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有关幼儿园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二、愿意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三、认识“顶、蘑菇、伞、芭蕉、荷叶、折、手帕”等字词。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的图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放录音)“听,是什么声音?”(打雷、下雨) “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没有雨伞,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激发说话欲望,潜意识感知目的字
1、“放学啦,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们没有伞,怎么办呢?”(出示字卡“伞”)
2、出示图片一:“兔妈妈来了,小白兔是怎样回家的?” (出示字卡“顶”、“蘑菇”)
3、出示图片二:“小黄狗顶着什么伞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图片三:“青蛙妈妈带来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觉得怎么样?”(出示字卡“荷叶”)
5、出示图片四:“娃娃的妈妈没有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她想想办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讲述,进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师启发:“小动物们回到了家会怎么样?我们看着图来编一个故事,把小动物们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样都编进去,好吗?”
2、幼儿尝试看图讲述故事。
3、幼儿讲述故事时,教师适当指点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戏“买雨伞”,巩固目的字
提供音乐、背景,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我们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买什么伞?快去挑选吧!”(雨伞后面有字)
五、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1、教师启发:“刚才小朋友自己编了一个故事,现在,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听一听,我是根据什么讲的?”(教师边看文字边讲故事)
2、幼儿尝试阅读大图书。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蹲走,身体协调能力。
2.幼儿之间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用呼啦圈制作的“山洞”。
活动过程:
1. 准备活动。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鸭子走路的动作做蹲走运动,等。
2. 基本活动。
(1)带领幼儿学习蹲走。
1)教师:刚才我们做的蹲走,接下来我们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钻过山洞。请听好老师的要求:1.小朋友要采用刚刚我们学习的蹲走的姿势钻过山洞,不能爬。
2、小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钻过山洞,要等前面的小朋友钻过去之后才能接着钻。
3、钻完山洞的小朋友要再回到队伍的最后排好对,等待下一轮。
(2)幼儿按顺序钻过山洞。
3、设计情节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节,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尝试自己拆装圆珠笔,从而在这一探索活动中了解圆珠笔的基本构造
2. 尝试用圆珠笔进行简单的符号装饰画活动,增强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具有继续探索圆珠笔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圆珠笔两种各12支(一种是有弹簧的,另一种没有。)
2.有弹簧的双色。三色圆珠笔各一支
3.毛笔,毛笔字一张,,水彩笔,水彩笔画一张,铅笔,铅笔字一张,钢笔,钢笔字一张,蜡笔。蜡笔画一张,白纸若干(试画用),待装饰的裙子画12张,圆珠笔装饰画‘‘裙子”一张
活动过程:
1、今天刘老师到东区的X班来作客,你们欢迎吗?用掌声欢迎我好吗?
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小朋友呢,不过要能回答我的问题才有礼物,出示毛笔字一张,说出并找出是用什么笔写的?(请小朋友在许多的笔中找出来,并说出来)。送完了,还有许多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没有得到礼物怎么办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画吧,用什么画呢,出示圆珠笔。(12支其中4支是有弹簧的,8支是简单的没有弹簧的。)
2、请幼儿挑选一支圆珠笔和纸:“试试怎样才能画出来?”(请幼儿在白纸上试试画画)
小结:有的圆珠笔要按下去,有的要旋,有的要拔帽子。
“我也来试试,哎呀怎么画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呀?”
“原来是要换笔心了,笔心里没油了。小朋友你的圆珠笔里也有笔心吗?大家拆开看看。”
“你的圆珠笔里有什么?”
小结:有的有弹簧和笔心,需要按下去才能写,有的只有笔心只要拔掉笔套就能写了。“我们马上要画画了赶快装好吧。”
“装配时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个别幼儿不会装有弹簧的笔,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次如何装配有弹簧的圆珠笔。)
“这种有弹簧的圆珠笔啪嗒啪嗒的响真有趣,装起来有一定难度,你想不想挑战这种比较有难度的装配工作?”
3、请幼儿挑选一支喜欢的需要按的圆珠笔。(装配时有一定难度。)
请小朋友很快的并装配好,看谁的速度最快。等幼儿全部装配好了,大家一起“表扬我自己。”
“其实,除了有一根笔心的,老师这里还有两根三根笔心的圆珠笔呢,我会放到区域游戏中
让小朋友继续去尝试探索怎样拆装好吗?”
