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合理想象情节,完整内容,培养幼儿的扩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2、了解稻草的用途。
3、废物利用,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教案准备:
1、了解一些有关稻草的常识。
2、稻草制品。如:草帽、草席、稻草人、草鞋等。
3、立体活动教具、头饰(小鸟、小兔、小姑娘)
设计意图: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喜欢通过角色互动,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思考的欲望,续编情节,所以在设计过程,通过角色的演绎提问,完成整个过程。
2、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废物利用。幼儿对环境保护意识模糊,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情节、环境,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活动关键点:把没用的稻草变成有用的东西,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活动环节任务及操作要点:
角色互动,引出:
冬天的时候,小白杨穿了一条用稻草做的围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来了,唉,你们发现小白杨怎么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杯子演奏乐曲,练习恒拍。
2.尝试对XXX节奏型的变奏。
3.积极与同伴配合,感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27个杯子、27个手腕花
场地准备:8张椅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用肢体表现节奏。
(一)律动入室:让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和客人老师问个好。今天周老师带来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玩吧。
(二)根据律动的音乐用肢体练习节奏。
1.鼓励幼儿用拍手的方式,来感知音乐。通过举手的方式标志的作用。用打招呼的方式来感知方位。
2.:哇,刚才你们真棒,能模仿我的动作,按音乐有节奏的表演,就像小演奏家一样。
二、边听音乐边根据节奏传递杯子。
(一)感知节奏。
1.出示1个杯子,老师示范,听辨模仿老师的动作做出相对应的传递动作。
引:我准备的小乐器也是非常的特别,它呀喜欢和爱护它的小主人一起玩音乐,它就是杯子。这个小乐器想和大家打个招呼,请你们和我做一样的动作,当杯子到你面前时候,记得要传给下一朋友。
2.引导幼儿通过四次听辨模仿做传递的游戏。
引导幼儿拍肩膀传递、拍头传递,感知节奏XXX。
(二)练习节奏。
1.尝试根据老师的语言和钢琴声一个一个不停地传递杯子。
引: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杯子,现在我想把这些杯子送个你们,杯子送得时候呢,要像解放军排队一样,整齐的、有序的、我们要不停地,送到每个小朋友的跟前,从我这里开始。
2.引导幼儿有节奏的传递杯子。
(三)结合音乐完整练习。
1.尝试听音乐的节奏传递杯子。
引:我想请我的伙伴方老师给我们放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的杯子在桌子上跳起整齐的舞蹈,咱们来欣赏我们的杯子排队舞。
2.再次按音乐的节奏传递杯子。
三、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发出声音。
1.幼儿创编,使杯子发出不同声音。
引:请你们的杯子乐器回到你们面前的小圆点休息。刚才杯子在桌子上发出了什么声音?想一想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2.选择个别节奏,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尝试让杯子发出不同声音。
4.引导幼儿尝试演奏:孩子们我有一个想法,你们能不能把两种声音结合起来。
5.:今天我们用杯子发出了那么多的响声,下次我们还有许多的时间可以探索。
四、完整演奏。
1.鼓励幼儿用自己设计的节奏,配乐演奏。
引:今天我们成立一个杯子小乐队。刚刚有三个最棒的节奏送给我们,我想吧我们刚才玩杯子的和刚才小朋友自己的设计的,三种节奏和传杯子和在一起,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演奏杯子畅想曲。
2.提出要求,再次根据音乐完整表演。
提出要求:我们杯子演奏了这么好听的音乐,刚才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因为对音乐不熟悉,稍微有点紧张,这次我们就像演员一样,放松的来一遍。
3.师幼配合演奏。
引:现在我想请我们的客人老师,也参与到我们的杯子乐队中来,让我们共同享受音乐,享受节奏。除了过门以外,我们跟孩子XXX,咱们共同来演奏杯子畅想曲,现在大一班的小朋友准备好,杯子畅想曲送。
五、自然结束。
引:现在杯子已经很累了,我们让杯子还是像解放军一样传回来,杯子也回家了,孩子们起立,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果实内部结构,体会图形的美感,引起学习兴趣。
