去回忆和体验“生气”所带来的不快,而是以“引发幼儿快乐”为主线,“让他们体验快乐”为重点。

幼儿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教学准备: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带;垫子。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健康歌》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

  二、导语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 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小朋友,小红

  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

  遍。(音乐)

  三、新授手腕组合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

  4、听口令做一遍采鲜花的动作。

  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

  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动作。

  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四、复习‘勾绷脚’

  “带上我们的礼物,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红帽外婆的家,小脚丫准备了”复习‘勾绷脚’音乐: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 这么久,一定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音乐:摇篮曲。

  五、退场

  “天黑了,我们还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幼儿园教案 篇9

  幼儿每天离园前有一段等待家长来接的时间,一些晚走的孩子往往非常失落。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并设计了一些合适的小游戏,希望孩子在离园的时光里也能快乐,并希望对老师们开展这一时段的工作有所帮助。

  吹纸片(小中班)

  游戏目标:吹纸片时活动脸部肌肉,提高孩子的肺活量,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游戏准备:彩色卡纸,固体胶。

  游戏玩法:将彩色卡纸根据孩子脸部大小裁剪,贴放一角在幼儿额头上,幼儿用嘴巴吹气,让卡纸从脸上掉下来。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适当变换贴纸的位置,增加难度。

  游戏延伸:可以请好朋友小组游戏或两两比赛,也可以改成在纸板墙上贴上纸条请幼儿吹,看谁能吹下更多的纸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