4、出示范画:裙子装饰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5、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6、请幼儿把自己画的送给在座的老师或留给自己做礼物。
小百科:圆珠笔是一种使用了微小旋转圆珠的笔,这种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可在书写时将墨水释放到纸上。圆珠笔与它的前辈们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是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的。在多彩的世界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促进幼儿对色彩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是针对小班设计的, 旨在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在认识这三原色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产生颜色对于不同事、物关系的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及表达能力,展开幼儿视觉与感觉的色彩之旅,让幼儿成为彩色世界的探索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手工撕纸、粘贴毛毛虫,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制作、模仿毛毛虫的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能力与知识目标:引导幼儿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毛毛虫的基本外形特征,通过撕纸、拼贴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运用红黄蓝三色纸,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
3、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学习沿线撕纸的技能和拼贴的技能。
4、创造力培养目标: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有关毛毛虫的录像资料、图片、玩具。画有圆 形的方形红、黄、蓝三色纸若干,空盘子每组三个、胶水、棉棒、勾线笔。教材专用作业纸每人一张,范例撕纸毛毛虫、录音机、磁带。
3、环境准备: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园展板。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录像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想知道是谁吗(播放录像出示毛毛虫)
提问:刚才看到的小客人是谁?(毛毛虫)你看到什么样的毛毛 虫了?
2、请幼儿寻找、观察毛毛虫,发现毛毛虫之间不同的外形特征。
3、指导语:现在毛毛虫小客人就在我们身边,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只毛毛虫。(请幼儿寻找藏在周围的毛毛虫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到了什么样的毛毛虫,并看一看和其他小朋友的毛毛虫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毛毛虫有的身体是一个颜色,有的身体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小结。
二、学习范例,尝试撕纸
1、出示玩具毛毛虫,引-t-S幼儿观察手工毛毛虫的基本外形特征。
指导语:老师也找到一只大大的彩色毛毛虫,出示玩具毛毛虫,
提问:
(1)毛毛虫的头上长着什么?(眼睛、嘴巴、触角)
(2)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彩色的,一节一节的,)
(3)身体两侧还长着什么?(许多小脚)
2、出示范例手工撕纸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 .
指导语:在一座丽的大花园里还藏着一只漂亮的毛毛虫,请眼睛亮的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提问:
(1)这只毛毛虫是用什么,图形做成的?(圆形)
(2)毛毛虫身上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毛毛虫的眼睛、嘴巴、触角和身上的小脚是怎么做上去的(画上去的) ’
3、教师讲解示范毛毛虫制作方法。
指导语:我们一起给这只毛毛虫做一个朋友吧!(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先撕圆,然后把圆一个一个靠在一起粘在树叶上,然后画上眼睛、嘴巴、触角和小脚。教师重点介绍撕圆的方法。)
4、幼儿撕纸、粘贴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下面请小朋友也来动手做一只可爱又漂亮的毛毛虫吧。
出示电子版《幼儿美术新天地》教材中的范例,观察不同形态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要求:撕圆的时候尽量沿线撕,粘贴时,圆与圆紧紧挨在一起,撕剩的废纸放进空盘子里。 ‘
三、欣赏作品、互评、游戏
1、请幼儿将作品放置于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2、讲评:幼儿互评,教师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3、游戏:毛毛虫爬爬爬
四、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的纸张,让幼儿练习撕纸,并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认识了红、黄、蓝三原色,并通过撕纸、粘贴三色毛毛虫的操作活动加深了对三原色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由观察认识毛毛虫,到动手制作毛毛虫,最后到模仿毛毛虫,先静后动,教师将知识自然的渗透到整个活动当中,使幼儿能够快乐的学习。而且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过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的兴趣很高,都能在快乐的情绪中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个环节的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次活动当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育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细小动作的完成比较困难,所以部分幼儿很难较好的完成撕纸任务,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