2、造型目的:用各种色线勾画不同的形,组合构成画面。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小水桶,抹布,调色盒。
活动过程
1、观察摆放静物。
选一组水果:菠萝、橙子、山楂,横面切开;在选一组干果:花生,核桃、豆子等,观察果实的花纹。
说说水果里面有什么形的花纹。
2、引导绘画。
根据观察的形用色线勾画轮廓及内部花纹,变化形的大小和距离,构成美丽的图形。
3、教师指导。
1、观察摆放静物。
幼儿观察果实的花纹,说说水果里面有什么形的花纹。
2、引导绘画。
幼儿根据观察的形用色线勾画轮廓及内部花纹,变化形的大小和距离,构成美丽的图形。
3、幼儿作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演唱歌曲。
2、能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并游戏。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幼儿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并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活动准备】 节奏练习图谱、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按拍手节拍进入教室。
二、导入课题:
1、用老师先唱,幼儿跟唱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截取歌曲中的旋律做练声练习)
2、请幼儿创编动作。
3、请幼儿听老师范唱歌曲。
4、对歌曲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5、出示图谱,请幼儿用身体表现节奏。
三、学唱歌曲。
1、跟随录音带轻声跟唱。
2、完整学唱。
四、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身体表现歌曲,并师幼互动。
五、学玩游戏“数高楼”。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歌曲开始,请弟弟妹妹进入圈内,当唱到念白部分时,以点数的形式按节奏点数圈上幼儿,点完后站在哪一位的小朋友面前,就有这位小朋友继续游戏。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更多的师幼互动游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侧身爬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2.敢于自我挑战,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愉悦。
3.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4.培养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长竹竿若干根,椅子两张,平衡木两个,跨栏两个。纵跳取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扮小猴子,王老师扮猴王,等会小猴子要跟猴王学本领哦。
1.队形练习:小猴子听口哨跑步进场,慢跑,快跑。
2.热身运动:听音乐跟随猴王做律动。
二、基本部分:
1.学习侧身爬。
(1)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学过什么爬的本领呀?现在请你们来爬一爬。
(2)猴王:小猴子们刚才爬得都很棒,有的是匍匐爬,有的是手和膝盖着地爬,还有的是手脚着地爬。那现在我想请小猴子们用手脚着地的方法来爬一爬。
(3)猴王:刚才小猴子在爬得时候我发现你们都是往一个方向爬的,往哪儿爬得啊?(向前爬)那除了向前爬,你们还会怎么爬,看谁能跟别的猴子爬得不一样。
(4)请个别小猴子演示侧身爬的动作。
猴王:这只小猴子爬得真好,他是怎么爬的?(向旁边爬的)这样爬叫做侧身爬,可以向左爬,也可以向右爬)那爬得时候首先你的眼睛看哪里?(往哪边爬,眼睛就看那边)那你们想不想去试一试?(想)
(5)猴王:好,小猴们刚才爬的都不错,那我现在要来问问你们,你们在爬得时候,第一是眼睛看,然后你跨的是那只手和那条腿。谁愿意来告诉大家。(往右爬,第一眼睛朝右看,然后先跨右边的手和脚,最后左边的再跟上。)
(6)猴王:猴王示范,一看,二跨,三跟上。
(7)小猴子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2.尝试爬得又快又好。
3.游戏“爬竹竿”。
(1)猴王交代玩法及规则。
猴王:在每队的前面都有一根竹竿,当猴王发出口令后,各队的小猴子要一个接着一个跑到竹竿前,将竹竿置于两手两脚之间,从竹竿一头侧身爬到另外一头,然后从场地外侧跑回。每只猴子爬两次后到猴王这边来集合。
(2)小猴子进行第一轮循环式练习,猴王个别指导。
重点提醒小猴子爬得时候要注意安全,抬头,眼睛往爬得方向看,一看,二跨,三跟上。
(3)小猴子们进行第二轮比赛,看那一组小猴子爬得最快。
(4)猴王总结游戏情况。
4.综合游戏“小猴子摘桃子”
(1)交代游戏玩法。
猴王:小猴子们,你们呀都学会了侧爬的本领,现在猴王要带你们摘仙桃去,你们想不想去(想),不过去的路很难走,我们要先跳过矮墙,绕过石林,走过石桥,爬过树林才能摘到桃子。你们怕不怕,(不怕)好听我口令,先出发的小猴子跳过矮墙后面的小猴子就可以出发了。比一比哪一组的小猴子摘得仙桃多。
(2)小猴子做游戏,猴王观察。提示小猴子遵守游戏规则。
三、结束部分.
