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发布于:2021-02-19 08:02:48 作者:

关于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合集5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合集5篇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篇1

  很多家长都反映说:“老师,我小孩子在家娇的不得了,吃饭还要我们喂。而且我们讲什么都不听,你们讲一句当我们 一百句,等等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家长自己一手造就成的,因为现在的小孩 不多父母一直都把小孩捧在手心疼。要什么有什么、百依百顺、事事都包办。还整天怕这怕那,怕孩子受累、受苦、受委屈。惯得一点自理能力都没。

  由此可见,我们家长应该放手给自己的孩子去学去做。就算做得不好也不要去在乎他,因为我们在乎的不是好坏而 是过程。给他们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事物。会受苦、受累、受委屈,不要一在的表扬他们。这样你的小孩才会长大,才会坚强、敢、自信。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篇2

  今天20xx年3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五爱幼儿园组织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学习时间不仅安排的紧凑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上海著名专家xx教授的讲座《教学活动设计中德育渗透的真与假》。上海特级教师吴佳瑛老师的小班语言活动《小兔子找太阳》、大班综合活动《西游记》。宋燕老师的中班音乐活动《功夫熊猫》、大班音乐活动《走进新疆》等。虽然是短短的一天学习,但我感触颇深,给了我不小的触动和深深的理论引领,真是受益匪浅。看的越多,接触新鲜的事物越多,越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多,现就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堂示范我的反思

  感悟最深的是xxx老师的《小兔子找太阳》,整个课堂给我感觉亲切、自然、轻松,充分体现了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刚开始佳佳老师没有直接出示兔子,而是先让幼儿看看兔子的下半身问“是谁呢?穿的什么样的裤子呀?尾巴怎么样啊?”等等。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精准的表述,整个互动强调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倾听习惯。在让幼儿打开信封寻找太阳的过程中,体现了佳佳老师问题的启发性,她在信封里画上圆形,启发幼儿小兔子要找的是什么?并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什么东西是圆圆的等。给我留下映像最深刻的桥段有佳佳老师与幼儿互动的机智、互动的智慧,她能做到“让幼儿在课堂中快乐的喜欢动脑子”。例如:让幼儿找圆圆的东西时,佳佳老师会很巧妙地引导孩子去思考“找着找着小图又找到了马路上、天上、佳佳老师的身上等等。”即是对刚才孩子们的总结,有演绎到另外一个维度,是培养幼儿的思维变通性、迁移性。其中,当小兔快找到太阳时,佳佳老师用非常激动欣喜的语气说“快啦!快啦!快要找到我要找的东西啦!”这句话体现了问题有层次性,更体现出佳佳老师教态自然真实,一点不做作,能积极带动小朋友急切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在最后出示ppt让幼儿观察图片回答“谁在找太阳?”(动物、植物、人类、物品)其中有个孩子回答了太阳能。老师回答“你很有学问,长大肯定很能干!”这样的表扬给了这位孩子很大的鼓励,这时其他的幼儿也纷纷表现出了自己的小智慧,回答的非常完美,佳佳老师利用班里出色孩子的表现来带动其他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我应该学的地方。一节优质课时经过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实践过程形成的,渗透着每位老师的辛勤汗水,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真应该好好学习。

  二、专家讲座

  xx教授的讲座是《教学活动设计中德育渗透的真与假》图文并茂,她结合自己的经验讲了很多关于《教学活动设计德育渗透的真与假》。首先让我明白了幼儿育德是关乎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儿童个体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教育标志。婴幼儿时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从娃娃抓起可以事半功倍。家庭和学前教育公共机构是人们接受道德最早的地方。再次,崔岚教授一一举例了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其中还出示ppt。

  绘本《小蛇散步》,先让我们老师观看并说说故事内容。再举例说出孩子们的想法与我们老师的区别。其观点教学内容有点“虚”,追求单一的德育内容,引导“关爱”错位,体验落空。教授还总结了一定意义上:幼儿的“爱在哪里”——关乎幼儿的“情感”与“情趣”

  1、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情感的理解。

  2、幼儿的生活经验,尤其是生活实践(真生活)决定了情感体验能否得到落实,能否避免教条。

  3、对丰富课程资源精细解读,有助于教师筛选“情”与“趣”的落脚点。

  4、互动中的情感体验是教师精心想象与预设,不是走过场。

  5、教师自身的生活信念、态度与方式,决定他助推幼儿“情”与“趣”的感受与品位。

  6、“情”与“趣”是需要寻常时刻培养的,不是靠一个教学活动或一个节日就可以建立的。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同时对照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善于汲取和发扬,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这就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篇3

  莫源秋说:“爱是一种需要,得到爱就会感到幸福和安全。”不仅幼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对幼儿的爱同样有一种深深地渴求。幼儿在教师爱的包围中体验着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在幼儿爱的举止中品尝着作为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一、要关心爱护每个孩子

  教师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只有关心爱护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并接纳他们的一切。我们班有一个内向的男孩,内向、不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其他孩子在玩,他却只是低个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我与孩子的家长沟通后,得知平时父母种蔬菜比较忙,孩子在家大多都是一个人玩,或者看动画片,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为此,我也经常和他谈心,和他做朋友,让其他孩子邀请他一起做游戏,平时上课的时候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做的好的地方,慢慢的这个孩子胆子大了,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玩游戏的时候,他会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现在的他活泼开朗的多了。这让我懂得了老师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要付出所有的爱,让每个孩子在老师爱的温暖下茁壮成长,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尊重每个幼儿