专家点评:
小班幼儿喜欢涂涂画画,撕撕贴贴。但是,在开展正式活动时,他们往往信心不足,热情不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先让幼儿制作一些生活中熟悉又感兴趣的事物,如天上的飞机,河里的小鱼,花花草草等。手工课《三色毛毛虫》就选用了幼儿比较喜欢的毛毛虫这一形象,幼儿一看到毛毛虫,立刻来了情绪,因为他们熟悉喜欢,觉得好玩,所以积极性高涨。因此,本节活动的选材很好。其次,整节活动的环节很清晰,层次分明,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语言的组织、引导简洁准确,示范讲解清楚明白,而且教态亲切,适合小班幼儿,使幼儿在快乐的情绪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美术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最后的讲评活动,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做到重其情而不重其技,重其趣而不重其法,不能只从技能水平上评论好坏,要从想象是否奇妙,构思是否新颖,内容是否童真稚趣,画面是否丰满来评价,并对幼儿的大胆想象.xs-以肯定。从而才能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长龙跑”游戏的名称及方法,了解队列跑步的基本要点。
2.根据“跑步走”的口令做到动作迅速、跟随明确,发展灵敏性和跑步能力。
3.遵守游戏规则,养成队列意识。
活动准备:
1.20(米)x20(米)以上软场地。
2.跑的基础——知道正确的跑步动作和呼吸方法;口令基础——能听懂基本哨音信号和“跑步走”的口令;游戏基础——会玩“长龙跑”游戏第一关和第二关,即“灵活的龙”和“长长的龙”。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游戏:老鹰捉小鸡。
师:请你们分成6组,在小排头的带领下找空地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听到哨声后集合。(幼儿分散游戏。)
2.常规热身运动。
师:请跟老师一起来热热身。
3.复习原地跑。
师: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原地跑步,注意摆动手臂,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幼儿练习原地跑。)
4.游戏:我是木头人。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我是木头人”的游戏,请大家集中注意力,看谁模仿木头人最像。(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二、复习“长龙跑”游戏第一关、第二关
1.复习“跑步走”口令。
师: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跑步走”的口令是怎么喊的吗?
幼:跑步——走!
师:喊得真好,大家给她鼓鼓掌。现在听老师喊一遍,然后一起喊一遍。(幼儿跟随教师复习口令。)
2.复习“长龙跑”前两关。
师:我们以前玩过一个游戏,名叫“长龙跑”。我们一共玩了两关,还记得每一关的名字吗?
幼:灵活的龙,长长的龙。
师:回答得很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玩第三关——聪明的龙。不过在挑战第三关之前我们要先复习一下前两关,如果你们不能完成,那就不能进行下面的闯关了,所以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保持队伍整齐,遵守游戏规则,听清楚了吗?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长龙跑”前两关。第一关——灵活的龙,要求能在场地中合理寻找空地跑;保持队伍整齐;不与其他队伍相撞。第二关——长长的龙,要求反应迅速,“龙头”要接好对应的“龙尾”;不能从其他“小龙”的身体间穿过去。)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设计思路小班年龄的幼儿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易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没有组织纪律性;喜欢戴头饰,有玩具的游戏。小鸡毛茸茸,形象可爱,深深小朋友的钟爱, “聪明的小鸡”,也象征着聪明的小朋友,且教具简单,一块围巾,小而轻,便于幼儿操作,这次活动有许多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口操作表现的机会,满足幼儿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心理。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3、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尝试意识
三、活动材料准备
知识准备:需事先教会幼儿小鸡走、找食等动作,丰富衣服部位的名称。材料准备:围巾每人一块,贴在胸前的小鸡标志每人一个,母鸡标志一个,狐狸头饰一个,配班教师扮狐狸,鼓一面,《小鸡找食》磁带和录音机。四、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
1、教师将围巾围在头上作鸡妈妈,幼儿一手拿住围巾的中间作小鸡
2、今天妈妈带你们云玩吧!(鸡妈妈带领小鸡四周散开跑步入场)(二)游戏:“放气球”
1、刚才有的小鸡听说去玩,高兴得挥动起了围巾,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表示高兴?鼓励幼儿尝试变化围巾向上抛,体验乐趣。
2、幼儿练习放“气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气球”高,有的气球低(把围巾变小就能抛得高)
3、幼儿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把围巾变小?(把围巾团紧)
4、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再次练习放“气球”
(三)游戏:我的围巾不见了
1、小鸡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边听鼓声边来练习跑步吧,鼓声快,就跑快,鼓声慢,就跑慢,鼓声一停,你就要把围巾藏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好不能让妈妈找到。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游戏情况,请个别的幼儿说说围巾藏在哪里?(藏在袖子里,口袋里,腰里,衣服里面……等)3、这两只小鸡把围巾藏在袖子里,为什么一个人的围巾被妈妈发现,而他却没有被妈妈发现呢?