小猴子自由站立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活动反思:
身心健康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历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中小猴子的形象就是我们班上孩子学兴趣班的缩影,有的孩子学了这个想学那个,结果什么都学不好,孩子们在活动时自己是旁观者,能客观的分析小猴的对与错。老师请他们对照自己的时候,孩子们似乎明白了道理,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耐心,认真点就能成功。
幼儿健康领域内容的选择 “既适合幼儿身心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事件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健康的经验和视野”。
小百科:本领即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创造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创造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创造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材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制 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一定的经验。
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四、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废旧物品,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几天,小朋友们都和老师一起收集一些废旧材料,你们猜它们有什么用?
2、幼儿欣赏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海底世界:瞧,这些小朋友们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什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这些废旧材料变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二)自由选材、分工合作
1、提出要求:老师把这些废旧物分成几组?你喜欢用什么材料制作,就去坐那一组,然后同和你一组的小朋友一起商量,怎么分工,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并商讨如何分工合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
1、 幼儿开始制作作品。
2、 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介入,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
(四)交流分享
1、展示各组的作品。
2、每组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除了利用废旧物可以制作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请小朋友回家以后自己动手创作,并拿来学校与小伙伴一同分享,我们一起来开个变废为宝的展示馆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以故事的形式对然然事件进行分析,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了解然然攻击性行为增强的原因
活动过程:
1、以《小妖精的咒语》故事引出然然事件
2、提问
从然然今天发生的事中,你们猜猜这些咒语是什么?
当一个小朋友伸出拳头时,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他这种行为吗?
3、小结
这个解咒密码就是——微笑!当小妖精看到微笑时,它全身硬硬尖尖的毒刺就会象冰淇淋一样融化啦……
效果分析:
然然人高马大,体格强健、精力充沛、爱管闲事的他常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地把拳头伸向同伴……最近,由于父母调换工作,异常忙碌,然然由年迈的奶奶带领,幸好邻居几个顽皮的小学生解决了奶奶的一大棘手问题,他们和然然玩着电视中激烈的枪战片,不亦乐乎!
于是……
这段时间,然然的攻击性行为变本加厉地增加着,同伴的告状声此起彼伏……我不得不得采取些措施,于是,我开始讲故事,一个有关小妖精咒语的故事……
“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个可怕的浑身长满刺的小妖精,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随时穿透我们身体,跑到我们心里施咒语!它的咒语又简单又厉害,简单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听得懂,厉害的'是我们马上会中咒,并受命于小妖精的指挥,照着咒语去做……然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中了小妖精的咒语。从然然今天发生的事中,你们猜猜这些咒语是什么?”
“快去打人呀!”
“踢他一脚,打他一拳!”
“快把他弄哭,让他掉眼泪……”
听了孩子的话,我接着说:“真聪明,你们全说对啦。再告诉你们一件可怕的事——这个咒语厉害就厉害在中咒的人没有解咒密码,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小妖精抵抗!小妖精叫我这样做,我就不!可是,唉……”我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
果然,孩子的斗志一下子被激励:“我们要和小妖精斗争,我们不能输给它!我们有信心打败它!”
“希望你们能真正做到哦!”突然,我话锋一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个办法能解小妖精的咒语,帮助中咒的人脱离咒语的控制,不过,我一不小心把这个解咒密码给忘了,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好吗?”
——“当一个小朋友伸出拳头时,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他这种行为吗?”我提问。
“告诉老师!”孩子的第一反应。
“错!很多事实证明并不如此!”我否定。
“和他讲道理,告诉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不能乱打人!”