  孩子们虽然还小,但他们都是独立的人,他们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他们有许多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特点和需要,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尊重就是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

  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幼儿看做是一个发展中的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解、尊重,幼儿感知之后心里需求就会得到满足,身心和智力就可能得到发展。

  三、平等对待每个幼儿

  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老师表扬他。教师心中的天平不应有任何的倾斜,每个孩子在我们心中的份量都应该是一样重的。我会经常区域活动的时间,教他点数玩具,从最基础的画圈开始教他,有时小朋友也会叫他画画,表扬他细微的进步。慢慢的他会照着其他孩子那样画了,看到作业本也不再是个大哭脸了,现在的他还会关心帮助别人,看到孩子的进步,孩子的父母也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了,这让我非常的欣慰。让每个孩子得到一视同仁的爱,让孩子的心灵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四、做个有魅力的老师

  哪位老师不想赢得幼儿的喜爱,可是我们是否有想过如何做孩子才会更喜爱我们呢?其实,孩子们喜欢的是那些对他们友善,热情,温柔,尊重他们,乐意和他们一起玩耍,给予他们自主自由权利的教师。想幼儿爱我们,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你对他的喜爱,你对他的关爱,让幼儿对你产生安全感。

  老师们,让我们用我们的“心”去理解孩子,用我们的“行”体现尊重孩子。把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用心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的想法、说法、做法,给幼儿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他们才会真心爱我们。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快乐成长,这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灵。从现在起,我要努力让自己成为让孩子喜爱的魅力教师!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篇4

  幼儿园大班教学心得体会 语言区是大班的基本区域:图文并茂的读物、识字卡片、还有动物的头饰指偶等等,一成不变的环境会维持一段时间,但很快到语言区去的人次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无奈地发现这个教师精心设计的角落变得冷冷清清而成了摆设。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年在大班教学工作中,对语言区环境如何有效的支持幼儿学习进行了摸索,尽力让语言区变成幼儿喜爱的区域。

  1、语言区域空间的合理设置与布局

  大班语言区域的形式比较多样,在活动中有的需要幼儿专注和思考,有的需要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和讨论。因此在区域设置上我尽量注意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划分区域。

  2、与幼儿共同创设区域墙面的环境,让幼儿与其产生积极的“对话”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的上是有价值的环境。

  例如:国庆假期结束,来园后幼儿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小伙伴讲述自己外出游玩的有趣经历。于是我和幼儿在语言区投放了幼儿在假期游玩的照片。有瑶瑶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看到了大象、狮子等自己喜爱的动物,还欣赏了海豚表演。炎炎小朋友和妈妈去了千岛湖,不仅坐了船、快艇还参观了蛇岛、锁岛。还有的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快乐的心情。于是,一幅有动物、风景的照片、幼儿绘画等作品呈现在了语言区,我与幼儿共同命名为“国庆天天乐”,这样的区域吸引了幼儿的讲述兴趣,使讲述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受到了幼儿的欢迎。

  3、区域环境材料要不断的进行调整、添加,使材料呈现动态性

  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幼儿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要定期进行调整、补充材料及学习内容,不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性。

  例如:通过观察,发现语言区里的图书因投放时间长,造成破损严重和内容陈旧,无人问津了。于是,我请幼儿把家里的新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同时,根据近期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有目的地投放一些动物书籍。果然,阅读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并时常与同伴查阅有关动物的资料。

  我想只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的实效性,使区域真的活起来,那么孩子们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区域中一定能得到真正发展。

老师幼儿园心得体会 篇5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来谈“爱与责任”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学生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图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偏爱还是博爱?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班级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有时候我们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了,**小朋友真棒啊,老师最喜欢你了。“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小朋友屡教不改,看到他就头疼”,然而,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某个孩子,爱某些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表现突出的孩子?不——这样的爱是偏爱!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许多。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纵容的爱,热烈的爱,还是冷冷的爱?当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时,该怎么办?是严厉批评,还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不要这样了啊,就一了了之呢?当孩子拿着涂得什么也看不出的画给我们时,我们是用这样的语言“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扔垃圾桶里去”,还是用夸张的语气敷衍一句呢“不错,放桌子上吧。”试问大家,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被老师重视呢,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爱呢?因此,基于责任,让我们用理性的爱来代替溺爱,热爱,冷爱吧!让我们用爱给孩子撑起一片明亮的天空,让我们用爱如炉火般去温暖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用爱如炽光灯般去点亮学孩子的理想!平等、交流;微笑、赞美;分享、欣赏……这一切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爱的真谛。

  于是,我说:“因为责任,爱不再偏颇;因为责任,爱不再纵容;因为责任,爱不再冷酷!”教师是平凡的,教师的责任又是重大的,“任重而道远”,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写照。“教育工作如履薄冰,时刻要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扭伤了脚,是不是比他的家人还要着急?也许有人会觉得做教师责任太重,压力太大,但是,没关系,爱会让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广,爱会缓解我们紧绷的神经。左心房,右心房,合在一起就是一颗完整的心。在这颗心里,爱在左,责任在右,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教师同舟共济的船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师心得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