4、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围巾变小?(团和折)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5、第二次游戏,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操作,想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四)游戏:小鸡与狐狸
1、玩到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我们去找点食物吧!不过你们小心被狐狸发现,如果听到“狐狸来了”的声音,就马上躲在围巾下面不动,要不就会被狐狸抓住。
2、配班教师扮“狐狸”蹲在一角,幼儿听音乐学小鸡走,找食等动作。当听到狐狸来了的声音时,小鸡马上用围巾把自己盖住,或蹲、或站,这时“狐狸”来了,它可以边检查边说:“真想找只小鸡当点心呀!咦,怎么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呢”。如果没有抓到小鸡,狐狸就说:“等会儿再来吧!”然后离开场地。狐狸走了之后,小鸡一起用放气球等方法庆祝胜利。
3、游戏进行两次,最后幼儿边抛围巾边说:“我们胜利喽。”活动结束。杭州东园婴幼教育集团吕燕妃
体育教学设计:神奇运球手
【活动目标】
1、幼儿主动探索滚球、自抛自接、拍球、传球等玩球的方法和技能。
2、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玩球的兴趣。
3、提高幼儿控制能力,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圈、皮球、体操垫、小椅子、球架、磁带、红黄绿大球若干
活动重难点:练习自抛自接球;按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情景:皮球厂生产了许多皮球,现在请小朋友帮助他们把皮球运到超市的球架上去,由于球总是乱滚,所以小朋友要想办法把球行走,放到对面的椅子上,看谁办法最多?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游戏: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滚一滚,到处跑,踢一踢,就前进。”(引发幼儿玩球的愿望)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探索玩球的方法。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想出多种玩球的方法,并让幼儿做示范(拍球、滚球、抛接球等)。
2、教师表演花样玩球,吸引幼儿组织幼儿练习玩球的方法。
3、《夺球游戏》:三分之二的幼儿有球,要有球的孩子保护好球,没球的孩子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
情景表演:《赶小猪》
隔壁王大爷家的养殖场的小猪跑出去了,他打电话给老师让咱小朋友去帮忙,我们要助人为乐,帮王大爷把小猪赶回家。这里有一群小猪(红黄绿若干大球),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参加哪个队,想各种办法把小猪赶回家。
(1)集体赶:分三路纵队进行滚球接力,哪队先完成为胜。
(2)个别赶:请幼儿探索多种玩法赶小猪。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做放松活动。(教师领幼儿做皮球韵律操) 多元价值分析:
1、通过玩各种游戏,启发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2、通过游戏培养了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有助于幼儿的良好个性发展。
3、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游戏,使幼儿的肌肉不同层次的得到了发展,幼儿也体验到了玩球的乐趣。
幼儿园教案 篇7
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组织幼儿欣赏动画片《花木兰》,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与情节,了解人物 关系。
2.收集相关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古代征兵制度,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3.学习“宫廷舞”,为表演做准备。
4.在表演活动“我是小演员”中,熟悉上场、下场、候场,以及一些舞台表演的`相关经验。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木兰家花园、战场、皇宫宫廷。
(2)道具:皇帝銮驾、圣旨、锣、鼓、拐杖以及兵器若干。
选配音乐。
(1)音乐《春江花月夜》:用于第一场宫女舞蹈。
(2)激烈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三场沙场激战。
(3)豫剧音乐《谁说女子不如男》:用于第五场木兰与众女子舞蹈。