“好象有点意思……”我不断引导着……
“我们每个小朋友之间都友好相处,那么小妖精就不能挑拨离间了。”
真不错,连新教的成语也用上了。我接着提问:“小朋友怎样表示友好呢?”
“拥抱。”“微笑!”“握手。”“有了玩具一起分享……”
“耶!真棒!我终于想起来啦——这个解咒密码就是——微笑!当小妖精看到微笑时,它全身硬硬尖尖的毒刺就会象冰淇淋一样融化啦……”
就这样,“小妖精的咒语”竟收到了意外的收获,孩子们变得友好起来……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在初步观察、认识菱角的基础上,尝试打开菱角的多种方法并记录。
2、培养幼儿运用多种工具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菱角、工具、表格、碟片
活动进程:
<一>感知菱角的外形特征,了解其构造。
1、摸摸神秘礼物,猜猜是什么?
2、观察菱角的外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其特征。
3、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菱角的构造及特点。
<二>认识菱角了解相关知识
1、运用碟片,激发幼儿对菱角的生长环境及叶和花的特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菱角为什么长弯弯角?
<三>尝试打开菱角的多种方法,学做记录。
1、尝试用多种方法打开菱角
2、根据记录比较出最方便的方法。
<四>分享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品尝菱角
2、采菱舞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狮子的整体、局部、鬃毛等外型特征和表情变化,猜测心情。
2、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用绳子并用不同的方法大胆制作狮子的故事,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连贯地表达描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绳子。
2、动物眼睛若干,画板人手一个。
3、一个空白粘贴展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孩子们,你们知道森林中的百兽之王是谁吗?(狮子)
2、没错,今天苏老师把狮子请到了这里,让我们掌声欢迎它。
二、了解大狮子的结构
1、出示图片。
你们瞧,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狮子王。仔细看看这只大狮子长得怎么样,我们一起好好认识下,狮子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这是狮子的头部,头部有眼睛、鼻子、嘴巴、还有这个像头发一样的,叫鬃毛、身体、腿和尾巴。
狮子大王可喜欢我们了,它邀请我们去狮子王国参观呢,我们跟着它走走,看看狮子王国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三、出示各种不同造型和发型的狮子
1、出示集体狮子,这么多狮子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这只狮子怎么了?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谁来学一学?
2、小结:你们眼睛可真厉害,通过观察狮子不同的表情、动作、造型就能一下子被你们猜出它们的故事,给自己一点掌声。
四、教师简单示范讲解毛线的玩法
1、团一团拆一拆
2、绕一绕
3、折一折
4、打个结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拆一拆、饶一绕、折一折、拧一拧、还有打结等等,那么多方法做狮子。
五、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六、作品展示
你们的故事太精彩了,正因为你们的帮忙,狮子王国的旅客越来越多了。王国说,要谢谢你们的帮忙呢!
活动反思与意见
本次活动我选的这只大狮子特别神气,来动画片《狮子王》。当孩子们看到这只狮子时,都会觉得这只狮子的样子、神态特别帅气,特别神气!在狮子王这部动画片里的这只狮子王每次出现的神态都不一样,于是我就结合园课题意象绳艺创设了这节大班意象绳艺活动《狮子的新发型》,通过各环节的设计来帮助孩子们拓宽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通过发型和动作把自己想象的故事用各种绳子来造型,表现,最后表达出来。
第一环节,通过聊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第二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大狮子的身体结构,实现目标1。通过图片重点展示,幼儿了解狮子的基本特征,知道狮子身体的结构,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第三环节,说一说哪只大狮子最神气?为什么,孩子们通过猜测,想象,模仿动作更深入体会狮子的样子!第四环节主要是老师简单讲解毛线的玩法,如团一团,绕一绕,拆一拆,圈一圈,打个结,剪一剪,折一折,通过这几种方法大胆想象不同的毛线造型看起来像什么?打开幼儿创新思维。第五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绳子创作,孩子们的作品大家也看到了,没有一副作品是雷同的,每一副作品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后作品评价,孩子们也很棒,不仅能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绘声绘色地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狮子的故事!孩子们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通过启发性的引导,创作出来的作品很精彩。材料有限,创意无限,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给足孩子时间,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