(三)家庭与社区 1.与电影院联系,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花木兰》。
2.请家长协助班级表演活动,配合收集、提供有关图片、材料、音乐和道具。
游戏提示 1、《花木兰》剧目中有婀娜多姿的女装木兰、英姿飒爽的男装木兰、威仪天下的皇帝、高傲的征兵大臣、虚弱多病的父亲、功夫高深的士兵……这些角色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画面,引人人胜,掀起本剧的高潮,也使表演游戏充满乐趣与戏剧性。那么,怎样让幼儿把握角色,准确地表现出角色的特征,达到剧情所要的效果呢?这是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花木兰》,观察影片中的动画表演是如何演绎这些角色的,帮助幼儿了解角色的特征,尤其是角色的动作、表情以及语言的特点,为幼儿后续表演做经验上的丰富和准备。同时,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幼儿一起演、一起玩,用自己的表演和理解帮助幼儿把握角色,启发幼儿的想象和表现,从而使表演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
2、第三场“替父从军、沙场激成”中,汉军与匈奴军的一次厮杀是表演的难点。这一幕既要表现出战争的激烈,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教师首先在动作的编排上采用两军整体对垒和士兵两两厮杀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过多的两两厮杀,同时在表演上也保证了时长,体现出两军激战的激烈与持久。在道具的使用上,教师也做了功课。一开始用的是塑料的刀和枪。在排练过程中发现,塑料的兵器在对抗的过程中还是有些硬,打到身上比较疼,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教师又在网上、玩具店中寻找安全的兵器,终于找到了一种泡沫兵器,这种兵器看上去很有质感,打到身上软软的,很安全。经过这样的编排与选择,“替父从军、沙场激战”一幕在视觉效果上既很好地体现了激烈与拼杀的感觉,又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3、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生成了下列活动:①语言活动“木兰辞”,让幼儿通过学经典体会经典。②音乐活动“动画片《花木兰》主题醢”,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进行歌舞表演。③美术活动“我设计的古代军服”、“我做的头盔”,让幼儿发挥想象,自主制作古代服饰。④社会活动“古代兵器”、“古代与现代军种”,引导幼儿了解古代与现代作战的各自特点及不同之处。⑤社会活动“古代征兵制度”、“和平与战争”,引导幼儿了解战争的危害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游戏小故事 “别让我的孩子演坏人的小兵”
这天,一大早我刚到班上,戎戎的父亲就独自一人来了,我很诧异:“咦!孩子怎么 没来,生病了吗?”戎戎的父亲摇摇头,然后生硬地说道:“孩子没病,等会儿就来。朱老师,我今天一早来有事找你。”看着这位“矛盾”的父亲,我意识到可能是有什么不太方便的话,但为了孩子他不得不一早来和老师交流。于是我关心地问:“什么事?”戎戎的父亲说:“戎戎回去说他演了一个坏人的小兵,老师你能不能给他换个角色。”“原来是这样!戎戎爸爸,你先别着急。我们在游戏时的角色是由孩子自己商量、自由选择的。
你说的可能是昨天在演出时,戎戎演了匈奴的士兵。孩子对匈奴和这个角色还不完全了解,产生了一些误会。其实戎戎很喜欢沙场激战这一幕,在表演对他体会到了一种战争对抗的感觉,从孩子的表现能感觉到他在游戏中是快乐的。当然角色是变化的,在每一次游戏中我们都会建议孩子尝试不同的角色,这个请你放心。”戎戎的父亲听完我的话,放心地笑了。孩子的爸爸走了,我的工作却并没有结束,我意识到在延伸活动中应该加入一些关于“士兵与将军、匈奴与汉族”的内容。经过了一系列延伸活动,再也没有孩子和家长跟我提起这样的事情了。
“我不是男孩” “花木兰”的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角色的分配。这时活动室的一角突然骚动起来。美美和豆豆打在了一起。美美一边跑一边喊着:“朱老师,豆豆打我!豆豆打我!”我急切地问:“怎么了?怎么了?不能打人!”豆豆边追边喊:“我就打你,我就打你!”旁边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说道:“美美说豆豆是男孩。”“豆豆你就是男孩!你是花木兰,你是男孩。”“不!豆豆是女孩!”豆豆哇的一声哭起来:“哇——我不是男孩,我不是男孩!”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快步走上前,一手搂着美美,一手搂着豆豆问道:“美美,你为什么说豆豆是男孩呢?是不是,他演的花木兰特别好啊?”美美点点头。
“豆豆,你瞧美美是在夸你呢!当然,你和花木兰都是漂亮的小姑娘,只不过你们鄱女 扮男装了!哈哈!这多好啊!装的别人都没发现。小朋友们,你们说呢?”孩子们热烈地响应起来:“是啊!是啊!豆豆和花木兰一样是女孩。”“女生扮男生真帅!”“我喜欢豆豆!我喜欢豆豆演的花木兰!”豆豆笑了,甜甜地笑了!
附剧本《花木兰》 人物:皇帝,女装花木兰、男装花木兰,木兰父亲,肖家父子,李家兄弟,大臣、宫女、士兵、匈奴兵若干。
第一场:春江花月夜[皇宫大殿,众大臣簇拥着皇帝上朝,皇帝坐定。
皇 帝 众爱卿,最近宫外百姓生活得如何啊?
大臣甲 启禀陛下,皇恩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皇 帝 嗯——
大臣乙 宣——歌舞!
[十人左右的宫女上场。
大臣乙 奏乐——
[《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响起,皇帝欣赏舞蹈,做陶醉状,宫女舞蹈。
大臣丙 (从旁边跑上,音乐停,着急地)启禀皇上,匈奴大肆侵犯,已突破我北方境地。
皇 帝 速速派兵,保护百姓。
大臣丙 是!
皇 帝 军队还有多少人马?
大臣丙 五百人不到。
皇 帝 (大声,冷静地)通知全国,招募新兵,开赴前线。
众大臣 是!
第二场:征兵 [街道上,百姓在自由活动。
大臣丁 (吆喝)大家听好了,匈奴向我们进攻,皇上有旨,每家出一名男丁,开赴前线,保家卫国!
大臣丁 (走到肖家门前)肖家接旨。
[肖家父子跪下接旨。
肖 子 我愿意接替父亲为皇上效劳。
大臣丁 (走到李家门前)李家接旨。
[李家兄弟跪下接旨。
李 家 我们愿意为皇上效劳。
大臣丁 (走到花家门前)花家接旨。
[花木兰父亲一瘸一拐地走出来,勉强跪下。
花木兰父亲 我愿意为国尽忠。
花木兰 (从旁边冲出来)爹爹,你不能去!
花木兰 (对大臣丁哀求道)大人,我爹已经为国家效劳一辈子了,他不能再打仗了。
[大臣丁翻个白眼,不理花木兰。
花木兰父亲 木兰,你别说了,我愿意去。(接下圣旨)
[众人下。
第三场:替父从军、沙场激战 [木兰家,花木兰一人坐在前面,显得焦急的样子。
花木兰 (哀伤地)我爹的身体不能再打仗了,这次该怎么办呢?
[花木兰沉思一会儿,突然站起来。
花木兰 (坚定地)我有办法了,我把自己打扮成男子的样子,这样就可以代替父亲去打仗了!
[花木兰大步离开。
[男装花木兰及一队士兵大步神气地上场;“沙场激战”音乐声中,匈奴士兵凶狠地上场。花木兰身后站着士兵,花木兰抽出战刀。
花木兰 儿郎们,匈奴侵犯我们家园,残害我们百姓,让我们为了正义而战吧![鼓手开始随节奏击鼓,士兵摇旗。
花木兰 (大声地)儿郎们,上——[花木兰率队与匈奴士兵随音乐激烈地作战。音乐停,匈奴人全体倒地。花木兰及士兵高兴地摇旗击鼓。
第四场:木兰凯旋 [皇宫大殿,皇帝站在前面,大臣站立两旁。
皇 帝 (威严、大声地)百姓们,中原将士击溃了匈奴,我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众人欢呼 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大臣甲 请花木兰上朝。
[花木兰大步走到皇帝面前。
皇帝听说你英勇善战,这次立了大功,我要重重地赏赐你。
花木兰 (单腿跪下)皇上,我替父从军,其实我是一名女子。 [花木兰把头上的头巾拿下,散落出长头发。
众人惊呼 啊——
花木兰 皇上,为了国家和我的父亲,我虽然是一名女子,但我一样可以战场杀敌,保家卫国。
皇 帝 (感动地)你救了朕和百姓,现在我要封你为当朝的宰相。
花木兰 (坚定地)谢谢皇上的恩赐,木兰无意做官,我和百姓只希望天下太平,没有战争!皇 帝 (沉思一会儿)说得好,谁说女子不如男!让天下永远太平,和谐充满人间。
第五场: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音乐响起,木兰与众女子舞蹈。
幼儿园教案 篇8
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活动准备: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
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 小花 猫 喵 喵 叫 今天 我们 真高 兴 要和
一只 老花 猫 喵 喵 叫 我的 小猫 在哪 里 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 做游 戏 找个 地方 躲躲 好 妈妈 就来 找
妈妈 就来 找 找呀 找呀 找找 找 小猫 找到 了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观察讨论并尝试猜测的方法,理解绘本画面内容,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重点)
知道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并能根据咬痕判断是哪种动物。(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PPT 轻音乐 小猪头饰1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小猪。
1,出示小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老师看到小朋友太可爱了,所以老师我太喜欢你们了。今天来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我的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芝麻关门我看谁在偷看啊?芝麻开门,
提问:这是什么啊(小猪)可爱吧?喜欢他吗?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关于小猪的故事。想听吗?
2 展示PPT第1—2页,引语:小猪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猪做了一个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问题: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一口?请幼儿观察,想一想。你想会是谁那?帮助小猪想一想!会是那些小动物那?
二、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引语:小朋友帮小猪想了这么多哪,让我们和小猪一起在这里找答案吧!
1.展示PPT第3—4页:问题:小猪找到了谁啊?(小鸟)怎么问哪?幼儿自由回答老师总结。“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不是我 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样”
2.师幼扮演角色表演小猪和小鸟的对话,加深对这两句话的记忆,为下边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老师当小猪你们当小鸟我们来演一遍他们的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小鸟。“不是我 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小鸟咬的像什么呀?(三角形)
3.展示PPT第5—10页:对各种动物肢体语言的模仿和对话及对各种动物咬痕特征和谁咬的进行了解。
小猪又找到了谁呀?(兔子)说什么啊?师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兔子。“不是我 你看——”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一样”小猪又找找到了?(狡猾的狐狸)怎么问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狐狸。“不是我 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狐狸咬的像什么呀?(三角形,比小鸟咬得大)小猪还是没找到伤心地走着!找到了鳄鱼怎么问啊?“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鳄鱼。“不是我 你看——”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嗯,果然不是你。”鳄鱼咬的像什么呀(锯,尖尖的)。
4.展示PPT第11—13页:伤心的小猪还是没有找到凶手所以就还找,找到了河马怎么问哪?“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问河马。“河马张大了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小猪看到河马咬掉了那么多小猪尖叫了一声“啊——”的大饼呀!问题:变得更小了.小猪找到凶手了吗?小猪还是没有找到。
5.展示PPT第14页:小猪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我们来看有什么变化(看课件)请幼儿想一想:小猪找到凶手了吗?幼儿与同伴互交流说一说。谁是凶手啊?小朋友自己说!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课件PPT 轻音乐 )请幼儿给故事起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去想,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谁咬了我的大饼。
1.我们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互相交流)让幼儿自己大胆说。这本书的作者给他起了一个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名字。好听吗?你们说一变。
师幼表演故事,让幼儿自选较色: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听故事带头饰表演。幼儿自己找到自己的咬痕!
四、在表演活动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小猪说“今天太谢谢你们了,帮我找到了咬饼得人原来呀是我,嘿嘿”真的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去吃饼吧?
教学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能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大胆想象与猜测,在角色表演中掌握句型“**,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能通过对比猜测动物的牙印。在第一次试上的时侯,使用PPT,效果不理想,由于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见到陌生的男老师幼儿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有点害怕,所以活动中幼儿不是很主动,而且兴趣也不浓。发现不足之后进行修改,然后再次试上,这次幼儿已经对我有点了解先播放PPT大饼图片进行讲述,幼儿对动物的牙印很感兴趣,很乐意去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在播放PPT完整欣赏故事。在故事的开始时,有个别幼儿已经猜到是谁咬了大饼,但不确定。还有个别幼儿说是小猴咬的,当时我很着急,因为小猴不是故事中的小动物,在通过多次的对比、验证、猜测之后,最终找到的答案,而且还从中了解了动物的牙印与牙齿的关系。但是在最后欣赏PPT时,我们在前面已经揭晓了故事的结局,解开了悬念,所以幼儿讲述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三次试上时我们将悬念留到了欣赏PPT的时候,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最后在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来之不易的结果让幼儿很开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欣赏PPT时插入了音乐,这样声图并茂,提高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小百科:饼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种类很多。如:枕头饼、油锅盔、煎饼果子、葱花饼等,中国人把“饼”吃出了花样,而在国外,人们对“饼”也是钟爱有加,有许多独特又美味的烹饪方法。
幼儿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庭的小宝贝,往往都很娇生惯养,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敢前进了。而童话《小老鼠显本领》讲述了两只不起眼的小老鼠在大象老师的鼓励下,齐心协力获得了成功这一动人的情节。本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故事,让幼儿懂得: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肯动脑筋,谁都有有机会获得成功这一道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教学,使幼儿懂得: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信心,肯动脑筋,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二、教学准备:
1、在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森林的场景,搭好一座简单的小房子。摆好六张桌子。
2、录有吵架声和轻快音乐(火车呜呜叫、跳一个吧)的磁带,录音机。
3、多媒体课件,故事拼图(每组一份),泡沫塑料拼图二块,木偶(小老虎和小狐狸),玩具电话机一部。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的大象老师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到它的森林幼儿园去看场比赛,你们愿意吗?那好,让我们开着车子出发吧!在“火车呜呜叫”的音乐声中,幼儿随师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师:森林幼儿园到了,小朋友,你们听。
2、幼儿观看木偶表演“争吵”。
提问:刚才小老虎和小狐狸在吵什么?
那小朋友来猜猜看,谁能成功?为什么?
你觉得它们会用什么办法?(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师: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猫和小猴有没有成功,它们用的是什么办法?
3、播放课件,理解故事。
提问:小猴和小猫有没有成功?它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小兔和小羊呢?那最后是谁成功了?两只小老鼠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小老鼠取得了成功,猜猜它的心情怎样?小动物们的心情会怎样?那小朋友高兴不高兴呢?怎么祝贺它呢?(跳个舞吧)
在“跳一个吧”的音乐声中,师和幼儿一起跳舞。
4、自由创编,引导幼儿想象:假如你去参加“拿鸡蛋”这个比赛,你能把鸡蛋拿下来吗?你会用什么办法?
5、边操作课件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提示主题。
师: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相互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说)?
:因为小老鼠尽管人小,但参加比赛的时候,不灰心,肯动脑筋,所以喜欢。那小朋友以后遇到问题么办?(也要不灰心,动脑筋,一定会取得成功)
6、在活动中感受“只要有信心,肯动脑筋,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这一道理
设置疑难:这里有两块拼图给搞乱了,能不能把它拼好?谁能把它们拼完整。(个别幼儿练习,体验成功的乐趣)(其他幼儿一起看他们能否成功,同时感受成功的快乐)。
师:哪位小朋友还想来试试?那好,你们以六个人为一组,到后面的桌子上去一起去拼一拼,玩一玩。先看好缺了什么?然后再动动脑筋拼完整,拼好之后,再一起将画面内容讲一讲。希要象小老鼠那样:对自己有信心,拼时不仅要动脑筋,而且还要合作好。
6、幼儿一起拼图,体验成功。
①交流拼好之后的感受。
②师简单:刚才我们小朋友用自己的聪明,经过合作,都完成了故事拼图。其实就象大象老师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信心,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7、放电话铃声,设置悬念,结束教学。
师:刚才我们班的陶老师打来电话,要我们回教室去参加捏泥比赛,你们有没有信心呀?那好,让我们开着车子回教室去参加比赛吧。在优美的“火车呜呜叫”的音乐声中,幼儿和老师一起律动回教室。
附:小老鼠显本领(童话故事)
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的幼儿园,聪明的大象是老师。
有一天,大象用鼻子卷起一个鸡蛋,放在高高的树墩上,问:“谁能把鸡蛋完整地拿下来?”
小猴说:“我来!”它用头顶着鸡蛋往下跳,不料身子一歪,鸡蛋掉下来摔破了。
大象又在树墩上放了一个鸡蛋,说:“谁再来试试?”
小猫跳上树墩,把鸡蛋抓起来,用两只手捧着鸡蛋跳下来。结果鸡蛋从手中划了出来,又打破了。
大象又把一个鸡蛋放在树墩上,说:“谁再来试试?”小羊、小兔都摇摇头。
这时,有两只小老鼠轻轻地问:“我们试试行吗?”
小猫冲过来说:“我都不行,你们还能行?”
大象说:“不要这样,谁都可以参加比赛!”
两只小老鼠爬上树墩,其中一只老鼠朝天躺着,把鸡蛋抱在怀里,另一只老鼠拉着它的尾巴,慢慢地把它拉到树墩边上,它们一前一后滑到地上,鸡蛋一点也没碰破。
小羊和小兔高兴地欢呼起来:“小老鼠成功了?”
大象让两只小老鼠爬到它的鼻子上,把它们举得高高地说:“请大家记住,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